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貧 第450節
林廣源的事情很快就解決了,以至于歐陽蘭本來還想著組織個飯局什么的拉攏下關系都沒必要。 周三的兩辦工作會上,也是林廣源的歡迎會。 這位新上任的市長倒是沒再那么話癆,針對劉揚等人提出的發展金城文化旅游項目的提議,給與了熱烈的回復以及贊揚。 “咱們需要文化自信,并不比別人差,盡管過去一百多年多災多難,但災難都無法擊垮的民族又怎么可能一直沉睡呢……” 長纓對林廣源的印象還是試圖去送溫暖,沒想到這人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專業對口可真是不一樣啊。 文化自信都出來了。 不過文化的確要自信,不然還搞什么河殤流派不成? 長纓之前跟錢有財提議過,余杭縣挨著西湖,做旅游要跟西湖結合起來。 而現在,金城市想要再做文化旅游,也盡可能的跟古絲綢之路結合起來,尤其是這條路上的城市密切聯系起來。 這本身又涉及到地區經濟的發展。 年前年后,先后困擾著省城的外來務工人員安置問題不就是因為西北整體經濟發展不行嗎? 所以既然要抓文化旅游,那么這條路一定要往寬里走,往好里走。 兩辦會圓滿成功,比歐陽蘭想象中還要圓滿,不需要自己打圓場,也沒出現吹胡子瞪眼之類的事情。 新來的市長仿佛一只找到了肥rou的烏鴉,興奮的叼著長纓放下的那塊rou跑了。 歐陽蘭笑著搖頭。 “怎么了?” 歐陽部長笑了下,“沒什么?!?/br> 馭下之術呀。 大概天賦使然吧。 作者有話要說: 三更啦 第345章 故事 經濟想要唱大戲, 還得文化來搭臺。 這一番說辭立馬把文化發展的作用無限拔高。 林廣源開心了,興高采烈的繼續去搞他的文化事業。 長纓松了口氣,緊鑼密鼓的研究著怎么把市里的工業產業再發展, 順帶著手考慮產業轉型的事情。 這個當口的產業轉型,自然不是以環境保護為前提, 更多的還是想要走在國內工業產業前沿。 本來嘛,西北地區就遠離了沿海港口和先進技術之間落后著兩三天的地理位置。 這要是不早做打算,回頭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長纓向來爭先, 可不想在這件事上落在后面。 雖說平平穩穩度過這幾年,她熬一下資歷依舊有可能往上走,但這個熬字背后多少辛酸淚誰知道呢? 既然還有另一條路,就該擔一些風險, 也讓金城的群眾能有好日子過。 和林廣源第三次打交道后,長纓打算去市立機械廠那邊看看。 林市長對市立機械廠也很有興趣, “工廠文化也要發展,我想看看這個成立還沒多久的工廠到底是以什么為精神支撐, 實現了這么跨步式的發展?!?/br> 沒有實力的前提下,精神支撐大都是紙上談兵。 在一定實力的基礎上,精神支撐就顯得格外重要。 雖說林廣源多少有些牽強, 但長纓也沒再拒絕這位新搭檔的提議。 徐立川倒是知道, 市里頭來了位新市長,只不過他沒想到市長是個快退休的小老頭。 還跟著長纓一塊過了來。 到底是經過事的人, 很快就收起了自己那兩分好奇心,匯報著機械廠最近的學習進度, “……我們學意大利語, 布魯諾學中文,邱教授沒事的話也會過來和布魯諾交流, 現在差不多算是入了門?!?/br> 但這還不夠,徐立川的目標是想要精通于此。 精通得將這些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用再求助于人。 盡管布魯諾是一個十分熱心的師傅,但廠子里的老工人說過,當年前來援助的蘇聯專家也十分熱情,可當他們聽從國家安排撤離時,還不是說走就走嗎? 有些工程因為這都剩下半拉,他們廢了好大的勁才補上。 要是一開始就掌握了這些技術,何至于讓自己陷入麻煩境地呢。 靠山山空靠水水涸,這道理難道還不明白? 布魯諾熱情歸熱情,把他的知識技術壓榨干這才是當務之急。 當著林市長的面,徐立川沒說那么明白,安排了人帶著林市長去參觀后,他這才跟長纓說了起來。 “思路沒錯,不過你要注意工作手段,路子對了才能達到目的,不然容易出岔子?!?