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是的龍龍本來是一條金龍龍,他是被人工染黑的() 于是接下來就是大章的回憶殺,把以前的故事說清楚。 第十七章 昱都,胤朝首都,同時也是最為繁榮的城市之一。 在人聲鼎沸的茶館內,說書先生正繪聲繪色的講著當今圣上的傳奇故事。 說是傳奇,其實如今的皇帝也才剛成年,這些故事不知幾分真假,茶館里的人只當作樂子聽聽。 “……話說桓歷元年,陛下剛出生便被封為了太子,不僅因為陛下生母是皇后娘娘,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br> 說書先生說到這里,刻意停頓下來,狀似口渴的喝了一口茶,惹得底下人紛紛催促,才慢悠悠的繼續。 當時國師在司天監夜觀星象,只見紫薇帝星高掛,此乃吉兆,大喜之下連忙進行卜算。 當晚皇后便誕下了皇子,國師的意思是,此子乃上天派下的真龍天子,將來會是能讓大胤繁盛百年的一代明君。 同年,先帝崩,還在襁褓中的旸帝登基,太后垂簾聽政。 說書先生直稱旸帝少年英才,天資聰穎,太后早早地便撤簾退居后宮,旸帝如今還未及冠,便已經能獨當一面。 底下有人笑道:“先生!你就算把皇帝陛下吹出花來,陛下也聽不見,不會給你獎賞的!” 說書先生哼了一聲:“此言差矣!我對陛下的仰慕之情,那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是情真意切,真情實感!” “你說的這些我早就聽過了,這不都傳遍了嗎,有沒有什么……皇室辛秘之類的說來聽聽?” “聽說先帝跟后妃們感情甚篤,先帝崩時,除了當時的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娘娘憐惜幼子,其余的后妃們都自請毒酒,跟著先帝一同去了,你們覺得……” “嗐!住嘴!你們不要命了,敢暗中議論太后娘娘?說書先生仰慕陛下的話別人不在乎,你們這些話被有心人聽見了,可是要掉腦袋的!” 幾個人被喝止,表情悻悻。 他們在心里想著,皇宮里都為地位勾心斗角,哪有那么多真感情?明眼人都看得出肯定是太后做了什么,只是不敢說罷了。 如今陛下年幼,那后宮中就只有太后一人,就算再怎么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也一樣清冷寂寞? 說書先生沒聽見他們底下的議論,只搖頭晃腦的繼續講述,一名錦衣華服的少年路過茶館,偶然間捕捉到了自己的名號,往里頭看了一眼,就不甚在意的收回了視線,繼續往前走。 “陛、大人,大人!您可慢點走吧??!” 一個高瘦的男人艱難的從人群中擠出來,緊張兮兮的跟在了少年身邊。 “您看這里人這么多,要是,要是出了點什么意外,那可怎么辦呀!”他說著,然后又說:“您要找什么,跟我,跟底下的奴才說一聲不就好了,犯不著這般勞心勞力的親自出來!” 說完又壓低了聲音:“要是您有個好歹,太后娘娘要把我拆了!” “她不都同意了么,”少年不以為意,“這里這么擠,搞不好有一半都是暗衛?!?/br> “那、那不是還有另一半么!” 李太監抹著頭上的汗。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這應該不算是微服私訪吧? 陛下說太后同意了,那太后也沒法不同意啊。 都說皇帝過于年幼的話很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成為傀儡,可如今陛下才剛成年,要說朝廷上下都對他百依百順,好像有點奇怪,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幸好陛下是明君,不然按照這種影響還有掌控力……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大家似乎都只是慶幸,覺得有這樣的主上是胤朝之幸,沒人覺得奇怪,皇帝位于權力金字塔的頂端,聽命于他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 陛下這般文韜武略,如今已經能隱約窺見日后盛世之景,老一輩的大臣們時常滿是欣慰,感嘆著不愧是紫薇帝星降世。 有關這一部分,茶館里那說書先生所言不假,不過還缺了一部分。 國師當時觀測到的除了高掛的紫薇帝星之外,還有一顆天煞星,兩顆星星靠得極近,幾乎不分彼此,讓國師心下大駭。 這樣的星象,寓意新生帝皇之后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代表著天煞星的人物必將在之后帶來大禍,或許還會對帝星產生威脅。 尋常老百姓肯定是不知道的,皇帝是紫微帝星的流言能讓他們增加對皇帝的忠誠度,剩下的一半要是傳出去了,只會帶來不必要的不安。 “陛下!陛下!您到底要找什么,好歹告訴奴才一聲,奴才也好幫您出力呀!” 李太監拿少年沒有辦法,既然不能把人勸回去,那就只能期盼著少年盡快找到要找的東西,然后趕緊回宮里去。 少年沒理他,他一路走走停停,然后看似隨意的拐進了一條暗巷。 李太監緊跟在他身后,神經一直緊繃著,見巷尾處倒了個人。 他看了一眼,覺得應該是路邊的乞兒,沒有在意,卻見少年停了腳步,笑了一聲。 “找到了,”他道,“把他帶回去?!?/br> “什、什么?”李太監一驚,“這……” “人找到了,就不瞞你了,”少年對李太監說著,蹲在了那乞兒身前,并不覺得臟污,反倒是帶點憐惜的撥開了那乞兒的額發,對上一雙有些迷蒙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