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制造1980 第41節
jian詐的很。 徐海信都沒回復他,扭頭又問一直沒說話的步鏡音:“老步,你怎么說?” 步鏡音推了推眼鏡,挺嚴肅地說:“我倒是沒意見,但是怎么改進我不知道,所以我不敢說有信心?!?/br> 徐海信點頭,隨后又問霍知松:“老霍呢?” 霍知松就說:“我是雙手贊成的。我們的t185拖拉機現在賣的不錯,這是因為市場上沒有更好的選擇。作為銷售科的主任,我必須跟大家強調一點,客戶認的不是任何牌子,而是實用性和經濟性。ts1號引進后,勢必比t185先進,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br> 這觀點和何熙、徐海信幾乎一樣。 徐海信被核心拒絕后,惋惜的心情總算好了點,聽完了就說:“行了,那就是大部分人都同意,這事兒就這么定了?!?/br> “改造t185不是個小事,這事兒技術科主導,老鄭你配合何顧問,先拿出章程來。然后各廠配合,爭取在一個月內將t185改進完畢。記住,這是最重要的事,各部門全力配合懂嗎?” 立時,會議室里響起了拉拉雜雜的“懂了!”“明白?!?/br> 徐海信點點頭:“還有些資料,是歷史上每次大比武的內容,你們拿回去看看,心里有個數,到時候章程下來,挑選最合適的人參加。行了散會吧?!?/br> 說完,就聽見椅子后撤的聲音咣當直響,何熙也跟著站起來了,鄭文華已經帶著袁曉雪和步鏡音過來了,介紹說:“來來來何熙,見一下袁大姐和老步,上次氣缸套的事兒,我都跟他倆說過了,他倆一個勁兒的稱贊你,還怨我沒讓他們過來見見你呢。這次可是有的見了?!?/br> 袁大姐挺嚴肅的,可是對何熙很友善:“沒想到這么年輕,真厲害啊。你寫的第一封信我看了,非常有道理,我準備今年我們熱處理廠就用上。往年我們供暖,總有各種埋怨聲,我想有了售后卡,肯定會好很多。你是敢干又細心,也會為人著想,很不錯!” 步鏡音倒是話不多,就問了一句:“后面哪幾封信,什么時候我能看?” 何熙都樂了。 其他幾個人,徐海信一出差好幾天,廠里一堆事等著他,他回來先跑去了圖書室,這會兒終于空了,王主任直接把人劫走了。 鄔大河扭頭瞪了一眼何熙這邊,哼了一聲大步就離開了,跟風一樣。 王川華倒是一副好脾氣的樣子,跟霍知松還說了兩句:“老霍,你剛剛的想法有見地,醍醐灌頂啊。我得回去好好思考一下,我這是想法太保守?!?/br> 霍知松笑著說:“你這是大將風度,穩扎穩打!” 王川華立刻笑了,端著茶水杯子說他:“你這人,可真是會說話?!?/br> 他隨后就慢悠悠地出門了,只是一出門,剛剛的笑臉就不見了,繃著一張臉,慢慢地回了辦公室,果不其然,鄔大河已經在那兒等他了。 關了門,鄔大河就問:“真讓他們改啊。這老徐對我也不是一天兩天不滿了,他看鄭文華哪里都順眼,真讓他把這事兒辦成了,我這一車間主任也要換人了?!?/br> “那個何熙是有點東西,那個氣缸套,我是左看右看沒想到任何辦法,她沒看就發現了。后來還把凸肩那里的問題解決了,我看了鄭文華拿回來的資料了,那么多技工和技術員,忙了那么久,都沒她一個人全乎?!?/br> “你說她才這么年輕,真邪門!那里蹦出來的!” 說著,鄔大河也急了:“你給個主意啊?!?/br> 王川華就笑了:“那是你的地兒,誰不聽你的。他東西不落地,有個屁用??!” 鄔大河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26. 三章合一 何熙的第一把火【捉蟲】…… 鄭文華將袁曉雪和步鏡音介紹了一遍后, 兩人就告辭了。 他直接帶著何熙去了三樓的技術科:“我們科里加上我一共十三個人,除了我還有個副主任于桂芬,你叫她于大姐就行。時間緊迫, 我聽著徐廠長的意思是,也就一個月的準備時間,今天你先熟悉一下我們科室,然后我再給你講講大比武具體事項, 明天咱們捋個綱要出來?!?/br> 說著就到了。 海州廠的會議室大,科里的辦公室也夠大的——居然沒有分單間, 而是一個大開間。 