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養家日常 第82節
他們家看中的那塊地雖然大,但是平山村人也多,保不齊原本墓園這邊的地不夠了,大家就把主意打到那邊的地上去,干脆就直接將地買下來算了,反正山地比下面的荒地還不值錢,且陳淮現在還是個舉人,說不得買地還能有些折扣。 舉人的名頭果然很好用,以前即便是塞了錢,辦事都有點磨蹭的衙役們,現在幾乎是陳淮前腳剛到,后腳他們就派了人過來丈量土地。 像這種山地三兩銀子就能買一畝,陳淮中舉又是解元,朝廷那邊有賞銀,他干脆就直接買了一百畝,囊括了山腳下墓園這邊的小半個小山頭。 到了晚上,方氏就說族里同意他們家這邊遷墳了,只不過五爺爺這邊,他還有其他的族親健在,所以就算是族老允許遷墳,也只能遷五爺爺兩口子的墳過去。 方氏巴不得這樣,這還給自家省錢省事了。 所有事情辦妥,陳淮那邊忙著應付縣城各種宴請,方氏則專程去了廣教寺一趟,請大師們算了算,將動土的時間定在三天后。 到了正日子這天,一道早天邊就霞光漫天,一輪碩大的彩虹遠遠掛在蒼穹之下,而東翠山的西邊則出現了美輪美奐的西邊。 這倆奇景同時出現,震驚了整個祁縣。 方氏雖然激動,但到底理智還在,平山村一些人更是說什么,陳淮是文曲星下凡,他那親娘和岳母怕是托了他的關系上天當神仙去了。 傳的有理有據。 連陳淮都看看東邊的彩虹,再看看西邊的佛光,都有點懷疑了。 沈驚春一陣無語,要不是她來自現代,知道這兩種自然現象都有科學依據,她就差點信了。 今日來幫忙遷墳的都是族里人,本來就因為陳淮的原因態度特別好,經過一大早這兩大奇觀的事,遷墳的過程更是畢恭畢敬,全程都沒有一個人敢大聲說話。 遷墳就在一種肅穆到有些詭異的氣氛中完成了。 第86章 遷完墳剩下的基本也就是田地的事情了。 沈驚春直接去找了沈延東, 自從出了辣椒地那件事之后,她就不愛找族長說事了,有什么事沈志清能辦的就找沈志清, 他辦不了的就找沈延東, 反正就是不想找族長。 “家里這些地那五畝棉花地和五畝種了小麥的地,我自己留著,想請大伯幫著種, 這些田都不用交稅, 已經種下去的小麥, 等收成了給我一半就行,小麥收完也只收四成租,大伯你看行不行?” 一般家里有地的大地主都要不就是家里養著長工, 要不就是雇傭短工種地, 因為租出去的地要收七成的租,所有這年頭的佃農其實并不多。 沈驚春這些荒地當然不能跟那些良田作比較, 可這些荒地也并不算差, 她舍得花錢, 地開出來之后又是漚肥又是雇人去山上挖腐葉土, 如今的地力起碼也跟中等田差不多了, 所以她才敢開口要小麥的五成。 沈族長一家子一直都有幫著沈驚春種地的,對她家的地力也有一定的認知, 雖然很想租這些地, 可是遲疑了一會, 還是道:“不如將這些地租給你四叔種吧?!?/br> 沈驚春一愣:“四叔?沈延安?” 她都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關于老宅那邊的消息了, 而且沈延安這樣一個游手好閑的人, 怎么可能靜下心來種地? 沈延東顯然也是清楚沈延安是個什么樣的人的,見沈驚春反應這么大, 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開口幫沈延安解釋道:“延安這個人其實秉性并不壞?!?/br> 沈驚春當然知道沈延安人不壞,甚至可以說他是老宅那一群人里面,唯一一個善良的人,要換做一般的人,沈延富得了天花,連他老婆孩子都不跟去伺候,別人怎么可能會去,可沈延安在不知道自己可以免疫天花的時候就去了。 