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5)
書迷正在閱讀:閃婚暴戾霍爺后,她被寵壞了、反派們的團寵小師妹、撿只龍崽來種田、綠茶被迫說真話后爆紅了、團寵小祖宗:她是神、及時止損、和她先婚后愛了(GL)、豪門團寵文女配重生了、我的學歷可能是假的、如意春
若是不知情的人看著冥河這種架勢,指不定還以為這位是特意跑過來砸場子的呢。 我一直都背著元屠阿鼻,早就已經習慣了。 口中這么說著,冥河停頓了一下,復又補充道:這么做,安全為上。 聽完對方這番解釋,玉鼎默默不語地取出了自己的斬仙劍,同樣有學有樣,也將其背在了背后。 作者有話要說: 玉鼎:我總有一種是來走紅毯的錯覺。 天道:雖然沒有紅毯,不過金毯也是一樣的。 玉恒:為什么我不太理解大人的世界? 第199章 玄佛爭辯三教一家 在眾神的洪流映襯之下,玉鼎因為走在后面的緣故,其實還是算不那么引人注目的。 可是無論表現的再怎么平庸,只要白蓮花一登場,眾神視線必然會匯聚到他們身上。 在眾目睽睽之下,白蓮花是毋庸置疑的焦點。 而他好像天然也享受著被眾生萬眾矚目的感覺,并未因此產生絲毫焦灼的情緒。 可我還是不喜歡被這么多人看著。 暗地里發出一聲嘆息,玉鼎沒辦法將白蓮花一把扯回來。 他能做的,不過就是將自己隱藏在人后。 所幸,鎮元子和紅云以及冥河就在不遠處,憑借著三座大山的抵擋,玉鼎終于成功隱藏了自己的身影。 玉鼎,我和你說,這白蓮花真的是很可怕了。 玉鼎剛剛跑到他們身后,一旁的紅云就仿佛是看見了救星似的,眼前一亮,隨即便將他抓了過去。 你根本不知道我剛才經歷了什么樣絕望的事情! 臉上帶著憤憤之色,紅云就像倒豆子一樣,直接就把剛才自己和白蓮花討論的話題都倒了出來,他居然讓我幫他參謀用云霞錦織成的裙子究竟是染成紅色好還是藍色好?難道我就很清楚嗎?我又不穿裙子! 參謀倒是小事情,其實最后一句才是最關鍵的。 真的是,他又不是女神,和他討論衣服干什么? 嘴上這么說著,紅云忍不住伸手扯了扯身上的大紅袍子。 他這件衣服,說起來也穿了很久了。 同樣是云霞錦織就而成,只不過被他用夕陽染成了大紅色。 神祇不染污穢,衣服什么的,只要施個法術也就干凈了。 通常沒有什么特殊情況的話,他們很少會更換裝扮。 當然也還是有那么一些神祇是比較喜愛打扮的,其中又以女神這個群體最為廣大。 可是我瞧著前輩剛才說的也挺起勁的。 作為紅云的傾訴對象,玉鼎為了讓他們作為自己的擋箭牌,只能默默地承受著來自于前輩的抱怨。 聽歸聽,玉鼎嘴上卻一點也不軟,當下便直指紅云之前也挺配合的。 可不是。 鎮元子本來作壁上觀,眼見玉鼎說得在理,便忍不住贊同道:你說這腿長在你身上,你要是走的話,那白蓮圣母還能攔著你不成? 說白了不就是因為自己也聊的挺開心的嘛? 瞧瞧這樣子,都走不動道了,還好意思回頭來說人家。 鎮元子前輩似乎怨念頗深啊 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聽著對方明著贊同自己的話,實則卻包含著一堆怒氣的不滿。 不知為何,玉鼎總覺得聞出了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所以說,鎮元子是因為紅云和白蓮花走得太近,所以心生不滿? 換言之,這位前輩難不成是吃醋了嗎? 這可真是可怕 為自己的想法驚出一身冷汗,玉鼎不著痕跡地遠離了他們兩個。 你這話什么意思???想打架嗎? 思緒再度歸籠,紅云顧不上和玉鼎抱怨了,這會兒轉頭就去和自家好友爭論起來。 呵呵,你打得過我? 看著對自己不斷叫囂的紅云,鎮元子口中發出一聲冷笑,眼神卻是極其鄙視。 的確,單論法力的話,紅云的確打不過鎮元子,這根本不用比就知道。 正因如此,某位地仙之祖底氣就特別足。 你們慢點打,我先去前面看看。 留下這句話,玉鼎直接跑了。 所幸現在鎮元子和紅云正在吵架,也顧不上玉鼎,倒是給了他成功逃離的機會。 父神父神! 