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養家日常 第118節
長公主這個時候提起沈延平來,在她看來,就是一個攤牌的信號了。 “起碼他沒有被一場風寒奪去姓名,健健康康的長大并且娶妻生子了?!?/br> 沈驚春是真的這么想的。 沈老太太因為受到了驚嚇,孩子不足月就生了,但長公主當時也是早產,若非如此,恐怕沈老太太也不敢冒著被砍頭的風險去調換兩個孩子。 長公主沉默了一下,才道:“你什么時候知道的?” “當初從徐府離開回到祁縣,我就有點懷疑我爹并不是沈家老太太親生的,后來老太太為了將我家幾人趕出去,也親口說了爹不是她親生的,只不過即便她說的是真的,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當年的真相恐怕也很難再知道,沈老太太為了不被追究也未必會說實情,加上我爹也不在了,就沒有揪著這事不放?!?/br> “真正讓我產生懷疑的,其實就是您下帖子邀請我去澹園赴宴,我聽說過您一些事跡,覺得這不太像是您的做事風格,我這個人又一向愛想些有的沒的,所以……” 平陽長公主如今已經六十多歲,這個時代的貴婦很會保養,一般都會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顯小,但她卻并非如此,她的頭發已經白的多黑的少,臉上也有皺紋,用現代人常說的一句話,那就是優雅的老去。 聽完沈驚春說的這些話,她又是沉默一陣,才滿懷歉意的道:“抱歉?!?/br> “這并非是您的錯?!鄙蝮@春誠懇的道。 長公主苦笑一聲道:“這聲抱歉,既是為這么多年才找到你們而抱歉,也是因為不能光明正大的將你們認回來而抱歉?!?/br> 她轉頭看向外面的街道,聲音中帶著幾分苦澀:“我們姐弟兩個手上沾染的血太多了,想要我們去死的人也很多,哪怕是十年前找回你們,我也會義無反顧的將你們認回來,但現在我怕了?!?/br> 皇帝的兒子很多,也早早的立了正宮所出的嫡子為太子,哪怕皇后早逝,這么多年來,太子的地位依舊很穩固。 可即使這樣,兄弟之間的暗流涌動也止不住。 生在皇家,爭斗似乎成了本能,她的父親就是個庶子,一路廝殺之后登上了皇位,所以哪怕他有一位出身名門的妻子,聰慧過人的嫡子,他卻還是將十分的父愛全給了他心愛的女人生的孩子。 所以他們姐弟要爭。 多年之后姐弟兩個垂垂老矣,下一代又開始了各種爭斗。 有了先例在前,哪怕是皇城里最不起眼,最平庸的皇子,恐怕也偷偷的做過榮登大寶的夢。 …… 從東慶樓回到家里,已經過了丑時。 方氏和沈驚秋都睡了,唯有一個被方氏留下來看門的小廝還守著火盆打著盹。 好好的上元節,卻經歷了這樣一場動蕩,所有人的精神都不大好。 熱炕夠大,沈驚春也就沒讓沈蔓再回方氏屋里去睡,直接抱著小孩子回了他們自己的房間。 一番洗漱吹滅了燈火,院子里逐漸恢復了平靜,黑暗之中沈驚春想想平陽長公主的話,還是忍不住嘆氣。 “還在想今晚的事情?” 黑暗之中陳淮同樣睡不著:“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倒是沒想到,那樣鐵血的手腕下,居然還有逆黨存留?!?/br> 沈驚春又是一聲嘆息:“我想的倒不是這個?!?/br> 她頓了頓道:“后面我上了三樓,長公主直接攤牌了,我們聊了一會,她還直言不會讓我爹認祖歸宗?!?/br> 平陽長公主的仇家太多。 當年他們姐弟兩個剛開始起事的時候,當今皇帝還有些稚嫩,很多命令都是平陽長公主下的,那群死在他們姐弟手上的人,相比起皇帝,恐怕更恨她。 而皇帝如今看起來雖然精神不錯,但其實早幾年就已經在強撐。 他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了幾年了。 而平陽長公主自從兒子死后,雖然說是不問朝政,可誰都知道她對皇帝的影響,她的那些侄兒們包括太子在內,不止一次的給她獻過殷勤,但她全都沒有接受。 