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貧 第8節
苗花她死去的男人姓徐,和村長徐長富是本家,這些年來苗花得到村長家一些照拂。然而村長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共八口人能照顧的有限。 算工分的時候,苗花一般都拿到八個公分,趕上了村里最能干的女人。 等到年底分紅,一公分差不多八分錢。 一個壯勞力一年工作下來差不多三千工分左右,差不多二百來塊。 這跟城里的工人沒辦法比。 苗花雖然沒直說,但傅長纓倒是聽出了那意思,他們這些知青工分不會高。 就算是學生時代去郊區的農村雙搶,但學校安排的都是好地塊,也沒怎么累著這些學生。 怎么可能拿高分呢? 還是得另想辦法。 不過她也初來乍到,就算提出各種新鮮法子人家村里人也不認啊。 得先讓村里人知道自己是個踏實能干值得信賴十分可靠的同志,這才循序漸進的開始扶貧搞建設。 她當初去扶貧,不也是先挨家挨戶了解情況折騰了兩個月,然后這才做各種計劃來進行的工作嗎? 不著急不著急。 收起了小本本,傅長纓拿出書來看。 西屋的煤油燈熄滅時夜色已深。 天蒙蒙亮,傅長纓聽到銅鑼聲,“起床干活啦,春忙開始咯!” 同樣被銅鑼聲吵醒的還有郭春燕。 她和另外一個女知青如愿住在村長家,只不過算盤打得響,晚飯時候也慌了。 說吃糠咽菜有點夸張,但村里的伙食是真不咋樣。 村長說,回頭安排他媳婦先給他們知青做一星期的飯,不過他們自己也得學著點。 昨晚吃了煮的胡蘿卜后,郭春燕晚上沒少放屁,覺得屋子里都是臭屁味。 好不容易睡熟了,又被吵醒,她拽了被子蒙頭繼續睡。 倒是另一個女知青艾紅梅喊她,“咱們得下地干活,春燕快起來?!?/br> 知青們第一年的糧食由國家供應,往后就得看村子里的收成和自己的工分了。 工分少,分到的糧食少,那就得餓著肚子干活。 沂縣是出了名的貧困山區,糧食產量本來就不高,年底分紅的時候工分也不值錢。 能干活的人家還能混個溫飽,要是孩子多勞動力少的莊戶人家到了年底一算賬,還欠村里糧食呢。 艾紅梅的提醒讓郭春燕很是不耐煩,“知道了?!?/br> 她一臉起床氣的坐了起來,瞪大了眼睛卻沒有聚焦。 磨磨唧唧到了田間地頭,才發現傅長纓已經拿著鋤頭在那里熱火朝天的干著。 “真會裝?!?/br> 誰喜歡種地呀? 這么累,面朝黃土背朝天,回去后渾身都是泥腥味。 沒有人會喜歡,尤其是他們這些城市里來的人。 傅長纓不是裝又是什么? 苗花看著傅長纓干活那架勢還挺像那回事,“長纓你在家干過農活?” 在家沒干過,不過扶貧的時候啥都得干。 “來之前去了趟鄉下,跟我爺爺奶奶取了取經,他們教了我一些?!?/br> 苗花看著那燦爛的笑臉,把自己那脫了線的手套遞過去,“你戴上這個,保護下手,省得磨出水泡?!?/br> 傅長纓笑著接了過去,“好嘞?!?/br> 只是戴上手套沒多大會兒,傅長纓就覺得手心有點疼,脫下手套一看,手指頭上面已經冒出來四個水泡。 行吧,這防護甲完全沒用。 傅長纓把手套塞進口袋里,追趕已經把她落下一截的苗花。 革命老區這里是一年兩茬作物,如今干的給小麥田鋤草松土的活。 傅長纓分得清麥苗和雜草,可其他知青就不見得有著眼力見兒。 曹盼軍直接把麥苗當雜草給鋤了,帶他的梁明玉見狀傻了眼,看著那一串被鋤掉的麥苗,五大三粗的漢子蹲在地上捂著臉。 其他村民發現了情況,尖叫起來,“哎喲這是哪個殺千刀的干的,咋把咱們的麥子都給鋤了?” 鋤掉麥子了? 郭春燕聽到這話低頭看了眼,這到底哪是麥苗哪是雜草? 她看著長得都差不多??! 來自大上海的知青初來乍到革命老區,就把貓了一冬天的麥子給斬草除根,這讓大灣村的村民心情復雜。 村長徐長富看著那些根朝上的麥苗,抽了一口煙吐出一片云霧來,“怪我,這些都算我賬上?!?/br> 這話讓曹盼軍忍不住嘀咕了句,“不就幾個破麥苗,至于嗎?” 