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3)
書迷正在閱讀:閃婚暴戾霍爺后,她被寵壞了、反派們的團寵小師妹、撿只龍崽來種田、綠茶被迫說真話后爆紅了、團寵小祖宗:她是神、及時止損、和她先婚后愛了(GL)、豪門團寵文女配重生了、我的學歷可能是假的、如意春
走到玉鼎身邊,元始沒多說什么,只是抬手輕輕揉了揉他的腦袋,就像是一個長輩在夸獎得了第一名的孩子一樣。 師尊,我都快長大了 揉頭什么的,感覺有點羞恥??! 被摸摸頭什么的,以往通天也沒少干過。 不過當時也沒那么多的外人圍觀,所以玉鼎也就覺得沒什么。 可現在被那么多眼睛盯著,玉鼎還是覺得心里有些不自在。 然而讓玉鼎有點沒想到的是自家師尊大人在摸完了徒弟的頭之后,還沒有停止。 他直接將玉鼎轉了一圈,然后打量了一下自家徒弟,最終微微頷首。 沒有損傷。 聽到師尊大人說出這四個字,玉鼎一直抽搐的嘴角終于停下了。 原來只是為了確認自己有沒有受傷啊 但是那也不必讓他轉得像個陀螺吧! 心里感覺有些累,玉鼎也懶得說了,只是垂著腦袋站在那邊。 這期間,通天給了他一個你自求多福吧的眼神。 師叔大人本來是想安慰一下可憐的孩子,無奈還沒等他說話,自家兄長已經一個眼刀子甩了過來。 這還有這么多外人看著呢,通天瞬間秒慫。 目睹著這一切,玉鼎也同樣給了他一個眼神。 不過他也算是看出來了,眾神一直待在這里,除了是在等他和饕餮回來之外,恐怕還另有要事。 如今他即便得了這么多功德,卻架不住輩分不高。 要是真的討論大事的話,怎么著也輪不到自己。 玉鼎十分有自知之明,再想到之前天道與楊眉都說過的話,他心中已經有了一絲明悟。 眾神匯聚于此,幾乎是盤古開天辟地以來頭一遭,他們這么做,恐怕是想要撥亂反正吧? 作者有話要說: 玉鼎:雖然這么想,但還是覺得很羞恥。 天道:下回我試試。 師尊:住手! 第63章 太一稱帝自明道心 應該說玉鼎猜對了。 眾神之所以會紛紛都聚集于此,除了是在等待他和饕餮回來之外,主要還是由于受到了太一的邀請。 對于太一,玉鼎并不算太過陌生。 畢竟對方是他這些年來少數有過接觸的神祇,并且太一還是自家師尊的故交好友。 單單是憑借這一點,就已經使得玉鼎對其感官頗佳了,更不用說太一還在九重天幫助過他。 正因如此,所以當玉鼎看見換了一身衣服的太一在眾神簇擁之下緩緩走到周山中央的時候,心里就已經明白了大半。 怪不得眾神都會出來,原來是到了建立神庭的時候了 仔細想想,玉鼎在他之前看見過的那些個未來殘片之中也的確瞧見了太一登位稱帝。 而今洪荒歷過祖劫,然三族造孽,以至于天降雷罰以逐之。吾神族,應道而生,生而神圣,各執一方規則權柄,自應上體天心。 在周山之巔的中央,太一目光環視眾神,繼而朗聲道:吾適才與眾友商議,欲合吾等眾神之力,共同治理天道。是以,廣邀眾位至此,亦想請為見證。 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份兒上,眾神自然都明白太一的意思。 不過他們在收到的那個邀請的時候,上邊其實就已經注明了來意,因此都不怎么驚訝。 太一,乃先天之神,其位主天,生而掌東皇鐘。 眾神之中,凡生來就有重寶伴生者甚少,像太一這種懷抱東皇鐘而生的神祇更是獨一份兒。 單單就神性而言,放眼洪荒,能夠在出身上壓過太一的神祇還真的不多見。 更別說對方是天生的天神,那幾乎就是天道板上釘釘的天帝人選。 意識到這一點,玉鼎忽然就明白了之前臨走的時候,天道那兩句話底下的意思了。 作為世界的規則,恐怕天道是早就已經預見了這一幕,所以才會表現得那么奇怪。 哎 想到這里,玉鼎忍不住發出了一聲嘆息。 其實天道是真的誤會了,天地良心,玉鼎真的一點都不在意是誰當老大??! 更何況就算是太一上位之后,建立神庭,確定規則,那也不過是代天執道罷了。 自古以來,神祇與道同存,可以說本身就是道的一部分。 這一點很好理解,就拿楊眉、時辰之類的大佬來作為例子好了。 他們一個象征著空間、一個代表了時間,這兩者若是疊加在一起,就構成了最為原始的時空。 