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5)
書迷正在閱讀:閃婚暴戾霍爺后,她被寵壞了、反派們的團寵小師妹、撿只龍崽來種田、綠茶被迫說真話后爆紅了、團寵小祖宗:她是神、及時止損、和她先婚后愛了(GL)、豪門團寵文女配重生了、我的學歷可能是假的、如意春
這只因為他們是這盤棋的棋子,或者說是局中之人,所以無論是主動與否,皆在其中,不能超脫。 就拿已經滅絕的椿木例,八千歲,聽起來很長久嗎? 對于普通的物種,也許是的。 可是,再長也有走到盡頭的時候。 傻孩子,其實神也是一樣的??此朴凭玫膲勖?,卻是與天地掛鉤。你說你身上沒有大道法則,但是你忘了嗎?你和我一樣,都有預見未來的特殊天賦,你現在還沒有找到你存在的意義,這只是因為機緣未至。沒有神職、沒有法則、沒有權柄,這一切都不是你無法參與其中的根本原因。 從石墩上站起來,白澤拍了拍玉鼎的肩膀,你之所以彷徨,是因為你嘴上說著要找,但是因為沒有找到路,就想放棄了。但是我看見了,看見了你的未來。也許相較于普通的神祇,你和他們大不一樣,但是總有一天,你也必將肩負起使命。既在其位,必承其重。這是我們神族天使的使命,是注定的,脫不開,也扔不掉。不過你現在還小,不必著急,畢竟時間還很長,卻可以暗自留心起來。 說完這番話,白澤沒有理會一臉若有所思的玉鼎,只是緩緩走到了椿木林邊上,然后伸出手,撫摸著粗糲的樹干。 這個感覺不太舒服,就和他此時此刻內心的感受一樣。 如今風止了,但是心還未靜。 玉鼎的路啊,看來還有的走 作者有話要說: 玉鼎:感覺自己好沒用,啥都不懂,還在這邊混吃混喝。 白澤:少年,覺得你可以接替我的重任。 天道:還是免了吧。 第65章 作繭自縛神游太虛 從白澤這里得到了一大串似是而非的回答,玉鼎初聽,覺得很有道理,仔細想想,更加有道理。 然而,有道理歸有道理,他卻還是沒弄明白自己目前究竟最應該怎么做。 也許是以往三清將他庇護的太好了,以至于玉鼎還是沒有直面感受過洪荒的殘酷。 甚至僅僅是作為神來說,他的也資歷太淺了。 在這之前,玉鼎雖然拜師了,可是平日里怎么修行,基本上全是聽著師尊提點,要不還有師伯、師叔講道。 不過作為老師,元始更多的也是作為一個類似于領路人的工作。 畢竟師尊之前說過,每個人的道都不一樣,他們的經驗,玉鼎可以參考,卻無法百分之百復制。 因為復制出來的道是他們的,卻并非是玉鼎自己的。 以往就算是教導了他這些知識,可核心內容照樣還是需要他去自己思考。 但不得不說,相較于這些前輩大德,玉鼎現在缺乏的就是自主創新能力。 簡單一句話,離了師父,他就不知道該怎么過。 我明白你現在的困境,也了解你的想法,我卻不得不說上一句,須知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的出身、際遇,其實已經好過常人太多太多了,有這些先天優勢,不好好把握,可就是自毀前途了。 臨別之時,白澤的嚴肅叮囑,猶在耳邊。 再度晃回到昆侖山,玉鼎感覺他真的應該好好坐下來,自己想一想了。 不參考任何人的意見,也不去想任何結果,單單是考慮目前怎么辦。 重新走回到竹舍前,玉鼎眼前忽然一花,耳邊忽然響起了一個淡漠的聲音。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恍惚間,玉鼎仿佛看見了一位白衣白發的道者盤膝坐于蒲團之上,面前置一小幾,其上紙筆墨硯俱全。 隨著道者輕聲吟誦,他抬臂輕舒,隨即按筆乃書。 跟隨其后,似乎還有無數人一同吟誦。 字字句句,起初聽起來,感覺有些玄妙難懂,卻又字字珠璣,無形中暗合道之至理。 整篇經書的篇幅并不長,總共不過五千余言。 但是玉鼎等到聽完之后,不知不覺,已然淚流滿面。 多謝大師伯提點。 在第一間竹舍前面,玉鼎撩起道袍,下跪于門前,隨即深深下拜。 雖然不清楚剛才那段話是怎么回事,但是他能夠明白,這是自家大師伯對于他的提點。 一切言盡于此,至于能否成就,且看自身造化。 不過只是一時間,原本黃鐘大呂般的誦經聲再度消失。 玉鼎卻明白了。 依照前輩們的理解,天地生成在道之中,萬物育化亦在道之中。 所以說,既要修道,首先要明白何為道 像他之前對白澤所說,之所以迷惘,是因為旁人皆有法則、神位在身所以生而知之,知道自己的道路所在。 