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書迷正在閱讀:偏執厲爺的小祖宗甜爆了、狠角兒(NPH)、被迫成癮(校園 高H)、他冷冰冰的[女A男O]、家里蹲的快樂你想象不到、婦畫眉[純百1V1]、良宵(np)、我,熊貓,史上最強毛絨絨、無猜(青梅竹馬 1v1)、布谷鳥(姐弟骨科)
明王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派信使把奏折及胡蘿卜送至國都。 十日后,信使帶著國都的官文返回金城。 皇帝大大褒獎了明王,賞賜李安銀子。 明王府的二總管來到成縣宣布朝廷的獎賞時,把先得知消息的張縣令激動的不得了,要知道明王上報給朝廷的奏折上面提到了「成縣」兩個字,回頭朝廷的官報上面肯定就會有「成縣」! 張縣令上任之后,簡直是大出風頭! 先是衛生小賞識,然后是辣椒大豐收高價賣出,被明王所知,現在種植新的種子胡蘿卜成功,都傳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二總管上次因咸蛋、鴨蛋方子見到李安夫妻、李玉雪,這次是因為胡蘿卜! 李家準備接皇帝的賞賜,所有人都沐浴焚香,把后院里愛叫喚的大牲口一律牽到餃子鋪的馬廄去,再擺上案桌什么的。 然后二總管宣布賞賜的經過很短,朝廷的賞金也很少。 二兩銀子! 好在郝大人早就給李家人說過了朝廷的關于賞賜的規定。 多年前,那個獻上玉米種子的西域大商人,也就得了幾兩銀子,那還是糧食呢。 二總管走后,李安把二兩銀子拿了左看右看,還是跟普通的銀子大有不同。 這是個小銀錠,在銀錠下面有朝廷國庫的??! 郝大人笑瞇瞇道:“朝廷的賞銀不能用,只能供著?!?/br> 李安把銀錠遞給親朋好友瞧看。 那一斤胡蘿卜種子,有一半被郝大人呈給明王,種到了南方的地上,剩下的一半種在他的地上,種出來的胡蘿卜種子有九成被明王收走,然后收獲的胡蘿卜有九成被明王收走。 最后朝廷就賞賜給了二兩銀子。 他也沒有沾胡蘿卜的光被明王召見。 那日,明王沒有出現,來地上收獲胡蘿卜的是明王府的大總管及金城刺史還有幾位農官。 好在,他的初衷是為了小胖閨女! 所以他沒有太失落。 哪知,過了兩日,明王府的大總管再次來到李家,這回帶來了明王的賞賜:白銀二十兩及明王親筆寫的金匾一塊。 那金匾上寫的四個字:耕讀傳家。 明王推廣種辣椒,李家第一個支持,接著李家女兒獻上咸蛋、皮蛋方子。 再就是李家兒女幫明王府內務處解決了西北軍幾百名傷殘軍人轉至地方的活計,如今李家成功種植西域的胡蘿卜種子! 這一件件的事,一個個的功勞,積累起來,使得明王把李家樹立成標桿,賜下親筆書寫的金匾! 李安做夢也沒想到,在軍隊殺敵沒有得到的榮譽,現在竟然得到了,竟是喜極而泣,重重磕頭道:“多謝王爺的賞賜,王爺待草民全家恩重如山,草民全家給王爺磕頭謝恩!” 李家上下歡喜無比。 整個成縣乃至金城轟動! 天天都有人跑到李家去瞻仰金匾。 而這時,明王給十幾位立過軍功的將軍也賞賜了親筆寫的金匾,這般金城的人注意力才從李家轉移至這些將軍的府里。 張元大將軍是明王的愛將,張府自是得到了一塊金匾。 不過,張府上下并沒有特別的喜氣洋洋。 原來,張元唯一的女兒張婉蘭在一天半夜哮喘病犯病,心跳極快,差點死去。 秦芳是繼母,怕張婉蘭夭折,派管家去軍營把張元請回來。 張元實在是怕張婉蘭就這么沒了,不得不決定把張婉蘭送到瓊地。 秦芳若是生母,必會同去,等張婉蘭在瓊地病情穩定后,秦芳再返回。 秦芳只是繼母,怕途中張婉蘭再次犯病夭折,到時張元恨不恨她不知道,張婉蘭的親姥姥、姥爺是肯定恨她,還有張元的親娘也必會怪罪! 秦芳不去,也不讓陪嫁帶過來的下人去。 張元為去瓊地的人選發愁時,張婉蘭再次發病,這回都翻白眼,腳已經踏進閻王殿,差點就死了。 張元下了決斷,把張婉蘭從國都帶到金城的董郎中等人,讓他們隨同張婉蘭去瓊地。 張婉蘭等人走后,張元心情煩悶,收到明王賜的金匾仍不能歡顏。 哪怕是三品的大將軍也為家中的事煩惱。 還是展宏圖陪張元喝酒談心,好生相勸,張元才暫且放下心事。 天氣越來越冷。 這一日,陸成再次來到李家。 陸成眉頭緊蹙,道:“釀皮的買賣大不如前,銷量減半,再這么下去,到了隆冬,怕是沒有人買釀皮吃?!?/br> 李家自從得了金匾后,就正式得到了明王府的庇護,全家上下對明王特別感恩。 李安立即把李四北叫過來,讓他幫陸成想辦法。 李安道:“我們家餃子鋪的釀皮銷量只跌了兩成?!?/br> 李四北道:“我們家的餃子鋪是在有炕火溫暖的前廳吃釀皮,還贈送面湯。各位軍士在金城是露天擺攤,四面都是風,十分寒冷,又沒有提供熱呼呼的面湯,所以食客怕冷,不敢吃釀皮?!?/br> 陸成感慨道:“夏日、初秋,釀皮的買賣都好的很,特別是夏日,供不應求,這幾個月每人都能賺到幾兩銀子,若是家里開銷不大,這些錢也夠過一年。 我來你家,是想問問,要不冬天就停了釀皮買賣,等明年春未夏天初時再開始做釀皮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