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奈何沈淮寧聽得越是惱火,冷聲道:“也就是說能入你們許家奚兒還得感恩戴德了是吧!” 許其琛心下一驚,本想找補些什么,不料沈淮寧一甩袖,沉聲道:“既然如此,就不勞你許家這座大廟了?!?/br> 說罷,余光一瞥,袁青木領會,走到祠堂里,為懷南娘子的牌位上香祭拜,欲取下來走。 許其琛一怔,“你!這是要和許家斷絕關系!” “倒不是?!鄙蚧磳幠抗獯瓜?,“若非虔心,若非家中人,這香火領不領都無所謂,我可以當做今天的事沒有發生,和以前一樣,沈許還是親家,可你們要是敢對外,對奚兒透露出半個字,那許家恐怕真沒法永安了?!?/br> 字字句句,鉆入人心。 許其琛癱坐在地上,神思迷離。 沈淮寧讓部分侍衛留下,以免他們不安分將事情透露出去。 隨即就帶著袁青木出了許家。 抬眸間,秦令儀回過神來,惡狠狠地瞪向消失在茶花林下陰翳身影,涌上些許血色,從袖籠中取出樣什物。 六角玉戒,無論多少年依舊玉澤潤亮,其上的符文蜿蜒交錯,紋路精致,可偏偏成了秦令儀的追心刺,掌心相握,幾乎想將其捻碎。 出了許家,沈淮寧眉間烏云密布,不由得揉了下額角。 袁青木捧著手中的牌位木箱,亦是沒回過神來,憂心問道:“將軍,那現在該如何是好?這......這真的太匪夷所思了,如果夫人知道的話,那該!” “所以先不要讓她知道,為今之計......”沈淮寧看向遠處,依稀見得鈴鐸一角,他立刻翻身上馬,“去大相國寺找舅舅,一定要搞清楚?!?/br> 說罷,一拽韁繩,馬匹嘶鳴,沈淮寧騎馬而去,袁青木趕緊跟上。 大相國寺。 莊重的鈴鐸微微晃動,悶悶的鈴聲幽幽回蕩在霧靄沉沉的寺廟里。 放眼望去,牌位陳列,皆是梵文經語,木魚輕敲,念佛的聲音傾注入耳,凈化心靈。 沈淮寧二人趕到國寺,依舊是人潮洶涌,來往皆是絡繹不絕的香客,借著壺形燈的掩映,又多了些身著清秀藍袍的文人。 北朝的文人大多不信神佛,皆尊孔孟,今日卻有些反常多了起來。 他問道:“今日怎么有那么多文人來祈福?” 秉著上京百事通愛聽八卦的本性,袁青木說道:“我聽府中廚娘說,好像是為了南朝皇帝,她正在書院讀書的兒子也去了?!?/br> “是因為近來南朝皇帝病重的消息?” 這趙燕綏向來身體底子弱,朝中大事大多交由太子和朝臣來做決定,他自己還是個專注筆墨花鳥魚蟲的文學大家,受到南北兩朝讀書人的愛戴,本來龍體有損一事乃是國事,如今傳了出來想必也是瞞不下去了。 沈淮寧緩了口氣,心道:“南朝自顧不暇,北朝也能趁此休整?!?/br> 行至一處廟堂,談于敏坐在蒲團上,雙手合十,虔心念經。 先前談于敏就來了信,他與住持大師是多年好友,大師圓寂,他也想在此為其祈福。 似乎聽到了動靜,他轉身一看,發現是沈淮寧,眉眼微挑,繼而拭去香案上的香灰,幽幽說道:“沒想到你還有空來看舅舅,你與太子的事我一早就聽說了,還以為你這大忙人會忙著呢?” 沈淮寧捧過木箱,走到他面前,將其打開。 “我都知道了,許其琛不是奚兒的親生父親?!?/br> 談于敏手中動作一頓,看向他手里的牌位,愣了一下神。 眼底復雜的情緒涌現,枯老的手微顫,撫著牌位的字樣。 沈淮寧沉聲道:“舅舅,岳母竟然能用計讓奚兒有個名正言順的戶籍,就證明她不是尋常村婦出來的人家,而且!” 他緩了下神,繼而道:“而且你們二人像是多年,那肯定是知道她的身份?!?/br> 談于敏收回了手,嘆道:“懷南,原名叫白娉薇,你應該知道她是何身份了吧?” “白?”沈淮寧一怔,“與當年的白攸寧太醫有關?” 談于敏點了下頭,“先帝被毒殺后,李煙芷那個人女人不給白家一點辯駁的機會,派人圍堵并滿門抄斬,娉薇的貼身侍女為了救人助她從暗門出去,自己引起火災,替她去死,這才沒讓旁人懷疑,從那以后,她就跟著逃亡的隊伍出了京城,這事還是你母親告訴我的,然后我就趕緊從濟南過來京城尋她?!?/br> 沈淮寧這才知道,當時懷南娘子給他的藥囊正是白家之物,醫藥不分家,母親自是認得,便通知談于敏相助,也不準小小年紀的他和旁人說起。 毒殺皇帝,乃是誅九族的大罪,亦是千古罪人。 他垂下眸子,問道:“那生身父親是誰?” 說至此,談于敏面色立刻陰沉下來,陰霾涌上眉宇。 “我也不知,我剛趕到時,娉薇已經生了下了奚兒,當時我還以為是她在逃亡中遇到不測?!闭動诿暨萌^嘎嘎響,氣悶道,“可算算奚兒出生的日子,是在平康之亂前就懷上的,她也說過,早與那個男子私定終身,本想和二老稟明,只是沒想到后來出先那檔子事?!?/br> 說著,他氣得一拳捶到香案上,咬牙道:“要是被我知道是哪個混賬丟下她們母女我定饒不了他?!?/br> 沈淮寧一愣,瞧著談于敏這般生氣,似乎回想到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