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2)
書迷正在閱讀:輕言軟語、娶了隔壁jiejie后(GL)、紈绔攬細腰、小師弟為何這樣、我靠醫術茍下去[穿書]、我只是個紈绔?。ù┰剑?/a>、滑雪后我成了大佬、HP雙子 撒謊精、長公主在下(1V1)h、向家的末世生活(偽骨科NP)
孟秋成搖頭一笑,沒事,皮外傷而已。 說話間,眸子已經飄向不遠處的錦汐身上??梢娝c梁王說這話,心下有些不甘的將目光收回。匆匆道了一聲告退,便帶著阿羽等人離了宮。 今日她鋒芒初露,宮中是不敢多留了。其余的事情,也只能等到明日入宮,在呈請皇上。 可這一切,都被輔成王與張書禮看在眼里。二人對視一眼,似是已經明了,卻又各懷心思。 第二日,御書房中,魏元齊坐在龍椅上,看著張書禮上呈的奏折。勃然大怒,一把將奏折摔到地上。 劉喜急忙端上董妃準備的涼茶送到皇上面前,皇上,您且消消氣。 魏元齊接過涼茶飲下一口,放到桌上。 張書禮呈上來的奏折清楚表明了這一次參與庸王謀反一事的官員,除了庸王和太后一黨的官員,還有不少是他未曾想過的。單是城防營,大半都是庸王的人,就連只有他可以調動的御林軍中也滲入了庸王的人。 若不是庸王謀反,將這些人拉了出來,他怕是還需花上好些時間,才能將這些人一個一個鏟除掉。 魏元齊深吸一口氣,平息了下怒火,孟秋成,這一次你的功勞最大,你想要什么賞賜,朕都恩準。 孟秋成低頭跪在地上,沉聲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臣不敢以功勞自居。只是臣還有一事,想要稟報皇上。 她抬起頭,沉思了一會兒,此事,事關重大,與太后庸王有關。是關于皇家的一個秘密,臣不敢妄言,令宮中人人猜忌。所以還請皇上屏退左右,聽臣詳細道來。 魏元齊對劉喜點了點頭,劉喜遂細著嗓子喊道,都退下吧! 御書房中伺候的太監宮女,一并退出,劉喜最后出去,將御書房的門帶上。又與外面的侍衛道,皇上與孟大人商量國事,任何人不得求見叨擾。 兩個侍衛沉聲道了聲,是! 御書房中再無旁人,魏元齊又道,孟秋成,你要與朕說何事? 孟秋成抬頭挺胸,一雙眼睛無懼上位的壓迫,腰背如松,筆直而起。 微臣要說的是,庸王的身世。 這個秘密對所有人或許都是秘密,但對魏元齊來說早就不是秘密。孟秋成知道,這天下事情,沒有能夠瞞得過天子的。何況這位天子,本就聰慧。所以她一開口,魏元齊就驚詫不已。 這一絲細微變化,深深落入孟秋成眼中。 一張原本壓制住怒氣的臉上,瞬間冷成了一塊冰。魏元齊低聲道,孟秋成,你可知道,你說的是什么? 微臣知道。 知道你還敢說? 因為微臣不得不說,此時關乎的是公主生母宸妃之死,還有永樂寺上下一百多僧侶的性命。微臣就算再糊涂,可人命關天,微臣不敢欺瞞。 她盯著魏元齊的眼睛,稍稍吸了口氣。太后,庸王,永樂寺大火,這些事情讓她一直想不通。若不是庸王的那處別苑,她還真猜不到其中原由?,F在,一切都能解釋的通了。 這是皇家最隱晦的秘密,也是先帝最忌憚的事。因為庸王乃是太后與異姓王柳閔暉所生,先帝避而不談,是因為當年先帝要依仗著太后娘家的勢力。先帝與太后之間的關系微妙,這種微妙在先帝生病之后便被打破。 宸妃那時已有身孕,先帝擔心太后加害,便匆匆立了皇上為太子。