在人山人海的極樂入口,玉鼎幾乎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讓自己擠了進去。 好不容易進了門,還未待他尋找玉恒與天道所在的位置,玉鼎就覺得自己的大腿被抱住了。 低頭一看,就對上了一雙圓溜溜的銀色眸子。 所以抱住他的果然就是他們家的熊孩子。 另一個呢? 鑒于稱呼問題至今還未有統一,所以面對玉恒的時候,玉鼎也不知道應該如何稱呼天道。 直呼其名貌似有些給小孩子開了不好的開端,這么做的話,實在是有些不太妙。 畢竟就他家熊孩子現在這個德性,玉鼎實在很懷疑玉恒聽了自己的稱呼之后,就依葫蘆畫瓢去稱呼天道。 如果是他的話,好歹還能夠忍住,不至于暴揍他。 但是換成天道 玉鼎完全有理由相信天道不會采取暴力的教育措施,最多也就是把玉恒扔進混沌之淵里,泡泡混沌水什么的。 嗯,這樣的確很好 可是以玉恒現在的修為,被扔進混沌之后,他連個渣都撈不出來。 畢竟不是誰都是生來就如同四大兇獸一樣,擁有著足以硬抗混沌亂流的體質。 在那邊看著你呢。 玉恒似乎是剛被天道教育過,表面上看著沒什么異常,就是情緒有些低落。 面對天道的詢問,玉恒隨手一指。 玉鼎依言望去,果然看見了天道。 事實上,并非玉鼎的眼力太過出色,而是天道的氣質極為特殊。 哪怕是站在眾神中,也是屬于鶴立雞群的存在,所以要找到對方并不困難。 和他們寒暄完了? 看著玉鼎再度帶著孩子打算十分艱難地走向自己,天道眉頭微微一挑,腳步輕輕邁開,隨即便向其走去。 隨著天道的舉動,眾神似有所感,緊接著便紛紛讓開了一條路。 這個畫面實在是太過浩蕩,就像是向大海里投入了一顆分水珠一樣。 也不必要這樣 因為這個緣故,玉鼎再一次飽受了眾神的注目禮。 快步走到天道身邊,玉鼎表面上若無其事將人拉向一旁,實則卻是暗中傳音道:我真的不想再被盯著了 我以為你們都喜歡這種。 伸手將玉鼎的左手握住,天道微微抬首,其目光所看向的方向正是位于整個廣場中央的白蓮花所在。 瞧著站在中央和眾神們胡吹亂侃的白蓮花,以及在其身后背負著雙劍,此時仿佛一個忠誠守衛者一樣的冥河教主,玉鼎由衷地感覺到了一陣絕望。 天啊,他認識的究竟是什么人??? 小玉鼎,這邊這邊! 正當玉鼎默默哀嘆之時,遠處響起了通天的聲音:趕緊過來! 手上提著青萍劍,以此作為吸引。 通天在元始督促之下,十分賣力地對著玉鼎他們叫道:快要開始了,趕緊過來! 是通天師叔。 面對大呼小叫的通天師叔,玉鼎感覺有些無奈,轉頭看了天道一眼,他隨即道:別讓師尊他們久等,你隨我一起去? 鑒于摸不準天道是不是想一個人獨自行動? 所以玉鼎才有此一問。 當然。 有些好笑地看著緊張兮兮的玉鼎,天道回答的十分迅速。 怎么這么久才來? 在天道再一次施展出驅人之法后,玉鼎成功帶著孩子擠到了自家師尊身旁。 對于自己的徒弟,元始一改面對通天時的冷酷無情,這會兒十分關心地問道:可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 從蓬萊島到西方極樂,雖說不近,但也不至于花太多時間。 在元始看來,玉鼎所花費的時間大大超過了理論所需要的最大時長。 這就顯得有些問題了,故而有此一問。 問題的確是有。 一邊回答著元始的問題,玉鼎的目光忍不住在玉恒身上流連了一會兒,緊接著嘆了一口氣,哎,具體還是等回去之后再說吧。 元始順著他的目光一看,就瞧見了正在和通天打打鬧鬧的玉恒,當下表情就變得不怎么溫和了。 也好。 不過顧忌著玉鼎的態度,終是點了點頭。 大師伯,玄都師弟呢? 和自家師尊短暫交流了一下關于四個師弟身居蓮花妙相之事,玉鼎卻發現元始對此并不覺意外,反而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當下雖說好奇,卻也不再繼續多問。 轉身找了一圈,只瞧見了在一旁隨侍的廣成子,卻不見玄都。 你玄都師弟跑去陪多寶了。 笑著搖了搖頭,老君倒是并不在意徒弟并不在身旁的事情。 