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有些人大概就是從小吃可愛長大的吧? 或者他的基因就是可愛基因?可愛基因表達出來的東西就是可愛,所以才能渾身上下都這么可愛? 戚瀾不著邊際地想些有的沒的。 也在這時,張老師忽然把話題引到了謝竹這邊。 張老師的病其實真的已經沒什么大礙,她的腫塊雖大,但并沒有徹底開始擴散,手術過后只要按計劃做放療即可,比起這,她更想聊些其他的事情。 何佳偉問起她跟謝竹是怎么一直保持聯系的,張老師見謝竹低著頭,笑了笑,道:“小竹他畢業后每年都會來看我啊,今年上半年還來我家做過客呢?!?/br> 何佳偉驚訝:“我也經常去老師你家里啊,怎么就從來沒碰到過!” “今天這不就碰到了?”說著說著,張老師想起來,問了句,“對了小竹,你胃怎么不舒服?醫生怎么說的?” 一聽張老師這話,幾雙眼睛挪到了謝竹身上。 戚瀾斂了斂容,問:“怎么,你今天也是來看病的?” 謝竹頓了頓,含糊應了聲,道:“就是一點腸胃炎,沒什么事?!?/br> 張老師不認同道:“剛才你跟我說的時候我也沒想起來,你整天犯胃病,醫生沒讓你去做胃鏡?” “……”謝竹干巴巴道,“……說了?!?/br> 張老師:“我就說!確實,還是去做個胃鏡好,你這胃病這么下去可不行!” 張老師想當然地以為醫生既然對謝竹提出了這個建議,那謝竹自然會答應。 只有戚瀾看著謝竹垂著眼不吭聲的模樣,蹙了蹙眉。 后來,幾個人又聊了些其他的事情。 張老師難得見到老文和戚瀾,問了問兩人的近況。 她早就通過何佳偉的嘴巴聽說了戚瀾考上X大研究生的事兒,得知戚瀾還有往博士生往上讀的意愿,更是驚喜不已。 誰能想到當年班里那個最吊兒郎當的人如今竟然能收了一顆心思,學到這種程度? 所以說,人生啊,真的沒有一步看到老的道理。 有時候轉變就是來得這么突然,一個人的軌跡,就是能這么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至于這轉變的契機,也許是一瞬間的念頭,也許是片刻的大腦放空,也許是視野里一閃而過的某張畫面,又也許…… 戚瀾侃侃而談,往自己左邊瞥了眼。 又也許,是某個人呢。 聊了一個半小時,張老師稍見疲態。 一行人不打算繼續打擾下去,紛紛起身,告別過后離開了病房。 謝竹落后一步。 他替張老師放平了枕頭,待張老師躺下去了,詢問道:“老師你哪天出院?” “也就這兩天,”張老師笑著道,“你別過來了,我女兒會開車來接我的?!?/br> 謝竹抿唇,點了點頭:“那老師你好好休息,我過段時間再去你家里看你?!?/br> “好,”張老師頓了頓,道,“小竹,你當初沒把新手機號告訴同學,是因為怕他們說你嗎?” 謝竹的動作停滯在了那里。 張老師是當年第一個發現謝竹狀態不對勁的人。 高二那年,亦是在張老師的心理疏導下,謝竹才能以最為平靜的方式,認清楚自己的性向,不為其所影響,不為其所混亂。 他能一門心思投入到高考當中,獲取不錯的成績,多虧了張老師的愛護。 他能摒除對爸媽的逃避心理,并非從離家遠近的角度出發,而是從學習生涯本身來考慮,以此來選擇就讀的高校,這也多虧了張老師的開解。 如果后來沒有發生那些變故,在張老師的教導和父母的愛護下,謝竹也許會一路走得非常安穩。 然而,他終究是個不爭氣的孩子。 此時此刻,謝竹也不知道要怎么跟張老師談當初高考分數出來后,班級同學間曾發生過的對話。 嚴格來說,那些對外班同學的議論紛紛其實與他毫無關系。 然而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謝竹都不會選擇去靠近以那種口吻議論少數人群的群體。 張老師嘆了口氣。 有些事情,謝竹不說,她也猜得到。 她想了想,說:“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班級都是一個集體,集體里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咱們說人與人之間相處要看三觀合不合,三觀相合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個班級四五十個人,真正能一直交往下去的人,其實真的是少之又少?!?/br> 謝竹眼睫微顫。 他抬眼,看著張老師。 張老師拍拍他的手:“所以交朋友得過濾,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我想跟你說的是,別一桿子打死一船人?!?/br> 謝竹懂張老師說的意思,他低聲道:“老師,我不是一桿子打死一船人,我知道不是整個班所有人都討厭同性戀,但是——” 他當初會遠離所有人,是幾個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的結果。 但關于其他的那幾點因素,謝竹就恥于說出口了。 他別開了眼。 張老師輕笑,只說了句:“勇敢點?!?/br> 謝竹一怔,訝異地看向張老師。 張老師笑著道:“只要夠勇敢,生活中什么問題解決不了?你看看我,老師我也是個例子呀?!?/br> 張老師穿著一身病服躺在床上,卻笑得活力四射,樂觀陽光,一如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