沈驚春奇怪的點只是在于,沈延安居然會種田? “你大伯去了之后,李氏就一直在鬧著分家,你爺奶這些年的錢都供你大伯讀書去了,家里看著風光其實也并沒有什么錢,大房二房為了這事吵的不可開交,撕扯了不知幾次,最后以延安的退讓結束,家里良田都給前面兩房分了,他自己就只得了幾畝下等田,和你們家原來住的那兩間倒座房?!?/br> 沈驚春一陣無語。 真不知道該說沈延安是太善良了還是太蠢了,幾畝下等田能干啥?現在沒了沈延富這個秀才免稅,忙一年下來除去本錢和糧稅,他還能剩下多少? “行,這事我后面去找他說,還有另外那些地,大伯你買不買?四兩銀子一畝,地還是掛在淮哥名下,可以免稅,還有牛車騾車,這一去京城兩千里路,這些東西都不太好帶,我打算全都處理掉?!?/br> 沈延東一聽眼睛就亮了。 免稅的田,哪怕是下等田那也是好東西啊,更何況沈驚春家這些田還都是很不錯的田呢,先前那十畝只收四成租的田他可以拒絕,但這些田他是真的拒絕不了。 可五十畝田,四兩一畝也要二百兩了,再加上牛車騾車這些,只怕沒有三百兩是肯定拿不下來了。 他們家早早就分了家了,家里他們夫妻兩個和三個兒子都不是懶人,這些年也存了些錢,但是大兒子娶親花了不少,兒媳婦雖然有陪嫁,可他做不出那種惦記兒媳婦嫁妝的事來,本來今年跟著沈驚春種辣椒,是能存下錢的,可偏偏老三作死。 之前老二提出要跟著沈驚春一起京城見世面的時候,他們夫妻兩個就將家里的銀錢拿出來算了一筆賬,現銀也不過二十兩不到罷了,離三百兩那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可如果放任這些田從自己眼前溜走,他又實在不甘心,想了想咬咬牙道:“一時半伙實在是湊不出這么多錢,要是可以的話,這田能不能也收四成租讓我們先種著,等湊夠了錢再買地?” 如同開不了口問兒媳婦要嫁妝銀子一樣,沈延東一樣開不了口讓沈驚春先將地給他們種,后面再慢慢換錢。 “這樣也行,不過我們去了京城,家里的房子還要大伯多看顧才是,所以這田租就給三成吧,我們到了京城可能一年半載的也回不來,到時候會托人送信回來的,攢夠了錢給我們送個信過去就是?!?/br> 沈驚春沒說什么地先種著錢不用急的話,親兄弟明算賬,人都說小恩養貴大恩養仇人,即便是親戚之間也是如此,有的時候過于大的恩情反倒會讓對方養成一種習慣,久而久之會讓人養成習慣,一旦哪次別人需要你的幫助,你沒幫,那么在他心中就會變成你的不對。 沈延東這次沒拒絕,滿懷感激的朝沈驚春道了謝。 從族長家出來,沈驚春直接拐到了老宅那邊。 原本當初剛回平山村老宅給她的感覺就是過于安靜,現在沈延富死了之后,大房二房之間的雞飛狗跳,反倒是讓這座宅子多了幾分生活的煙火氣息,隔得老遠都能聽見李氏的大嗓門。 老宅的大門虛掩著,伸手就能推開,沈驚春卻沒推門,只站在門外高聲喊:“四叔在嗎?我是沈驚春找你有點事?!?/br> 門里李氏破口大罵的聲音戛然而止,一陣急匆匆的腳步傳來,大門被人拉開,露出李氏那張大盤子臉來。 李氏本來就長得比一般農村婦人要壯些,原本還在老宅的時候,因為沈延富是個秀才,他媳婦在家也被高看一眼,每日就是繡花賣錢,一雙手要保養,家里的活計少有動手的,廚房的伙計大多都是李氏包了,常年偷吃讓她臉上有些橫rou。 這么幾個月沒見,老宅還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狀態,她居然還能長胖,笑起來下巴上的rou都要疊出三層來了。 一見沈驚春,李氏就滿臉笑容的道:“哎呀,是驚春來了啊,快進來坐坐,餓不餓啊,鍋里剛蒸好了白面饅頭,我給你拿兩個吃?!?/br> “不用了,我找四叔的,他在家嗎?” 沈驚春禮貌的微笑,順便往后退了一對,視線越過李氏碩大的身軀往院子里看。 