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大院養娃記 第15節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藍色的冰、詞典沒有如果10瓶;李唐宋朝、w0w0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最新評論: 【撒花~】 【 【韓錦到時候和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那雞長大了還宰不宰】 【掏空惹】 【富強粉是什么粉(宇宙貓貓頭)】 【針不戳,作者太太愿意做親娘,種地都能有及時雨,真好。(來自一個被后媽作者折磨壞了的讀者)】 【真好,架空真棒,不然物質條件應該遠遠不如現在看到的?!?/br> 【 【木事木事,大大多吃點好吃的補補(???????)?*?!?/br> 【按爪爪】 【撒花撒花】 【爪】 【打卡】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打卡打卡打卡打卡打卡打卡】 -完- 第13章 ◎入v通知◎ 柳素素之前跟韓烈說的,創造條件讓自己能做本職工作的話,并不是說著玩玩的,她已經想好要怎么做了。 那就是,改善軍區的灌溉條件。 饑荒到來之前,囤糧最為重要,而且以現在的發展水平,想要地里的莊稼能豐收,最好的辦法只能是從灌溉的方面去改變,只要需要的水分足夠了,莊稼就能長好不少。 柳素素之前問過陳楠,得知這兒澆水都是直接用水桶提回來,然后再用水瓢一瓢一瓢的澆下去。 她是學建筑的,雖然對于農業方面的事是一知半解,但她從前有位朋友就是專門研究這個的,她記得聽朋友說起過,像軍區這邊這么干旱的條件下,最好采用的灌溉方式就是滴灌,像陳楠說的那樣直接澆水,效率低,效果也不好。 滴灌在未來很好實現,買幾根專門的塑料管道回來進行拼裝就可以了,但現在卻不行,別說管子了,連塑料都找不到。柳素素想了想,只能用竹子來代替。 四月末,正好是竹筍出土已經長成嫩竹的時候,柳素素在竹林里繞了一會兒,找到了她要的那種細竹子,這種品種的竹子較細,而且硬度比較適中,用來做水管是再合適不過了。 柳素素力氣大,用手薅住竹子,一刀下去利落的就劈了下來。 砍竹子快,但麻煩的是怎么在上面打洞——這樣水才能順著孔口流下來,而且洞不能太大,不然前面幾個洞就把水都給漏完了,后面的還是干著。 想了想,她只能把竹子帶了回去,用錘子往竹面上釘釘子,等到出現了小洞,再把釘子給拔下來。 說起來簡單,實踐起來就比較難了。 哪怕柳素素專門找到了相較而言軟的竹子,但畢竟還是硬,要是力度掌握不好,釘子才剛打進去呢,直接就能劈開一個大口子,立馬就報廢了。 弄廢了幾根竹子,柳素素才找到解決的辦法。 首先把要開洞的竹子,用小火烘烤一下,竹子高溫變軟一點之后,再用釘子往上面打洞,控制好力道,這樣才勉勉強強的可以。 柳素素在這邊忙碌著,幾個孩子好奇極了,想跑過來看熱鬧,被她給趕走了:“別過來,娘這里全是釘子,待會兒踩到腳都穿了?!?/br> 小豆丁們立馬就不敢動了。 韓程好奇的問道:“娘,你這是干啥???” “干大事。只要這件事能做好,就有錢買rou給你們吃了?!?/br> “rou?!” 果然,聽到這個字,幾個小的立馬就乖乖的不搗亂了,生怕打擾了娘,到嘴的rou都能給飛了! 他們不鬧騰了,柳素素手里的動作也就更快了,把所有竹子的竹節處打通,都打好小孔后,就能拿到田里去組裝了。 柳素素分到的田地離山較近,有山的地方就有水,即便這里較為干旱,但還是有溪流的,只是水流比較少,春夏還好點,到了秋冬就會斷流,所以大家都覺得沒什么用。 但此時就正好可以派上用場了。 竹子接成長條,一頭放在溪流里,用石頭固定住,剩下的就牽著往田地里埋。 家里的田地太大,柳素素做出來的竹子肯定不夠把整塊田地都給圍起來,她就選了一小塊,用石頭把竹管微微撐起來一些,這樣更方便水流出來,也不會讓竹子爛在泥里。 柳素素家的田地雖然距離山較近,但也還是有一段距離的,管子剛放好時一點動靜都沒有,但柳素素也不著急,安靜的等著。 “滴答滴答” 突然,竹管第一個小孔下的土地被浸濕了,柳素素連忙低頭去看,果然看到有水滴從里面滴落了下來。 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終于,十多個小孔全都流出了水滴。 雖然越往后水流越小,但積少成多,土地依舊慢慢濕潤了起來。 能力有限,柳素素只用竹管圈出了差不多兩分的田地,這兩分田里正好是最開始種下去的玉米種,經過了三天,已經到了快出苗的時候了。 