可是自己卻并沒有,因此才會如此迷茫不解。 但事實難道真的如此? 非也非也,退一步講,就算玉鼎現在被天道送了一個法則,有了神位。 他估計能夠安心治理個千百年,那也是極限了。 再往后,恐怕玉鼎遲早有一天還是會撩挑子不干。 既在其位,當謀其政。 反之,若不在其位,則不謀其政。 很簡單的道理,他卻現在才明白。 就像之前老君的兩句話,說的是在兩種不同的狀態下看待一個問題,可以看見事情的兩面。 同樣,沒人說過玉鼎不能換個方面去看自己的道路。 一直以來,都是他自己畫地為牢,將自己囚禁在了原地,從而不得寸進。 自從拜元始為師之后,雖說其間,到目前為止,已經過了數萬年,不過這些日子卻是玉鼎有生以來過得最為充實的生活。 為什么? 因為有師父啊,凡事都有旁人幫著打點一切,玉鼎幾乎根本不去cao心什么。 這是不需要,也是從來沒有想過。 他之前一直疑惑,為什么自己遲遲不能夠突破到成年期? 明明靈力已經夠了,積累也有了,可是卻遲遲不能達到。 實際上,限制自己的只是自己罷了。 在許久之前,玉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時候,三位師長已經明白了癥結所在。 所以玉鼎感覺,好像從他回來之后,自家師尊對待他的態度就有些變了。 怎么說呢,以前,元始看著玉鼎,幾乎面面俱到。 不過同樣的,師尊大人也對弟子做出了很多限制。 現在卻沒有了,玉鼎想干什么,一句話的事情。 師尊不會出來阻攔,反而會默默支持。 這其實是想培養玉鼎的自主性,好讓他能夠快點長大。 雛鳥必須迎風翱翔,才能成為雄鷹。 對孩子好,不單純是要無微不至的關愛,更要為其未來做考慮。 所以一直將其拴在身邊是不現實的,也是十分不智的行為。 就拿作為前車之鑒的三族子弟來說,他們當時面對玉鼎和通天,之所以會如此蠻橫,在這目無尊上的背后恰恰反映出了那些三族長輩們的教育十分不到家。 一味寵著孩子、溺愛孩子,卻不想想,如果失去了他們,這些沒有長大的孩子要怎么辦? 所以隨著這些高層紛紛翻車之后,本來就人心渙散的三族再也沒有了以往的凝聚力,從此徹底退居幕后。 玉鼎現在是真的明白了,所以才會在三位師長的竹舍前面挨個叩拜。 這俯首叩拜,拜的是為他如此cao心的三位長輩。 哎,這孩子怎么那么倔呢? 就在玉鼎俯身叩拜的同時,九重天上的三位師長紛紛有感。 元始將目光投注到昆侖山,忍不住發出一聲嘆息。 孩子懂得成長,是好事情,應當為其高興。 大師伯的心境最強,看見玉鼎這番表態,微微頷首,轉而安慰道:如此一來,也不負我等期望。 更對得起他自己,至于究竟如何,只能看玉鼎自身的造化。 在這方面,他們誰都幫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祝愿。 小玉鼎一定行的,這孩子賊精了。 不同于自家二哥的擔憂,通天顯然并不擔心玉鼎成不了,所以如今心情反而是最輕松的。 事實上也不怪他們會這樣,因為玉鼎在叩拜之外,同樣也傳達了一個意思。 那就是他決定拼了 沒錯,玉鼎已經決定了,他要閉關,并且是閉死關。 所謂的死關,也就是沒有突破,便不能自主出來。 而旁人也無法進入,否則本體便會受到莫大創傷,甚至有隕落的風險。 因為不想繼續維持這樣的狀態,玉鼎現在是破罐子破摔,準備賭上一切了。 如果這樣都不能成功的話,我也無顏面見師尊他們。 心下暗自作出決定,玉鼎卻沒有貿然行事。 在閉關之前,他首先做的,就是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到最平和的狀態。 畢竟再怎么激動,到底也不利于修行,哪怕這個激動的方面是好的。 按照自家師尊以往的教導,玉鼎明白,他們這些先天神祇雖說秉承大道而生,不過這只是另一方面,平日里之所以需要修煉,也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貼近大道。 雖然境界到達到某一個程度之后,便會停滯不前,可是道無止境。 境界提升不上去,可以著手在心境、德行方面下手。 如此積攢足夠之后,到時候也有能力沖擊更高的層次。 與道合真。 站在竹林前,抖了抖袍子上面的浮塵,玉鼎耳邊又響起了天道的聲音。 