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首輔落魄時 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女在七零、才上心頭、老王不想涼[重生]、與萬物之主戀愛、裝乖、與我同眠(禁臠為愛1V1)、愛我的人太多了怎么辦(NPH 修仙)、鵝珠(高H)、重生,攝政王的太后娘娘、HP聽說七年級里就剩你還是單身狗
來了之后, 于通判除了和于大娘談話, 外加和于家族長交談,他甚至還去謝子介見了一面,據說走了平樂侯的路子, 問了一些東西。 于通判就是很掃興。 渾渾噩噩了這么多年,他一直想著的是先把孩子找回來,別的都好說。 但是這兩天和于家族長交流時,于家族長一不小心說漏了嘴,于通判作為于家這一代最優秀的子弟,多么油滑的人, 一下子便聽出來了不對。 于家族長其實是知道,動手的是于家族人的。 但他并沒有去查這事具體是誰,干的又是為了什么,只是推脫敷衍,說白了就是覺得不算什么事兒,家族里的和氣更重要。 反而對于通判和他夫人,這些年再也不生第二個孩子, 頗有微詞。 但那點兒頗有微詞,也是很快一閃而過的,族長反而殷勤的問要不要過繼個于家子弟到他們膝下,于通判氣得差點拂袖而去,冷靜下來后,便和于大娘商量,說他要和于家分家。 他自己的親生父母早已過世,真要分家,也是說得去的,只不過于家這么多年都是聚族而居,這一首可以說是離經叛道。 這樣一來,肯定是要影響仕途,但別人眼里十分鉆營的于通判,對此居然看得很淡。 他也是大徹大悟了,便是繼續往上走,帶來的恩慧也是給于家這群讓他恨的咬牙切齒的人的,倒不如帶著妻女找個合適的地方從容度日。 “你關系很好那個鹿娘子不是說石雁城也很好嗎?那邊的老通判年紀大了,爹爹謀個那邊的通判之職,帶著你過去好不好?”于通判這樣說。 石雁城雖然地處要勢,但是西域和平已久,也沒什么戰功可求,且過于偏遠,到底比不上中原繁華氣候宜人。 再加上老通判在那一呆就是幾十年,大家都清楚,誰去了又是一個幾十年,因此都不太愿意過去。 可偏偏石雁城那地方,沒有兩把刷子,天子都不敢把人派過去。 于通判便是要向天子用自己去接老通判的位置,來換他帶著于大娘離開。 天子已經同意了,但是委婉地表示最好讓于大娘去七皇子府上參加一次游園。 他心里打的算盤是,若于大娘見了七皇子便想留下,那自然是最好不過,若于大娘堅持要跟著她爹走,天子也不會攔。 沒必要。 當然了,于大娘不管怎么選,于通判都得去石雁城。 于通判不好拂了天子的面子,便答應了,但是又怕女兒吃虧,所以于大娘便來找了鹿瓊,要她陪著一塊兒過去。 這件事里最慌張的,莫過于是于家的其余人了,于通判一旦去的石雁城,接了老通判的班,那么以后在仕途上也就無望了。 要知道于家還等著于通判登閣拜相,福汲鄉里呢。 于家族長完全慌了神,他當初的確不太在意這事,這個年頭誰家沒有走失過幾個孩子呢? 比較意外的是于通判他們并沒有繼續生孩子而已,但這也不是什么大事,聚族而居的人,到時候過繼個就行了。 實際上于通判這么多年什么也查不出來,和于家大部分族人都一點也不希望他找回于大娘,然后和夫人關系和解有關。 畢竟有的是想給于通判當兒子,且希望于通判沒子孫的。 后來于大娘回來,于家族長想著于大娘入了七皇子府,那么以后和于通判也見不了幾面,也就算了。 沒想到于通判居然決絕至此。 族長大發雷霆,又連忙去查到底是誰做的,可惜的是還沒等他有消息,于通判那邊已經通過平樂侯的消息得知了到底是誰。 算起來那人是于通判的一個堂兄,當初是因為記恨于通判的官運亨通,便打了于通判這唯一孩子的主意。 然而讓他灰心喪氣的是,于通判家事不順,卻在仕途上一路往上,成了于家最優秀的子弟,他算是徹底比不上了。 堂兄便打了別的主意,想著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于通判,不過現在于通判和于家已經分家,自然也就沒有這種可能性。 