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1)
書迷正在閱讀:閃婚暴戾霍爺后,她被寵壞了、反派們的團寵小師妹、撿只龍崽來種田、綠茶被迫說真話后爆紅了、團寵小祖宗:她是神、及時止損、和她先婚后愛了(GL)、豪門團寵文女配重生了、我的學歷可能是假的、如意春
在此之前,恐怕就要數神庭建立,東皇太一、后土皇地祇道化回天地。 默默聽著楊眉一個人自說自話,玉鼎木著臉,隨即與坐在上首的師尊對視了一眼。 感覺有點頭疼啊。 只是一眼,玉鼎便看清了自家師尊眼中的無奈。 哎,楊眉什么地方都好,唯獨是這個話嘮屬性太強。 通常情況下,只要一開口,除非楊眉自己愿意停下,不然旁人都是很難阻止他的。 哎,這件事情要說起來,可就長了。 趁著楊眉喘氣的空檔,元始眉頭一跳,連忙開口接過話頭,你們才剛回來,恐怕對于這件事情也不太清楚,那便由我來解釋一下好了。 師尊所言甚是,我等自然恭聽。 元始話音剛落,玉鼎瞬間心領神會,連忙接口道:還請師尊示下! 應當說不愧是師徒啊,這么多年過去,默契是絕對有的。 反正等到楊眉喘了氣,回頭來就見那師徒兩個一唱一和,直接就把話題從他這里轉了過去,當下鼻子差點給氣歪了。 這件事情,說到底還是神族和人族那邊的矛盾。 楊眉先前面對他們固然是在地喋喋不休嘮叨,但是其提出的問題,同樣是非常具有可討論性的,對此元始和老君也不打算隱瞞。 只是說歸說,但顧及到玄都和廣成子這兩個孩子都出身人族,所以在用詞上,元始還是斟酌了一下。 卻說許久之前,女媧因從玉鼎這里獲取靈感,猛然間就看見了振興神族的道路。 而后回到天庭,與兄長伏羲以及天帝帝俊商討了許久。 在那場會議中,圍繞的核心無非就是神族的神位接替制度。 鑒于普遍神祇無法孕育出能夠繼承自身神位以及權柄的子嗣,女媧隨即退而求次,就想到了可以讓繼承了神族血脈的人族來成就神位,以此確保神庭運行正常。 反反復復商議了約莫百年,期間不斷推敲細節。 他們最后得出了結論,關于這個人神計劃,的確是可行的。 既然會議一致通過,那么接下來就是等著實施了。 都說上行下效,這一點固然沒錯。 作為人族始祖之母,女媧在人族中的話語權是無可厚非的。 畢竟不管過了多少代,面對這位母親,心思淳樸的孩子總不至于反抗。 在交接完了神族諸般事物之后,女媧放下一切,便親自動身投胎化形來到人族,隨后又幫著人族發展起來。 不得不說,三皇治世時期,的確是人族最為鼎盛的一個大時期。 伴隨著女媧、伏羲接連降世,其余洪荒百族的目光也緩緩聚集在了人族之上。 依照冥冥之中的命運走向,神、人兩族氣運合并接軌,這一點,最終為人族帶來了大興。 只不過,在表面上的花團錦簇下,他們只看到好的部分。 眾神皆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人族興盛之余,其實也埋藏下了禍端。 三皇之中的天皇與地皇,因為分別是伏羲與女媧降世,本身就帶有神性,出生之時,也是伴隨著各種異彩瑞相,可見其不凡之處,自然不會出現偏差。 而等到他們功成之后,即將回轉天界,并不會在人間久待。 女媧在臨走之時,物色了人族中的一位大賢,也就是神農氏。 經過一番考察之后,女媧對其甚是滿意,使其來接替自己的人族共主之位。 神農上位之后,有感于洪荒危機眾多,人族子弟本身rou體孱弱,雖然繼承伏羲媧皇圣血,卻到底比不得那些先天rou身強悍的飛禽走獸。 同時為了避免人族出現不必要的傷亡,神農氏決心嘗遍百草,其于三皇中。是為人皇,又號曰:炎帝。 炎帝嘗百草,又給人族帶來了種植之法,可以說是正式帶領人族脫離了貧困線。 結果后來由于誤食斷腸草而亡,待到其身歿之后,神農炎帝被尊為人族三皇之末。 自此三皇治世時即正式落下帷幕 由于人皇的突然離世,其生前并未留下只言片語。 以至于眾人皆不知其繼位者為何人,從而使得人族一瞬間方寸大亂。 這個時代,首領都是任人唯賢的制度。 炎帝雖有子嗣流于世間,不過卻并未繼承大統。 所幸,人族之中長老眾多,在那些長老出面安撫之下,暫時穩定住了民心。 隨后便是發現了有熊氏出了一個姬軒轅,經過長久考察,一眾長老紛紛推斷,這邊是新任的人族共主之位的接替者。 