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沱、沱、沱” 像是什么細且硬的東西,一下一下搗進泥坑的聲音。 會是什么? 姜邈疑惑的想著。 隨著雙方距離拉近,姜邈終于看清了來的是什么。 是人,一群頭戴斗笠、身穿蓑衣、拄著拐杖的人。 來人的臉在雨水沖刷下十分模糊,姜邈看不清他們的表情,數量到是已能看出,不算很多,約莫二十余人。 在姜邈看來,人數多寡不是關鍵,關鍵是怎么會有人穿戴簡陋裝備,徒步來到這里? 現在可是雨季! 而這里是前華夏七大無人區之一的黑白之森原址。 別說附近根本沒有生存基地,就算有,誰會在雨季徒步跑到無人區,那跟找死有什么區別? 除了姜邈這個特例,任何生靈暴露在能量雨中都有爆體而亡的可能,人類又是各生物族群中爆體比例最高的種族之一。 幸存者間早已形成默契,避免直接接觸能量雨。 上個雨季時,曾有中都研究者發表一篇名為《生物大進化與能量雨間的關系》的學術論文。 論文中指出,人類進化速度之所以比其他生物緩慢,缺乏能量雨洗禮是主要原因。 并呼吁幸存者不要一味躲避能量雨,在可承受范圍內,盡可能多的接觸能量雨才是最好的選擇。 同時公布的還有支撐這一論點的最直接證據。 即,每次雨季過后,變異獸與變異植物的實力均會大幅度提升。 論文一出,整個中都基地嘩然,消息以極其可怕的速度傳遍整個華國范圍。 大量渴望變強的幸存者得到消息后主動接觸能量雨。 其中,確實有部分幸存者因此覺醒成變異者或突破等級瓶頸,但更多的人,在這一過程中爆體而亡。 事后統計,僅論文發表至雨季結束的十天時間里,爆體者數量便是往年整個雨季爆體數量的近千倍,爆體比例甚至超過大災難降臨時的第一個雨季。 如此慘烈的前車之鑒在前,按理說,即使有人依舊為了變強不惜冒險,也會選擇相對穩妥的方法。 比如少量多次,有計劃的與能量雨接觸,避免直接超過臨界點導致爆體。 可眼前這群人怎么回事? 簡單的斗笠、蓑衣,便敢在雨季中徒步跋涉? 姜邈忍不住懷疑,左天朗講故事般告訴它的消息是不是在驢它,淋淋雨其實沒啥大不了,它也并不特別。 又或者,它今天出門的姿勢不對? 腦袋里雖然亂七八糟的,但姜邈并未放松警惕,一方面,事出反常必有妖,另一方面,來的是人。 做過一世人的姜邈,從來不會懷疑人類的聰明狡猾,就像它不會懷疑人類的魯鈍愚直。 老單放慢腳步,抹去臉上的雨水,盡可能使視線更清晰。 朦朧雨幕中,建筑虛影矗立前方,隨著他的前進,變得越來越清晰。 那是一棟類似中世紀E洲城堡的建筑,建筑不算很大,以老單的眼力也無法瞧清細節,但只看輪廓的話,應該非常完整。 老單再度抹了把雨水,且下意識揉了揉眼睛。 他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覺,否則為什么會看到這種東西。 先不說末世前這一代幾乎沒有類似風格的建筑,就算有,也早該在災難中傾覆,而非如此完整的聳立于大地上。 至于末世后建造,那可能嗎? 莫不是在說什么天方夜譚吧! 由于過分震驚,隊伍里的幸存者紛紛停下蹣跚的腳步。 隔了足有四五分鐘,才有一個老太太輕輕推了推老單。 回過神的老單平復下情緒,繼續帶頭往建筑所在方向走,這次沒走多遠,便撞在了什么看不到的東西上。 好在老單速度不快,反震過來的力度也不大,才沒有受太重的傷。 “老單,你怎么了?沒事吧?” 適才推醒老單的老太太問道。 她的聲音夾在“沙沙”雨聲中顯得有點輕,老單聽的有些吃力,但還是聽到了。 “沒事,前面有東西擋著?!?/br> (未完待續)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小天使們的支持,祝小天使們新春快樂! 牛年身體牛、學業牛、事業牛,心情、運勢牛上加牛! 愛你們的大貓~感謝在2021-02-10 18:36:21~2021-02-11 16:40:2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30瓶;喵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48章 不一樣的末世 說這話的時候, 老單已經徹底冷靜下來,且不再懷疑雨中城堡是幻覺。 幻覺可不會把他一個大活人彈出去。 老單伸出枯瘦的手,小心翼翼觸碰阻擋他的東西。 姜邈小小的身體緊緊繃著, 緊張的小心臟快要從喉嚨里蹦出來。 實在是容不得它不緊張。 認主后的褪色棋盤跟野生狀態不一樣, 其本身力量層次對領域的影響被大幅度削弱, 領域內各項設施的建設等級才是決定領域強弱的關鍵。 這就像人有一口水缸卻不代表有一缸水, 水的多少最終取決于打水人有多勤勞。 黑白領域開啟至今不過三天,他們人又少,即使加緊建設, 也不過剛起了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