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蓮人設不能掉(穿書) 第172節
咸緒帝咳得身子止不住地哆嗦,剛接過茶盞茶水便灑了一手,他強忍著顫抖,低頭灌了一口茶水。 守在外面的公公早已經聽到了動靜,擔心地低聲道:“陛下,要不要奴才去叫太醫?!?/br> 咸緒帝指了指半敞的窗戶示意謝殊去關上,待風停下,又灌了兩口茶水之后這才勉強的止住了咳嗽,他清了清嗓子,阻止要去叫太醫的公公,閉上眼睛輕喘。 方才猛烈咳嗽泛起的紅暈已經褪下,咸緒帝臉色驚人的白,謝殊也不免說道:“陛下還是叫太醫來瞧瞧吧?!?/br> 喘了一會兒氣,咸緒帝這才睜開眸子,坐直身子,無力地揮了揮手道:“無事,不過是一些小毛病罷了,太醫瞧了也無用?!?/br> “可……”看著咸緒帝慘白的臉色,謝殊欲言又止。 咸緒帝卻指了指桌子上的供詞,徑直打斷道:“你是說最近京城風波不斷,都是這些當年逃出去的宗親在作亂?” 謝殊只好壓下勸說,繼續回稟道:“這些逃出去的宗親并沒有四散逃亡,還是集合起來,流連各地收納周國舊部殘存勢力,組建了一個江湖幫派,玉全幫?!?/br> “這些年來,他們越演越烈,已經插手到了朝堂之上,不止京城……” 謝殊抿了抿唇,“江陵首當其沖,被玉全幫的勢力滲透不少?!?/br> 江陵位置特殊,連東南接西北,不僅占著重要的運輸碼頭,這里也曾是周國的地界。 當年周國國滅,這里才被吞滅,成了自國的領地。 可當年一戰,自國也傷亡慘重,對于猛然擴張的領土并沒有太多的官員可以調配,很長一段時間有些鄉郡都是沿用的周國固有的投誠官員,也因此讓這些周國宗親有機會乘虛而入。 江陵便是如此。 此地這兩年雖然重要,但當時還并沒有發展起來,烏江河也沒有挖通,又因戰爭的摧殘而城池盡毀,這么一個殘局并沒有得到先帝的重視,當時的江陵郡守便是周國的舊將。 而隨著烏江河的挖通,此地這才變得重要起來,可當先帝開始派遣官員來此駐守時已經變得為時已晚。 光看劉川的賬本便知,這里簡直可以說是玉全幫的領地,每走三步便是玉全幫手底下的鋪子,也難怪戚家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將在劉川府上搜羅到的賬本遞上,謝殊沉聲說:“他們這些年在暗中發展了不少勢力,劉川一個小小的商人便與這許許多多的富商和官員掛鉤,也正是因為他每年都朝這些人府上送了不少的禮,這才多次偷偷運送貨物而不被發現?!?/br> 這冊賬本沉甸甸的,厚的咸緒帝都眼皮一跳,不顧歪倒在桌上的茶盞,快速地翻動著手里的賬本。 劉川很謹慎,管家被審訊時也說,很多東西他都是即看即銷毀的,所以他府上除了這冊賬本也并沒有留下任何與官員的書信往來,就只有這本賬冊可以定罪。 只是蹊蹺的是這冊賬本上并沒有與余忠福相關的賬目,能定余忠福罪的洛安也并沒有抓到,而謝殊身上雖有劉川的另一份口供證詞在,此時也沒有貿然開口。 他也有私心在。 此時把劉川的這份證詞遞上去,固然可以定余忠福的罪,但戚家的事也就要被捅出去了。 劉川的口供涉及戚家。 謝殊此時還不敢遞出去。 深吸了一口氣,謝殊輕輕地閉了閉眼,壓下心中的萬般情緒,薄唇緊抿成一條直線。 他十五歲進錦衣衛,一直謹記錦衣衛鐵律,把清君側查污穢當成此生信條,從未逾越過,像這樣瞞下證據不報,還是他當差數年頭一回。 內心不可謂不動蕩。 “好,好!”