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看皇后多嬌美 第61節
一片驚異的目光中,探花郎孫博堯率先反應了過來,趕忙下馬問道,“不知姑娘尊姓大名?若非姑娘,方才在下必定要遭受飛來橫禍?!?/br> 衛婉清才剛忙活完,聞言只笑了笑道,“一點小事,不足掛齒?!?/br> 孫博堯一怔,還想在說些什么,卻見她卻轉身騎上了方才騎的馬,沿著原路回去了。 此時,周遭百姓還在紛紛感嘆。 “也不知是哪家的姑娘,竟如此厲害!” “是啊,看來明明年紀不大,但那身手與膽量,便是許多男子也比不上??!”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莫不會是觀音在世?” …… 聲音傳入耳中,孫博堯也終于回了神。 并沒再猶豫多久,他便也抬步,朝她的方向追了過去。 第49章 第二日,鎮國公府迎來了一道圣旨。 與從前不同,今日這道圣旨,是給衛三姑娘衛婉清下的。 當今陛下在圣旨上說,衛三姑娘昨日不顧危險,以一己之身當街套馬,不僅救了當時正在游街的三甲才子,也替周遭百姓解除了危機,這種俠義心腸值得贊揚。 為了表彰衛婉清的義舉,皇后特邀她于明日午后共赴上觀園一游。 眾所周知,在舉行傳臚大典后的第三日,皇家園林上觀園中會舉行恩榮宴。 所謂恩榮宴,乃是每年殿試過后,皇帝為新科進士們舉行的宴會,到場者均為在殿室中嶄露頭角的才子。 衛婉清是女子,并不能由皇帝直接邀約參加男子云集的晚宴,但由她的大jiejie衛婉寧邀請著去園中賞景,倒是可以。 然也是至此,衛家眾人才曉得,原來衛婉清昨日干過這樣一件事。 宣旨官走后,二嫂楊雪茹恍然道,“原來昨日你昨日下了車救人去了,我還說怎么這么久?!?/br> 祁氏則嗔道,“當街套瘋馬?你也不怕自己出個什么事,怎的這么大膽!若是傷著了可怎么辦?” 沒容衛婉清說什么,大嫂錦容卻笑道,“三嬸現如今可不能苛責三meimei,你瞧,帝后專門降旨邀請三meimei參加恩榮宴,這是多大的殊榮?全天下也未準能找出第二個?!?/br> 聽她這樣一說,祁氏也跟著腦筋一轉,不禁高興起來,對女兒道,“那恩榮宴全是剛獲得功名的才子,一定能有年紀品貌都不錯的,快快,趕緊回去準備準備,明日一定要打扮的文靜些,莫要再舞刀弄棒,嚇壞了人家!” 衛婉清哭笑不得。 其實也不怪祁氏著急,因著衛婉清自小習武,不少門地相當的世家都不敢求娶,生怕娶個“厲害”媳婦回去,將來萬一鬧不和,自家的兒子要吃虧。 因此雖說已經到了年紀,但上門求娶她的人明顯要比衛婉寧及衛婉卉少得多。 自家女兒模樣又不差,祁氏能不著急嗎? 但衛婉清卻頗有些奇怪,她那日套住馬后便坐車走了,陛下怎知套馬的是她? 所謂胳膊擰不過大腿,衛婉清雖然不喜歡涂脂抹粉,但礙于娘的“權威”,到了第二日午后,她還是被丫鬟們精心裝扮了一番,去了上觀園。 上觀園園如其名,院中所有景物,無不是上乘中的上乘,花木都是民間難得一見,樓閣亭臺亦是別具匠心。 這園子雖沒有“金波萬頃”的金波園那般大,但勝在精致,游玩起來也別有滋味。 午后入園后,新科進士們都在“暢春苑”中同皇帝說話,衛婉清則領著小太子外甥,隨大jiejie衛婉寧一道先看了一番景。 沒等走完,卻聽皇帝傳召,道是請她們去暢春苑中。 衛婉寧笑道,“陛下大抵是要同你賜賞,你可先想好想要什么?!?