這么久沒到過老宅,里面似乎與上一次看到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區別。 李氏被沈驚春拒絕,也不生氣,張嘴就準備喊閨女出來陪沈驚春說說話,用現在村里那些婦人們的話來說,沈驚春現在是手里漏點出來,就夠她們一輩子的嚼用了,適時的低頭那真的沒什么。 她剛喊了一聲,里面沈延安就低著頭快步走出來了。 出了門也只是看了一眼沈驚春,就往一邊沒人的角落里過去了。 辣椒地被毀的時候,沈驚春讓沈志清去叫村里的青壯年,也不知道是他沒叫沈延安,還是沈延安自己不肯去,反正沈驚春是沒見著他。 與李氏的情況截然相反,這么久沒見,沈延安整個人都瘦了幾圈,原本還算壯實的身形現在簡直單薄的像張紙,周身都籠罩在一種莫名的喪氣之中。 沈驚春看了眼還在老宅門口探頭探腦的李氏,就飛快的闡述了一下來意。 “多謝你的好意,不過不用了,我不想在村里繼續待下去了,正好有朋友在鏢局那邊,說是最近再招鏢師,我也學過幾年拳腳打算去試試?!?/br> 沈延安想也不想就拒絕了。 抬起頭來時,沈驚春才看見他臉上有幾道抓痕,看著還很新,她對探知別人的事情并沒有什么興趣,既然沈延安不想種田,她也就沒多廢話,直接又去了族長家,將那十畝地也一并托付給了沈延東。 沒過兩天,家里東西全部打包好,一家人在一個天還沒亮的清晨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平山村。 家里的大件東西一樣都沒帶,但因帶了許多棉花和辣椒之類的,光是馬車,就雇了八輛,靠掛在一個往京城去的商隊里。 因著商隊還要去慶陽收提貨,所以一行人也要跟著一起去慶陽,在那邊待上兩天,再從慶陽的貨運碼頭跟另外一支商隊匯合一起登船,接著一路順著運河去往京城。 這也是為了安全著想,現在雖然是太平盛世,但是難免會遇到匪徒,人數越大的商隊,那些匪徒越是不敢動手。 聯系船隊的事情,也有靠掛的商隊一并解決,只要交夠了銀子即可。 沈驚春好歹也是往返過一趟慶陽的人了,再一次坐上通往慶陽的馬車,對那種高強度的顛簸居然有了一種詭異的適應感,陳淮更是游刃有余。 方氏和兩個小丫頭卻是有點暈車,一天的馬車坐下來,直接吐了七八回,搞的整個車廂之中都是一股怪味。 等到四五天的路趕下來,車隊停在慶陽的碼頭,方氏整個人都虛弱的不成樣子,反倒是一開始暈的七葷八素的白露和小雪已經適應了那種高強度的顛簸,臉色好看了不少。 “接下來兩天大家可以自由行動,第三天辰時船隊會在慶陽碼頭靠岸停一上午,未時之前出發,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好時間,如果錯過了時間,船隊是不會因為你們個人的原因停下來繼續等的?!?/br> 商隊的管事站在兩個大箱子上高聲囑咐眾人道:“沿著碼頭這條街道過去沒多久,有一家名叫遠方來客的客棧,是我們商隊往來常住的客棧,在慶陽沒有房子的可以到那邊看看落腳,離碼頭也近,后天登船也方便?!?/br> 說完這些,就跳了下來朝陳淮笑道:“陳舉人去了客棧之后報我李老四的名字就行,掌柜的給你們安排的一定是舒適的房子?!?/br> 陳淮朝他一拱手道:“如此就多謝李大哥了?!?/br> 當即,在慶陽有房的都回自家去了,沒房的也排著隊往李老四說的那間客棧趕。 陳淮在慶陽雖有一間小院,但位置卻在城南,而這座客似云來的貨運碼頭卻在慶陽城外的東北方向,到時候往這邊來又是一件麻煩事,且那間小院子也住不下這么多人,索性就直接去了客棧安頓下來,到時也方便行事。 這間叫遠方來客的客棧做的就是碼頭來往商隊的生意,早早就有數名伙計等在門口接待,車隊一停,就迎上前來詢問。 