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書迷正在閱讀:逃生游戲的正確打開方式、來自末世的領主、老板的金絲雀是天然呆(1v1)、一春塵情、地球人的蟲族日常、日久成癮、飛升失敗后我撿到了主角的金手指、請叫我推土機、成為三歲反派崽崽的親媽、偽裝咸魚
大娘轉頭看她,面如土色,話語間都不自覺帶了瑟縮:“出事兒了,出事兒了!那橋下,有個新娘子……” 橋下?橋下不就是永安河?河上哪來的新娘子?成宣抬頭張望,莫不是迎親的時候花轎過橋,結果掉下河去,新娘溺水了? 她又不識水性,在這也幫不上忙,向大娘道了聲謝后,撓撓頭正想擠出人群往東大街走。那大娘似是還有話說,驚恐萬狀道:“新娘子只有頭……沒身子,在水上飄啊飄的,臉都發白了……”她再也說不下去,差點癱軟在地。 成宣忙扶著她,她見多了尸骸殘肢體,倒不十分害怕,只是心中奇怪:“如果只有頭,沒身子,那大娘怎知道人家是新娘子?” 不知哪個膽子大的,已經把殘骸撈到岸邊。辛辛苦苦擠到橋邊欄桿處探頭看的她,很快便得到了答案。 那確實是新娘子。 “她”仰面向上,肌膚蒼白,面頰所涂的胭脂本應顯得白里透紅,如今那少女瑩潤的白皙卻成了毫無生氣的慘白。柳葉眉下杏目圓睜,眼角貼了花鈿,紅唇微張。如云鬢發堆雪一般束起,發髻上斜斜插著數根以紅寶石鑲嵌其上的金步搖,垂下的金色流蘇散落在地,極為華貴艷麗,成宣都能想象到若“她”走起路來搖曳生姿、嫵媚動人的模樣。 紅蓋頭仍覆住了女子的一側臉頰,想來應是被步搖纏住了,所以才沒有被水所沖走。兇徒似乎沒想過要隱匿尸首,是以隨意便扔進了永安河中,才會隨水一直漂流到此處。 她還想再湊近些看,人群剛好散了大半。三法司的官差來趕人了!成宣一激靈,想起裴譽,正欲躲起。她轉念又想,躲什么躲,早晚都是要見的。 于是成宣坦蕩蕩下了橋,掏出文書,跟幾個官差大哥打過招呼,順理成章地走近了尸骸放置處。 作者有話要說: ①②參考自網絡資料 第3章 鬼新娘 成宣蹲下身,湊近細看那顆頭顱。 她雖非仵作,但對尸首勘驗也是頗有心得。夏季天熱,尸首若是過了三天,口鼻內液體橫流,蛆蟲滋生,更會膨脹發臭,口唇翻張,皮膚褪爛。而死去的女子面上只是rou色微青,想來離死亡只是剛剛過了一至兩日。① 成宣隨手拔了根蘆葦,想試著撥弄死者發髻,看看腦上、腦后以及額角有無致命創傷。那蘆葦柔軟無力,根本撥弄不開,她正想上手摸,驀地察覺身旁蹲下了一人,對方問:“怎么死的?” 她順嘴便應下了:“我尚未仔細檢查,不過就這么瞧著,這頭顱上并無皮rou損爛,也沒有血跡,致命傷應當在身上……”成宣把后半句咽下了,她斜睨手邊那人,悻悻道:“裴大人早,怎么這么巧啊?!?/br> 裴譽今日穿著一身玄色勁裝,腰間除了綴著昨日那枚玉佩,還橫著一把長劍,側臉俊美依舊。 離得太近,她竟有些不好意思。從前在岷州官府里,和一群大男人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她從不覺得有什么。只是面前這人知道自己是女兒身,又長得…… “既是同僚,命案發生,咱們不是義不容辭嗎?”裴譽沒了昨日的威勢,似笑非笑的,“說吧,都發現什么了?” 周遭還有幾位官差,想來他在人前是故作掩飾。想到裴譽昨日也是這般嬉皮笑臉,害自己掉進了坑里,被抓住把柄,成宣摸不透他心里的所思所想,只好老老實實回答:“尸首一早漂到了風荷橋下,應當是被人殺死并肢解后直接拋尸到河里的。致命傷不在頭顱上,得盡快找到尸身才能判明死因?!?/br> 裴譽并未順著她的話問,而是俯身細看。尸首與尸身分離的一圈筋骨皮rou稠黏,受利刃處皮rou緊縮,切口齊整,看來確實是死后才砍落的。 他站起身,把幾名三法司的捕快喊來:“寧遠,你多喊上幾位弟兄,順著永安河上游及沿岸搜索,找尋尸體的其他部分。曹越,虞萬鵬,你們慣與永安和鄰近州縣府衙打交道,去問問近三日內有無報稱失蹤的新娘子。一旦找到了,盡快讓家屬辨認尸首。柳望山,先把尸首妥善運回大理寺,請許姑娘查驗?!?/br> 幾人都在三法司效力許久,聽了裴譽的話便奉命行事,各自散去了。 成宣以為自己聽錯了,怪道:“怎么是許姑娘?大理寺的仵作是女子?” “許姑娘出身罪籍,仵作又非官職,自是可以由女子擔任。她精通檢驗之術,是以三法司中無人敢慢待她?!?/br> 盡管從未見過這位許姑娘,成宣仍心有戚戚焉:“誰說女子不如男?若世間對男女一視同仁,我和許姑娘便可光明正大與你們競爭了?!?/br> 裴譽嗤笑道:“許姑娘光明正大得很,評事大人就不一定了?!?/br> 成宣發現自己總說不過他,想溜,裴譽卻不放過她:“你不用急著去大理寺報到了。此處有命案,他們馬上就到?!?/br> 本朝的大理寺與刑部、都察院合稱三法司,均位于永安城內城,大理寺便在離宜秋門不遠的東大街上。 為避免冤案,如今日的女尸案,便會由刑部受理案件,下屬的捕快與大理寺官員一同協同查辦,再由大理寺駁正審核。凡罪有出入或事有冤枉者,都必須查明詳情,務必刑罪相符,不冤枉無辜,最后再將案件交由都察院糾察、刑部審判。 成宣就任的評事只是小小的從七品,上頭還有寺卿、少卿、寺丞、寺正等。由于大理寺官員須嚴謹維護司法公正,又須精于律例,有很高的斷案能力,因此,本朝對大理寺官員的選任非常嚴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