先帝原本是想將皇位傳給宸妃肚子里的孩子,可惜,宸妃生的是個公主。 后來先帝自知時日無多,而眾多皇子之中,皇上其實并不算出眾,但皇上畢竟是太后的親生子,虎毒不食子,所以當年先帝將這皇位傳于皇上。 在皇上和庸王之間,先帝對皇上遠比庸王親近的多。想必,皇上也有感覺。至于太后,雖然皇上和庸王都是親身骨rou,但一個是與自己心愛人所出,一個卻是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太后一直以來,對皇上十分疏遠。 就連這一次,庸王謀反,太后亦是站在庸王那一邊的。 魏元齊目光收縮,冷笑一聲,孟秋成,你是長安縣令,卻對朕的家事如此清楚。你今日御書房中的這些話,朕便可賜你死罪。難道你當真不怕死嗎? 孟秋成毫無懼意,輕輕搖頭,皇上不會殺微臣的,因為皇上需要借微臣的手,除掉皇家這令人不恥的秘密。 哈哈哈!魏元齊忽而大笑,孟秋成啊孟秋成,你果然與眾不同。難怪安榮會看中了你。只是你若真心幫著庸王,今日你也必定會被庸王視為心腹,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你又為什么會幫朕呢? 孟秋成再次叩拜,一山不容二虎,臣只忠賢明之主。庸王雖對微臣另眼相看,可對天下人命,視如草芥,絕不是賢主之選。 魏元齊聽罷點頭,呵,你的事跡朕也有所耳聞,貪財好色,長安城中商戶聞而色變。你這個縣令做的是民怨極深。如今你卻告訴朕,你只忠賢明之主,豈不是笑話? 皇上,臣一沒有燒殺搶掠,逼良為娼,二沒有做對不起皇上的事。所以臣,不怕外面流言蜚語。朝堂之上,遭人陷害的往往都是忠臣良將,臣這樣做,也是為求自保。 為求自保?難道朕的江山還容不下忠臣良將了不成? 皇上,不是容不下,是jian佞當道,防不勝防。這一次皇上雖然贏了庸王,卻也是贏得險。那些暗中窺視之人,自然也已經看到皇上掌權的心思?;噬舷胍茩嘀粫与y。所以,皇上需要一個微臣這般的人,替皇上分憂。 永樂寺大火一事,微臣已經有了人證,懇請皇上準許微臣調查此事?;噬腺Q然除去庸王,太后必然以死相逼?;噬现倚⒌?,可庸王留不得?;噬峡山璐耸聰夭莩?! 孟秋成眼中凝結出一道光芒,這光將她突顯的更像是處事不驚的謀臣。 魏元齊心頭一驚,他的確需要這樣的人,但這樣的人留在身邊,也是個隱患。若是有一天他突然像庸王一樣反了,就會是個大麻煩。 他冷靜的看著孟秋成,只最后還是同意了。 孟秋成走后,劉喜才進來伺候。 魏元齊嘆息一聲,劉喜,你說朕這樣做,究竟是對還是錯? 劉喜低頭一笑,皇上可聽過一句話,螻蟻之人,最是長壽。孟大人雖然行事作風不太受人理解,但正因為如此,他才能茍活至今?;噬仙磉吶币粋€這樣懂得自保,又能替皇上解決難題的人。只要皇上能掌握住他的命門,皇上還擔心什么呢? 魏元齊思量許久,才點了點頭,是??!朕要牢牢掌控住一切,便不再怕任何變化。劉喜,去安排一下,明日朕要去華天寺親自上柱香。 劉喜點點頭,是,皇上! 作者有話要說: 孟秋成:你和梁王牽手了? 錦汐:沒錯! 孟秋成:哪只手? 錦汐:右手! 孟秋成二話沒說,抓起錦汐的右手使勁搓揉起來。 錦汐:???你干什么? 孟秋成一臉認真:搓掉他的氣味,蓋上我的,這樣別的單身狗就知道你是我的女人了。 