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貧 第329節
只是金城的春天總是充斥著風沙,明明關好了門窗,這玻璃上還總是蒙著細細的灰塵黃沙。 “你現在就過去?!?/br> 葉翠知也不知道是誰先動的手,她被拉扯著往外去,一不小心把那遺像給扯了下來,玻璃相框摔得粉碎,讓屋里一陣死一般的靜寂。 兄弟媳婦看到葉翠知跪在地上收拾遺像,忍不住出言嘲諷,“都死了快三十年了,裝什么恩愛?!?/br> 要她說,早就不知道這男人長什么樣。 現在又裝一副夫妻情深,騙誰呀。 葉翠知聽到這話猛地回頭,“你再說一遍?!?/br> 她兄弟媳婦聽到這話還真一點都不怵,“我再說一遍也是這事,二姐你在自家人面前就別裝了,真當我不知道你當初就想改嫁?!?/br> 門外長廊里,長纓聽到這話看著門上的年畫。 楊秘書低聲解釋,“當時男方家里來人說過這事,說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得好好活著,還是再找個男人嫁了吧?!?/br> 屋里頭。 葉翠知看著老母親,“媽你還記得當年說的什么嗎?” 葉母不敢看女兒,然而葉翠知卻記得一清二楚,“當時你跟大哥輪番勸我,說我先守著少群兩年,等穩定了工作再改嫁也不遲?!?/br> 可是兩年之后又有新的說辭,她是烈士遺孀,又堅持不改嫁,市里照顧她給她的待遇好。 她一個工廠的女工調到政府部門工作,還成了一個小小的領導。 葉家人嘗到了甜頭,哪肯讓葉翠知改嫁? “我也是你親生閨女,你怎么就舍得讓我守著一個死人三十年吶!” 葉母看著手上因為抓了玻璃碴而鮮血直流的女兒,“翠知你聽娘說,娘也不舍得,可是你要不然就得過苦日子呀?!?/br> “我寧愿過苦日子!”她也想有個人知冷知熱的陪著,而不是每天回來后看到這么一個冷冰冰的遺像! “你知道我過去這些年過得都什么日子嗎?”她被家人勸服了,所以也勸服每一個想要離婚的女人。 忍忍就好了,她能守著一個死人十幾二十多年,你們的男人好歹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一張遺像,怎么就不能守著呢? 忍忍就行了。 “你為了他們的前程放棄了我,娘我就算做鬼都不會原諒你!” 作者有話要說: 四更啦 冬奧會結束啦 本章發紅包,嚶蹭蹭茍局的kpi 第259章 知青 葉翠知的死最終讓這樁公案落下帷幕。 長纓便是再鐵血手腕, 到卻也不會去追究一個死人的過錯。 誰都沒想到她會忽然間尋死,便是葉家人也驚著了。 第一時間竟不是想著去搶救葉翠知,而是逃跑。 陪同長纓去尋找葉翠知的楊秘書見狀氣得想揍人, 末了卻也只是伸出了腳,把葉家人絆了個疊羅漢而已。 這間并不算多寬敞的房子里, 葉翠知鮮血淋漓的手捏著那張照片。 其實她早就忘了這個男人到底長什么樣,明明天天看到這照片,這張臉卻怎么都進不了自己的心中。 怎么會這樣呢。 作鳥獸散的家人讓葉翠知覺得自己錯了, 錯的徹徹底底。 可又有什么用。 一切都來不及了。 “我死后,把我燒成灰丟到河里去?!?/br> 那是葉翠知唯一的要求。 她沒臉去見九泉下的丈夫,就想自己灰飛煙滅,什么都沒剩下。 左右鄰居紛紛趕來, 看著左手捏著遺像,右手握著玻璃碎片, 脖頸處鮮血橫流的人,一時間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長纓也沒想到葉翠知會自戕。 對葉翠知的處理結果宣布后, 市委例會上,歐陽蘭宣布了婦聯主任的任命。 接任了葉翠知的工作,鄧主任并沒有太高興。 作為婦聯主任反倒是被家庭所迫, 半點不知道為自己爭取。 這樣的婦聯能有什么樣的作為? 她新官上任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多年前的那件案子,即便女方已經去世多年, 可婦聯仍舊欠女方娘家一句道歉。 