張大柱等人到底是鄉下來的,到過最遠的地方也不過是祁縣,一下到了慶陽,有點不習慣這樣的大場面,行為難免有些畏首畏尾。 陳淮也沒指望他們下去跟客棧的人交涉,好在前面的車上已經有人下了車朝那伙計道:“咱們這一行人都是李四爺介紹過來的?!?/br> 那伙計一聽臉上笑容就燦爛了兩分,忙道:“原來都是四爺介紹來的,快里面請,不知道諸位貴客一行多少人?咱們好安排住宿?!?/br> 那人道:“咱們人多,不知道貴客??蛇€有空著的院子?” “有的有的,貴客請先進門,馬車自有人安排妥帖?!?/br> 沈驚春這邊將兩個小的抱了下來,另一邊豆芽也將方氏扶著下了馬車,張大柱等人則待在車上看著車里的東西。 一行人進了客棧的大堂,那伙計一開口,掌柜便道:“貴客們來的倒是巧,單獨的院落還有兩處,一處大些能住人的屋子有八間,一處小些的,只有四間房?!?/br> 大滿還留在陳家院子那邊,沈驚春一行大大小小十三人,另一邊也是一大家子,人數比沈驚春這邊還多些,足有二十三人。 大家都是去京城的,有一路同行的情分在,日后說不得也能常來常往,那一家子有心想跟陳淮這個舉人結交,可又實在不想一家人去擠小院子或是分開去住客房,正猶豫間,便聽陳淮道:“勞煩掌柜給我們安排小一些的院子?!?/br> 像這種專做往來客商生意的客棧,別的不多就是床多,四間房雖然住不下全部的人,可也能勉強擠下大半,他和沈驚春直接去自家院子住兩晚也使得。 陳淮主動開口自然再好不過。 跟著領路的伙計到了客棧后院,張大柱等人早已跟客棧的伙計等在那邊,確定好住哪個院子之后,一行人就飛快的往院子里卸東西。 來的路上沈驚春就交代了,客棧的東西不一定干凈,到了地方之后,要換上自家帶的被褥,大雪等人在外面雖有些畏首畏尾的,但進了院子之后第一時間就開始動作了起來,鋪好了床,就扶著方氏休息去了。 沈驚春站在外面看著伙計們卸貨,就忍不住朝陳淮道:“要說張叔他們現在看來是老實又本分,完全沒有咱家人好說話,就輕狂起來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可以前在村里接觸到的都是村民,還不覺得,現在到了城里才發現他們有點畏首畏尾的,這還只是慶陽呢,到了京城之后,總不能什么事,都是我們自己出面去辦?!?/br> 這倒不是她貪慕虛榮想過那種呼奴喚婢的神仙日子,只是到底人靠衣裝馬靠鞍,地位不一樣了,如果還跟以前一樣生活,那么就會被其他人看不起。 沈驚春還好些,去了京城之后,給他哥看了病,就打算一邊種田一邊繼續發展自己的家具事業。 但陳淮不一樣了,他現在好賴是個舉人,以后接觸的多半也是身上有功名的人,尤其是他們離開祁縣之前,陸昀還特意交代了陳淮,到了京城之后要記得去拜訪他幾個師兄。 陸昀其他幾個弟子,除了專攻學術打算成為一代大儒的,其余幾乎都留在了京城,最差的如今也是個正六品的官,陳淮與這些師兄多年都見不了一次面,也沒有什么交情可言,哪怕做師兄的看在老師的份上對他照顧有加,但下面那些下人難免會看人下菜,看不起他。 沈驚春皺眉道:“我想了想,以后等你考完當官,咱們家總歸還是要添下人的,與其到時候到了京城再買,還不如直接就在慶陽買了帶過去,也不過是多花些路費罷了?!?/br> 慶陽買的下人,到了京城之后人生地不熟,總歸會對她們家忠心一些。 陳淮笑道:“你想的倒是周全,那等會吃過午飯,我們就喊輛馬車來直接去西城區的牙行看看吧?!?/br> 西城住的都是權貴,那么自然人口買賣的質量也要比其他城區的牙行要高的多,從那邊發賣出來的,幾乎全都是□□的差不多,買回來就能直接用的人。 吃了頓簡便的午飯,二人交代了張大柱等人一聲,就直接出了門往西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