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杜大人,”徐尤出面,“商人確實應該監管,但士農工商,商人已在最末,各地也有鹽鐵司等部門監管,若再針對商人進行針對性的管理,恐引起商人的不滿?!?/br> 又轉向盛棠,“陛下,商人重利不假,卻也有義商,國庫的賦稅,這些商人們也是出了大力,商人的商稅本就不低,不能不擔心引起反彈啊陛下?!?/br> “若不大力整治,難道讓他們繼續偷稅漏稅?再有,大部分商人也就偷稅漏稅,動搖不到國本,但是!” 杜青寸土不讓,義正辭嚴:“還有部分產業,那是能動搖到國本的,如之前的鹽,統歸國家監管,可如今還有幾樣,如水泥廠,玻璃廠?!?/br> 臥槽!不少大臣差點口吐國粹,這杜青是狠起來連陛下也懟??! 侯杰想到公孫的辭職,又看杜青如此有底氣,大概有了譜,不動如山。 “水泥,玻璃,不似鹽那般為咽喉,技術卻過于先進,水泥關乎著道路的通達和速度,玻璃更是望遠鏡的材料之一,涉及軍務,又有了陛下的面子,更容易滋生有貪欲之人的野心,因此更加不能不管控!” “并非歸于國家所有,而是得有詳細的措施,確保這般的產業不會對國家造成損失?!?/br> “如此,就是陛下的產業也要有所監管,何況其余商人?” 沉默,是年后第一個早朝。 “杜大人,鹽鐵司和戶部不都有人在監管?”付連出列,“說到底,是底下的人沒有用心罷了,既如此,應該是加強鹽鐵司和戶部的職能,而非是再開一個部門,如此豈非又要造成官員冗余?” 盛棠心想,付連擔心擔憂冗官,難得一見啊。 “付相,”杜青禮貌拱手,“官員冗余,說的是多的是無所事事,在其位不謀其事的官員,而非是因噎廢食,就不招收官員,開設新的部門?!?/br> “若是某一日三司與其余部門造成職能的重復無效,我杜青也能上奏陛下,請求廢除三司!” “監管商人,不是壓抑行商,相反,也能為底層的商人提供援手和申訴渠道,避免有些底層的商人惡意競爭,吞并一些有潛力的商鋪,如此,才是促進商業發展的正常手段!” 整整一個早朝,全用來討論是否應該再開一個部門進行商業方面的監管了,龍椅太硬了,盛棠坐久了就不舒服,估摸著都超了一個多時辰了,咳咳兩聲,下面嘈雜的聲音才停下來。 “諸位大人所說,都有一定的道理,這樣吧,”盛棠又開始做老好人,“今兒回去,都針對杜大人的提議,寫一份奏折,無論贊同與否,只管說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就行?!?/br> “還有不少還在各部門工作卻不能進殿的,也讓他們都寫一寫?!?/br> “簡明,扼要,別罵人?!?/br> “好了,退朝吧?!?/br> 杜青也的確是早就和盛棠討論過的了,三司使和六部本就有重疊,卻一直沿用,之前太上皇和公孫玨的改革,也是初步的改革,圍繞的是俸祿進行改革,說到底是以俸祿為主。 但是官制制度最終還是得適合國本,適合國情,因此更多的細節,如三司這樣權力大的部門,也只能在之后逐步尋找機會進行改革。 之前的三司使不過是為了平衡壓制左右丞相,可鹽鐵,度支,戶部,都歸屬于三司使,卻也造成了三司使里的要則細分不慎清明。 “之前何濯不是說戶部工作量大嗎?最好能趁這次,把部分功能單獨分列出來?!?/br> “商業太重要了,若是一直由戶部和鹽鐵司這樣分心去管,遲早會出事?!辈灰】瓷倘?,錢多了,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疆土、田地 、戶籍、俸祿……足夠戶部忙碌了?!?/br> “陛下聰慧,”杜青夸贊道,“他們必然不會同意再開商部,天機營已經讓他們擔憂,若是再開設一個商部,六部的權力就更分散了?!睓嗔Ψ稚⑹且粋€原因,再有就是擔心‘失寵’了。 “今年的新科狀元顧燁,你可以多多關注一些,也帶一帶?!笔⑻慕o杜青多說了一句,“他的眼界不差,膽子也大,就是缺少經驗?!?/br> 杜青回京任職后就聽過這個人,也看過顧燁的文章,“明白,屬下這里本就缺人,正好讓他來當個助手?!?/br> 盛棠唇角微揚,她就喜歡這樣的大臣,不多問,不擔心被別人奪走上司的眼光,這是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的自信,且執行力強。 一連幾天,朝堂之上主要都是我圍繞此事展開的討論,盛棠也認真看著百官的奏折,一個個的,話倒是說得好聽。 然,在盛棠在朝上,說出三司統管商業之時,大部分人就不滿意了。 “陛下!此舉不妥??!” “朕知道你們要說什么?!笔⑻拇驍嗍┓?,“你們要說的,朕在奏折里都一一看了?!?/br> “戶部工作分類本就冗雜,之前何愛卿也是在戶部忙過的,戶部忙起來,那是日夜不分,頭發直掉?!?/br> “戶部和鹽鐵,度支的權責交疊,長久以往,不僅不能實現效率的疊加,反而有不少疏漏?!?/br> “今日起,三司總領財政,下設商部,監管商業動向,有宏觀調控之職能,戶部回歸六部之中,管民政,除賦稅之責,如此,戶部也不會忙不過來了?!?/br> 朝堂頓時炸開了鍋,沒有錢的戶部還叫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