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看皇后多嬌美 第30節
但沒過多久他就發現,對方竟對天山周圍的地形十分熟悉,且行事十分沉穩,分明不似頭一次上戰場的人。 在其帶領下,不過兩戰,就已重創匈戎八千人,打的這個好戰的民族一時縮在營中,當起了烏龜。 這般豐厚戰果令軍中士氣大振,衛俊鴻覺得,該乘勝追擊,趁匈戎毫無還手之力,將他們趕盡殺絕。 朱永琰指著地圖上的一處,與他道,“要想殺到他們近前,必須要經過此處,但此處地形險峻,一旦對方有埋伏,我們將損失慘重?!?/br> 衛俊鴻看清那處地名,不禁一怔,黑熊嶺? 他記得臨行前meimei曾提醒過他,說得也是同巽王一樣的話。 一旁,衛興主動問道,“那殿下可有什么好主意?” 朱永琰道,“前幾年匈戎接連內戰,國力損耗巨大,而今他們膽敢再次犯我邊境,也是因為國力虧虛,平民挨餓,無法之下的鋌而走險。他們的糧草撐不了幾日,再等幾天,他們會主動出擊,到時我們可引出對方全部兵力,好過冒進?!?/br> 這個主意好! 衛興立即表示贊同,眼見如此,衛俊鴻也只好放棄了念頭。 又過了幾日,果然如巽王所說,匈戎人忍不住主動出擊了。 而衛家軍早已等候多時,立即上前迎戰。 只是在出戰前,朱永琰忽然命衛俊鴻的副將常周田留在營中。 常周田雖然不滿,但軍令在上,只好遵守。 大軍前線殺敵,營中頗有些冷清。 常周田想了想,回到帳中悄悄寫了封信。 沒成想,就在他落筆的那刻,帳簾忽然被掀開,巽王的親衛梧直梧平走了進來。 第28章 眼看一天又是一天,當京城落下了初雪之時,遠方的好消息傳來了。 “大軍殺敵五萬,匈戎主動派出使者議和,咱們大勝了!” 錦容才打娘家禮王府回來,下了馬車顧不得歇息,便跑去衛老太太堂中,激動的向眾人宣布喜訊。 “太好了!太好了!能過個團圓年了!” 喬氏薛氏祁氏幾個面露欣喜,衛老太太閉目念了聲“阿彌陀佛”,也終于露出笑來。 衛婉寧卻還不能全然放心,急問道,“那父親三叔大哥二哥他們可都還好?” 卻見錦容使勁點頭道,“好,他們都好著呢!我父王今早才從朝堂回來,戰報上說,咱們損失寥寥,公爹三叔俊鴻哥俊英還有巽王,他們都好好的?!?/br> 老天保佑! 衛婉寧這才徹底松了口氣。 他們都好好的,都好好的! 上輩子的噩夢,終于避過了。 此時已近十一月末,為安撫征戰的將士們,弘武帝命大軍班師歸巢。 又是一路急行,半月后,衛家軍抵達京城。 自大勝的消息傳開,他們這一路無不受到百姓歡迎,而京城的氣氛尤為濃厚。 打入城門開始,路邊便擠滿了百姓,皆是為了爭相目睹英雄們的雄姿。 巽王騎馬走在最前,其次是衛崮,衛興,衛俊鴻衛俊英兄弟。 雖則正值隆冬,但沒人感覺寒冷,走了一路,家門近在眼前,他們心間都被溫暖及暢快包圍了。 經過戰場上的歷練,衛俊鴻衛俊英兄弟都成熟不少,尤其衛俊英,眉目間徹底褪掉了少年的稚氣,十分俊朗威武。 此時已經入了臘月,年關在即,有不少百姓出門采購年貨。 今日楊家二姑娘楊雪茹也帶著丫鬟春燕出來采買絲線。 雖是沒有多遠的路,楊雪茹還是坐了軟轎,只是出門還沒走幾步,正碰上將士入城,街道被百姓擠得水泄不通,他們只好停下等候。 春燕見熱鬧,忍不住好奇擠到前面觀望,眼瞧著騎馬的將軍們越走越近,待望見衛家二郎的臉龐時,她忽然眼睛一亮,匆忙跑回轎前稟報道,“姑娘,找著了找著了!” 楊雪茹奇怪撩簾道,“找著什么了?” 春燕激動的語無倫次,“恩公,恩公找著了!就是,就是當初救我們的恩公!原來就是出征的將士!是衛家軍!” 入城之后,將士們率先去參拜君王,弘武帝十分高興,不禁親自到宮門外迎接,還下令宮中大擺慶功宴,為功臣們接風洗塵。 入夜,集賢殿中燈火輝耀,弘武帝做東,朝中重臣作陪,只為招待巽王及衛家軍中眾人。 開場酒喝過,弘武帝的目光便落在了近前的長孫身上。 有日子不見,思念之情毫無掩飾的從這位祖父目中流出。 衛三爺心間一動,立時主動開口道,“啟稟陛下,今次出征,功勞多半應歸于巽王殿下,殿下通曉兵法,沉著穩重,令臣等十分敬佩?!?/br> 弘武帝頷首,不無動情的對長孫道,“當初你請命出戰,朕心間無不憂慮,唯恐你有所閃失,只怕無法同你祖母父親交代。沒想到你沒令朕失望,他們天上有知,也會為你欣慰?!?/br> 朱永琰謙謹恭敬道,“謝皇祖父,孫兒身為朱氏子弟,為朝廷百姓出征,乃是應盡之責,實不敢居功?!?