于通判這事鬧的不大也不小,他的確是有登閣拜相的資質的,雖然比不上胡善龍那種鐵定能進政事堂的未來相公,但也是不少人眼中熾手可熱的人物。 他就此退出汴京城的舞臺,不知多少人感慨。 于家那個堂兄下場也不好,難得有個愿意去石雁城呆一輩子的俊才,天子在這事上還是很慷慨,也懂得收攏人心的。 雷厲風行的把于通判那個堂兄收押入監,定了秋后問斬,他的子孫三代不得科舉,于家其余子孫,三代不得上進士榜。 也就是三代于家子,只能做小吏了。 算是安撫于通判的心。 于六和于十二,也被拎回了于家老家,于十二還好,甚至還悄悄松了口氣,她家其實也是做生意的,他對京城這邊也很害怕,回家反而自在。 于十二父母聽說了女兒不能去給高門斗一把,固然有些遺憾,但也樂呵呵的給她另定了一門知根知底婚事。 于六哭了好幾場,那也沒有辦法,她甚至有點后悔讓父親來了,不然也不會鬧出這么大的事,可實際上她不知道的是,多方運作,遲早要讓于通判去石雁城的。 多年前的因,終究還是結出了果。 于大娘一點也不想入七皇子府,所以她肯定是要去石雁城的,兩個人見面沒多久,居然就又要分開了。 不過于大娘計劃的很好,唐家已經有打算往京城這邊做生意,兩邊交流還是很方便的。 以后呢,她可以在石雁城也開蒙書鋪子,和京城這邊合作。 但不管怎么說,這次游園都得去,兩個人換了衣裳,又配了珠釵,于通判給他倆帶了幾個武勇的侍女,兩個人就一同過去了。 第88章 游園 七皇子的宴會, 設在京郊的一處梅園里,初冬,梅花還都沒開, 七皇子便找人裁了假花,一朵朵綁在樹上,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他這樣做自然也是有原因的,現在是上京趕考的書生們剛剛出來活動的時候, 這些讀書人七皇子肯定不會放過,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設宴, 結交。 二皇子就沒有這樣做, 做他更愛的是和那些武勛子弟們去打馬球, 玩蹴鞠,至于書生們,二皇子, 其實也不是沒有倚仗。 皇帝沒有嫡子,他又最年長,憑這一點,不少讀書人已經支持他了,倒也不用很求其他。 今日這場宴會,是不對書生們開放的, 專請的是京城里面高門貴族的小郎君和小女郎們。 一片熱鬧場地里,樂師們跪在溪邊彈奏樂器,絲竹之聲不絕于耳。 初冬的京城,水面按理來說應該就要結冰了,但七皇子費了大力氣撒鹽融冰,在各處又放了火爐,安置了地龍, 還派了仆人看管,防止走火,因此這初冬天氣在室外游玩,居然也不感覺如何的天寒。 于大娘和鹿瓊下了馬車,便有仆人來接引她們,兩人取了斗篷給于大娘的侍女拿著,各提了個手爐,便去看梅花了。 七皇子要先和幾個相熟的公子貴女們去玩馬球,等會兒才會過來。 兩個人都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別說是鹿瓊了,就算于大娘假如出生于家,好好長大,除非于通判登閣拜相,否則他也很難見到這樣的豪奢之處的。 認識他倆的人不多,因此比起三三兩兩,玩著投壺射箭或者做詩的貴女們,兩個人居然躲到了幾絲清閑。 這里甚至還有玩雜耍的,說書的,七皇子這園子的確是有點好玩的。 于大娘和鹿瓊干脆找了一處說書的,坐下來休息。 偏也是不巧,兩人沒坐下沒一會兒,居然來了個熟人,正是純秀郡主。 此時的她,不再是最初時候的眼高于頂,反而很親切熱絡的笑道::是于家大娘子,我爹爹很是夸過你,讓我跟著你學習呢?!?/br> 于大娘一時摸不清純秀郡主的套路,這話說的,倒好像她倆們兩個人是第一次見面一樣,而且根本沒有之前那么多的不愉快事兒。 鹿瓊倒是隱隱猜到了什么,但這話如果于大娘一點都沒反應過來,是不好和于大娘說的. 她見于大娘一直不開口,便只冷淡地回了一句:“郡主這般身份沒什么可學的?!?/br> 純秀郡主也不惱,雖然當初她的計劃是失敗了,可也是天意眷顧,居然還和他們所要的發展差不多一致了。 