軒轅帝登上共主之位,這才承上啟下開啟了五帝時代。 按照原本女媧等人提出的五德輪轉體系,軒轅位居中央,是為土德之帝。 既為五帝之首,其神性升格之后,正好繼承了后土之坤。 本來一切都很好,可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注定。 軒轅黃帝執政期間,曾與蚩尤戰于逐鹿之野。 蚩尤身體內有部分魔族血脈,其背后來歷比較隱秘,自然是少不得有著魔道在背后插手。 反正當初黃帝與其大戰了許久,后與炎帝后裔聯合,才將其一舉除去。 等到黃帝功德圓滿,即將騎龍歸天的時候,他便召集一眾大臣,就將自己的人族共主之位交給了其孫高陽氏。 黃帝之孫,高陽氏,又被稱為顓頊帝,與五行之中,屬北方,應水位。 這邊爺孫兩個剛完成繼承,一旁幫助黃帝戰勝蚩尤的炎帝后裔則不干了。 明明之前已經說好了的,解決蚩尤之后,便直接平分元祖領土。 結果黃帝居然將人族共主之位給了高陽,雖然也給了炎帝后一部分封地,但是這和之前說好的平分可是相差太多了??! 于是乎,意料之中的結果發生了。 對于軒轅黃帝的做法,炎帝后裔不干了。 經過多年經營,炎帝這一脈也是不乏能人異士,其中便有繼承了上古水神共工之位的存在。 大家都是北方水神一系,這位新任的共工氏不滿黃帝之孫的統治,便和顓頊帝掐了起來。 結果打著打著,他們就打上九重天。 看著兩個人族打上神庭,當時那一眾神祇都是茫然的。 這叫什么情況??? 女媧娘娘,您說好的推行制度,就是讓人族打上神庭? 這么一想,眾神以及帝俊瞬間不淡定了。 結果還沒等他們出面制止,共工不敵半路上突然殺出來祝融,最后怒而一頭怒觸不周山。 伴隨著一聲足以響徹洪荒的轟鳴,那由盤古脊柱所化的不周山就這么倒了! 天柱一倒,原本建立在不周山頂的九重天由于失去支撐,瞬間不穩,緊接著就形成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好算準了時機,天河這段時間本就泛濫成災,這會兒趁著空間維度極度不穩。 九天弱水等到了機會,一個大浪刮過來,直接沖破了防線,隨即嘩啦啦卷向大地。 于是便有了如今的災難 元始說罷,即便了解這些內情,眾人也不由露出了一臉遺憾之色。 哎,所以說這叫什么事兒??? 純粹自己作死,也不怪天降大災了。 師尊的意思是說,這位共工氏因為沒有勝過顓頊帝,結果一怒之下沖向不周山,并以首觸之,最后方才導致天柱折斷? 聽完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就連玉鼎都忍不住露出一臉詫異的表情。 水神共工不應該呀。 楊眉之前是考慮到了天柱是人為損壞的可能性,但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破壞天住的居然是人族后裔。 經過元始的敘說,他們明白了一點,那就是當初作為大地眾神統領的那些古神在女媧等人的削弱下都已經相繼退位,這會兒早就已經在許多年前跑去混沌隱居了。 換句話說,現在的共工、祝融都不是以前和他們打過照面的古神了,而是人族子嗣之中的佼佼者接替神位。 神位雖然可以接替,力量卻是不會跟著傳承的。 就算是繼承了水神共工的神性,這位新任水神再怎么生氣,也沒道理能夠一頭撞倒天柱??! 這該不會是假的天柱周山吧? 相互對視一眼,楊眉與玉鼎都想到了這個可能。 作者有話要說: 玉鼎:所以問題來了,這個單,到底誰來買? 天道:當然是他們母子。 女媧:??? 共工:??? 第169章 為補不足親下黃泉 不周山當然不可能是假的,畢竟那是盤古脊柱所化,專門用來頂天立地,過了億萬萬年都未曾倒。 但是,想著想著,玉鼎和楊眉都下意識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在數十萬年前,不周山曾經遭逢過一次大難。 當初混沌四兇之首的饕餮曾蟄伏在不周山底,最后吸食了不少不周山體內的盤古脊髓,并以此令修為大增千百倍 不周山乃是盤古脊柱所化,其中本源就是盤古的脊髓。 倘若在全盛時期,這不周山別說是一個人族繼承神位的共工氏,就算是上古那個水神本尊跑過來一頭撞上去,也未必能撞倒。 