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貧 第161節
司廠長主動提供幫助這是長纓沒想到的。 之前她倒是打過曬鹽場那邊的主意, 然而被這位司廠長給回絕了。 如今人主動提出幫忙,也不知道是從哪里聽到的消息。 司廠長做了安排,“我們那邊新廠區暫時還挪不過去, 家屬院建設現在擱置了,不過廠房倒是建好了, 能提供個遮風擋雨的去處,要是不嫌棄的話,可以先把一些漁民安置到那邊廠房里住著, 條件雖然艱苦了些,但好歹也算有個住處,也好應對臺風到來嘛?!?/br> 這話說到了長纓的心坎里,她的確有這方面的擔心。 沿海城市在夏季多面臨臺風天氣, 那些住在海邊的更是容易遭受生命財產損失。 雖說臺風是天災壓根沒辦法制止,但有效的預防減少損失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那行, 我馬上去找您一趟,咱們商量下看怎么來?!?/br> 司廠長利落的答應下來, “成,那我等著?!?/br> 他的配合讓長纓忍不住問了句,“他怎么知道的?” 李秘書思考了下, “司廠長的愛人在學校里當老師, 和錢副主任家的一水在一個學校,興許是聽錢一水提了這事?!?/br> 畢竟昨天在海邊遇到了白大姐和錢一水, 今天上午司廠長就打電話過來,除了錢一水那邊可能說這事, 李秘書還真想不出其他答案來。 “也不是什么壞事, 走吧,先去曬鹽場看看, 那邊廠房不知道能容納多少人,回頭再去干校瞧瞧?!?/br> 現在的氣候預測可沒日后那么精確,沒辦法預測臺風行程,只能盡可能的規避這一災害。 李秘書沒想到她還在打干校的主意,忍不住多說了句,“干校那邊情況特殊?!?/br> “有什么特殊的?咱們黨員不能搞特殊,這點都記不???” 被念叨了一句的李秘書傻傻坐在副駕駛座上,好一會兒才點頭,“也是,是我想多了?!?/br> 他倒是忘了,這位領導可從來不搞特殊化待遇。 市里的公務車到了曬鹽場,司廠長已經讓人在那里等著了,他沒提到底怎么知道的,只是說起了新廠區那邊的頭疼事,“施工的時候出了點意外,最近在鬧騰連施工都停了下來,反正空著也是空著,那就先借給你們用?!?/br> 意外? 長纓警惕心起來,“什么意外?有建筑工人出事?” 建筑施工,車間生產最容易發生意外,長纓在沂縣的時候最注意抓這兩項,饒是如此也出了好幾次事,生產建設事故那可真是防不勝防。 司廠長哭笑不得,“倒也不是,就是挖了個墳?!?/br> 長纓:“……古墓?” 這倒是她沒想到的,“咱們這還有這東西?” “誰說不是呢,這不多嘴跟省里提了一句,就不讓施工了,說是不行回頭再選廠址,哪能這樣啊,現在還在磋商,要不小傅主任你幫忙協調下?” 長纓這才知道,人也不是無緣無故幫你忙。 借給你廠房讓漁民暫住沒問題,但是你也幫我個忙。 天底下可真是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然而到了這節骨眼上長纓也只能接著,“成,我回頭問問看到底咋回事,盡快解決?!?/br> 司廠長聽到這話松了口氣,“那可真是麻煩您了,省里頭說的輕松,讓另外選廠址,可是我廠房都建好了,那邊的家屬區都修建了大半,就為了個死人的東西耽誤活人的事,哪有這道理?!?/br> 他不免有些埋怨,“你說這死人也真是不會挑選個地方埋,被人挖了墳也是活該?!?/br> 司廠長當過兵還是老兵,不知道殺了多少人才不信這些怪力亂神的東西呢,他一貫信奉的就這么一條,活人是第一位的。 所以完全不理解省里頭為了這么一個墳讓曬鹽場遷址的建議,簡直是瞎胡鬧。 長纓聽他埋怨了一番,一同去新廠區那邊看情況。 原本的建筑工地現在停了下來,倒是有一塊被圍了起來,一看就知道是省里那邊來的人在保護文物。 長纓先去廠房那邊看了一圈,大體估摸著能在這里安置多少人,這才往那邊的“保護區”去。 遠遠就被人給攔住了,“干什么的,離這邊遠點?!?/br> 這粗暴作風,倒是和文物保護格格不入。 李秘書連忙解釋,“這是市革委會的傅長纓主任?!?/br> 那人愣了下,“革委會的來我們這里做什么?這可是省里下命令要保護的東西,你們可不能砸?!?/br> 長纓:“……”她合理懷疑這人是個二愣子。 砸什么砸,有毛病嗎? 這邊的爭執吸引了人過來,那是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手里頭還拿了一個放大鏡,聽長纓自報家門后連忙請人過去。 “看著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留下的墓xue?!?/br> 長纓被這說法弄得一愣,“春秋戰國八百年,到底是春秋還是戰國呢?” 這一問讓蕭教授有些臉上不自然,旁邊的學生連忙說道:“所以要細細考察,你著什么急?” 蕭教授連忙制止學生,“小林,別這樣?!?/br> 長纓倒是沒往心里去,“是我問的不合適,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墓xue的考古意義豈不是很大?我要是沒記錯的話,平川地區是百越之地,到了兩晉時期這才設置郡縣?!?/br> 小林有些驚詫,“你還懂這個?” 