第45頁
銀翹拿抹布擦了把手,把爐子上的銚子拎了起來,煤球上的孔眼里火苗竄的很高, “小姐,你看,旺著呢!” 徐欣芮看了眼滿意的點頭, “先添個煤球再坐上蒸鍋?!?/br> 案板上的包子都上了蒸籠,接下來就是米粉做的各式糕點了,這下徐欣芮和銀翹的位置換了一下,以銀翹為主,她這個小姐只能打下手了。 “小姐,煤球還有二十來個了,可要再買些?” “你去玉碧那里支些銀錢,改天出門去御工坊買兩筐讓他們送來?!?/br> “好咧?!?/br> 明明是小姐想出來的煤球,現在自家用卻還要掏銀錢去買,銀翹在心里嘀咕了一下也就放下了,石炭的買賣本就是朝廷說了算,不獻方子好像擱手里也沒啥用處。 原來五年前,姨娘臥床養胎時,需要每日去后面大廚房借用灶爐熬藥燉補品,就算是有太夫人發話,可灶上正燉著東西總不能撤下來吧,誰還不是主子來著。 徐欣芮用銀子開路,可時日久了總不是個事,而且時間久了這些下人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她花著銀子心里很是不爽,就想在院子里勻一間小廚房出來,為了一舉成功,她籌謀了很久才跟父親和嫡母商量。 這打算理所當然的遭到了嫡母的反對,二太太坐在軟塌上,當著旁邊丈夫的面,和顏悅色,說的話卻是毫不容情, “天干物燥,連火燭都要小心,那灶房要柴火,你那小院子有地方堆嗎?” “母親的擔憂在理,” 徐欣芮沒有和嫡母理論,因為她說的都是事實,只是她既然來了,就是有備而來,當下她只是靠在父親身邊做小女兒天真狀, “所以女兒不搭大鍋灶,現在的耳房也是庫房,里面潮濕陰暗,女兒想清理出來,放一個紅泥小火爐足矣!” 小時候還調皮莽撞的女兒,這幾年開始懂事了,知道孝敬姨娘,徐正簡只有高興的份,所以一聽說要搭小廚房,他還真的心動, “紅泥小火爐?” 這小火爐是煮茶的好物,可是熬藥煮粥?他有些猶豫。 二太太接過丫環遞過來的茶水,淡定的用茶蓋拂去茶沫,待醇香的熱茶入了口,方才慢條斯理道, “用木炭熬藥煮粥?這想法不錯!” 心里卻在冷笑:我倒要看看這丫頭今天如何討她父親的嫌! 徐正簡輕瞥了眼看笑話的太太,心里還真犯了難,木炭用是用的起的,可徐家并不是奢靡人家,日常吃穿用度都很節儉,更何況一大家子住一個大院子,你一個妾室用木炭熬藥煮粥,這不妥! 更重要的是本朝的特殊情況,京城周圍山林匱乏,早在□□時京郊的木柴就不夠京城人用,每到冬天木炭價居高不下,□□鼓勵民間用石炭取暖,這個大背景,徐欣芮如何不知,她為此準備了三個月, “父親,女兒這火爐不用木炭,用泥炭!” “泥炭?” 夫妻倆面面相覷,顯然都對這個詞很陌生。 很快,半夏和銀翹抬上來一個坐著水壺的紅泥火爐,徐正簡被女兒引上前查看,那黑乎乎的閃著紅色火光的泥餅子,還有入鼻腔的味道,他如何認不出來就是一個煤餅子,只是這煤餅子用了很巧的心思,中間扎了很多眼。 “父親,你看像不像一個蜂窩?” 看著蜂窩狀的煤餅子,二太太手里的帕子差點失手掉了進去,這可都是五丫頭的心眼子??!果然是有備而來,而且這個準備讓二太太都做不了主了,因為轉眼那蜂窩煤餅就被丈夫當寶貝似的拎走了, “我給父親送去看看,這可是好東西!” 徐欣芮只想自己院子里搭個火爐子給姨娘熬藥煮粥,可在官場人眼里,這扎了眼的煤餅子就是個金燦燦的寶貝疙瘩! 很快,這特別的紅泥火爐被徐正簡帶到了太夫人院子里,連著不停歇的燒了三天后,徐中丞把這個火爐帶進了早朝的大殿! 當天的早朝開到了午時,火爐上的水開了一壺又一壺,直到黑黑的炭變成了灰色,從那天開始,蜂窩煤正式進入大周子民的視野!而徐家五小姐為生母治病熬藥想出的好點子也讓當今圣上印象深刻。 時至今日,蜂窩煤餅的生產和買賣一直掌握在皇家人手里,它的利潤有多少,御書房里的當今圣上看著手里折子笑的眉開眼笑就是答案,世人多愛財,坐擁天下的皇上也不能免俗, “徐愛卿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滿足的放下手中的折子,當今圣上還念了一句有功之臣。 而隨著時間日久,蜂窩煤餅給大周皇室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繼鹽、鐵之后又添一樣朝廷掌控的財源,徐家也因此皇恩隆寵不斷! 而當時大殿之上就被圣上封賞的徐大人回家后,就把圣上賞賜的金銀珠寶給二房送了過去,蘊秀苑的小廚房當天就收拾了出來,太夫人更是吩咐廚房、庫房,給蘊秀苑以最大的方便! 再也不用為了一口灶眼和后廚那些jian猾的廚娘說好話塞銀子,徐欣芮可是舒了口氣,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她的性子真的忍受不了她們那副吃拿卡要的嘴臉,現在好了,她有自己的廚房,有能干的廚娘,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嘴巴痛快了心也痛快了。 *** 管城縣因離京城近的緣故,縣城的人們生活比較富裕,天氣暖和了,成群結隊去京城討生活的人絡繹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