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小寶,我現在變成了什么?” “現在你是一只野生的白化狐貍?!?/br> “那現在的時間和地點呢?”李辭辛問。 “現在為公元1635年左右,華夏明朝崇禎年間,地處云滇省。資料已經發送,望接收?!?/br> 李辭辛調出資料閱覽起來。 華夏犀牛一共分三個亞種,分別是印度犀(又稱大獨角犀)、爪哇犀(又稱小獨角犀)和蘇門犀(又稱雙角犀)。 歷史上,因為氣候原因,華夏環境普遍比較溫暖濕潤,物種繁多。 犀牛曾經就廣泛分布于東亞,有學者推測,甚至在殷商時期,犀牛的足跡都達到了內蒙古一帶。 畢竟連后世寒冷的東北地區,都能在這數千年前孕育出紅山文明。其適宜溫度可想而知。 而像身為中原大省的豫河省,就曾經是大象的活動范圍。據說豫字就是從此而來。 川蜀省的三星堆遺址,也出土了一百多根巨大的象牙,當年的華夏大地可謂是生機勃勃。 傳說中“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钡睦笾σ灿姓f法,可能是來自川蜀。 而地球的氣候變化堪比猴兒臉,非常頻繁,屬于時時刻刻都在波動。 中南地區的鄂省,曾經就有一個經常能在古詩中所見的云夢澤。這里有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就有犀牛。 當然也有人認為虎兕相逢的兕,是指犀牛??墒琴钸@個字的形狀更像水牛,比如傳說中太上老君的大青兕,就是拿金剛圈套孫悟空的那個妖怪,就是水牛。 更重要的一點便是,華夏國的漢字屬于象形文字,是表意的。所以兕應當表達的是水牛才對,畢竟犀牛不可能兩邊長角。 后來經過一些動物學家證明,兕應該就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大水牛。 犀牛也出土過不少的青銅器,比如寶雞出土的戰國青銅犀牛尊。制作的惟妙惟肖,說華夏古代中原及北方部分地區沒有犀牛,都不會有人相信。 但是地球的變化總是那么無常,也許百年一過,就已經是滄海桑田。 殷商時期,犀牛的足跡可能達到了內蒙古烏海一帶。到了春秋時期,犀牛的活動范圍最北可能就到渭南地區。 到了漢朝,中原就已經沒有犀牛了。 到唐朝,犀牛還在湘、鄂、粵、桂、貴、川、滇、青有分布。 明朝時期,就只剩下滇、貴兩省還有分布了。 清朝就只剩下云滇省了。 這不僅僅是氣候單方面的原因,雖然不可否認,氣候是最主要的原因??闪硪粋€原因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那就是人類的直接捕殺。 在古代,犀牛角是珍惜的雕刻文玩、更是名貴的藥材。 犀牛皮則是上好的皮革原料,可以用于制作盔甲,能保持百年不爛,一般的冷兵器都難以突破犀甲。又因為比一般的金屬盔甲輕便,所以通常都是將帥才能配有的盔甲。 加之,犀牛是種比較暴躁且不太聰明的動物。所以在古代,碰到犀牛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對于這種能威脅人命,又身懷異寶的動物,自然引起了人類的圍殺。 人類的團結與計謀,對于犀牛來說完全就是噩夢。就這樣在氣候與人類的聯合絞殺之下,犀牛在華夏大地消失了。 雖然其他國家依舊有一些分布,可華夏卻徹底失去了一個野生物種。 華夏犀牛的滅絕是在民國時期: 1916年,最后一頭雙角犀(蘇門答臘犀)被捕殺; 1920年,最后一頭大獨角犀(印度犀)被殺; 1922年,最后一頭小獨角犀(爪哇犀)被殺; 在民國建立后的十余年間,共捕殺有10頭左右。這十幾頭估計就是分布在華夏最后的犀牛了。 “小寶,這一次的任務基因是什么?” “新任務基因,飛行翅膀請接收?!?/br> 居然是飛行能力! 加上這個能力,李辭辛現在一共有:力量、速度 、巨大、自愈(頂級)、隱身、無限增殖、強腐蝕液、長壽基因、生物粘液膠、組織金屬化、飛行翅膀。 總共十一個任務基因。 這一次出來的飛行翅膀,對李辭辛來說,可謂是改變了以往的任務方式。 制空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一次任務,由于宿主任務時間太長,所以也只允許選擇七個基因?!?/br> “那我選擇……力量、自愈、隱身、無限增殖、強腐蝕液、長壽和飛行翅膀這七個?!?/br> 李辭辛之所以沒有選擇速度與生物粘液膠,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飛行可以取代一部分,而生物粘液膠對動物來說還好,可對人類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無限增殖的能力雖然逆天,可那種多角度的感覺太容易讓人精神錯亂了。 “那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基因改造?!?nbsp;小寶提醒到。 李辭辛小心翼翼地開始在林間穿梭,云南的地形為云貴高原與橫斷山脈,地勢比較高聳崎嶇。 同樣這里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存在著不少的溶洞。 如今是明末,山林里還有非常多,可以輕松殺死自己這頭白狐貍的動物,比如在這里生活著的亞洲象、亞洲黑熊、白肢野牛、花豹以及印支虎。 李辭辛附身的這頭白狐,在這綠油油的林子里是非常顯眼的存在了,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平安長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