長纓笑了笑,“看過本地的地方志,多少還記著一些,如果真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墓xue,倒是可以作為研究百越的一手資料,看中央皇權對百越地區的影響,不過蕭教授咱們這邊條件簡陋,這古墓已經見了天日,倒不如您把東西挪到省里去研究,不然回頭來個暴雨什么的把這古墓給淹了,那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蕭教授看著這個格外能說的人沒吭聲,他扶了下眼鏡。 倒是小林意識到什么,“你跟那個廠長是一伙的,就想著把我們趕走?!?/br> 長纓笑了下,“不能這樣說,我這也是安全起見。曬鹽場的工人們很想挪到這邊來,可原本的計劃都被這古墓耽誤了,工人們也是怨聲載道,萬一哪天一個沖動,過來把這古墓給毀了,那最后是雙方的損失,倒不如咱們想法子解決這事?!?/br> “你,你這是威脅人!”小林從沒見過這樣不要臉的領導,好歹是市里的一把手,可話里話外都在威脅人,簡直不是人! “傅主任,我記得省里提議過,可以將曬鹽場挪換地方?!?/br> “司廠長的確說了,但是這么一來新廠房建設就需要不少的錢,錢從哪里來?省里一句話就完事了,可是資金誰給?還有這邊廠房怎么辦?平川沒什么古墓,總不能為了這么個春秋戰國的百越古墓就建一個市博物館吧?說實在話我也想要建博物館,但想的是給平川地區的烈士建紀念館,他們為國家做出犧牲難道還不值一個紀念館?可現在市里頭拿不出錢來,活著的人都沒辦法吃飽穿暖,還有那么多船屋漁民沒上岸,又哪來的錢花在死去的人身上?” 長纓尊重這些考古工作者,但是這古墓既然已經被破壞,那就只能保護性搶救,最好的辦法還是將文物轉移。 而不是占據這么一大塊茅坑,就為了研究可能存在的百越文化。 烈士都沒這地位,兩千多年前的古墓就算了吧。 蕭教授嘆了口氣,“傅主任,這里可是歷史啊?!?/br> “我知道,我們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避免再踩坑,不知道這些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又能給我們什么經驗?!?/br> 李秘書覺得這個教授都快被氣得暈過去了,不過領導這態度也挺堅決的,這件事不可能再僵持不下去。 當過兵的司廠長沒要挾人,倒是這個知青主任這么明里暗里玩要挾。 這件事倒是有意思。 “我還要再去干校那邊看情況,有什么需要蕭教授就去市里大院找我,到時候咱們再細說?!?/br> 干校這個詞讓蕭教授身體顫抖了下,長纓這次倒真不是在威脅人,“我是去干??疾?,看看能不能讓船屋漁民暫住在那里,蕭教授不用擔心?!?/br> 丟下這話長纓離開了,留下這師生幾人或氣或惱。 “她這是明晃晃的威脅人,老師我們要不要向上面反應?回頭出了事,找她算賬就是了?!?/br> “就是,哪有這樣的,我們搞研究彌補歷史空白,還錯了不成?” 蕭教授一陣沉默,捏著放大鏡的手微微的顫抖,他這該如何是好呢。 …… 干校的確荒蕪了下來,就一個人住在這邊看守房子,里面積滿了灰塵,遍布蛛網。 “蜘蛛結網,這是不是要下雨了?” 李秘書想了下,“可能是,回頭可以問問省氣象局?!?/br> “去通知下吧,讓船屋那邊的漁民搬過來,你明天安排下接一個有威望的讓他來這邊看看,瞧下能安排多少人,回頭再讓那些女人孩子過來,把這邊打掃下住進來,湊合著住幾個月不成問題?!?/br> “鹽場那邊先不忙著搬?” “先安排一處住下,咱們得樹立個榜樣,讓其他的船屋漁民學習,做工作不能只靠我們做,要積極發揮領頭羊作用?!?/br> 長纓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李秘書還有些擔心,“那位考古專家蕭教授那邊怎么辦?” 研究文物的人把文物看得比什么都重,就像是作為市里的一把手領導最看重的是本地的發展一個道理。 蕭教授并沒有錯,只是錯在雙方形成對立關系,他又書生意氣找不到解決方案,以至于領導提出的解決方案都變得十分“不中聽”。 “他是考古專家不是那些沒出土的古董,如果沒有壁畫什么的話,他會把這些文物轉移走的?!?/br> 市里不可能耗費人力物力加以保護,省里頭只會開空頭支票,兩邊靠不住遠不如挪到省里去。 耐心等兩天就是。 畢竟那邊黎家船屋搬家也得需要兩天時間,這消息再傳出去其他海灣的船屋動心又得兩天,差不多五天就能把這事解決。 這五天長纓還等得起。 回到大院里,外面天氣有些陰沉,想下雨又沒下的低氣壓讓人難受。 長纓晚上睡得都不踏實,驚雷聲把她從睡夢中喊醒。 窗戶被風吹得顫巍巍,身下竹編涼席上跟蓄了水似的,長纓起身給自己倒了一杯水。 嘴唇剛碰到水杯,外面就吵吵嚷嚷起來—— 鹽場那邊出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文物很重要,但問題是沒保護能力不能強來 總之還是窮的鍋 三更啦 晚上看書去 第142章 立場 夏季的雨水總是具有超乎想象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