整個辦公室中間放著十來張桌子, 其中三面半墻壁都是書架和資料架, 被塞得滿滿當當的。只有北面一塊墻是刷了一張大黑板,上面也寫的密密麻麻的。 比海州廠的圖書室還像圖書室。 鄭文華一進來,不少人就看過來了, 大概沒見過這么年輕又漂亮的女孩,一時間還有人交頭接耳:“誰呀!新來的嗎?這沒到分配的時候??!” 鄭文華咳了一聲,才說:“這是我跟你們提過的何熙,上次的氣缸套斷裂問題就是她解決的?!?/br> 一提是何熙,幾乎所有人都先愣了一下。 鄭文華是個老派人,問題解決的功勞一點沒貪, 反而處處在科里表揚何熙厲害。更何況還有那九封信,都把何熙夸成花了。 只是,他不會去描述何熙是什么樣多大年紀的。 所以大家在心里自然認為何熙同志大概是個中年人,經驗才能這么豐富,知識才能這么淵博。 哪里想到,這么……年輕,還漂亮! 為首的一個小年輕直接問了:“主任, 你沒開玩笑吧!” 鄭文華直接笑罵了一句:“開個頭玩笑,而且我還告訴你江建中,別以為你最小了,何熙才不過二十歲。而且,徐廠長剛剛在廠務會上宣布了,部里要舉辦全國柴油機廠大比武,我們廠的t185要改造后參賽,由何熙來擔任改造t185的顧問。我們技術科配合何顧問,以后你們都配合一些?!?/br> 這下的震動真是比剛剛還大,大比武雖然沒有最終下達文件,但都知道非常重要。 居然由何熙來擔任顧問,這太讓人驚詫了。 首先,何熙才二十。其次,她不是廠子里的人。 何熙技術是厲害,可這級別也夠竄的夠快的。廠子里提拔最快的最多是從科員三十歲升到了主任,何熙這是坐了火箭炮??! 一時間,有人好奇何熙的背景,更多的人則好奇的是,何熙那九封信里到底寫的多全面,能讓徐海信做出這樣的決定。 江建中笑瞇瞇地問:“鄭主任,你那跟寶似的那幾封信,是不是能解密了!讓我們也瞧瞧何顧問的厲害!” 這話說的客氣,其實里面還是有不服氣——當顧問可是要拿出更多的真本事來! 不過這也正常,誰讓何熙年輕的不像話呢。 鄭文華可不怕比,在他看來,自己手下這幫兵雖然都不錯,但比得上何熙一個沒有。他倒是能幫著說,但收服這群家伙,還得何熙自己來合適。 他就說:“這個得問何顧問,我只有閱讀權,沒有講出來的權利。我讓你們做的大比武資料匯總,做好了嗎?拿過來吧?!?/br> 工作大家都是很積極,江建中立刻拿了兩張紙過來,遞給了鄭文華:“從建國開始,我們部委一共搞了十五次大比武,我們總結了一下,比試內容大致如下,您看看?!?/br> 鄭文華顯然心里門清,掃了一眼確定沒什么疏漏,就遞給何熙了,“我對面桌子空著,你先用,研究研究這個??赐炅宋以俳榻B廠里的情況,咱們討論怎么干?!?/br> 這是讓何熙先準備準備再發力呢。 何熙心頭明亮,在這種工科人聚堆的地方,沒有什么捷徑,拿出本事來以后的工作就好干,何熙掃了一眼,就放下了:“直接來吧?!?/br> 別說鄭文華了,應該是整個技術科都有點意外。 大家詫異的看著何熙,覺得她有點托大。 技術再厲害,她也不是科班出身,大比武這種事,一是需要對廠子非常了解,二是需要對規則十分熟稔,否則怎么安排工作? 鄭文華還想提醒她一句,哪里想到,何熙直接將自己的黑色小挎包放在了桌子上,從里面拿出了筆和一個筆記本。 顯然是有所準備,鄭文華也就沒勸:“開會!” 頓時整個辦公室都動了起來。有人關門,有人搬椅子,最終圍繞著大黑板成了一個圓。 何熙明眼瞧著,江建中還跟幾個年輕點的技術員擠了擠眼睛,那意思太明顯了,要試試她的斤兩。 鄭文華讓何熙坐在了他的左手邊,這才開始講:“大比武其實就是技術考核。一個廠一個小隊,一般三到五人??隙〞渖弦幻夹g員,剩下的兩到四名是技術工人。 主要考核業務知識和動手能力,業務知識涉及教廣,一般是各種問答題和選擇題。動手能力就可能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裝配,看誰的機器裝配的好,二是檢修,也就是故障判斷,同樣問題的機器擺在各廠面前,看哪家最快修理完畢。至于其他,偶爾會有創新,什么聽聲辯音??!不確定有沒有?!?/br> 這就是給何熙介紹的,何熙點頭:“這個考的是基本知識,短時間內可以集訓查漏補缺,但是想要大幅度提高挺難的,得要本身基礎就好。