/br> 弘武帝愈發滿意,慈愛笑道,“好,好,朕沒有看錯你!,來,上酒?!?/br> 宮人們趕忙將酒斟滿,宴間又是一輪舉杯。 弘武帝喝的紅光滿面,擱下酒杯,又對衛崮說,“此次出征耽擱了他們的婚事,如今你們既已回來,就叫禮部盡快擬定新日子,趕在年前把喜事辦了吧?!?/br> 雖然很有些不舍女兒,但君王發話,衛崮只能應是。 朱永琰趕忙道了聲,“謝皇祖父?!笨磥硎中老?。 而一旁,朱光深卻暗自捏緊了酒杯。 不知怎么回事,今次不僅朱永琰完好回來了,衛俊鴻也是毫發無傷。 安插的人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有君王發話,禮部很快重新擬好了吉日。 因要避過正月,時間不免匆忙了些,臘月二十二,新人成婚,正好過年。 雖沒剩了幾日,但早在出征前,兩府便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幾日籌備的時間,也算是綽綽有余。 唯有衛崮與衛俊鴻才出征歸來,頗有些舍不得衛婉寧,但圣旨在上也只能遵從。 眼看幾日匆忙而過,便到了衛婉寧出閣的日子。 早起梳妝披嫁衣,拜別祖母父親及其他長輩,這些事,她上輩子已經經歷過。 而今再做,依然滿是不舍。 老祖母與她語重心長道,“今后便是王府中人,當孝敬太妃,輔佐殿下,早日為殿下開枝散葉?!?/br> 衛婉寧點頭應是,也對祖母道,“而今家中安好,您也當放寬心,好好頤養天年?!?/br> 而今大哥順利凱旋而歸,家中又有錦容坐陣,料想祖母應該會比上輩子長壽的。 衛老太太頷首道好,目中仍有不舍。 但那迎親儀仗已經來到,衛婉寧只好蓋上蓋頭,被扶上了婚輦。 喜樂吹打一路,引來無數百姓圍觀。 眾人除過驚嘆高頭大馬上新郎的英俊,更是羨慕婚車中的新娘。 這位王妃出身顯赫高門,而今又嫁入王府為王妃,真是一路握著金鑰匙。 熱鬧一路,婚輦駛入巽王府。 禮炮聲聲中,衛婉寧被攙下馬車,垂目透過喜帕邊緣,能看見那人正紅繡金線云紋的袍角。 從今日起,他是她的夫君了。 懷著依然有些復雜的心緒,她隨他緩步往前,耳聽了一路恭喜聲,來到堂中行禮。 待禮畢,二人終于入了后院正房。 一路紅毯,房中亦是鋪天蓋地的紅色。 自先王薨逝,今次乃是五年來巽王府頭一回辦喜事,府中上下欣喜溢于言表,每一樣擺設都看得出用了心思。 皇長孫大婚,無人敢忽視,此時的新房中站滿了皇家女眷及宗婦們。 衛婉寧坐在榻邊,蓋頭很快被挑起,她下意識的眨了眨眼,對上一張光風霽月的面容。 朱永琰雙眸幽深沉靜,帶著毫不掩飾的笑意望著她,良久,贊嘆道,“真好看?!?/br> 身后頓時響起一片笑聲,二公主打趣道,“瞧瞧,果然是頭一回娶媳婦,新郎都看傻了!” 大公主也道,“郎才女貌,果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 其余人,如寧王妃,順王妃等,雖從前與衛婉寧結過怨,但而今成了一家人,且還是陛下親賜的婚事,只好也跟著附和。 喜娘端來合巹酒,在眾人目光下,新人交臂飲下。 外頭宴席已開,宗婦與新郎該去參宴了,臨走前,朱永琰對嬌妻道,“休息一下,想吃什么只管吩咐膳房?!?/br> 一雙眸子深情的能掐出水來,聲音不知有多溫和。 衛婉寧點了點頭,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不知是不是被酒刺激,臉也有些微微發燙。 簡單吃了些午飯,時間還長,衛婉寧卻沒有歇息,先將房中丫鬟叫到面前,詢問婆母徐太妃的喜好。 她上輩子與這位太妃沒什么接觸,眼下成了婆媳,自該認真對待。 只聽丫鬟道,“太妃喜靜,平素多居于自己院中,念念佛經或做些女紅,太妃針線極好,王爺從小的貼里寢衣都是太妃親手縫制的?!?/br> 衛婉寧了然,心間一時羨慕又慚愧。 羨慕的是朱永琰從小到大都有親生母親做衣裳,慚愧的是自己的女紅并不算好,長這么大還從未能縫起一件像樣的衣裳。 她略想了想,心間定好了主意,便叫丫鬟退下,躺下歇了會兒。 外面宴席還早,不到天黑,朱永琰是不會過來的。 巽王府真是久未這樣熱鬧過了,大喜加上先前的大勝,又臨近年底,朝中內外歡欣鼓舞,一干王公大臣們從晌午喝到日暮,眼看已經掛起了燈籠,還未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