/br> 徐立川笑了起來,“我知道,對了長纓,苗花姐和小陳的好事將近?!?/br> 過年的時候陳彪死皮賴臉的跟著苗花回沂縣那邊,說是要去見見苗花的娘家人。 哪有什么血緣上的娘家人,早些年就不來往了。 倒是大灣村的村民是苗花的娘家人。 準女婿上門倒是被好一陣為難,聽得徐立川都有些后悔,自己咋就沒跟著回去呢。 “說是定在五一,到時候就擺幾桌請吃酒?!?/br> 苗花覺得自己是二婚,不用那么大張旗鼓,領了證就行了。 就這幾桌酒還是陳彪好不容易爭取來的。 陳秘書對自己的終身大事十分看重,哪能隨隨便便將就著糊弄過去呢。 “那是好事啊,不過他們都沒給我下請柬?!?/br> 徐立川有一瞬間的愣怔,“哦,都還沒下呢,你著什么急呢?!?/br> “不著急,我就是覺得陳彪挺急的?!?/br> 徐立川聽到這話笑出聲來,“人小陳第一次做新郎官,這不正常嘛,當初婁越不也是冒失得很?要不是你調到金城來,說不定你倆還就錯過了呢?!?/br> 長纓瞥了一眼,“那照你這么說,陳彪和苗花姐更得感謝我,不然他們有這緣分?” 徐立川當然知道長纓這不肯服輸的性格,“我只是覺得緣分挺奇妙的。你說婁越當初那么算計你……” “不是算計,缺心眼罷了?!闭嬉撬阌嫷降?,那在平川他干脆就生米煮成熟飯,畢竟名聲而言,女干部明顯更重視,尤其涉及生活作風問題。 當然這樣大概率兩人即便在一起也會成為怨偶。 缺心眼。 婁越缺心眼? 他心眼多了去了好嗎? 徐立川覺得長纓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對婁越有厚厚的一重濾鏡,“對了長纓,那倆孩子……” “你是說梅佳梅艾?” “這名字怎么這么奇怪,沒家沒愛,誰起的名字?” 徐立川的吐槽讓長纓反應過來,“還真是,回頭讓鐘嬸幫忙重新取名字好了,現在他們有家有人疼?!?/br> “就是,那倆孩子你們要一直照顧嗎?” 因為一直在往西亞那邊送汽油發電機的緣故,徐立川倒是知道一些內情。 不照顧這倆孩子心理上有負擔,可照顧這倆孩子……又何嘗不是負擔呢。 “兩個孩子也沒什么,何況不是有鐘嬸嘛?!遍L纓沒往心里去,“他們都挺懂事的,總不能看著他們自生自滅吧?” 雖然兄長是烈士,但當地政府窮得叮當響,也不見得能一直照顧著。 寄人籬下什么滋味?長纓嘆了口氣,“他們也挺喜歡鐘嬸的,養大了說不定還能給鐘嬸養老送終呢。不說這個了,你最近怎么樣?” 徐立川被問得一懵,下一秒臉都有些紅了起來,“什么我怎么樣,我不就是在忙著跟布魯諾學技術……” 迎上長纓那直直的眼神,徐立川有些說不下去了,“長纓你怎么這么無聊?!?/br> 長纓覺得冤枉,“徐立川同志,我記得早些年都是你四處八卦回來無人分享,就逮著我非要跟我說?!?/br> 怎么現在一轉臉就開始說她八卦了。 這翻臉不認人之快,遠超金城的經濟發展速度啊。 徐立川被調侃的臉色發紅,“不說這個了,林市長您回來了,您有什么指示?” 長纓發誓,徐立川對她從來沒這么客客氣氣過。 他變了! 不過變化的原因倒也簡單,處對象了。 章春華頭段時間捅破了窗戶紙,這讓經常電話書信聯系的徐立川一下子傻了眼,等意識到想要維持這段友誼已經不再可能,甚至自己不能給與明確答復后,很可能會從此失去這個朋友時,徐立川還迷茫了兩天。 而當時長纓還在杭州那邊陪著意大利人游湖,徐立川連找人咨詢都找不到。 他擔心其他人給不了自己答案還胡說八道,毀了章春華的名聲可不好,哪敢再找別人問詢? 不過有時候想要尋找一個答案似乎也沒有那么困難。 徐立川這次自力更生,給自己找到了一個答案。 他還沒來得及跟長纓說,也有些不知道怎么開口,驟然間被這么一問竟然前所未有的心虛。 前所未有的,徐立川覺得林市長是個可愛的小老頭,簡直像及時雨似的出現的恰到好處。 林市長仔細參觀了一番,發現這個機械廠辦得相當不錯,工人干勁足,還有幾分鉆研勁頭,聽人介紹和市里的高校都有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