可今時不同往日啊 自從差點被饕餮吸干之后,不周山就徹底進入了虛弱模式。 不同于被抽干的靈氣,還可以慢慢養回來,這盤古脊髓可是消耗一點就少一點的東西。 而且現在這個時代,眾神都沒辦法補充。 不過當時有著玉鼎插手,解決了這個麻煩,眾人也并沒留意。 唯獨東皇太一注意到了這個細節,所以才將神庭的路口設立在了不周山巔,并且以先天至寶東皇鐘作為鎮壓。 只可惜,時移世易,現如今的東皇鐘失去了往日光輝,同時也守不住神族自己折騰出來的惡果。 天道承負,報應不爽,正是此理。 正當楊眉等人正在玉虛宮中談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位于麒麟崖下方的宮殿內,玉鼎沉睡了許久的本尊眼皮忽然顫抖了一下。 父神? 玉恒原本就睡在自家父神身旁,雖說他先前一直處于半睡半醒間。 不過彼此氣息相連,他還是能夠第一時間感受到即將蘇醒的玉鼎。 本來先前因為玉鼎、楊眉被擠壓進時空隧道,在反噬的作用下,玉恒哪怕遠在洪荒,同樣也受到波及,整個人陷入了昏迷。 結果恰逢天崩地陷的大災難,多寶為求穩妥,干脆將人安置在了玉鼎身旁。 反正在他看來,大師兄既然在閉關,那么這個宮殿的防御等級必然是極高的。 更何況與其讓玉恒獨自一人待在玉虛宮,倒不如放在大師兄身旁來的安心,結果他就的確那么做了。 玉恒。 雖然未曾收回自己放在化身中的一半元靈,但原本玉鼎散落在天地間的那另一半元靈卻被他收了回來。 憑借著一半的支撐,玉鼎本身得以恢復行動能力。 一睜眼,玉鼎就看見了伏在自己膝上的孩子,隨即嘴角不由彎起一個弧度,臉上也露出了會心一笑。 伸手輕輕撫過玉恒的腦袋,玉鼎內心感觸良多。 這孩子固然來得有些意外,對于他來說,也算是自身血脈的傳承吧。 神族其實并不注重子嗣,因為如果說想要傳承自己的衣缽,那么可以收徒弟。 在女媧、伏羲未曾訂制嫁娶之禮前神族也并不興婚嫁,更不用說娶妻生子。 像玉鼎這樣,本身才長大沒多久,結果就糊里糊涂當了父神的,在神中也算是極為少見。 唔 感受到玉鼎的撫摩,玉恒舒服得瞇起了眼睛,隨即雙手直接抱住了玉鼎的手臂,然后把臉蹭了過去。 被自家父神抱著,那一張與玉鼎小時候極為相似的小圓臉上滿是孺慕之情。 玉鼎看在眼里,也是覺得頗為微妙。 看起來,他的孩子緣果然很強嗎? 記得以前玄都師弟也挺喜歡他的,后來的多寶、廣成子也是 不過一想到玉恒與自己的關系,玉鼎就釋然了。 玉恒的本源源自于玉鼎,所以玉恒稱呼其為父神,并無不妥之處。 本源相同,更勝于血脈,所以天然的親和感使得玉恒之前就極為黏著玉鼎。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因為有著一個天然冷氣制造者天道在旁邊的緣故。 小幼崽總是具有趨吉避利的本能,玉恒在這方面的求生欲可強了。 怎么跑來這里睡覺? 看著仿佛一只小貓的玉恒,玉鼎有些忍俊不禁,任憑他和自己粘粘糊糊了半天,最后干脆將孩子抱了起來,同時還用手掂了掂。 嗯,好像有些輕了? 感受到懷中的重量,玉鼎眸光一暗。 這孩子,現在也該有幾百歲了吧? 怎么有種發育不良的感覺? 神族的成長,與天地靈氣掛鉤。 現如今,比不得太古年間先天之氣充沛。 隨著先天之氣慢慢絕跡,靈氣還轉成后天,新生的神族也是越來越少了。 玉鼎暗自對比了一下,就發現玉恒的成長速度還是有些慢。 玉恒自小便待在昆侖山,昆侖山乃是萬山之祖脈,更是天地清氣最為鐘愛之地。 待在這里,成長速度都如此之慢,更不用想別的地方了,恐怕結果只會更差。 父神,您不高興嗎? 和玉鼎玩鬧了一陣,玉恒敏銳發現了自家父神并不高興,當下臉上的笑意也慢慢淡了下去。 玉恒啊,父神有點事情很糾結。 坐在云床上,將孩子抱在懷里,玉鼎的眼神穿過宮殿前垂下的重重幔帳,仿佛能夠看見外界那天崩地裂的景象。 父神,是想要去外面? 原本被玉鼎抱著,玉恒忽然轉身抬頭看了玉鼎一眼,隨即那雙像極了天道的銀色眸子中,便迅速蓄滿了淚水。 哇!父神不要去補天啊 伴隨著一聲哀嚎,玉恒直接發揮了自己說哭就哭的天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