/br> 衛婉清則有些不好意思,“陛下實在太客氣了?!?/br> 幾人入了暢春苑,宮人們趕忙扶著衛婉寧在御駕旁就坐,衛婉清則立定,規規矩矩向皇帝姐夫行禮。 “小女參見陛下?!?/br> 朱永琰今日身穿團龍常服,看來平易近人,溫和道,“平身,昨日一早聽聞你的義舉,朕心間甚慰,憶起當初聽皇后提及,昔日太子滿月之時,險些發生意外,是你及時出手化解了險情,朕當時未來得及謝你,眼下你又替朕立了一次功,朕該如何獎賞你才好?” 話音落下,眾人都向衛婉清投去欽佩目光,原來這位姑娘還曾救過太子? 但其實,衛婉清自己都差點忘了此事,此時聽皇帝姐夫這樣一出,方想起來。 皇帝賜賞,對常人來說無不是天大喜事,但衛婉清卻一臉認真道,“陛下言重了,小女乃是太子殿下的姨母,昔日出手自是應該,而昨日,小女出手也不過出于本性。身為子民,凡有能力者,都該為社稷蒼生出一份力,此也是小女身為子民的一份責任而已,實在不能因此而邀賞?!?/br> 別看她小小年紀,但渾身都透著一份灑脫之氣,這話一出,立時引來一片贊嘆聲。 而相較之下,探花郎孫博堯的目光中更有一層深意。 衛婉寧同夫君笑道,“臣妾就說,三meimei絕不會因此而向陛下邀賞?!?/br> 朱永琰也頷了頷首,笑道,“不愧是皇后的meimei?!?/br> 但話已出口,總不能輕易收回,他便又問道,“那,你可有什么愿望?” 卻見衛婉清頓了頓,“若說愿望……” 似乎真有什么心事一般。 這叫眾人紛紛好奇起來,君王也大方笑道,“但說無妨?!?/br> 只見衛三姑娘咳了咳,大膽道,“小女只愿,有朝一日能看見女子可以參加武舉,光明正大為國效力?!?/br> 她吐字清晰,聲音清亮,叫在場每個人都聽得清楚。 但話音落下,卻見不少人面色復雜起來。 畢竟千百年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在世俗眼光中,女子只是生存于內宅之物,在家從父出嫁從夫,連自己的主意都不該有,何談參加武舉,光明正大為國效力? 如此“離經叛道”的想法,令許多從小讀圣賢書的人不敢茍同。 只是須臾,卻聽有人贊揚道,“古往今來,華夏大地總是不乏有能力的女性人才,譬如婦好,樊梨花梁紅玉這般,為家國建功立業無數,甚至令男子望塵莫及,若有朝一日,能容女子們有獲取功名,建功立業的機會,相信會有更多人才涌出?!?/br> 時至今日,這還是第一個敢公開主持她的人,衛婉清一怔,不由尋聲望去,卻見那說話的是位年輕男子。 模樣白凈秀氣,似乎還有些眼熟。 她又仔細想了想,終于反應了過來,這似乎是前日被圍觀百姓們贊揚“長得好看”的那位探花郎? 而此時,探花郎把話說完,也朝她投來目光,并面帶微笑的輕輕頷了頷首。 衛婉清怔了怔,不知怎的,竟覺得臉忽然有些發熱。 上座之上,衛婉寧悄悄看著一切,心間甚是欣慰,能在這種場合支持三meimei的觀點,這孫家郎君果然是好樣的。 但這樣的時刻,不能叫這兩人被孤立,她也及時出聲道,“這的確是個好建議,天下不乏三meimei這樣的人才,若困于閨中,實在有些浪費,陛下何不考慮一下?” 這話一出,叫有些想要反駁的人一時不敢再開口。 畢竟誰都知道帝后恩愛猶如神仙眷侶,皇后此時能如此開口,大約代表了陛下的態度。 果然,待皇后說完,只見君王頷了頷首,道,“的確不錯,但事關重大,且容朕仔細想一想?!?/br> 恩榮宴后,新科進士們均領到了各自的差事,開始了為蒼生社稷效力的日子。 