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娶妻手冊(重生) 第17節
【盧氏真壞】 【來啦】 【撒花】 -完- 第13章 救人 ◎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子◎ 是夜,東宮。 年輕的太子殿下眉梢輕挑,驚訝地問:“平江伯府要送她去京郊庵堂?” 在他的記憶中,平江伯府一直對穗穗很好。尤其是周家老太太和平江伯,盡管這次出了事,也始終費心維護。 又怎會突然發難要將她送至庵堂? “屬下不敢欺瞞殿下?!毕尼饭傲斯笆?,將探得的信息一五一十稟告給太子知曉。 姬暄靜默良久,忽的哂笑:“名聲有損?影響議親?” 別人不知道倒也罷了,他可記得清清楚楚。 前世沒有穗穗之事,周家二少周平安的妻子也不是穆家姑娘。 議親不順怎么能怪到穗穗頭上?還因為這件事就要送她去庵堂? 那是她能待的地方? 姬暄眼簾低垂:名聲不好?那就給她打造一個好名聲。 —— 老太太發話后,一眾晚輩心思各異。 對于將韓聽雪送到白云庵一事,盡管有人表示不贊同,但最終也沒有強烈反對。 畢竟最維護表小姐的老太太都已經發話了。而且意思很清楚,暫去一段時日,避一避風頭。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表小姐的緣故,平江伯府的確惹人笑話。 有人嘴上不說,心里也多多少少有一點不滿。 況且還有二太太那邊呢。 強烈反對的話,不就是表明了跟二太太作對嗎? 因此這件事算是就這樣定了下來。 夜里,丫鬟翠羽小心翼翼地寬慰:“表小姐不要害怕,等風頭過去,就又能回來了?!?/br> 韓聽雪輕笑著搖一搖頭:“我不怕。到時候去投靠姑婆,就更不用怕了?!?/br> 她在京城三年,曾陪同外祖母去過一次白云庵,自然也見過靜心師太。 姑婆看上去慈眉善目,但是據說年輕時曾有一番奇遇,武功極高,飛檐走壁不在話下。 假如去投靠姑婆,那她一點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或許還可以跟著姑婆學會一招半式呢。 翠羽勉強笑笑,暗自為表小姐心酸。 韓聽雪忽然想起一事:“翠羽,在我走之前,一定要讓廚房多做一點我愛吃的菜?!?/br> 想了想,她又補充一句:“最好多做點rou?!?/br> 不然等到了佛門清靜之地,再想沾葷腥可就難了。 ——盡管外祖母稱,她可以住在緊挨著白云庵的田莊。但是既然對外宣稱是念經祈福,總不能不去庵堂。 翠羽被她逗笑了,重重點一點頭。 韓聽雪洗漱過后,正欲安寢,卻有客至。 是表妹周寶瑜。 周寶瑜原本不想走這一趟。 ——她重生以后,每每見到表姐,心里都會覺得不舒服。因為只要一看見韓聽雪,她就不可避免地想到自己沒能出世的孩子,想到自己充滿怨憎的后半生。 可兩人一向交好,她若貿然疏遠,定會惹人生疑。 現在表姐要被送走了。 想到可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用再面對她,周寶瑜心內百感交集。 來到如意院后,周寶瑜有些歉然的模樣:“來的不巧,表姐要睡了?” “你既然來了,那我就先不睡了?!表n聽雪笑了笑。 周寶瑜輕笑,繼而又嘆息一聲:“說起來都是我不好,那天要不是我非拉著你去游湖,也不會到今天這樣……” “沒關系,這也不能怪你?!?/br> 韓聽雪真的沒有怪罪表妹的意思,在她看來,表妹是無心之失。而且事后非常努力地補救,甚至不惜賠上自己的終身幸福。 想到這里,韓聽雪輕聲問:“表妹,你真覺得對不住我?” 周寶瑜心里一咯噔,不動聲色地反問:“怎么?” “你要真這么想,能不能答應我一件事?” “什么事?”周寶瑜的心提了起來。 韓聽雪放慢了語速:“嫁你的如意郎君,一輩子幸福如意?!?/br> 那天的事誰都沒想到。 表妹拉著她去游湖時,肯定也想不到船會撞上湖里的大石。 她不希望表妹有心理負擔。 韓聽雪清麗的眸子寫滿了誠懇,眉梢眼角隱隱含著期待。 周寶瑜忽然呼吸一窒。 意外、煩躁、痛楚……多種情緒交織,她猛然移開了視線,低垂的手攥得緊緊的,直掐得手心差點破皮。 這一刻,她真的非常厭惡這個表姐。 她寧愿表姐是個十惡不赦、不知廉恥的惡人,那樣她就可以很坦然地用盡一切手段來對付她。 偏偏對方真心拿她當meimei。 周寶瑜眼簾低垂:“時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你好好休息?!?/br> 盡量將這句話說的四平八穩,她沖表姐點頭致意,隨后告辭離去。 見表妹走得很急,不知道為什么,韓聽雪心里隱約浮起一些異樣,一閃而逝。 —— 張周兩家距離不遠。 表小姐還未動身出府,她要去白云庵念經祈福一事,張家就聽說了。 溫氏頗覺意外:“不會吧?我記得周家老太太很疼愛她啊?!?/br> 韓氏落水被救后,老太太和平江伯極力為其爭取婚事。為此不惜委屈周大小姐。 待聽說是二房發難,似乎與周家二少爺有關。溫氏撇了撇嘴,小聲道:“怪不得,我就說那不是個省心呢,幸好沒進張家的門……” 正說著話,忽見一人面色沉沉,大步而入。 是次子張遜。 張遜面帶焦急擔憂之色:“韓小姐真的要被送到庵堂?” 她一個年輕姑娘,進了庵堂,以后還能有什么活路? 見兒子神色不對,溫氏站起身:“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這跟你有什么關系?” 張遜抿了抿唇,暗自思索,假如自己再去提親,能否令周家更改主意。 然而,他剛一動這念頭,還未開口,就聽母親道:“兩家的婚約已經取消了,你不準再動任何癡念!” 張遜心中一凜:“娘——” 溫氏緩緩走近兒子:“平江伯府對外宣稱她是去念經祈福,你要再去胡鬧,只會把事情鬧得更大。你還嫌咱們家丟人丟得不夠嗎?” 張遜沉默了。 只聽母親又放軟了聲音:“遜兒,就當什么都不知道,行嗎?” 張遜闔了闔眼睛。 短短數息間,他眼前浮現了許多畫面。 空花轎、賓客的議論、父親的責罵……以及三年前進京途中的驚鴻一瞥。 那是他第一次見到韓小姐。 十四歲的小姑娘還在孝中,素衣纖纖,難掩國色。 當時年少的張遜,清楚地聽到了自己一聲大過一聲的心跳。 但很快,他就若無其事地移開了視線。 他知道自己從小就有婚約在身,他將來要娶的是周家大小姐,決不能有任何不妥的心思。 這是未婚妻的姑表姐妹,僅此而已。 “其實去庵堂也不是什么壞事,平江伯的姑姑,不就在白云庵出家嗎?那還是當年跟著高祖皇帝打天下的……”溫氏怕兒子犯倔,想方設法勸解。 張遜默默嘆一口氣,良久才道:“兒子明白的?!?/br> 看他這樣表態,溫氏登時喜上眉梢:“你能想明白就好?!?/br> 張遜沒再說話,心內隱隱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