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貧 第331節
哪來的底氣跟她討價還價。 “這些知青大部分還都不是金城的?!?/br> 張副書記奇怪,“那怎么在金城?” “咱們省窮,其他地市更窮,大概是覺得回去也沒什么工作,就想著賴在省城這邊興許能撞上個機會?!?/br> “這像什么話?!?/br> 知青返城,自然是返回原本所在的城市,滯留在省城算什么回事。 張副書記皺眉,“市里就這么聽之任之?現在這天氣可不算多暖和,他們住在哪里?” “住得比較分散,人民公園、護城河旁還有的在廢棄的干校,他們都是回城知青隨身帶著行李?!?/br> “照你這么說,倒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睆埜睍浝湫σ宦?,“這些知青都來鬧事了?” “那倒沒有,我問了下就有三百來人吧,剩下的都去農場牧場報到了?!?/br> 這多少讓張德光心情緩和了些。 起碼絕大部分知青都還是懂事的。 “有些人啊,就想著按鬧分配?!?/br> 秘書也是這么想的,但這話他沒接。 “行了,咱們出去看看,這些知青有什么要求?!?/br> 不愿意去農場的這些知青們已經形成了組織,他們這兩天打聽了很多,知道直接去市委告狀不好用,所以就來能管市委的省委大院這邊來。 李銳最開始提出異議,就連大字報都是他寫的,儼然是這群知青們的頭目。 瞧到張德光出來,知青們紛紛圍上來。 人多氣勢大,這樣就不用害怕了。 本來嘛,他們只是想要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已。 “這是省委的張德光副書記,也是咱們省的組織部部長,德光書記很關心知青們的問題,你們現在有什么話可以跟德光書記說?!?/br> 為首的李銳一下子慌了。 他之前也就跟公社的書記說過話,現在要跟省里的副書記直接對話?他有點害怕,現在腿都在打顫。 心臟更是砰砰的跳,恨不得能從胸口蹦跶出來。 張德光還能看不出來?瞧著往后退了一步的知青他笑了笑,“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你們不用怕。我看你們也挺大膽的,都來省委貼大字報了,怎么現在倒是不敢說了?!?/br> 李銳只覺得頭皮沉沉,像是被人拿捏住了似的。 也不知道身后誰推了他一把,他有些踉蹌的往前兩步,險些跌倒在地上。 秘書連忙扶住他,跟領導解釋道:“這是回城的知青李銳,昌平市安縣人,下鄉是去了廣西那邊吧?在那邊待了九年多?!?/br> 李銳聽得心頭顫顫,他的底細全都被抖摟出來了。 “你是昌平市的人,回城怎么沒回去?” 李銳牙關顫抖,“本來是打算回去的,可是家里頭實在窮得很,張書記您是好人,幫幫我們吧?!?/br> 說著就跪下來,抓著張德光的衣服,“我們在那邊當了九年的知青啊,不想再過那種日子了?!?/br> “九年?!睆埖鹿獍讶朔銎饋?,“市里的小傅工作幾年了?” “長纓同志是六九年四月份下鄉,第二年就當了生產隊的書記,這么算起來工作十一年了?!?/br> 張德光笑了下,“她呀和別的知青不一樣,想法多有行動力,別看是個女同志可干起活來也一點都不怵那些男知青,聽說下鄉那會兒就是知青們的頭頭?!?/br> 秘書笑著說道:“好像是這么回事,帶著知青們搞什么牛奶廠又種果園,很會整活。跟長纓書記一起插隊的知青倒是都挺出息的,她的一個老鄉在公社小學當校長,后來恢復高考后和她對象一起考到了首都念大學。還有很多知青都在沂縣本地成家立業了,之前我特意打聽了下,去沂縣那邊插隊的知青回鄉的還真不多,多數都把那邊當作家鄉在那里安頓下來生活了?!?/br> 張德光笑著道:“這叫近朱者赤,她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啊?!?/br> “是啊,一起勞動一起建設,這種情緒是會傳染人的。