當初純秀郡主想的是,于通判和于家決裂,那么二皇子這邊便能借題發揮,把于通判進入政事堂機會給抹掉——一個不友愛同族的帽子下去,于通判又能如何呢? 石大也想進政事堂,但是除去一位老城持重的帝師是絕對不會動的,有致仕想法的相公也就兩位,胡善龍是肯定要進一個的,那么便只剩下一個名額。 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于通判做的比他們想得更絕,居然自請去石雁城。 這樣一來,純秀郡主之前做的事反而有些尷尬了,石雁城的特殊位置決定了之后幾十年可能都是于通判——二皇子手下也沒有能代替的人,這么一算,反而還要拉攏于通判。 石大對于通判這手也是要拍案叫絕的,他自請去石雁城,立馬就把自己從于家棄子變成了香餑餑,若是被二皇子他們斗走,那么于通判未來如何還什么,也不確定呢。 萬一被發回老家,又已經和于家分家,那,那可就麻煩而且得不償失了。 只能說不愧是差點進了政事堂的油滑官帽子,退路也選得非常漂亮。 除此以外,還有一件事就是絕不能讓于通判站到七皇子那邊。 純秀郡主此時哪怕知道于大娘對自己肯定沒一個好印象,但也只能熱絡地笑著,把手里的東西塞給了于大娘。 那是一塊里面填了棉花的護袖布巾,于大娘一時有些看不懂,純秀郡主解釋道:“把這個綁在手上,是不顯眼的,他若讓你入口什么東西,你只管倒這袖子便是?!?/br> 于大娘性子寬厚,被她這樣一說一,時也不知道要不要接,純秀郡主便□□晾在了那里。 純秀郡主也不惱,反而殷殷囑咐:“若真有了什么情況,倒不如直接出聲,我們必定是要救的?!?/br> 看于大娘還在發愣,明白過來的鹿瓊拉著于大娘道了個謝。 純秀郡主明顯就是來找于大娘的,說完話她便走了,那布巾依然留給了于大娘。 于大娘看著那布巾,實在不知道是要做什么,鹿瓊給她解釋。 “叔父要去了石雁城,那么他們便要拉攏了,這是怕七皇子對你使什么陰招?!?/br> 于大娘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居然是這樣。 她面色變換了幾分,又問道:“難不成純秀郡主覺得,我還能對她有什么好印象?” 鹿瓊搖搖頭:“有沒有好印象無所謂,但你不能和七皇子綁在一條船上呀?!?/br> 雖然二皇子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于大娘也一點不想留在七皇子府。 于大娘拿著這布巾還有些猶豫,鹿瓊說道:“用了吧,純秀郡主是以有備而來,會比咱們自己去撕根布條好用很多的?!?/br> 于大娘也反應過來,只要她今日平安的走出七皇子府,那么二皇子賣這個人情也就不重要了,畢竟他們一家是要去石雁城的。 他便綁上了布條,沒一會兒,七皇子便來請她了。 來請的據說是七皇子妃身邊得力的侍女,此人面色緊繃,語氣也硬邦邦的,看了眼于大娘身邊的鹿瓊,冷淡地說:“有請于家娘子單獨同我過來?!?/br> 單獨兩個字,她咬的很重,意思也很明確。 于大娘抿抿唇,拉著鹿瓊道:“我和這位鹿娘子一同進去?!?/br> 她可沒那么傻,自己一個人進去怎么樣了都不知道,又給于通判找的那個侍女打了個眼色,那人也是個機靈的,此時便說道:“小姐,老爺他們一會兒也來,我便在這兒等老爺?!?/br> 聽到了于通判,那婆子臉色又變差了點,重重哼了一聲,卻也沒有反駁于大娘,帶著于大娘和鹿瓊進去了。 七皇子剛剛打完馬球,回來換了身衣裳,身上一股子的熏香味,他還是個少年人,看起來有幾分英姿勃發,燕家人長得都不丑,如果忽略他也有一子二女——雖然明面上都沒有活下來,倒也稱得上是一個如意的郎君。 他務必要給于大娘留下個好印象,就像二皇子極力不想讓于通判倒向七皇子那邊一樣,七皇子對著邊塞要地未來的通判唯一的女兒也是頗為殷勤的,畢竟能為了這個女兒放棄進政事堂的機會,有幾個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