正說話間,那八寶功德池忽然湖水涌動。 卻見碧波蕩漾,湖中三千金蓮隨風搖曳。 萬道金光垂下,光中卻有兩個身影。 歡迎歡迎大家來到我們西方做客。 身在光中,其中一個身影忽然開口道:我以甚深妙法,遍觀三界,同虛空相,以達妙音 這聲音一開始極輕,隨后卻如同滾雷在耳旁炸響,不多時,已變成了獅子怒吼。 好一招佛門獅子吼。 作為應對,元始伸手高舉三寶玉如意。 與此同時,老君與通天似有所感,也一起舉起了法器。 三色神光在半空中匯聚,最終形成了一朵蓮花。 這朵蓮花其花瓣呈紅色,蓮藕為白色,最外圍的蓮葉呈青色。 紅花白藕,俱出一根,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君十分淡然的聲音響起,卻是直接擋下了如同滾滾天雷的佛門獅子吼。 瞧著這一幕,眾神目光紛紛一凜。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此時此刻,爭斗已然打響。 作者有話要說: 玉鼎:別提了,心里苦 天道:我好像瞧見了一絲熟悉的感覺。 第200章 論四大境佛造三藏 伴隨著老君話音剛落,三清背后一同升起長約丈許的青光。 青光之上,演化成三畝慶云。 元始頭頂金燈萬盞,又有五彩瓔珞,垂下猶如檐前滴水,云氣攪動,托出一柄鑲金嵌玉的三寶玉如意。 順天應人,道法自然,三寶玉如意一出,自然給人一種圓滿如意之感,同時闡教教義也是瞬間昭示在眾神面前。 在其身旁,通天同樣顯出自己的法相。 只見得六條白氣盈空,于虛空中來回不住沖刷,同時又澆落于一株青翠欲滴的青荷葉上。 荷葉仿若碧玉雕琢,青光化作一尾游魚在其間來回穿梭,而后又化作四柄利劍懸空。 不同于走順天應人之道的元始,通天講究截取生機,所謂任你萬法來往,我自一劍斬之,正是此理。 相較于前面這兩位,老君不緊不慢,卻是最后一個出手的。 一抹玄黃氣從其背后涌現,隨即卻在半空中化成一座三十六重樣式的寶塔。 此寶塔純粹由玄黃之氣澆鑄而成,塔壁上繪制有無數神族盛景之象,同時有諸般吉祥之物在周圍作為點綴。 短笛聲忽而響起,伴隨著一枚枚斗大的道德云篆涌現,一股上善若水、無為而治之意環繞在了眾神心頭。 黑白之氣縱橫捭闔,于虛空中幻化成一輪太極,復又化為兩條錦鯉,陰陽循環之理在此盡顯。 善哉善哉 忽聞得一聲天龍禪唱,無量佛光之間,兩尊金身佇立。 一者一首二臂,頂有螺髻,端坐十二品蓮臺,作盤膝之相。 眉間白毫宛轉,面顯慈悲之色,身皆紫磨真金,現三十二相,具八十種好,腦后十二色琉璃圓光照耀虛空。 一者三目,二十四首,身著輕羅綽袖天衣,以綬帶系腰。 十八只手各持定瓔珞傘蓋、花罐魚腸、加持神杵、寶銼、金鈴、金弓、銀戟、幡旗等佛門法器,站立千葉蓮臺,背后七寶菩提樹參天。 好個佛道之爭,如今卻見雛形。 在青光與金光相互交鋒的同時,在場大多數眾生皆為其刺目光芒而不得不閉上眼睛。 玉鼎仗著有天道在旁,這會兒確實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雙方爭奪的焦點。 這是大道之爭 往遠了看是大道之爭,若是往近了瞧,這就是教理教義之論。 現今洪荒已不比太古紀元那般蠻荒,在一些大神有形推動之下,一些較為粗陋的修行體系已經逐漸形成。 不同于那些大神們琢磨出來的修行法門,目前東方煉氣士一脈,主要還是以老君傳下的金丹大道為主。 金丹大道講究內外兼顧,或稱性命雙修,其核心乃是以道養德,以德立道。 道無德不立,德無道不載。 相互對立,卻又相互依存,這便是老君提出的修行體系。 正因如此,在外部可以通過燒鉛煉汞,調制丹藥,配合服食之后,更加能夠起到增進修行的作用。 就算能夠讓人立地成仙的九轉金丹,也必須有相應的德行消化,這個上面說的也就是所謂的內修。 東方之所以主要以煉氣為主,還是因為靈氣豐富,修行資源眾多,所以才能夠負擔得起基數極為龐大的修士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