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盛乾已在獄中自殺,余忠賢、劉春滿門抄斬,太子妃、盛柏昕、盛柏暄處死,太子的其他家眷流放兩千里永生永世不得回臨安。 盛家抄家,流放流放兩千里,除盛柏昭之外,其余一概,永生永世不得回臨安。 七皇子畢竟是皇室中人,且知道李潤歸京的消息后,便稱病在府里閉門不出,李潤并未要他的命,只是派人把七王府圍了起來囚禁于府,其他太子一黨,像曹家一類,參與謀逆著,主犯處死,家眷流放,與太子有糾葛的做貶官降職處置。 周斂已經改了口,“陛下,不知留我在宮里還有何事?!?/br> 李潤道:“寡人第一日上朝,你瞧見了?還有幾個老東西,甚時不服氣呢!” 李潤帶兵進臨安,是以勤王之名,可是王已經死了,口諭是通過慧妃給到六公主的,六公主的夫君又是周屹門下的學生,明顯是幫著八皇子的,沒有旨意,沒有信物,八皇子勤王的名號有些坐不穩。 周斂其實也是不希望先帝死的,先帝一死,周斂好不容易逮住的成毅再澄清造反一事,總是有種欲蓋彌彰的味道,說不出的奇怪,周斂回想起李謙臨死前的那句‘我在地上等你’,聽李謙的口氣,那時候先帝還沒駕崩……可他趕到景仁宮的時候,先帝已經沒了,周斂不想先帝死,是因為只有先帝為他父親平反了才真正算是洗清了冤屈,如今倒像是勝者為王單方面的宣告。 周斂看著眼前身著明黃色龍服的人,總覺得和巖石城的那個,已經不是同一個了。 周斂問:“陛下,您的意思?” “你知道我為什么要讓你做廷尉管司法?” 周斂雙手搭在頭前,“請陛下明示!” 李潤道:“總要有點名頭,堵住那些老東西的嘴?!?/br> 李潤是想讓周斂去查那些對他登位不滿的人,新官上任火是要燒一燒,但因為李謙的緣故,朝中大臣,殺的殺,貶的貶,流放的流放,已經處置了許多人。 如果因為質疑新帝登位是否合理的人也要處置,那朝堂上就沒幾個大臣了,李潤不想走李謙的老路,寒了老臣的心,把自己處于危險的境地,又沒法忍受他們的質疑,只能讓周斂去查他們的把柄,大家彼此握著彼此的把柄,才能相安無事。 “明白?!敝軘繎?。 李潤說,“寡人如今能信的人,只有你一個了?!?/br> 周斂道:“天下臣都忠君?!?/br> “他們是忠寡人那五萬的軍隊!”李潤心如明鏡。 周斂只道:“陛下,此事臣會處置妥當,陛下放心?!?/br> 李潤點點頭,周斂退了幾步又返了回來。 李潤問“還有何事?” “想向陛下求個恩典?!?/br> 李潤挑眉,“林家的三姑娘?” 周斂嘿嘿笑,“自然是她?!?/br> 李潤頓了頓,“如果,朕要她平妻呢?” 周斂雙膝跪地,“陛下,和林家結親是先母的遺愿,臣向林家三姑娘發過誓,若負了她,臣將萬箭穿心不得善終?!?/br> “朕又沒說不讓你娶她!” 周斂抬頭,一臉悲痛,喊道:“陛下!” 李潤看著他的眼睛,好一會兒,李潤道:“也罷,也罷,便依了你,先帝不日前才駕崩不宜喜慶,過兩日朕便下一道旨,為你們賜婚!” “謝陛下!只是臣與林家早就有婚約在身……”周斂行禮。 周斂要恩典,不過是想堵住皇帝的嘴,萬一他那天上朝,隨便一句周愛卿有功,賜婚公主,他難道當朝抗旨不成?他此舉是給皇帝通個氣罷了。 李潤嗤笑,“你不要賜婚,說什么狗屁恩典?隨你,你要惡心那糟老頭,寡人不管,不過,盛家的三公子……” 他恭恭敬敬回道:“臣兩年前欠了他一個情,想還予了他,還請陛下開恩!” “你的恩情?” 太子謀反,首當其沖的就是盛家,李潤本要滿門抄斬,周斂替盛家求情,說主犯已死,生下的都是些女眷孩子,盛柏昭雖然在考官,但還沒有為大皇子做過什么,周斂在朝堂上求李潤給條活路,李潤礙于周斂的臉面,也不想讓百官覺得他無情就答應了,現在想起了才問周斂何故替周家求情。 周斂道:“回陛下,沒有盛柏昭臣就不會還活著,臣沒有活著……”陳家也不會活著,那行軍所需、籠絡人心的錢財也就沒有了…… 李潤猶豫,“可是……” 周斂道:“臣保證,沒有陛下的命令,盛家的人不會離開被貶之地?!?/br> 李潤看著他,緩緩道:“僅此一次!” “臣,謝陛下開恩!” 第四十五章 再相見 林朝英和尹紹躲過一劫,卻因為這變故遲遲沒有緩過神來。 晚間洗了腳后,他看著李元念,還有些木訥,“你說,明明所有人都說他死了,怎么就突然活過來了?” 李元念想了想,把盛家提親,林莞莞要為母齋戒一月的事告訴了林朝英。 林朝英罵道:“胡說,她母親死于難產,她是七月生的!你為什么不早告訴我?” 李元念覺得自己孩子剛滿月,正是大喜的時候,不想在林朝英面前提起藺氏的忌日,所以只是說晚些再回盛家的話,林朝英也默許了,現在她才恍然大悟,林莞莞竟然吃準了她不會在林朝英面前提起前娘子才撒的謊,嚇的一身她冷汗,“那那那……她豈不是早就知道了?當時她說的時候,我哪里想到這一處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