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貧 第382節
但…… 與會的好些個工廠企業,那可都是傅長纓一手抓起來的。 別的工廠企業不當這個小白鼠,副食品廠、糖廠、市立機械廠還有那化肥廠,他們會不應允? 看,那幾個廠長可不都舉起手來了嗎? 像是初春的竹筍,如今來了點雨水就有幾個冒頭的。 關鍵是這幾個小筍苗一冒頭,其他竹筍都不好意思憋在土里頭了。 陸陸續續的也有其他國營工廠的領導舉手。 郭廠長還是話多的那位,“這牽扯到新的一年工廠的工作,能不能給我們點時間回去商量下,明天再給市里答復?” 他不想跟長纓對著干,沒啥好處。 這位領導明顯在栽培市屬企業,想要盡可能的削弱國有企業對金城市經濟的影響,關鍵是她還挺成功的。 糖廠和副食品廠的出口貿易十分成功。 聽說還要新建服裝廠,服裝廠又牽扯到紡織廠。 她雖然年輕但在搞經濟方面的確很有一手,遇到這么一個術業有專攻的領導,和人對著干真沒什么好處。 但他也得盡可能的爭取工廠這邊的意見,領導有她的考慮,可工廠這邊也得想好應對的措施。 長纓聽到這話一點都不覺得奇怪,“一天大概不夠用,你們回去評估下產能和過去幾年的產銷情況,給你們三天時間,算了也別三天了,三十一號把你們的決定報到我辦公室?!?/br> 說完長纓又補充了句,“時間夠用的嗎?” 郭廠長哭笑不得,“應該沒問題?!?/br> “那成,咱們暫時先把這個事情確定下來,接下來就是咱們市工人同志業余體育運動的事情,開展群眾體育的口號提了幾十年,咱們也該積極組織才行。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盡管提?!?/br> 至于能不能采用,又能采用多少,那就得結合情況來看。 如果說雙休制的試推行讓全市的工業企業虎軀一震,那么接踵而至的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的前提就不言而喻—— 沒時間哪能參加什么體育活動,歸根結底還是想要推動雙休。 這次大會的內容肯定會傳出去,屆時工人們又會怎么想? 一方面是多每個月多休息四天還能不定期的參加一些體育活動,與之對立的則是維持原有的工作制度每天生活都過得緊巴巴的。 如果他們是工人,選擇哪個不言而喻。 可工廠總要考慮生產上的事情,畢竟這雙休一來,工廠生產還能跟得上嗎? 原本的工作時間差不多是三百天,雙休就意味著多五十天假期,按照這個比例來算,產能幾乎下滑五分之一。 這個缺失的產能怎么彌補? 郭長城回去與工廠管委會商量。 工會主席思忖再三,“如果讓工人維持單休,那咱是不是也得漲工資什么的?” 這件事郭廠長考慮過,明明可以雙休為什么單休?是樸素的勞動本能嗎? 工人為什么工作,還不是為了養家糊口? 所以要么多發工資,要么多放一天假。 總得給出相應的補償措施來說。 “那這樣好了,咱們干脆讓工人們投票來選擇,看他們到底是要雙休還是漲工資?!?/br> 這個方案郭廠長也考慮過,實際上到最后還是如了市里的意—— 發動群眾來推動這一舉措。 盡管這個政策的制定是自上而下的,但最終政策的落腳點還是在工人這里。 一如陪產假中女同志擁有舉報丈夫的權利一樣,這個權利是給了你們的,至于會不會使用怎么使用,那就看自己的選擇了。 “行吧,就讓工人們投票決定,老周你辛苦下,跟他們解釋清楚。咱們如果推行雙休制,那在工作日里怕是要忙碌起來,同樣的工作時間工作量得增加不少?!?/br> 產能是不能下滑的,起碼不能大幅度下滑。 那這就得讓工人們提高工作效率。 有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想要多點假期,那就不能再在工作時間偷懶了。 工會主席連忙應下,“成,那我這就通知下去?!?/br> 管委會的成員們先后離開,郭廠長看著空落落的會議室忍不住嘆了口氣,管理一個工廠都這么麻煩,管理偌大一個城市得多少心血。 早些年他還覺得自己前途無量,回頭指不定就能去機關單位高升一把。 如今想想,能把工廠這點事情弄好就不錯了。 哪還有那么多的雄心壯志? 冶煉廠的投票定在三十號上午,全廠員工不記名投票,最終的決定權在工人們手中。 陳鳳來把這件事學給長纓聽,“您要去看看嗎?” 長纓看了下那天的工作安排,“我去怕不是要被人轟出門?!?/br> 她剛說完,楊秘書敲門進來—— “冶煉廠的郭廠長想請您明天過去一趟?!?/br> 作者有話要說: 長纓:老郭你這么搞有點不按常理出牌 第298章 鯰魚 冶煉廠那邊到底什么意思長纓很快就轉過彎來。 投票不過兩個結果—— 雙休還是加工資。 