這兩道法則,是天地形成層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所以,楊眉與時辰彼此身上都肩負著一些規則。 但是,肩負規則劫不代表自身就是規則! 退一步講,就是太一成了天帝,可只要對方沒有將天道煉化,那么洪荒背后的老大還是天道。 這一點毋庸置疑,玉鼎自然不會擔心。 不過瞧著太一瞬間確立下了神庭的構成,玉鼎倒是思考起來。 他在對方宣布的時候,曾經偷偷地瞄了自家師尊一眼,卻見其面色如常,顯然一點也不驚訝。 這下子,玉鼎心里明白了。 原來之前太一跟著他師尊他們一起回到昆侖山,就是在打這算盤! 哦,不對,也許是他想太多了,畢竟師尊與太一很早以前就是好友了。 小玉鼎,怎么唉聲嘆氣的?是不是覺得太無聊了? 就在玉鼎發出嘆息的時候,通天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 其實不僅玉鼎覺得無聊,連師叔大人也絕對持同樣意見。 哎,太一并非是個執著虛禮的神,聽著他在上面說的那些文縐縐的話,通天不用想也能猜到那一定是在聽完了他二哥的意見之后,由北冥那條魚寫出來的稿子! 呃,師叔,您怎么知道太一叔叔是背的稿子? 聽著通天言之鑿鑿的話,玉鼎一下子倒是有些好奇了。 嘖,這還用想? 撇了撇嘴,通天用手指點了點玉鼎的腦袋,然后瞄了一眼元始所在的位置,你瞧你師尊的表情多開心啊,那肯定是他們一起寫的。 玉鼎聞言,顧不得自己被戳了腦袋,連忙轉頭看去。 的確如同通天所說的那樣,他家師尊大人的表情相較于之前來說,看著是緩和了很多。 憑借多年跟隨在元始身邊的經驗,玉鼎能夠肯定,自家師尊現在的心情應該是很棒的。 你們都給我適可而止一點! 就在玉鼎與通天兩個在下面說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元始的聲音在他們耳邊響起,成功阻止了這兩個越來越起勁兒的弟弟與徒弟。 相互對視一眼,玉鼎和通天都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露餡兒的。 不對啊,明明他們都是用的傳音入密,按理說不可能會有所暴露才對 心里正思考著這個問題,而另一邊的太一也已經念完了稿子。 涮! 與之前一樣,隨著太一將稿子念完之后,天邊又飄來了一朵染就金霞的功德祥云。 不管怎么說,洪荒自從經歷過三族之亂后,就被折騰的亂七八糟的。 現在先天神族愿意出來頂鍋,無論目的是不是純粹,天道都樂于見得。 但是與玉鼎的功德祥云不同,給太一的這一朵雖然大了一圈,可實質上數量卻明顯少了。 為什么這么說? 很簡單的道理,玉鼎的祥云固然不比太一的大,但是那卻是只有他獨自一人享受。 而反觀太一這邊,除了作為天帝的他占了大頭,得到六成之外,余下的四成卻都被眾神分潤走了。 眾神: 再一次見識了持家有道的天道,這讓他們對于玉鼎有多受寵又有了新的認知。 不過既然是人人皆有的福利,作為參與者,眾神自是沒有話說。 玉鼎看見這一幕,都要被氣笑了。 果然是個傻天道,這么一來,雖然是公平、公正、公開,殊不知卻拉仇恨了??! 還好那位陛下看起來不想計較 瞧著太一面帶微笑,還對自己眨了眨眼睛,玉鼎終于松了一口氣。 同時,他也明白。 從今以后,再稱呼對方的時候,就必須要加上陛下兩個前綴了。 畢竟現在的太一已經不單單是之前的太一,而又是東皇太一,是整個神族明面上的統領。 如今處于太古時代,眾神又是第一次上位,所以自然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 即便成了天帝,太一看起來還是和之前差不多。 接下來的很多事情就輪不到他們來忙了,因為根本幫不上??! 太一在得到一部分的權柄之后,借助東皇鐘之力,先是將九重天打造了一番。 至于天闕宮閣什么的,現在根本來不及弄,因為封神大典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在此期間,楊眉倒是想來搭話,但是一直都被時辰擋著,再加上還有鎮元子、紅云怒目而視,最后他只能訕訕作罷。 師尊,弟子之前有所感悟,卻是尋著了破入大羅之境的眉目,所以想去大地游歷一下。 