所以不論最后是哪位皇子登上皇位,對她這位姑姑恐怕都沒有什么好感。 與其將她們認回去,倒不如就維持現狀。 這樣一來,可以避免隱藏在暗處的逆黨對她們動手報復長公主,二來,因為不論是陳淮還是沈驚春都是有用之人,留著這身本事去向新皇表忠心,才是更好的做法。 “我覺得她也挺可憐的?!?/br> 沈驚春連連嘆息。 駙馬娶她是為了權勢,之后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權勢又搞了個表妹出來惡心她,和離之后好不容易孩子在肚子里一天天長大,又遇到刺殺,結果兵荒馬亂之中孩子被掉包,連那個假的最終也沒留住,被人為的弄死的。 長公主雖然沒說,但常嬤嬤卻偷偷跟她說了,當初那個孩子是被駙馬買通了公主府的下人,刻意讓孩子染上風寒的。 孩子死后雖有尊榮,但這么多年都過的有如行尸走rou一般,每天都在佛前誦經祈福償還罪孽。 這么多年來,恐怕唯一能讓她稍微感到欣慰的,就是皇帝多年如一日的尊敬。 陳淮沉默的聽完,才低聲道:“再看看吧,等今天這事平息,我們再找機會去看看她老人家?!?/br> “也只能這樣替我那泡在苦水里長大的爹盡孝道了?!?/br> 第120章 按照原本的計劃, 沈志輝應該在正月十七這一天在東水門外的運河碼頭,登上返回慶陽的船只,然后回老家將他們一家勸到京城來。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因為上元節事件, 正月十五當晚,京城的所有城門就都關閉了。 等到京城的民眾第二天從睡夢中醒來,原本的城門守衛已經交由駐扎在城外的禁軍接手, 且只許進不許出。 只國朝立朝以來, 封禁城門一事也只在當今皇帝奪位時出現過一次, 但那次也只是持續了一天就解了封,隨即改朝換代,先帝退位今上登基。 第一天哪怕整個城里都在搜捕逆黨, 但所有人都還以為這事很快就會結束。 可第二天城門依舊被禁軍把持, 搜捕逆黨的動作也并未停下。 第三天北衙四衛開始滿城抄家抓人,上至朝廷大員下至販夫走卒, 被抓之后根本不給喊冤的機會, 直接拉到刑場砍頭, 京城人人自危。 …… 朝廷并未禁止城內的商業活動, 但這種情況下, 根本沒有人敢開門做生意。 包括國子監太學在內的諸多國家單位,原本定于正月十六重新開學的計劃也被擱淺。 沈驚秋沈志清幾個原本打算過完小年就回茶山的人, 也被迫留在了京城之內。 全家上下不算茶山那邊的張大柱等人, 光是擠在京城院子里的就有二十多人, 而京城寸土寸金, 這么多人擠在兩進的小院子里還不算什么, 更令人忍受不了的是,從第三天開始, 家里的儲備物資就開始告急。 米面倒是還有不少,但蔬菜rou制品已經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情況了。 跟著沈家從慶陽來京的還稍微好些,能吃辣,就著燒椒醬也能勉強吃飯,但在京城買的人還沒適應辣椒,每天只能吃干飯。 沈家附近的鄰居比他們還不如,這群人連一罐燒椒醬都沒有,院子又太小,能有地方種一把小蔥就很不錯了,根本沒地方種菜。 城門封禁八天之后,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解了封。 天色未亮,京城各處街道就傳來了灑掃的聲音,等到天亮之后居民們打開門出去一看,各處街道已經被沖洗一新,尤其是御街之上,上元那晚流的血已經全部被沖洗干凈。 沈家院子里,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再不解封,別說菜了,就連米面都要告罄了。 “冬至你帶兩個人跟李嬸一起去買菜,今天暫時先少買一點?!?/br> 一個城被封了八天,各處都由禁軍把持,吃的喝的必然消耗一空,城門一開,米面還好一些,但菜蔬這些必然會在第一天瘋狂漲價。 冬至應了一聲,喊了幾個手上沒事的小子跟著李嬸一起去了菜市。 房間里,經過了上元節,沈志輝原本想要把老家父母全接到京城來的想法,也開始動搖:“感覺京城好像也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好啊?!?