而不久之后,衛家三姑娘的提議也被搬上了朝堂討論。 只是這個話題才出,便遭到一眾大臣的譏諷。 有老氣橫秋的文官批道,“這個想法簡直胡鬧!女子公然拋頭露面,簡直傷風敗俗,成何體統?” 也有五大三粗的武官嘲笑道,“女子們都是花拳繡腿,那武舉考試其實鬧著玩兒的?倘若一不小心被打死打傷,可怎么好?” 這樣的反應,衛婉寧其實早就料到。 她也知道,自己的夫君面對這樣幾乎一邊倒的反對之聲,其實很難。 尤其,他才登基沒有多久。 但她身為女子,也并不甘心被那些高傲自大及腐朽的男人們如此輕視。 因此,她不能無動于衷下去了。 她找了一日,去到金波園中拜見太上皇。 其實對于朝中之事,太上皇早已有所耳聞。 此時見她忽然到來,也大致猜到了她的目的。 因此未容她開口,老人家便主動道,“朕已經退休,這些大事自有做主的人,你便是來求朕,朕也做不了什么?!?/br> 其實,衛婉寧也已料到太上皇會如此說,此時并不急躁,只笑道,“不論何時,皇祖父都是百姓心間的天子,您的話,一定能令天下人信服?!?/br> 太上皇并不上當,只哼道,“那你且說一說,朕為何要幫你?朕有空在此養花種草不好么?何苦要招那些文人罵?” 卻聽她笑道,“其實皇祖父并不是只在幫孫媳與陛下,若此事能成,也是圓了皇祖母當年的心愿?!?/br> 仁德皇后的心愿? 太上皇一怔,卻聽她續道,“當年皇祖父您帶領將士們打天下之時,都是皇祖母在后方周全糧草,冬衣等后勤之事,孫媳曾聽家中祖母講過,皇祖母有勇有謀,心懷家國,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只因是女兒身,當時便有諸多人不服,甚至輕看,但皇祖母憑借智慧,每每都能及時將糧草衣衫籌拓起來,運送至前線將士們的手中?!?/br> “但中途遇到過的艱難阻礙,卻只有皇祖母知道?!?/br> 她嘆道,“皇祖母曾對孫媳的娘家祖母說過,若有朝一日女子能為官,定不會比那些庸碌無為的男子們差?!?/br> 話音落下,只見太上皇陷入了對發妻的思念之中。 他頓了頓,又道,“不知皇祖父可還記得,您曾經許過孫媳一個恩典?” 只見太上皇挑眉,“你要用在此事上?要知道,你已經是皇后,這件事能不能成,對你沒有什么影響?!?/br> 衛婉寧卻笑道,“孫媳有幸得陛下賞識,也得皇祖父恩典,有今日母儀天下的一天,但世間許多女子不及孫媳幸運,因此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今日,孫媳便想替全天下女子來求一求您的恩典,也算斗膽替皇祖母當年的夙愿來求?!?/br> 話音落下,只見太上皇沉默一陣,終于開口道,“你且先回宮,朕要再考慮一下?!?/br> 衛婉寧應是。 不過三日,金波園的太上皇降下一道圣旨,準許今年的武舉考試試行女子參考。 但,要專門設立考場及規則,具體內容要由禮部兵部等商議再出。 雖則還是有條框,但著實令天下女子為之一振。 尤其鎮國公府的衛三姑娘,簡直要歡呼上天了,當即便跑去祖母伯父及爹娘面前,表示要參加今年的武舉。m.xδ1貳3. 衛三爺一向支持女兒習武,因此并無意見,衛崮見三弟同意,也沒有阻攔,衛老太太只跟孫女道,“這是你自己掙來的,你自己做主便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