這些年來葉翠知的勸和不勸離讓金城市婦聯口碑敗壞,如何拯救敗壞了的口碑? 這是她亟需解決的問題。 會議上鄧主任想跟其他人討論來解決。 “這是你們單位的事情, 你們多討論群策群力來解決?!?/br> 長纓暫時沒有參與到具體細則的制定實施這一項, 代書記說過她,要放手讓下面的人去做, 她要做的是把控大方向,而不是事必躬親。 諸葛孔明都能累死,她還能比武侯能耐不成? 意識到領導的意思,鄧主任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結,但有件事她覺得還得請上級批準才行。 “不破不立,想要挽救婦聯口碑,我們就要承認自己之前工作不到位?!痹诮柚鴻C會把這樁舊事抖摟出來之前,鄧主任就有想過該如何收尾。 但這必須得到市委的批準。 她還不敢做主。 “登報道歉?”長纓不假思索,“成,你們回頭準備好了遞過來一份?!?/br> 這種道歉文章要寫到實處,高高在上的道歉可不行。 雖說絕大部分人可能壓根不知道這事,但錯了就是錯了。 起碼態度要拿出來,不然婦聯憑什么扭轉這幾年來糟糕透頂的口碑呢。 這件事討論結束后,長纓又討論起了另一樁事。 知青回城的就業安置問題。 作為省會城市,金城市也有不少的下鄉知青。 當然這些知青過去幾年有陸續回城的,但絕大部分還都留在當地。 伴隨著全國范圍內知青大部分回城,金城市這邊也不例外。 去年長纓就跟歐陽蘭討論過這事,當時歐陽蘭也沒太在意。 只是如今已經接到消息,而且還有個并不算多好的消息,有些知青并不愿意回到家鄉,更希望能夠在省城落實工作。 金城市本身的知青也不算太多,但要是再把省里其他城市的知青一并安排了,那好幾千人呢。 一下子增加好幾千人的就業,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相當于市里頭需要平地拔出一個大型工廠。 歐陽蘭有些頭疼,“我統計了下,現在頂多也就有二百三十個工作崗位?!?/br> 十分之一都沒有。 該偏生金城是省里的中轉站,這些回城的知青有的從這邊下車后直接不走了。 你要非要把人扭送回鄉也不難,但人再回來怎么辦? 就怕他們鬧事啊。 顯然,這群回城知青現在還真不怕。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如今無業游民,怕什么? 無所畏懼啊。 長纓倒是沒著急,她看向吳政委,“那邊工廠建設的怎么樣?” “差不多五月底能建好?!眳钦X得長纓可能在想鬼點子,有種不太好的感覺,“工廠不是安置軍屬優先嗎?” “對,我只是想看看,如果新的副食品廠投入運營的話,咱們得再弄多少農場牧場?!?/br> 歐陽蘭腦子里跟裝了雷達似的,聽到這話下意識地反應過來,“你的意思是讓這些回城知青去農場牧場干活?” 這話問出來,倒是把會議桌兩旁其他人給驚著了。 知青下鄉干了那么久的農活,這回來后還要繼續做農活。 他們能答應才怪。 “現在工作崗位少嘛,不做農活做什么?要是能腳踏實地些,說不定很快就能安排新工作了呢?” 歐陽蘭還在做垂死掙扎,“不是還有酒廠嗎?等酒廠建好了,咱們可以先安置一部分人嘛?!?/br> “安排誰不安排誰呢?” 這個問題并沒有難住歐陽蘭,“當然是本地知青優先?!?/br> 畢竟其他市區的本不該由他們安排。 “道理是這樣沒錯,可是本地知青好歹還有個家能住,外地的知青連個住處都沒有?!?/br> 即便理論上本地優先,可萬一那些外地知青露宿外面出了事呢?末了還是市里來擔責任。 現實問題遠比理論上復雜,歐陽蘭嘆了口氣,“也是?!?/br> 倒是顧耀明聽他們倆你來我往的大概明白長纓的意思,“你的意思是把這些回城知青都安排到農場牧場去,然后從他們中擇優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