/br> “這話在咱自家人面前說說也就算了,可千萬不要到外面去說?!?/br> 沈驚秋低聲說道:“不過,你這話卻是說錯了,無論何時,京城永遠是最安全的地方?!?/br> 皇帝在京城,京畿大營常年駐扎著幾萬兵力,這些禁軍可不是吃素的。 這回封城八天,更是說明外面或許動蕩不安,而京城附近還在皇帝的掌控之中,封城不僅是為了斷絕這群混進城里的逆黨逃跑的可能性,更是為了將京城里面那些私下里跟逆黨有聯系的黨派一網打盡。 屋里只有只有沈家幾個人,方氏和豆芽帶著兩個孩子在院子里曬著太陽,三個學徒也在店里看店,但即便如此,沈驚秋的聲音也壓的很低:“總感覺未來幾年或許會有戰事發生?!?/br> 大周疆域遼闊,建國到現在也有兩百年之久,表面上看上去國泰民安,但如果真的國泰民安,又怎么會搞出封城這種事情來,而且封的還是一國都城,搞的人心惶惶的。 沈驚春倒是想說之所以發展成這樣,那是因為當今皇帝已經活不了幾年,在這個節骨眼上搞封城,或許是想要大周的繁華繼續延續下去。 不然等他一走,以目前這些皇子之間的明爭暗斗,絕對會出大事。 沈驚春甚至都忍不住暗戳戳的想,皇帝要不就干脆在最后的關鍵時刻,只留一個最合適繼承皇位的兒子,把其他那些不安分的兒子全部帶走算了。 幾個人在這件事上并未多聊,很快就轉移了話題。 京城封城,沈志輝沒趕上回慶陽的船,人家船隊事發之時停在外面的運河港口里,這時咋都不知道順著河流行駛到哪里了,他要回去,還要另外再找一支船隊才行。 在屋里說了沒多大會,外出買菜的幾人就回來了。 一到家,冬至就滿臉復雜的道:“菜價沒有漲價,咱家附近那個菜市里面有幾個五城兵馬司的人在巡視,一旦聽到哪個攤子亂喊價格就會去警告,一次警告之后若不聽,再有二次直接帶走關大牢?!?/br> 幾個京城本地人還好一些,方氏和從慶陽來的夏至則是滿臉驚訝:“這么嚴重?” 陳淮道:“哄抬物價本來就是商人牟取暴利的手段,這很影響京城的治安和秩序,是大周律明文禁止的,其實并非只有京城如此,這項鐵律在大周各個州府都有推行,只不過有的地方山高皇帝遠,陽奉陰違罷了?!?/br> 沈驚春是沒怎么看過大周律,原主又是從小吃穿不愁,也沒注意過這些事情。 現在聽陳淮一說,倒是覺得大周律是真的挺完善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到,而當今皇帝顯然從某個方面來說,也算的上是一個好皇帝。 自從女帝退出歷史舞臺,男帝當政,大周就開始往周邊侵略,直到當今皇帝登上皇位之后,侵略的腳步才停了下來,全國開始進入休養生息的幾十年。 方氏不太懂,但不妨礙他從陳淮的嘴里,聽出他對皇帝那種隱隱的推崇:“這樣啊,那京城確實還不錯?!?/br> 吃了好幾天白飯,今日解封好不容易吃了頓有菜有rou的飯,給眾人感動的都想哭。 晚飯過后,長公主府就有人登了門。 上次在東慶樓,皇帝走之時就說了沈驚春救駕有功,等著封賞。 雖然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根本沒有這個功,但并不妨礙這幾天來她每天都抽時間出來想這個事情。 平陽長公主攤了牌,但為了她們家的安全著想并不打算讓她們認祖歸宗,所以這個封賞不僅是一個當祖母的對自家孫子孫女的補償,更是她對她們的另一種保護。 這回來的并不是常嬤嬤,而是小丫鬟柳枝。 她也并不是自己一個人來,馬車上還帶著明天接圣旨要用到的東西,香案之類的一應俱全。 “主子說明日上午,便會有天使上門宣旨,除了一些金銀上的賞賜,還另有一個鄉君的爵位?!?/br> 東西直接被搬到了堂屋里放著,柳枝笑盈盈的給眾人見了禮。 “在內城還有座宅子要賞賜給鄉君,只是那宅子的前主人前幾天才被抄了家,如今里面還沒收拾出來,但是還請鄉君放心,里面是沒有見血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