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怎么老是你、喜劫良緣,小妾別囂張、黑化男主杠上反派女配、頂級Alpha的新娘[男A女O]、寵星、失控、天路沉淵
他當即就讓人把兩個丫鬟抓起來,交給皇后。 他是懶得cao這個心的。 結果沒過多久,他就聽說蔣賢妃成了蔣昭儀,三皇子被禁足一個月。 小公主從小就是個健康的寶寶,一周歲時就得了封號懷寧。 賀明雋與懷寧雖是一母同胞,但并不算親近。 這有賀明雋不喜歡小孩的緣故,還因為懷寧也不怎么喜歡他,她喜歡那些能跑能跳、陪著她一起玩的哥哥jiejie。 她極得嘉樂帝喜愛,被慣得有些驕縱。 這就更讓賀明雋對她敬而遠之。 于是兩個人就越來越不親。 比起懷寧,二皇子就讓賀明雋滿意得多。 那是個能抓住機會、天分不錯、目前看起來還算聽話的孩子。 經過這四年的學習,賀峻的武藝已有了不小的長進。 賀明雋曾問賀峻 除了武藝還想學些什么。 沒有讓他失望,賀峻的回答是想學點實用、能對他有幫助的。 賀明雋就順理成章地提出建議,要賀峻了解一些水利方面的知識。 嘉樂十一年,渝陽、永定、曲舟幾個郡發生水患,其中渝陽的堤壩偷工減料,受災最為嚴重。 原劇情中,嘉樂帝為了安撫民眾,表達徹查此事的決心,就派了三皇子過去。 而現在 賀明雋既要防患于未然,又要讓二皇子出風頭。 嘉樂帝已經放話,等太子十五歲就要觀政,這兩年嘉樂帝已經不時分賀明雋點活干,有些政事還要考考他。 這讓賀明雋越發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否則,越晚越難脫身。 為了防止自己聲望太高,編撰的農書賀明雋都沒有署名,更是叮囑那些參與的人都少夸他、別提他的功勞。 眾人只以為太子是藏鋒斂鍔、韜光養晦。 畢竟嘉樂帝看著像是還能活個二三十年的,若是太子年紀輕輕就很得民心,反倒不妙。 因此他們都很配合。 他們哪里知道,這是原因之一。 賀明雋不愿署名,還是考慮到怕有些官員為了拍馬屁就把那本書當成金科玉律,強制百姓們完全照搬,不知因地制宜,那樣就容易生出事端。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這個太子當得過于安穩、變成無可替代的,到時被趕鴨子上架登上皇位。 實務他做得還算不錯,也有興趣,可帝王的權衡之術,就算他能看得明白,也并不打算靈活運用。 他喜歡律法大于人情。 他喜歡按規則辦事。 然而,這個世界就是如此,他改變不了,也懶得改變,但至少他能做到不委屈自己。 反正那個位子有的是人稀罕。 如今,在眾人包括嘉樂帝的眼中,二皇子已經是太子一派的了。 二皇子又沒有顯赫的外族家做助力,只要他腦子清醒,又稍微知道點感恩的話,就不會皇后及她的母族下手,而是要拉攏他們。 這幾年,賀明雋并沒有發現二皇子對皇后有多深的恨意。 若他判斷錯誤的話,那只能說二皇子太會裝了, 不過,即便如此,那也沒什么要緊的。 他能將二皇子推上去,就能把他扯下來。 就是有些麻煩。 希望不要走到這一步。 目前來說,他最該做的還是找個機會把水患、他不娶妻這兩個麻煩解決一下。 他只待在東宮可不行 于是,賀明雋就對嘉樂帝提出自己也想參加今年的秋狩。 嘉樂帝是能理解他有這樣的想法,甚至還有點心疼他這個年紀的男子有幾個不想騎馬射箭呢 可是太子的身體不說狩獵場的危險容易被沖撞到,就是騎馬他都不成。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皮膚會變糙,賀明雋又不時自己動手做一些事,他現在的皮膚已經沒有四年前那么嬌嫩,當然,還是和常人沒法比。 他也確實騎不了馬。 賀峻知道后,就建議道“聽說太仆寺有頭大象很是溫馴,可以當坐騎” 大象皮rou厚,腿粗腳掌寬,騎起來就不顛,也不會太磨腿根兒,還能讓兄長感受一下過過癮。 賀明雋來” 倒也不必如此。 第70章 古穿文(17) 賀明雋又不是真的想去狩獵,他只是趁機出城辦點事而已。 他就算到了圍場,多半也是呆在別苑里,不會騎著馬往山林里鉆。 從皇宮到南山圍場,快馬只需小半天。 天子攜眾臣是去玩的,不會那么趕路,他們通常是清晨出城門,傍晚才到。 而賀明雋乘馬車就更慢些,他早上又要等太陽出來才出門,所以他就沒有隨大部隊一起,而是提前了三天出發。 他第一天晚上要在途中找地方歇一晚,如果沒什么意外會在第二天下午到圍場。 剩下那一天是用來休息的。 每次長時間坐馬車,那感受就和受刑似的。 這次賀明雋出行依舊沒有擺太子依仗,他已經盡量輕車簡從了,但陣仗依舊不小。 近衛他明面上只帶來蘇木和蘇葉兩個,但其實杜松扮成普通侍衛暗中跟著,等傍晚休息的時候,杜松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而丫鬟,賀明雋只帶了青黛和丹砂,其余還有太醫、廚子、婆子和侍衛隊,加起來也有好幾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