粗略地掃過賬本之后,咸緒帝眉宇間染上戾氣,他將這冊賬本狠狠地摔在桌子上,“好一個玉全幫,好一個江陵,好一個周國殘孽!” “玉全幫,玉全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們這是早早謀劃著要造反!”咸緒帝猛地站起身來,又狠狠地咳了兩聲,手扶著桌子這才穩住身形。 謝殊垂首,“陛下息怒,小心龍體?!?/br> 咸緒帝怎么能息怒,他重重地將手邊的茶盞揮出去,茶盞砸在地上,噼里啪啦地碎了一地。咸緒帝卻仍是不解氣,一連將桌子上的奏折都掀翻了去,最后身子無力,靠在椅子上只喘粗氣。 宮殿內寂靜無聲,只聽外面嘩啦的雨聲和咸緒帝粗重的呼吸聲。 沉默,沉默…… 氣氛如同繃緊的直線。 不知過去了多久,咸緒帝的臉色實在是太不好了,謝殊皺了皺眉頭,剛想叫太醫,就見額上青筋直蹦,努力克制怒火的咸緒帝猛地抬起頭。 他咬著牙說:“查,給朕查,一個都不要放過!” 謝殊低下頭,沉聲應是。 手撐著桌子,咸緒帝看著謝殊,道:“朕命你私底下暗查此事……不,不?!?/br> 深喘了兩口氣之后,咸緒帝閉了閉眼,壓下心中的怒火道:“在魏安王醒過來之前,錦衣衛還需你坐鎮,江陵一事,朕還是先派遣內衛前去調查?!?/br> 謝殊心中一沉,剛想開口,便聽咸緒帝又道:“既然劉川的兒子蹊蹺的死在了京城,這件事也是錦衣衛掌管,那你就先從此案查起?!?/br> 這件案子雖然有皇上派遣的宮中侍衛協助,但一直未破,如今交給謝殊正合適。 謝殊也確有從此案下手調查的心思,如今咸緒帝開口,倒也正合了他的意。 謝殊便不再推辭,垂首領了差事。 回稟完了差事,咸緒帝也將謝殊交上去的令牌歸還,謝殊剛欲退下,只是還未起身,只聽咸緒帝突然淡淡地說:“江陵,江陵……這樁事,江陵戚家可參與其中?” 江陵便只有一個戚家。 謝殊的心猛地一跳。 第159章 夢中故人 倒叫朕想起了從前 外面的雨聲漸漸小了一些,雨水順著宮檐淅淅瀝瀝地往下落著,窗沿被雨水打濕,散發著淡淡潮氣。 夜色依舊籠罩,明月卻不知蹤跡,只余下點點白霧。 殿內有些涼,也很靜,靜到謝殊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咸緒帝的目光如鷹隼一般凌厲,靜靜地盯著謝殊,臉上雖然沒有什么表情,卻帶著一股nongnong的壓迫感。 風漸漸起,吹動著檐下掛著的宮燈,昏黃的光暈在窗外隨風搖蕩,有些晃眼。 謝殊垂下眸子,臉上并沒有掀起什么波瀾,平靜地說道:“劉川聲稱錦衣衛不可信,許多事要面見陛下才肯開口,臣所查到的,戚家與劉川并無牽扯?!?/br> 這是實話。 劉川與戚家確實沒有什么牽扯,這冊賬本上也并沒有戚家的名字。 咸緒帝挑了一下眉,甩了一下玉佛珠,珠子碰撞,響起幾道清脆的響聲。 咸緒帝并沒有收起探究般的目光,也沒有開口說話。 風聲呼嘯而過,吹動著枝葉沙沙,夜色朦朧,宮殿深深,里外都是又涼又靜。 殿內沒有人開口,隨著斷斷續續的雨聲,聽得人心慌。 靜。 靜。 還是靜。 謝殊仿佛并沒有感受到咸緒帝的目光,低著頭,安靜地站著。 不知過去了多久,還是咸緒帝先移開了目光,他輕甩了一下玉佛珠,笑道:“朕知道戚家與你沾親帶故,問這一句倒也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提起戚家……” 直起身子,頓了頓,咸緒帝道:“倒叫朕想起了從前?!?/br> 這話倒讓謝殊愣了一愣。 