長纓書記還有個meimei,聽說長纓書記在鄉下受到各種表彰也下鄉去闖蕩,但她什么都沒干成,后來被家里人安排去讀書也沒讀完就回家了?!?/br> 省委大院門口,不止圍著這三百來號回城知青,也有看熱鬧的群眾。 知青們聽到這話一個個目瞪口呆。 看熱鬧的群眾倒是先反應過來,“這一個娘胎來出來的咋還不一樣?” “眼高手低唄?!?/br> 眼高手低。 這個詞十分扎心。 眼高手低的不止傅暢,還有圍在省委大院的這些回城知青。 包括被扶起來的李銳。 他臉上火辣辣的疼,明明沒人打自己,卻像是被扇了好些巴掌。 張書記和秘書的話他是聽明白了的。 他還比不上十年前的一個女同志。 人家能夠腳踏實地的干活,搏出一個錦繡前程。 可他呢?就會寫個大字報,在這里好高騖遠,好像自己懷才不遇。 張德光看著臉上紅白交織的知青,“昌平市窮,咱們這省城也沒好到什么地方去,我聽說你們現在連個穩定的住處都沒有,這怎么行?體諒體諒省里的難處,先去農場那邊起碼能吃上熱乎的飯菜,有個遮風擋雨的住處。等這兩年市里的工廠建設起來,再安排你們的工作,給省里也給小傅書記一些時間,成嗎?” 他這般說,讓圍觀的群眾都感動。 知青們哪敢反對? 誰敢說一個不字,那是不給領導面子,跟領導過不去。 得罪了省里的領導,他們還有活路嗎? 大字報依舊張貼在省委大門兩側的院墻上,只不過匯聚在這邊的知青們都散開了。 下午的時候,統一坐上大卡車去農場牧場。 秘書看著親自撕大字報的領導,連忙過去幫忙。 “這些年輕人啊,也太沉不住了些?!?/br> “都把他底細報出來了,也是怕了?!?/br> 誰說不是呢? 怕了慫了,所以他再說什么都在理。 “既然要來提條件那就要無畏無懼才行,我還以為好歹有組織有計劃?!?/br> 結果就一群烏合之眾。 張德光嘆了口氣,“下鄉十年也沒磨礪出沉穩的性子,這要是不給安排個去處,指不定日后給鬧出什么亂子呢?!?/br> 秘書瞧著憂心忡忡的領導,“等回頭嘗到甜頭,就知道了?!?/br> 張德光示意秘書把剩下的大字報揭掉,“但愿吧?!?/br> 作者有話要說: 省委大院:再三了啊,別再貼了! 第261章 叫停 長纓回來后才知道省委又經歷了大字報事件, 雖說已經圓滿解決了,不過她還是迅速的給張副書記打電話。 “知道錯了,那要是我也不在誰來處理這事?你呀還是欠缺了點穩重?!?/br> 長纓連忙認下, “下次注意?!?/br> 下次? 可別有下次了,張德光可沒打算靠這事來給自己履歷上添一筆。 “農場那邊都安排好了嗎?” “先安排知青們入住和一些簡單的培訓, 估計得等半個月才有第一批推薦人選?!?/br> “那成,這些知青一定要安排好,不能馬虎?!?/br> 一個兩個成不了什么氣候, 要是三百來號甚至三千多人鬧騰起來,麻煩可就…… 長纓放下電話后嘟囔了句,“老狐貍?!?/br> 她有讓人盯著知青那邊,對他們的動向還算清楚。 甚至還有意引導讓這些知青去省里頭告狀。 原因倒也簡單, 這些知青并沒有商量出什么辦法來,不成氣候。 張副書記處理了這事干得十分漂亮, 自己欠他個人情,鬧事的知青也被送到農場那邊。 現在說是一舉多得倒也不為過。 至于張副書記得了便宜還賣乖這事, 長纓嘟囔了句也沒再說什么。 她收拾著正打算下班回家,電話又響了起來。 是梁明光打來的。 “長纓我這邊已經辦妥了手續,明天要去歐洲那邊一趟, 你有什么需要的嗎?” 梁明光簡單的說了下那邊的情況。 他聯系了林生很快就在香港找到幾個專利代理人, 雖然處于一知半解狀態但還是按照長纓的吩咐弄了一個專利代理公司。 林生那邊倒也很幫忙,又給他介紹了幾個歐洲人。 梁明光打算親自過去一趟。 雖說之前也出過國, 但去東南亞和去歐洲完全不是一回事。 想了又想,梁明光覺得有必要打這個電話。 “暫時還沒有, 等你到了再說也不遲, 你現在想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