在幫忙的眾神中找到自家師尊,然后他就發現元始正在幫忙參謀神位分發。 嘴角扯了一下,玉鼎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游歷? 聽見玉鼎的聲音,師尊大人將注意力扯了回來,轉而看向徒弟,隨即問道:確定已有眉目? 是,弟子感覺只差臨門一腳。 恰恰就是這么臨門一腳,有時候能讓他們卡個十幾萬年。 那就去吧。 事關弟子道途,見玉鼎態度堅決,元始也不多說,只是叮囑了兩句。 畢竟對于這個最為滿意的徒弟,師尊大人一直很放心。 叮囑完了之后,眼見通天在一旁蠢蠢欲動,元始眉頭一挑,你給我過來! 不!我不! 這么多年下來,幾乎每次自家兄長用這個語氣叫他的時候,都代表著一頓皮rou之苦。 久而久之,通天都成了條件反射,下意識就想躲。 然而元始修為可比他高多了,伸手一抓就將通天扯了回來。 不顧還在掙扎著的弟弟,師尊大人對著小徒弟點了點頭,去吧。 關于通天師叔的結果,玉鼎并不清楚,因為一得到允許,他就跑了。 不怪玉鼎不講義氣,實在是帶著通天就等于帶著一堆麻煩。 玉鼎下來是找機緣的,可不是找麻煩 大羅,圓滿,好茫然啊 行走在洪荒之上,玉鼎看著已經恢復生機的大地,原本緊皺的眉頭也隨即慢慢松開。 洪荒,聽起來似乎是傳說中神話的起點。 但是在另一方面,這兩個字還代表著另一層意思。 蒼茫、原始、蒙昧 在鴻鈞還沒有以身合道之前,天道法則有很多地方都尚不健全,這使得洪荒天地之中的生靈大多都處于過渡期。 說白了,現在除了這些生而神圣的大神之外,底下那些蕓蕓眾生都是按照叢林法則的狀態生存的。 物競天擇,唯有強者,才適合存于此間。 在大地上看著眾生百態,見識到了那些生靈的種種行為,其中有著原始的血性爭斗,也有種族之間的舐犢情深。 這些行為,最終只是為了傳承血脈。 玉鼎目睹這一切,卻沒有出手。 不能改,那就是它們要走的路。 呼 緩緩走到一座山下,玉鼎輕輕扡吐出一口濁氣。 恍惚之間,他感覺自己已經明白了什么,卻又好像什么也沒明白。 懷著這種似懂非懂的懵懂心情,玉鼎不知不覺又走回到昆侖山。 站在山下,玉鼎以仰視的角度看著這座萬山之祖。 目光微微一閃,玉鼎仿佛看見了自己化形的時候,出現在他面前的師尊、師伯、師叔。 重新回憶起師尊所賜的道書,玉鼎突然就明白了。 修行,并非只是單純的吸食靈氣,也不是按照某一個規則去運行自己的法力。 那么,修道呢? 道可道,非常道。 一個冷漠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而其所說的正是《道德經》開頭的第一句。 玉鼎聞言,眼前不由一亮。 自然即道,萬物皆道,我亦為道。 說出這番話之后,玉鼎感覺整個人一下子都豁然開朗了,同時還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 他抬頭看了一下天空,臉上露出個微笑,隨即走進了昆侖山。 果然,還是需要提點才會醒過來呢。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知道了路應該怎么走。 至于究竟怎么走下去? 玉鼎覺得自己堅持著,總能夠找到答案的,并不急于在這一時之間。 第64章 天地循環生生不息 在走上昆侖的時候,玉鼎沒有使用法力、神通,只是這么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往上走。 千里之行,發于眼前足下,由自身去感悟天地大道,體會自然運行之規律,以此知行合一,方為修道。 可惜,仔細算來,自他化形以來,已有數萬載,可玉鼎卻沒有真正理會這個道理。 如今回望起來,不禁有些感嘆。 也虧得是他師尊這樣脾氣好的,這才沒有將自己逐出門墻。 從山門到達洞府,這中間有著不小的距離,不過卻不像千里那么遙遠,用心走,總是會到的。 我回來了。 站在靜謐的竹林前,看著那四間竹舍,玉鼎臉上帶著一絲淺笑。 話音剛落,周圍的竹子便發出了一連串沙沙聲,就好像是微風拂過竹林,帶起的一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