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鎖牢關的守備姓陳名昊,是實打實從軍里升上來的,趙國公手里有他的履歷,非是世家子弟,人際關系也簡單,十年前曾是沈家軍中一員小卒,鎖牢關一役后靠著軍功一步步升至守備,不過鎖牢關地處邊境,乃是軍事要塞,是以能做到這個位置的,也絕非常人。 但見此人行禮之間,沉穩異常,沒有解釋遲來的緣由,也沒有多余恭維寒暄,只道:“啟稟將軍,這是鎖牢關的軍務情況,請您過目?!?/br> 他說著,將手里捧著的幾本厚厚的冊子奉上,趙國公打開一看,這冊子里分門別類按日期記錄詳實,顯然并非近期才整理,而是一直都是如此的。 他心里的怒意去了幾分,只見陳昊又從親衛手里接過一卷圖紙奉上,沉聲回稟道:“將軍,這是鎖牢關外方圓五十里的地圖,因守備府的地圖已經陳舊,加上今年雪化的早,不少地方地貌變化,末將已經一一查勘,將泥濘難行的地方都標在了圖上,請將軍過目?!?/br> 只一眼,趙國公就知這地圖的分量不清,他面容立刻整肅,展開來仔細看了,又問了陳昊幾個問題,見他對答如流,心頭怒意便被贊許替代,這般親力親為勞心勞力的頂在鎖牢關這地方,也難怪是他升上來,而那些紈绔和兵痞都服他,他語氣漸漸和藹,問完了軍中事務,又道:“適才你未能在守備府里迎候本將軍,可是出去辦事去了?” 陳昊道:“稟將軍,自打北狄進犯的消息傳來,城內一片混亂,時有各種謠言擾亂民心,下官剛才是去平息事端,這才未能及時趕到?!彼S后又把街面上的小沖突簡單說了。 趙國公聽的連連點點頭,”你做的對!甚好!”這些在京城可能是小事,但在鎖牢關這樣的地方,若是處理不好,是極容易引發嘩變的大事,再小心也并不為過。 他又仔細問陳昊在軍中經歷,雖看了履歷,但到底和親口述說不同,刀槍劍戟中掙來的前程,言辭間仍有些許血腥氣,趙國公聽罷,嘆息道:“真是九死一生,從那般慘烈境況之下活下來,再到升到今日這個位置,不易??!”他自己提到“死”字,不由虎目含淚,似是想起故人,苦笑道,“可惜了,可惜……” 生死面前,每個人都是一般平等,將軍也不會比士卒更多幾分運氣。 趙國公感嘆了一會兒,再想到自己境況還不如舊友,朝廷將星凋敝,這場戰事一觸即發,只自己這樣的老朽頂到了鎖牢關,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撐多久,這一次能帶著這樣赤誠的屬下走到哪里? 陳昊看出他的惜才之意,躊躇了一會兒才張口問道:“趙將軍,恕末將冒昧問一句,朝廷……真的給沈將軍他……洗清冤屈了?” 他是從邸報上得知此事,可那上面言語簡略晦澀,他也不是什么學富五車之人,看的半懂不懂,加上與上面官員也沒什么交情,舊日兄弟們問起,除了轉述那幾個字外,詳細的卻說不出什么。 趙國公看向他,陳昊三十出頭,和他的兒子差不多,可面容蒼老,只那雙眼睛黑白分明,和京城里被酒色財氣浸染的人不同,帶著少見的誠摯,他來路上的忐忑和適才的感慨憂心,在這樣的目光都淡了幾許,再想到他記掛的事情,那可算是近來唯一令人高興的事情了,趙國公重重點頭,含笑道:“對,是沈將軍的兒子親自找到的軍餉,為他翻的案!” 陳昊眼睛一亮,驚喜道:“真的?小公子他真的活著?我總不敢信,當年那樣大的一場禍事,他才八歲,活下來不知得吃多少苦……” 陳昊語無倫次起來,邊關危局的重壓沒能讓他失態,這樣一個消息的確認,卻讓他失措的幾乎落淚,像他這樣的沈家舊部并非孤例,趙國公含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 不止軍中和邊關,沈家復起之后,有念舊情的,又或是本就心存義理之人紛紛投書沈屹,或為效力或是結交,沈家一時門庭若市。 其實在翻案前就有這樣的人,比如揭露司馬澈虐奴的徐言官就是其中之一,現在不止是文官,武官中也冒出不少人,沈屹的許多建議得到了兩方的支持,而司馬澈近來在朝堂上屢屢因之挫敗。 “父皇竟然用了陸嘯!” “啪”的一聲后,司馬澈手上的粉彩茶杯碎成粉末,他怒火中燒,嚷嚷道:“趙國公也就罷了,他忠于父皇,咱們動搖不了,但陸嘯是太子那邊的人,父皇也不知道嗎,讓他去籌糧分明是向南邊的士子們妥協!”南邊的文官多數支持太子,不想易儲動搖國本,這不是什么秘密。 底下的門客都不敢開口,還是彭冶道:“他畢竟是南邊士林的領袖人物,南方富庶,籌措糧草倚重那邊,這也無可厚非?!?/br> 司馬澈氣得來回踱步,罵了一會兒又想到了什么,吩咐道:“那明天就讓蕭廣回湖州去,找個借口逗一逗允王那老小子,若是他按捺不住起兵造反,哼!我看這幫文官壓得住壓不??!” 眾人聞言臉色微變,這等舉措無疑是拿國家大事作為籌碼博弈,若有閃失,豈不是拿南邊的百姓當了炮灰,可不等人反駁,司馬澈又對著彭冶補充道:“這事兒你去和蕭廣商議著辦,只要允王一有異動,你就寫折子往上報,記得嚇唬嚇唬就行,別惹出大亂子。我就不信,父皇能把所有的重要位置都交到別人手里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