錦汐握了握拳頭,壓低聲音:哥屋恩! 感謝小天使們的支持, 不過看到很多小可愛站邪教,我的內心有一萬只草泥馬顛顛的跑過。 哈哈哈,還有小可愛覺得錦汐配不上咱們小孟, 我只想說,NO,NO,NO, 錦汐也是個精明狡猾的小狐貍,明天就知道了。 感情是相互的,一方給予,一方索取的感情不長久, 所以本文不存在掰彎,和單方面示好。 請小天使們放心大膽的食用吧! 第59章 大周一百四十三年庸王承乾門造反,史稱承乾門之變。富察爾泰護主有功特封驃騎大將軍,孟秋成擒賊有功,升御史中書郎一職。 查辦庸王余黨二十七人,收押天牢。 太后幾次三番求見皇上,為庸王說情皆都被阻。 輔成王府,魏光謙父子二人端坐廳前,二人都未說話。 魏元昊按耐不住,開口問道,父王,您今日叫孩子來,究竟是為何事? 魏光謙還未說,一個巴掌就已經打了上去。眼底還帶著怒氣,一張與魏元昊相似的面容上,盡是嚴肅之色。 魏元昊捂著臉,低頭,父王是在怪罪孩兒嗎? 這一巴掌是在提醒你,做任何事之前都要三思。這一次回京,一來是為了皇上的事情,二來也是為了你。 那個青樓女子既然入了宮,你就不該惦記。你以為你背著為父做的那些事情,為父一點都不知道嗎?十萬兩,為了這個女人你竟敢拿出十萬兩去青樓。孟秋成是個貪官污吏,你卻和他爭女人。為父的臉都讓你丟盡了! 魏元昊急忙起身,跪在地上,父王,孩兒是真心喜歡錦汐姑娘的。 真心喜歡又如何?你是我的兒子,你的王妃必定是名門之后。這等青樓女子,你想都別想。這一次為父回來,就是為了你的婚事。張丞相的女兒才貌雙全,且張丞相也有意與本王聯姻。 為父已經答應了張丞相,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下了。為父都安排好了,過幾日,你與那丞相小姐見上一面。張小姐知書達理,你一定會喜歡的。 魏元昊心有不甘,但在魏光謙面前卻不敢將這樣的不甘直言表達出來。他深知自己父王一心讓自己與張丞相的女兒聯姻,絕不僅僅是因為張小姐出自名門。更重要的是,張丞相在朝中的勢力。 以往,張書禮與魏光謙之間并無多大聯系,一個長居京都,一個久駐邊關?,F在突然多了這樣的一門親事,魏元昊明白,他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反對了。 這一夜,他輾轉反側,那份不甘讓他越發難以平靜。 美貌女子他見的多了,可真正讓他牽腸掛肚個卻只有錦汐一個。從見到的第一眼,便已經被她吸引住。 現在讓他放棄,他自然不愿意。他一下從床上坐起,握了握拳頭,他得不到的東西,誰都別想得到。 永樂寺大火一事,由景榮公主牽頭,皇上親自任命,由孟秋成來督辦。為方便查案,特賜了行宮令牌,自由出入皇宮之中。 有了這行宮令牌,除了方便取證永樂寺大火一案的線索,還可以趁機調查當年的那件事。當然,也方便了孟秋成見一個人。 庸王謀反被關押,皇上也就無暇顧及這百花榜榜首。后來由宗卷處的總管太監,找了劉喜,說是想調撥兩名識得字的宮女幫著打掃整理。 這進宮來的宮女多是因為家里貧窮,飯都吃不上,誰還顧著識字呢。最后選來選去,便選了的錦汐和另外一名宮女一起。 而那一名宮女,恰巧是獻舞當日,提醒過錦汐的那名宮女,名喚閭兒。 