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只是他還是忍不住喃喃道:“那就是兩個孩子了?!?/br> 兩個都得哄著,“大的”這個還能說會道。 不過這也是好事,人家不都說兩個孩子有伴嗎。 作者有話說: “兒童富有想象力,有時虛構故事,一個三四歲的兒童說‘我家里有架大飛機’,他是在說謊嗎?并不是說謊?!?/br> ——這段話引用于1952年上海新亞書店出版的一組兒童心理教育海報。 今日有三更,晚點見。 第106章 第十個月 八二年的最后一個月, 也是十月懷胎的最后一個月。 說實話,沈喬也是懷孕以后才知道所謂的“十月”是指四十周。 因為技術方面還有達不到的地方,因此她的預產期也只是估計。 醫生給出的時間在元旦前后, 掐指一算是近在眼前。 沈喬覺得胎動越發頻繁, 大概孩子也覺得狹小的zigong不夠發揮, 白天黑夜都“咋咋?;!?,跟哪吒鬧海似的不安分。 但mama的狀態反而比剛懷孕的時候好, 臉色紅潤有光澤, 任誰看都知道養得好。 基于此, 大家紛紛猜測她會生女兒, 因為小姑娘一般更心疼mama,不會叫太受累。 這種論調, 沈喬是不太喜歡聽的。 她最近在兒童心理教育上頗有所得,覺得所謂男孩怎么樣女孩怎么樣不過是束縛。 大家先填帶著這樣的印象, 讓下一代繼續相似的生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曾經也抱著“可我是女兒”的想法過日子。 所以她對父母的偏心有所憤怒, 卻不會在他們面前抗爭, 因為自己也覺得本該如此。 然而真的是該這樣嗎? 沈喬覺得不是, 她細數自己的童年, 覺得并沒有不如誰的地方,卻僅僅因為性別就被區別對待。 世人教導子女不要恨,應該永遠心存感恩, 但感激始終不能掩蓋種種遺憾, 沈喬從父母身上看到太多不足。 她有時候覺得不是他們的錯,大家都已經盡力, 有時候卻又忍不住想, 他們其實根本沒想做好。 這種矛盾感讓她產生焦慮, 覺得自己將來可能也沒辦法讓孩子完全滿意。 鄭重對此的安慰是說:“問心無愧就行?!?/br> 他們做好自己的事,長大成人是孩子的事。 沈喬覺得這話很有道理,拍他的肩說:“看來你很有感悟?!?/br> 鄭重最近刻苦鉆研,對兒童心理已經有淺薄的認知。 他謙虛道:“尚可?!?/br> 沈喬是見過他學習的樣子,心想孩子應該能平安健康的長大吧。 她不求是個對社會多有用的人,只有即將為人母最樸素的愿望。 夫妻倆是說說笑笑,享受這最后的平靜。 不過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沈喬即使是這么大的肚子,還是每天去給學生們上課。 已經是快期末的時候,因為從學期開始她就在加快進度,所以比別的班更快進入復習。 語文這一科和別的不一樣,重要的都在平時積累,不像數學少上十分鐘課說不準都跟不上。 但這不代表學生們可以懈怠,起碼背誦的分數她是要求所有人都要拿下來的。 畢竟背書是最能反映學習態度的部分,每個學期就那么幾篇課文古詩,所以choucha是她每天要做的事情。 作為班主任,沈喬是盡職盡責,幾乎每天都要跟各科老師打聽誰的表現不好。 總之誰前一天犯錯,后一天就會被她提溜出來。 久而久之全班也總結出來她的習慣,大多數情況下都夾緊尾巴做人。 師生之間斗智斗勇是常態,所以沈喬在教育上堪稱頗有心得。 她偶爾覺得這份工作帶來成就感滿滿,只要誰的成績進步就能高興上好一陣。 但做老師的喜悅不能流露于表面,不然學生們的尾巴就能翹到天上去。 即使是心里滿意,她都要嚴肅道:“不錯,再接再厲?!?/br> 像夸獎又不像的,剛被choucha完的學生心里嘀咕,一臉劫后余生地回座位。 左右的同學們相互使眼色,那將會是他們青春獨特的回憶。 沈喬心想,她還是挺喜歡這份工作的。 她下課后慢慢往辦公室走,有些艱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坐旁邊的梁老師說:“今天感覺怎么樣?” 她是生過的人,知道這種事沒個準頭,第一胎的話肯定沒什么經驗,別破水了都不知道才好。 沈喬笑笑說:“挺好的,應該還有幾天?!?/br> 話是這么說,卻有一層隱憂,希望自己在家發動才好,這樣身邊有鄭重,她就可以什么事都不用cao心。 梁老師道:“總之覺得不對勁就喊一聲?!?/br> 他們這代人,孩子生在田間地頭的不在少數,堅守崗位到生孩子前的最后一刻并不是件大事。 更何況學校本來就缺老師,總叫人代課也不行,還耽誤學生的進度。 沈喬的責任心也不允許她這么做,當然她是在自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然而她時刻清楚自己的狀態,鄭重是不知道。 他上著班心慌慌,離開辦公室一會就怕錯過消息,從廁所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問“有沒有人找他”。 同事們都幫他注意著,帶著幾分調侃說:“生孩子是女人的事,你cao心也幫不上忙?!?/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