雖然冷冰冰的,卻出奇地讓他原本有些雜亂不安的內心靜了下來。 你也知道這句話,算啦,你好好看護洪荒,我出來以后也可以幫著你一起維護這個天地。 喃喃自語了一會兒,玉鼎知道天道能聽見,心下卻是莞爾。 要知道,這句話是在指點玉鼎修行的時候,他家師尊大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所以玉鼎才會如此深有感觸,不過其效果也是異常驚人。 在確定心情已經保持平靜之后,玉鼎緩緩走進了屬于自己的小竹舍。 以往大師伯也說,修行必須清靜,不然的話,只要稍微一動妄念,則百種念頭隨之叢生。 接下來就不用修煉了,因為光和這些念頭作對你都來不及,更何況是修行? 在那種狀態下,沒有走火入魔,墮入魔道已經是天道保佑,還妄想更進一步? 別開玩笑 呼 盤腿坐在蒲團上,玉鼎吐出一口濁氣,隨即緩緩閉上眼睛。 他面前的竹門自行合上,從而被大法力由內而外徹底封閉。 從現在起,只要玉鼎沒有頓悟玄關,徹底打破最后一道壁障,那么這扇門就不會開啟。 功德金輪漸漸隱于虛空,原本籠罩在玉鼎身上的瑞氣、神光也紛紛消散一空。 隨著他意識進入沉寂,玉鼎慢慢步入了坐忘的境界。 隨著諸般念頭統統放下,玉鼎也不去思考什么境界,什么法力,他只想著順從冥冥之中的那一點規律。 玉鼎現在這個狀態,其實就可以算作合真。 天地與其并生,萬物與其唯一,如此追尋至道 事實上,玉鼎本身天資的確不差,不然也不可能得入元始法眼。 以往之所以表現的并不出挑,歸根結底還是在于沒有想到問題所在,自己也沒有下過功夫,純粹是依照本能而為。 即便如此,能夠在開天辟地之后,短短數十萬年內熬到化形境界,也可見玉鼎的確根骨奇佳。 修道中人,講究的除了根骨,還有就是大智慧、大毅力、大福緣。 這三者,普通人很一起具備。 不過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如有大智慧,找到路之后,持之以恒,未必沒有福緣。 如此一來,成道也自然指日可期。 而玉鼎現在選擇的方法,就是將諸般雜念統統滅除,然后讓自己的神魂跟著冥冥之中的指引去感受一切。 這個方法究竟能不能成功? 幾乎沒人知道。 因為玉鼎也是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了這個法子。 正由于沒有前人嘗試過,所以失敗的風險幾乎與成功各擔一半。 玉鼎在這么做之前,卻完全沒有考慮過萬一失敗的后果會如何。 然而,他現在神魂已經飄到了那個地方,想要再回來是不成了,所以只能繼續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玉鼎:為了長大,我也是賭上了一切。 天道:保持赤子之心也不錯。 接下來玉鼎就會真的長大啦,這里算是將他之前沒有辦法進步,以及自動招災惹禍體質的前因都寫出來了。 第66章 欲求真須下九游行 修真從來無歲月,也許山中方一日,世間卻已經過了成千上萬年。 從閉關到出關,雖然只簡單來說是關門與開門。 但是單單是橫在中間的這道界限,足以讓大多數的修行之人卡在這上面無數年。 太乙散數與大羅圓滿,聽起來似乎只有一境之差,可其中的含金量卻是天差地別。 前者,在整個先天神族之中,可以說是未成年的標志。 而如果能達到大羅圓滿,則天地皆可去。 捫心自問,即便已經算是找到了癥結所在,玉鼎也不敢妄言自己這一次一定能夠成功。 畢竟之前包括自家師尊在內,很多前輩也對他說過,想要成功突破到大羅境界,這方面不單單需要積累大量的靈力,更重要的是在于心境的突破。 簡單來說,如果心境不匹配的話,即便是有通天法力,那還只是困在太乙境界。 在這方面,玉鼎相比之前的確有所進步,至少明悟己身。 并且他也知道,自己之前那些個想法本就不對。 若非醒悟的快,幾乎差一點點就要誤入歧途了??! 而今醒悟過來之后,玉鼎便更加小心翼翼。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玉鼎又不想花費太多時間,于是只能夠選擇閉死關。 閉死關,這對于普通人來說,是賭上了自己的一切,玉鼎同樣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