他這聲音不大不小,村民們聽到紛紛看了過去。 徐長富眼神冷冽,讓曹盼軍心中一慌—— 他是不是說錯話了? 來自大地方的知青剛想要說句什么,忽的后腦勺吃了一記打。 曹盼軍回頭望去,看到傅長纓朝自己扔土坷垃,他躲閃不及臉上愣是挨了一下,“傅長纓,你干什么?” 作者有話要說: 1來自論文《試論沂蒙山區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沂蒙山區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 第7章 逃兵 干什么? 打人呀。 這都不看不出來嗎? 曹盼軍又是挨了一下,雖然不是砸在臉上,但土坷垃砸身上也疼啊,“你腦子有病是吧?” 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青年對下鄉這件事都十分熱忱。 早期的知青的確是響應中央號召紛紛下鄉為國家墾荒種糧食,他們品德高尚,為建設祖國竭盡全力。 也不排除有的城市青年對鄉下瞧不上眼,不樂意下鄉。 城市里有小汽車有自行車,道路平坦能□□細糧食。 鄉下有什么? 看不到頭的土路漫天黃土飛揚,干不完的農活直不起腰來,還有那簡直沒辦法下嘴的糧食。 這是人過得日子嗎? 曹盼軍的心思,或者說插隊到大灣村的大部分知青的心思傅長纓門兒清。 所謂的“城市青年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可不是單純的口號,可不是得接受再教育嗎? 沒有農民供應糧食,城市里的人怎么生活? 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工農業剪刀差依舊存在。即便是全面取消農業稅后,農產品依舊價格低廉,農民忙活一年從地里頭刨出來的錢也沒幾個。 國家是虧欠農民的,可國家也沒得選。 不走工業化道路還會被欺負,小農經濟這條路行不通啊。 中國沒有殖民地,經受了殖民壓迫的苦痛也不會去做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 只能犧牲農民的利益,這種犧牲持續了半個多世紀。 城市里來的青年不明白,這群泥腿子有什么好學習的?學習他們大字不識一籮筐嗎? 傅長纓未嘗不能理解這種想法,但這絕對不是干活敷衍,把麥苗當野草鋤掉的原因。 “我腦子沒病,不過我看你眼睛不好使,用不著就摳出來給小朋友當玻璃珠玩,長著倆大眼珠子在那里當擺設嚇人是吧?虧得你還是城里來的文化人,文化人五谷不分多光榮啊,要不要打電話給你爹媽匯報這個好消息?” 傅長纓的小.嘴嘚吧嘚吧的讓在田里干活的一干知青們傻了眼—— 這早晨得吃了多少飯,竟然還有這力氣來罵人? 最震驚的莫過于郭春燕。 一直和傅長纓別苗頭的人自詡最了解傅長纓——傅二丫在家里不受待見,是一個再沉默不過的人。 眼前的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傅二丫嗎? 曹盼軍被罵的狗血淋頭,整個人都還處于呆滯狀態,回過神來意識到傅長纓罵自己白長了一雙眼珠子,他整個人都不好了,“別以為你是女的我就不敢揍你?!?/br> “那你倒是過來呀,誰要是慫誰就是孫子!” 傅長纓拿起鋤頭就揮了過去,遠遠的一下子砸在田壟里,看的曹盼軍心頭猛地一跳:娘的,這女人簡直不是人! “我,我好漢不跟女人計較,傅長纓下次你別犯錯讓我逮著,不然我給你好看!” 不就是抓人小辮子嗎?他不會還是咋的! 曹盼軍氣鼓鼓的離開了,這工分他不要了。 反正他餓不著,才不稀罕這壓根就不值錢的工分呢。 其他知青瞧著傅長纓這模樣不免有些心虛,這位脾氣可真夠可以的,竟然揚言要跟男的干架。 不管是放話還是怎么著,這膽色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