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何女士是個很嚴謹的人,喜歡把事情記錄在本子上,會列出每天的計劃,然后一一去完成,看著很有意思。 童嶼翻到了最后一頁,上面列了幾個待辦事項,可惜還沒來得及完成。 第一條:給童渺報繪畫興趣班。 那時候何女士放了狠話,要是童渺的成績進不了全班前十,以后就別想畫畫了,沒想到,她暗自里已經妥協了。 可惜童渺沒等到何女士的妥協,何女士死后她再也沒有碰過畫筆。 第二條:給童嶼打電話,說大學生入黨的事。 童嶼記得那時候剛入大學不久,何女士對他的期望很高,一上來就說入黨的事,當時他很叛逆,還說自己這輩子只想當少先隊員,果然這件事對何女士來說很重要,不然不會寫在小本本上。 第三條:把電腦里資料上傳到學會。 何女士說的學會應該就是繁星兒童心理學會了,已經過去兩年了,她要傳的資料恐怕早就過時了,但他可以試試。 第四條:報名墨嵩老師的心理學講座。 何女士每年都會報名各種老師的講座,但沒有一次有幸入場,又一次童嶼為了安慰何女士,買了兩張演唱會的門票。 至今還記得何女士擠在人海中拼命搖晃熒光棒的樣子。 那天何女士告訴他:“我的人生沒有童崢也會很精彩,我有熱愛的事業,還有你們兄妹倆,童崢他陪伴過我的青春,這樣就夠了...” 往事歷歷在目,再回憶只會徒增悲傷,童嶼關上了何女士的筆記本,決定要幫她完成最后四件事。 她找到了何女士生前用過的筆記本電腦,插上電源開了機。 登錄界面跳了出來。 童嶼記得,何女士的電腦密碼是童渺的生日。 童嶼在電腦桌面上找到了一個名叫“兒童學會”的文件夾,他點進去之后,發現里面全是用人名命名的一排排文件,一共兩百多個。 童嶼點開了一個叫【朱新宇】的文件夾,大致看了一下,里面記錄了朱新宇的心理狀況,和對不同事場景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最后何女士得出了結論:該兒童患有應激障礙綜合征,后面都是她在闡述自己的診療經過。 文件基本是按照時間排列的,童嶼滑動鼠標,一直往下拉,最后一個文件夾跳入了他的眼睛里,文件夾赫然寫著一個人的名字:【張閔】 童嶼感覺到一絲端倪,于是點了進去,看過張閔的身份信息之后,他確認這個張閔就是對他投毒,年僅13歲的張閔! 原來張閔竟然是mama的病人嗎? 為什么和張閔對峙的時候,對方什么都不肯說? 繼續往下看,何女士寫著:【該兒童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礙,逃避社交,內心敏感脆弱,缺乏自信和主見,易被人利用誤入歧途。 成長過程中缺乏關心和愛護,個性被長時間壓抑,我走訪期間接觸到了孩子的母親,孩子的母親是單親mama,有抑郁的表現,長期對孩子實施家庭暴力和語音暴力...... 該兒童心理性別模糊,與從小成長環境中缺乏父親的參與有關?!?/br> 童嶼看完了何女士的這份報告,日期落款是2020年7月18日。 童嶼打開了學會的官網,并沒有找到上傳的渠道,倒是登錄官網頁面的時候,網頁自動登錄了何女士的會員賬號。 童嶼點進了何女士的頭像,她在主頁上看到了多篇隱藏日記,其中有一篇日記引起了童渺的關注。 【從事心理學研究已有十二年,我見過很多“問題”兒童,他們長大后會成為什么樣子?我今天接觸了一個病例,是一位24歲的男性,今年剛從大學畢業,主修電子信息專業,智商很高,但他屬于回避型人格障礙,情商還停留在兒童時期。他熱衷于研究易經和玄學,還給我展示了他手臂上的紋身,我對古老玄學沒什么研究,因此沒能和他過多交流。我嘗試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建議他試著交一個朋友。2020年5月17日】 【2020年8月20日,我的兩位病人在一次診療中互相認了,相差十多歲的他們竟然相愛了,一方面,我慶幸他們能找到彼此作慰藉,另一方面,我有一種不詳的預感,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驚人的相似,繼續接觸下去,可能會出現問題?!?/br> 【2020年10月15日,我遇到了麻煩,一直在嘗試解決,但只能看著事情越來越惡化!不過我會盡力想辦法解決?!?/br> 這是何女士的最后一篇日記,距離她出車禍只有短短5天。 看完何女士的日記之后,童嶼的后背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翻閱了何女士的其他文件,竟然發現了吳程的就診記錄! 童嶼的腦子一下子懵了,吳程竟然是何女士的病人,何女士的病人不光有吳程,還有張閔! 這兩年究竟發生了什么,為什么這次案件同時把兩個人牽扯了進來? 童嶼還沒想通,但天已經亮了,他毫無頭緒,最終決定帶著何女士的筆記本電腦去警局找隊長。 王岳看完何女士的筆記后也是毫無頭緒:“聽說墨老師會提前回巖海市,你準備一下資料,到時候請墨老師看看?!?/br> 童嶼走出隊長辦公室,看見陸望正在寫實驗報告。 童嶼坐到陸望旁邊的椅子上,一臉嚴肅的說:“你說,吳志會不會往其他手機號碼上充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