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飛在青云端?!?/br> 話落,底下眾人齊喊“好”。 杏仁也覺得好,她即能聽懂,又覺得勝似仙境。 她還正沉浸在詩詞的美妙中,卻聽蘇妃又說。 “丞相所作自然是好詩,意境雅致唯美?!?/br> 她瞟了杏仁一眼,不依不饒道。 “如此,更是讓人好奇,同為陛下陪讀,另一人又是怎樣驚才絕艷?” 杏仁聽著她那一口一個夸捧,簡直是羞愧不已。 左右都躲不過去,她誠實道。 “奴才不過初學,只會淺顯造句,恐怕入不得各位大人的眼?!?/br> 此話一出,一片嘩然。 倒是盛景玉,眉眼含笑。 這便是他的書童,最真實的杏仁。 也唯有她,能在眾目注視下,連個敷衍的應付都沒有,敢于說出自己“不會”。 就這份勇氣,多少自詡清高的所謂才子文臣,都做不到。 (詩句出自:李白《古朗月行》) ------------ 第二十七章 .杏仁作詩 蘇妃掩嘴輕笑,“這怎么可能?快別謙虛了。陛下將你從廚役提拔到陪讀,必定是你有過人之處,陛下才能慧眼識珠?!?/br> 小小廚役,不知道使了什么狐媚子手段,才能入了盛景玉的眼。 蘇妃的小心思自然逃不過盛景玉的眼睛,但他不怒反笑。 “朕自然慧眼識珠,杏仁,你隨意作一首吧,想什么說什么便行,無論好壞,朕都賞賜于你?!?/br> 得了承諾,杏仁放松下來,蘇妃卻冷了臉色。 杏仁看著中秋的圓月,滿堂的權臣,爭奇斗艷的嬪妃,奢侈鋪張的宴席,心中想的,卻是自己樸實無華的家。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今日與家人團圓又離別,她心生感慨,不由感嘆: “明月倚枝掛, 舉杯慶團圓; 聞香識故人, 我心歸似箭?!?/br> 此詩正好應了此情此景,明月高照下,眾人舉杯敬君子,聞著滿園的桂花香,心里想的卻是等候在家中的親人。 此詩道出了游子在外想要歸家的急切,也讓盛景玉多看了她兩眼。 不是才從家中回來,嫌棄他給的時間不夠? 至于她能作出這種水平的詩也在他意料之中,天天看那么多書籍也不能白看。 “詩雖簡單了些,可其中表達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雖是初學,也是有天賦之人,當得上皇帝陪讀一職?!蹦澄墓冱c頭道。 “陪讀重在陪字,并不需要學識多么淵博。若論學識,朝中無人能及陛下?!绷硪蝗烁阶h。 盛景玉滿意的點點頭,倒是蘇妃臉色不大好看。 “各位說得是,本宮也覺得在理?!?/br> 她向盛景玉行過禮,微垂下頭眼神冷冽的瞥了杏仁一眼,這才退下。 此插曲就此而過,只是杏仁總是感受到明面和暗地里的打量。 那些視線流連忘返在她身上,一寸一寸的似乎想把她看個透徹。 這讓杏仁極為不自在,像是被扒光了似的。 她緊了緊衣裳,低垂著腦袋,全程都將身子隱在龍椅后,把自己當作透明。 盛景玉也不動聲色的打量著那些若有若無的視線,冷哼一聲,將他們記在了心中的小本本上。 都是朝中重臣,垂涎美色,成何體統? 若讓他發現有什么小動作,一定給他們記上一筆。 中秋宴繼續。 歷代中秋宴確實如蘇妃所說,有飲酒對詩這一傳統。 于是此時眾人喝了酒,有了雅興,便開始了你來我往的對詩。 杏仁一直呆站著,也不覺無趣。 能入朝為官的,都是肚子里有墨水的人。 她認真聽著,也是受益頗多,自知自己剛才的水平無異于小兒班門弄斧。 對詩環節中,丞相傅君顧一力鎮壓群臣,對到眾人無話可說,無詩可作。 惹得盛景玉也興致勃勃的加入,兩人勢均力敵,皆不落下風。 詩詞難斷高低,但盛景玉身份擺在那兒,眾人都只對他贊不絕口。 席中熱鬧著,杏仁往臺下望了一眼,幾個熟面孔今天都在。 只是今日王爺和那臭將軍都不曾說話,只默默的喝酒。 王爺不同,王爺似乎滴酒不沾,此時是以茶代酒。 或許是察覺到她的視線,王爺盛光霽舉杯朝她一頷首,優雅的抿了口茶。 杏仁當他是在和她打招呼,連忙回以微笑,卻見王爺壓根不再搭理她。 杏仁感到奇怪,下意識往身后看去,只見到一個身影拐進了回廊。 隔著段距離,又是漆黑的夜晚,她沒看清那人長什么樣,甚至穿什么衣服也不知道。 杏仁有些摸不著頭腦。 或許,那人和王爺認識,打個招呼? 而她,自作多情的以為是在和自己打招呼。 這樣一想杏仁羞窘不已,只得轉移注意力到席中。 對詩環節差不多結束了,宮女魚貫而入,為每桌端上月餅佳肴。 接下來是后宮嬪妃展示才藝的環節。 有會樂器的,有唱歌的,也有跳舞的,總之都是多才多藝,讓人看起來賞心悅目。 之前針對杏仁的蘇妃也跳了一曲嫵媚妖艷的舞蹈,一襲紅衣紗裙飛舞,美腿若隱若現,看得眾人神魂顛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