依照郭廠長最近的表現來說, 他應該有所預計,所以覺得前者可能性更大,那么請她過去無非就是順水人情。 如果投票結果工人們選擇加工資不要雙休, 那么長纓在現場倒是省得冶煉廠那邊再特地解釋這樁事。 不管結果如何,郭廠長他都立于不敗之地。 楊秘書瞧著在那里思忖的領導, 好一會兒這才開口,“那您要過去嗎?” “去,為什么不去呢?!遍L纓笑了起來, “去看看嘛,也快過年了,就當慰問工人同志們了?!?/br> 楊秘書去跟冶煉廠那邊回復。 陳鳳來依舊待在辦公室里,她還有工作要跟長纓匯報。 “他們這些廠長, 一個個都是人精,明明是為工人考慮, 怎么就這么難接受?要到了鄉下,大家都求之不得呢?!?/br> 可惜鄉下做不到這點。 農忙的時候你能朝九晚五雙休的干農活嗎? 不連軸轉不眠不休都是好的, 畢竟老天爺說下雨就下雨,什么時候會跟你商量? 長纓笑了笑,“這不是考慮產能嗎?有些事情習慣了, 一時半會兒想要調整改變, 是有些難?!?/br> 習慣了十小時工作制,習慣了一周六天工作制, 這么多年來工廠企業都是這么安排的,再作調整就意味著需要大變動。 人吶, 哪那么容易跳出舒適區呢。 陳鳳來很快反應過來, “那也不能老一套啊,現在都在變, 他們這些工廠如果跟不上節奏,再過幾年那可咋整?” 長纓聽到這話一愣,剛好回了電話的楊秘書又過了來,她讓兩人坐下,“你仔細說說看?!?/br> 有些人具有天然的敏銳性,從來沒有去學習班接受教育的陳鳳來就比她小叔子劉明更敏銳。 如今這一句跟不上節奏,某種意義上真真切切的戳中長纓的心思。 畢竟她這些年來做的工作又有哪件不是在節奏之前呢。 楊秘書聽了個半截,落座后這才聽陳鳳來繼續說道:“我最近不是經常往財政局跑嘛,看了下這些年咱們市里這些工廠企業的一些情況,從財政局那邊拿到的統計年鑒上來看,其實咱們市這些國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數據并不是太好看,理論上來說生產工藝日漸成熟后產能應該有所提升才是,但是最近這些年來,他們的環比增長率一直都在下滑?!?/br> 這么個數據很奇怪,陳鳳來特意問了財政局的宋偉民局長,但宋局長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宋局長說這是工廠交上來的財務報表,我在想這些工廠如果再這么下去的話,那再過幾年又會怎么樣?國企原本是咱們國內生產力的代表,如果這個生產力不再那么先進,那到時候有外國企業涌入的話,咱們的國企還有競爭力,還能存活下去嗎?” “外國企業?”楊秘書奇怪了下,“暫時沒什么外國企業吧?” 金城地處西北,哪有什么外國企業來這里搞投資呢。 “我只是打個比方而已,沒有外國人來咱們這投資建廠,那沿海的城市呢?再說投資商的事情,劉明跟我說過只要有利可圖,資本家連絞死自己的繩子都會生產,他們說不定哪天就來咱們這投產了呢?!?/br> 楊秘書反應過來,他剛才倒是鉆牛角尖了,不過他有點明白領導為什么欽點陳鳳來當秘書了。 這是天生的經濟頭腦,和她那個同姓的本家陳彪簡直如出一轍,他們老陳家的人都這么擅長搞經濟嗎?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嘛,公社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集體生產經營如果找對路子就能發揮原本該起到的作用。所以國營工廠想要永葆青春活力,給他們找到合適的發展道路就是了?!?/br> 合適的發展道路。 長纓笑了下,“你有什么想法嗎?” 陳鳳來搖頭苦笑,“我現在就停留在能發現問題這個環節上,怎么解決還真沒思路?!?/br> 只提出問題卻沒辦法解決問題,這多少有點尷尬,但她真沒這么大的能耐。 要是能解決,她也不會藏著掖著。 “經濟學理論中有一個說法叫做鯰魚效應,說的是漁夫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了一條鯰魚,沙丁魚喜好安靜,長途的運輸很容易讓它死去,死魚哪比得上活魚價錢高呢?不過放了一條鯰魚就不一樣了,鯰魚好動又是以魚類為食,沙丁魚就只能四處躲竄逃生,這么一來運輸旅途漫長,卻也能保證沙丁魚的活力?!?/br> “現在的國營工廠就是這些沙丁魚,那咱們找誰來做這個鯰魚呢?” 楊秘書想了想,難不成引入外資? 之前那個林老板倒是蠻想著在這里投資的,他那是香港來的資本,如果在金城投資的話其實也正合適。 一來領導和那位林老板關系很好,二則能帶來一些新鮮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