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把病美人飼養成滿級大佬、金盆洗手后又拿攻略手冊[快穿]、深陷
他的書房不大,但五臟俱全。 有趣的是,在書房,劉君竟安置了一個衣柜。 他打開衣柜,衣柜里只有寥寥幾件衣服——都是他重要時期的回憶和寄托。 他伸手,在衣服上輕輕拂過,面帶笑意。若是讓他曾經的部下看了,保準大吃一驚。 劉君從中拿出了一件軍裝,另一只手撫上了上面排的整齊的徽章,露出了懷念的神情。過了許久,他還是把衣服放回了衣柜,隔絕了過去。 廂房那兒的孟傾像個好奇寶寶,這兒看看,那兒看看,過足了癮。四合院里一些細膩而又精致的小細節,都讓她驚奇。 而后,她踏進了一間書房。 她一推開門,便看見了掛在墻上的一幅墨寶。 “國”。 就這一個字,孟傾感受到了其中的韻味。 是莊重,是尊敬,是傲骨,是風情。 這是國,我的祖國,我的滿腔熱血。 只一眼,其中濃厚的愛國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 孟傾驚嘆:這是哪位大師的作品!真想請教請教! 她終于踏進了書房——靜淞居。兩邊林立著的書架吸引了她的注意。 孟傾的指尖與書相距一厘米,虛空滑過。突然,她停住了。 這……這??! 孟傾小心翼翼的把一本書拿了下來,目光如炬,看著書就像貓看老鼠,狗看骨頭,其中的激動不言而喻。 “沒想到??!苦苦尋找的書竟在這里找到了?!泵蟽A不住感嘆。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孟傾之前癡迷華國古典文學,想找些稀奇的好書看,可她找遍了米國各大圖書館,都找不到,這才歇了心思。 結果,今天,她竟然找到了心心念的寶貝!這如何讓她不驚喜,不激動? 孟傾小心地翻著書,愛不釋手。翻了幾頁,她就停了手,把書放回了原位。 好書切勿囫圇吞棗,按今天的心境,估計是看不進書的,倒不如改天效果好。 孟傾剛找到了書,心中不免激蕩,連帶著臉也熱了起來。于是她走過書架,推開了窗,給書房通通風,也給自己降降溫。 推開后,窗外又是一片風景。 書房在西南角,推開窗,滿眼紫藤,隨風搖曳。頗有“紫云垂地,香氣襲人”之韻。透過紫藤,孟傾望見了不遠處的墀頭。上面刻著的是梅蘭竹菊四君子,可見曾經這主人家的幽靜雅致。 被這景撩著,孟傾都有一種想題詩一首的沖動。 她走到書桌旁,向墨鈞里加了點水,研磨了起來,書房里頓時飄滿了墨水的清香。 孟傾沒有題詩,只是寫了一個字。 “華”。 筆鋒張揚又不失穩重,隨性又不失端莊,但也算是個“練家子”——練過的! 孟傾大笑:好筆!好墨!好一個靜淞居! 待孟傾內心的激動平復了些,她把寫的這張紙用鎮紙壓著,就離開了。她回到了自己的臥室,洗漱了一番便睡去了。凌晨幾個小時的飛機,讓她有些疲憊。 沒成想,她的一幅作品,倒是得到了劉君的肯定。 按劉君寵妻的程度看,怕是租客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嚴格的監視。所以劉君自然看到了孟傾一時興起的作品。 都說字如其人。若真是這樣的話,這次的租客倒是不錯!劉君想道。 過了兩三個小時,孟傾就醒了。 此時已是下午四點了。孟傾爬了起來,打算去廚房做點吃的。 既然喜歡四合院,孟傾自然是喜歡熱鬧和諧的鄰里關系。于是她打算做點老京都點心來拉進鄰里間的關系。 她可不希望出現那種做了幾十年的鄰居還不知道對門姓名的情況。 要么,做蜜供? 香甜酥脆,通亮不粘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孟傾對自己做餑餑的手藝還是很有信心的。 想當初,自己念大學前,一直呆在華國,由一位老奶奶撫養長大。 她沒兒沒女,自己沒父沒母,倒是極搭。 她是個典型的老京都人,卻到了南方。在那里,她天天給自己做餑餑吃。 孟傾敢說,每天沒帶吃重樣的!而且色香味俱全,不知有多少孩子羨慕自己。 孟傾也是由她啟蒙的,在學廚的過程中也學到了不少人生大道理,這都是奶奶的功勞。 高三,奶奶病逝。離世前叮囑孟傾一定要替她回京都看看??纯春?,看看四合院…… 可奶奶的離世給孟傾的打擊很大,她甚至不愿再呆在華國,出了國讀書,直到后來踏入娛樂圈才到了京都。 作者有話要說: 情節是不是有點拖???? 偷偷在小說里給自己打廣告~嘿嘿 第24章 女神178(6) 廂房倒是一應俱全。 孟傾很快就找到了廚房,準備好食材后她就開始大顯身手。 她用香油、溫水、小蘇打和面,在將面團搟成薄皮,涂上一層紅色,疊成卷,正反各一刀切成條,然后從小口處翻個麻,就成了“糖辮”。 隨后將“糖辮”下油鍋中炸成焦黃,等到涼透后,再掛上用白糖、麥芽糖、蜂蜜、桂花制成的糖汁,叫做“掛漿”。 幸好廚房里各種醬料都有,不然孟傾也做不了。 最后她將掛好漿的糖辮按著四方形碼起來,做成塔的形狀,高度為一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