玉米出苗時最需要水,要是直接澆水的話,一天一趟都不夠,少說都得早中晚都來一次,不能多也不能少,還必須把土都給澆濕才行,來來回回人都要累死了。 但現在有了滴灌,柳素素只需要一天過來檢查一次,確定竹管沒有脫落就行了,只要管子還在,那水就能繼續流。 做好這些后,她用雜草稍微掩蓋了一下,防止被熊孩子發現后過來搞破壞,就直接回了家。 忙了大上午,柳素素又累又餓,但心情很好。 這相當于是她的實驗了,現在一塊田地,有一部分地方使用滴灌,剩下的沒有竹管的地方依舊用澆水的方式,兩邊對照著來,后續的對比也會很明顯。 而且也不需要太久,就三五天的功夫,等玉米種出苗后效果就能看到了。 到時候正好她要去余紅英家吃飯,只要證明自己的方法可行,就能借此機會告訴鐘師長,從而在全軍區進行推廣,這樣一來別說她的工作了,所有田地的產量都能得到提高。 柳素素是這么打算的,但實際上機會比她想的來的更快,而且還是自己找過來的。 —— “張團長,去年咱們這的總產值要交上去嗎?” 張團長聞言嘆了口氣:“交上去吧?!?/br> 總產值也就是去年一整年的糧食總產值,今年都四月了,按說早該交上去了,但就是一直拖,為啥拖?還不是因為沒臉唄! 現在正是國家困難的時候,什么都缺,尤其是糧食,所以一年上頭張團長就盼著產量能高點,這樣往上報的時候,也算是為祖國的發展獻一份力了。 但可惜他們這的地段不好,不是洪災就是干旱的,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每年田里的那些糧食,能把食堂給供上就很不錯了,更別提往上交糧了。 但糧可以不交,產值卻要往上報的,每年這時候,都是張團長最痛苦的時候,不僅臉上無光,還要遭受來自同僚的調侃。 尤其是那個老吳,整天笑話他,不知道有什么好笑話的,他們部隊要是也在南方,還用愁田里沒糧? 一想到這他就氣,轉頭一看天氣,“小王,是不是又好幾天沒下雨了?” “快一個星期了?!?/br> 得,更生氣了! 這老天就是不肯下雨,張團長也沒辦法,只能背著手打算去田里轉轉,看看麥子們都干成啥樣了。 這一看還是老樣子,大家伙勤快,挑水也挑的勤,麥子長得還行,就是空殼子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沒水又沒肥,也就只能看運氣了。 張團長嘆了口氣,正準備走時,一轉身突然愣住了。 “哎,這是怎么回事?” 他突然看到一塊田,應該是才種下去沒多久的,還都是小秧苗,和一旁已經長大的小麥形成強烈對比。 而且那塊田里面也不一樣,左上角那一小塊長得特別好,郁郁蔥蔥的,相對而言,其他地方的秧苗就顯得有些營養不良了。 張團長以為是播種時間不一樣,左上角的那一塊先種下去,所以就長得好一些,但走近一看,卻發現那草地里還埋著不少竹管。 開始他還沒弄懂這竹管是干嘛的,彎腰一看,好家伙,這里面竟然在滴水! 伸手一摸,這些被竹管圍繞的地方,土地也要更加濕潤一些,和其他田地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這竹管是……澆水的?!” 張團長管著軍隊里的田地這么久了,頓時就反應過來是怎么一回事了,臉上立馬露出了欣喜的表情,連忙飛快的往辦公室走去。 小王見他去而復返,還以為怎么了:“張團長,您……” “別說話!”張團長從抽屜里掏出冊子,翻了翻,發現冊子上竟然沒登記那塊田是誰的。 “小王,靠山西南邊的那兩畝多地分給了誰?” “應該是韓副團長家,剛領走沒幾天,冊子上還沒來得及登記呢。那塊田怎么了……” 話都沒問出口,張團長又立馬風風火火的走了出去,小王一愣:“這又是去哪兒???” “去找韓副團長?!?/br> “但這個時候,他應該還在訓練??!”小王喊道。 張團長自然知道韓烈在訓練,但他又不找他,想想也知道,韓烈之前在軍隊待了這么久,從來沒來要過田種,現在一結婚就把田地領了回去,肯定是他家屬在cao持啊。 一想到那塊玉米地張團長就心癢癢,想去問清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可不傻,要是這種埋竹管的方法真的像看上去那么有效的話,他就得趕緊把韓烈的家屬招到他們辦公室來,他們一起把這個法子推廣到整個軍區。 這樣說不定他們軍區今年的糧食就能上漲不少了??! 這么想著,張團長的腳步更快了。 而與此同時,終于忙完了的司務長也回了食堂,一走進門就問道:“小方,今天的魚到了嗎?” 軍區離河遠,加上兩里外那條河里的魚個頭都特別小,抓都抓不到,想吃魚就只能去供銷社買,食堂的魚,也是和供銷社一起進的,從縣城那邊運過來,也不多,一個星期最多吃上個兩次。 小方點頭:“來了,剛準備殺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