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書迷正在閱讀:再婚當天,我死去的前夫還魂了(1v2)、七級風(停車場)、曠野里的星、她和陸醫生隱婚了、重生之美滿人生、被匹配到星際豪門當貴婦、嫁給前夫的死對頭、他被神明愛了一次、巔峰榮耀、寵妃重生后假裝失憶了
上位者覺得,底下的愚民什么都不懂,其實不然,百姓最是明白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比如太上皇,從來沒有關心過百姓如何。 安寧城的百姓提起太上皇,只是說起一個遠在天邊的形象,不像說起女帝,會想到冬日因為女帝家中老小才沒有受凍挨餓,想起慈安堂內的御醫,醫術精湛,看病不要錢不說,拿藥也不貴,都是極便宜的藥,幾服藥下去就見了成效。 這些時瑾都認同,他母親每年冬天下雪后都會腿疼難忍,渾身冰涼,穿太多或燒了炭又會喘不上氣,以前家中尚有余財時,時瑾帶母親看了許多名醫,皆是沒有好轉。 他當時是抱著試試的態度去的慈安堂,遇上了一位神情平淡的秀麗女子,慈安堂的人都稱呼她為女醫,是太醫署的太醫。 那位女醫姓張,不過是給母親行針一次,為母親熬了一碗藥湯,當天晚上母親就再也沒有疼醒過,第二日穿的多了還出了一身熱汗,走路都輕快了。 時瑾因此很感激那位張女醫,他去道謝,那位女醫只說該謝陛下,若不是陛下讓她來坐診,她是沒辦法從宮里出來的。 時瑾明白,這天下所有好東西都集中在皇宮內,天家從不會施善于貧民,更不可能讓他們器重的太醫不在宮中等著貴人,而是出來在外行走。 這位女帝,著實與其他皇帝不同。 時瑾心中想著,不敢多言,每日深居淺出,一心讀書。在春闈前一個月,他聽到了科舉改制的消息。 說實話,女帝會讓男女同榜,時瑾并不驚訝,但是取消公卿推薦改為殿試,同時讓天下寒門學子之首的吏部尚書楊運為主考官,薛家與洪家兩個盛名已久的大世家出身的官員為副考官,這是時瑾沒有想到的。 怎么看都像是陛下在削弱世家的權力,可若真是削弱世家,為何要讓世家女入朝為官呢? 時瑾和那些一聽說男女同榜會增加官位后,就覺得自己一定能把世家女比下去的學子不同,他曾經在西成讀書西成和東成離得近,定安的書山學院他也曾去過,只是那時他心不靜,不夠刻苦,先生們不愿意要他。 他也算是天資聰慧,只因不夠努力,那些先生就能毫不猶豫的拒絕他,其他想入書山學院讀書的學子有多優秀可想而知,那些能真的進去的有多強,也可以推斷出來。 朱瑤彧和鐘婉寧,可都是進了書山學院的。 要說書山學院是看在她們出身大家的份上,放她們進去,時瑾第一個不同意。 若書山學院真的只看衣冠不看人,那世家大族的子弟還不全跑書山學院讀書去???畢竟書山學院有名。 從書山學院出來的世家女,時瑾可是半點不敢小覷,尤其朱瑤彧才名動天下,她參與春闈,時瑾連狀元都不敢肖想。 時瑾堅決支持女帝科舉改制,同時更加努力的讀書,只希望他若為進士,能靠著年齡和長相,做個探花使。 這一讀就是一個月,二月初一,時瑾突然聽到院外一陣喧嘩。 推門出去,看見是母親攜友自街上回來,兩人均是滿臉興奮,一同隨行的人們都高興的不行,口中討論著一件事。 “陛下會坐車出城,南下去萬里山封禪!此次出城,準許百姓兩側觀望,無需跪禮,午后未時初自宮門起?!?/br> “那些官員還說,今晚無宵禁呢!” “陛下是什么模樣?” “以前陛下做公主時我有幸見過一面,那真是天上神女般的人物??!反正我沒見過比陛下更好看的女子了!” 聽了她們說的話,時瑾才了然是什么事,這時他才驚覺,女帝還沒有辦登基大典。 二月二辦?龍抬頭的大好日子,倒是不錯。 至于為什么二月二登基大典開始,二月一就要出城,那自然是要去城外行宮做準備的,萬里山是當年太|祖皇帝稱帝所在,大莊新帝均要去封禪。 這可是大事??!他怎么給忘了! 時瑾感嘆自己記性不好,其實不光他忘了,一心科舉的學子們都給忘了,還好現在想起來也不晚,二月九日春闈,這是他們考試前最后能以歡快無憂度的心情度過的一天。 百姓都很想看看新帝是什么模樣,但實際上車輿又高又大,即便他們不用跪地低頭,抻長脖子也看不到沈羅玨的面容,只能看到一抹女子的身影。 最深的印象是那身赤黃袞冕服,上繡龍紋,氣勢雄渾,見者無不屏氣凝神,不敢高聲呼喊。 沈羅玨端坐于車輿之中,為了與民同樂,車輿特意做的四面透風,以簾幔遮擋。她穿得厚,再加上二月初春已至,倒沒感覺到冷意。 第101章 .車輿內密談為了目的,可以舍棄任何人…… 新皇的登基大典,是入冬后除新年外,安寧城中最熱鬧的日子。 因為今年過年時,沈羅玨剛登上皇位不過一個月,那時朝中還在調整,連帶著百姓們也心有余悸,并沒有好好辦,這次借著沈羅玨的登基大典,京中才又有了平時的熱鬧氛圍。 在沈羅玨的登基大典前,薛滿堂從外面回來了,還帶來了她已經誅殺大半的名單,等參加完沈羅玨的登基大典,她還要繼續出去辦事。 沈羅玨沒想到薛滿堂平日里大大咧咧,到了這時候還挺有心,她本來都已經擬好薛滿堂不必回來參加大典的旨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