這宗卷處的總管太監王壬安年事已高,頭發也已經全白,走路都有些顫顫巍巍,昏花的老眼盯著錦汐,問道,怎么就你一個人,還有一個呢? 錦汐行禮道,回公公,閭兒早上被劉總管叫了去,因為此前閭兒一直是宮中舞女,循例,當與樂坊處的管事交代。 王壬安點頭恩了一聲,又道,這宗卷處啊,事情不多,可惜此前有兩人到了出宮的年紀,雜家留不住,這才向劉公公要了你和閭兒過來。在這里,沒有重活,但卻也要注意。 別怪雜家沒提醒你,這皇宮不比在外頭。你們要時刻牢記,禍從口出。不管聽見什么,看見什么,都不得聲張。所有事情都給雜家爛在肚子里。 今兒呢,孟大人受皇命調查找永樂寺大火一案,來咱們宗卷處查找當年的當年的宗卷記錄。孟大人說了,他手受了傷,不太方便,所以呢想找個機靈些的人幫忙。既然閭兒不在,那你就去幫忙吧! 錦汐等著王壬安說完,連忙又行禮道,是,公公! 宗卷處是存放宮中記錄每年大事例簿的地方,大周自開國以來,宮中的一些大事都被記錄在冊,還有一些是謀反的詳細記錄。就庸王這一次的謀反,不久也將被記錄在冊,留在宮中。 錦汐推開宗卷室的門,入眼的是一列一列的書架。書架每一層,都滿滿當當,全是宗卷記錄的事例簿。 整個宗卷室四周的窗戶與別處也不一樣,全都推不開,是封閉的。唯一的出口,就是她剛剛推開的那扇門。 門外的陽光投到門檻之后,因為每排書架都十分高,又全都塞滿了事例簿,所以里面的光線很暗。 錦汐站在門口,看不到孟秋成的人影,喊了一聲也無人回應。以為孟秋成還未到,是那王公公年事太高,記錯了。 她便抬腳走了進去,經過書架,順便看了一眼。歷朝歷代的宗卷都被整理歸納的十分清楚明了,但到了先帝時候,宗卷就變得凌亂起來。 想必是此前離開的宮女還沒有來得及整理。 她順手拿起一本翻開看了一眼,上面記錄的是先帝登基時的事情。正看的投入,忽而大門被人關上,她回頭卻沒還是沒有看到人。 心中微微一緊,便出聲問道,孟大人,是你嗎? 沒有人回答,她越發緊張,再次出聲問道,孟大人,是不是你? 她站的位置,正好有些陽光從封死的窗口透過,光影之中,一個黑影伸出手漸漸從后面靠近。她用余光看著那黑影,等那手伸過來的時候,猛然轉身,一腳踢過去,立刻就被人死死抓住。 怎么一見面就動手動腳呢?孟秋成好笑的看著她道。 放開我,你快放開我! 孟秋成急忙放下她的腿,上前捂住她的嘴巴,你小點兒聲,這里可是皇宮。你不知道,現在皇宮之中有多少雙眼睛盯著我。 話一說完,身子又向前挪動壓在錦汐身前,與她只有一手之隔。兩只眼睛,望著眼前人,呼吸也驀地變急促了些。 二人皆都沉默,只有鼻間的吸氣吐氣聲,將安靜的空氣帶出了幾分曖昧感。 錦汐臉色一紅,急急推開她,低頭道,因為永樂寺大火一事么? 孟秋成又走近她身邊,回道,算是吧!景榮公主在這時候提這件事情,皇上自然是要徹查的。 錦汐明白她話里的意思,忍不住小聲問道,皇上是不是都知道了? 孟秋成瞇眼一笑,知不知道你現在心里應該很清楚,只不過,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罷,庸王這一回必死無疑。你放心,永樂寺的事情,我一定會仔細調查。如今有了張統領這個人證在,再找到庸王放火的證據。便能定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