鄭主任有推薦的嗎?” 鄭文華就說:“技術員我和于主任都可以,可以一個人做備選。工人嗎?”他想了想說:“一裝配車間的杜勇,是一流的裝配工人,他可以。還有一車間的焊工吳太高,銑工張慧麗,鉗工羅小軍和高長虹?!?/br> 何熙聽了聽就問:“怎么都是一車間的?” 鄭文華就說:“t185就是一車間生產的,肯定他們的工人更熟悉。另外,當初上馬t185,是把廠子里所有的好工人都集中在一車間了,他們的確技術水平在廠里是最優的?!?/br> 何熙就問:“二車間的趙廣鑫呢?!?/br> 鄭文華真是挺訝異的,何熙居然知道趙廣鑫! 他直接說:“你真是下了功夫,看了廠史吧?!?/br> 何熙點點頭:“趙廣鑫是個能工巧匠,焊接車床都能上,還有巧思。我看見他還研究出了油箱防銹液,為當時的廠子掙了不少利潤?!?/br> “那倒是??赡鞘鞘昵?,現在老趙沒那個心思了?!彼麌@口氣,“老趙他媳婦病了,挺嚴重的,家里就他一個頂梁柱,他把心思都放在廠外面掙錢了,給好幾個私人廠干活,而且不但自己干,還帶著徒弟干,廠里的事兒一概不理,怎么說都不行?,F在一天就露個面,人就不見了,成癩皮狗了。這人不行!” 怪不得從兩三年前,這個人的名字就從廠史里消失了。 不過何熙也沒評價,只是點點頭。 鄭文華只當何熙也放棄了,接著往下說:“雖然我說的這幾個人技術不如老趙全面,但他們都是一線工人,對t185熟悉的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廠子里如果要找合適的人,只能是他們?!?/br> 說到這里,鄭文華就說:“這就是我們都熟悉的流程。下面才是我們這場大比武的重頭戲。原先大比武只是比拼技能,但從來沒有比拼過產品,最多就是安全運轉多少小時無故障,但比賽時間有限,不可能比這個。我們只有摸著石頭過河了!” 誰料話音一落,江建中插了句:“既然何顧問來了,不如讓何顧問給說說吧!” 鄭文華不由瞪了江建中一眼。 這東西,他們這些人都不知道,何熙一個新來的,她是技術過硬又不是履歷豐富,怎么知道的? 鄭文華立刻就想換話題,哪里想到,何熙居然接了:“那我就說說?!?/br> 這會兒,連江建中都意外了,所有人不由豎耳傾聽,看看何熙能說出什么道道來。 鄭文華也捏了一把汗,生怕何熙這第一把火沒點著。 何熙將眾人目光盡收眼底,直接亮出了架勢——她把自己的筆記本攤開了。 她的筆記本其實是老支書給她的,又大又厚上面還寫著“優秀黨員”四個字,是老支書存了好久的東西,瞧見她天天用作業紙寫寫畫畫,就回家掏箱底給她了。 現在,這本陳舊的厚厚的筆記本打開,居然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鋼筆字。 都是技術員,自然知道這是真下功夫了,一時間,大家都安靜了下來。 何熙也沒賣官司,直接說了:“機器的比拼只有四點,節油、排放、噪音和外觀?!?/br> 這四條一出,幾乎立刻,底下嗡的一聲就討論起來。 實在是除了節油,這會兒其他三點沒人在意的。 江建中就直接說了:“節油還好說,畢竟耗油量大浪費??墒桥欧旁胍敉庥^,是不是要求有點高了。要這么比,咱們國家的拖拉機都不合格?!?/br> 于桂芬也符合:“是啊,路上看看,都一個樣,突突突的黑乎乎的。沒必要吧?!?/br> 何熙反問了一句:“那你忘了,我們這是為引進拖拉機生產線找個落地廠家嗎?你們也見過國外的機器,是什么樣?” 這么一提,倒是所有人都思考起來了。 “漂亮!”江建中脫口而出,“每個零件都恰到好處,不像我們傻大黑粗?!?/br> “舒服。就譬如這駕駛室,我們現在大部分都沒有駕駛室呢,人家外國的駕駛室里面都有空調了?!?/br> “的確噪音小,我去農場里調研,進口的機器沒多大聲音反而馬力還足,我們的聲音震天響,轟隆隆的,跟打雷似的?!?/br> “至于排放更不用說了,我們的機器用用就成黑的了,都是燃燒不充分黑煙熏的。人家的機器紅的黃的還是那個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