咸緒帝瞇著眼睛,像是陷入了某種回憶之中,直到外面傳來的風聲這才讓他回過神來。 他瞥見謝殊不解的神色,嘆了一口氣后解釋道:“說起來,這戚微還做過朕的老師。當年朕的字不好,怎么練都是龍飛鳳舞,當時戚微那一手好字可是出了名的,四皇哥便請了戚微來教朕練字?!?/br> 戚微便是戚秋的父親,四皇哥自然是指的先帝已故的四皇子,當時謝家并不在京城,故而謝殊并不知道此事。當年咸緒帝被先帝帶到皇宮教養,便于四皇子關系最為密切,只可惜后來四皇子遭大皇子與周國聯合陷害,戰死在了沙場上。 或許是想到了這一段往事,咸緒帝神色有些恍惚,過了許久這才嘆了一口氣,對著謝殊揮揮手,示意他退下。 謝殊行過禮之后,轉身離去,只是剛走到門口便又被叫住了。 咸緒帝笑著問道:“除夕那日你進宮,把先帝賞賜你的玉佩拿走了,這幾日我聽人說你取走了一大筆銀子,這是怎么了?缺錢花了?” 先帝在纏綿病榻時賜給了謝殊一枚皇莊的玉佩,里頭存了一大筆的銀子,只是當時先帝賜玉佩給謝殊時已經神志不清,口中還喊著四皇子的名字,誰也不知道先帝到底是賜給謝殊的,還是已經神志不清,把謝殊當成已故的四皇子了。 故而謝殊當時并沒有帶走玉佩,就算太后開口對謝殊說既然是放到你手里,便是你的了,謝殊也只道先寄存在皇宮里,等急用之時來取。 可這急用之時,他身為謝府世子何時會有急用之時,誰都知道這不過是謝殊推辭的借口罷了,他并不打算要這枚玉佩。 而后十年,謝殊也都沒有提過這枚玉佩,仿佛不記得此事了一般,可除夕夜那日,謝殊卻突然進宮,跪在咸緒帝跟前來討這枚玉佩,而后一筆一筆的從錢莊里取銀子。 誰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謝殊知道此事瞞不過咸緒帝,聞言只道:“臣想做些生意?!?/br> 什么生意能用的了這么一大筆銀子? 咸緒帝心知肚明這不過是打發他的借口罷了。不過他倒也沒再接著問什么,畢竟那玉佩既然已經賜給了謝殊,那便是謝殊的了。 揮了揮手,便讓謝殊退下了。 守在門外的公公打開門,謝殊抬步走了出去,檐下站著的小太監連忙遞過來一把傘。 謝殊接過,問道:“陛下何時起這段咳嗽了?” 小太監低聲回道:“有一段時日了?!?/br> 謝殊皺了皺眉頭,“御醫不曾瞧過嗎?” “瞧過了?!毙√O說:“只是吃了藥還是如此?!?/br> 緊皺著眉頭,謝殊剛想說什么,便聽到殿內又傳來了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聲,他不禁回頭看去。 只見亮著燭火的宮殿內,咸緒帝一人站立在桌子邊,彎著腰,掩嘴撕心裂肺的咳嗽著。 養心殿內金碧輝煌,可偌大的殿內只有咸緒帝一人,他站在燭光下,明亮的光卻越發顯得他有些孤單落寞。 * 等謝殊走后,守在門外的公公這才進來,“陛下,時辰尚早,您再歇息一會兒吧?!?/br> 咸緒帝坐在椅子上,聞言望了望外面的黑沉的夜,這一動,便又咳了兩聲。 他臉色依舊很白,看的公公擔心不已,連忙上前斟了一杯熱茶。 咸緒帝捧著茶盞,手指輕輕地摩挲著杯沿,若有所思的樣子。片刻后,他長嘆了一口氣,開口道:“他既然已經查到了這里,那是不是說……可以把人撤下了?!?/br> 說完后,咸緒帝卻是垂下眸子,沉默了下來。 外面落雨紛紛,擾亂了深夜的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