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等著將所有生產大隊的方案收了起來,對大家的意見進行了匯總,遴選出好的建議來,同時社長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他的朋友大多也是社長,平時去市里或者省里開會認識的,通過跟他們交流,也收獲了一些不錯的建議。 紅旗公社長久以來就是以農業為主,開展工業建設的經驗幾乎為零,現在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看。 當然了,沒經驗也不能瞎搞,要不然整個半拉子工程,高不成低不就的,還不夠讓人笑話的。 所以前期工作做好,后面可以省很多心,也省得丟人現眼。 最終經過多番探討和研究,社辦工廠這個好差事花落衛家屯。 上級領導批示,既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也要結合城市的建設需要,開發優質的木材和石材,制成商品銷售,保障當地和城市建設需求。 得知將社辦工廠開在自己大隊的消息后,衛海軍心里面很高興,但是他表現得很淡定,不能表現出來。 畢竟廠子還沒有蓋起來,設備還沒找好,一切都沒有塵埃落定,也就說一切還有變數,不能高興地太早了。 果不其然,兩個工廠全部選擇在衛家屯,其他生產隊不愿意了。 “衛家屯那個窮山旮旯里搞工業能搞得成嗎?” “明明我們生產隊才最具有優勢?!?/br> “我們生產隊的樹難道不比他們衛家屯多嗎?” “社長偏心太明顯了吧,凈向著衛家屯,啥好事都給他們大隊了?!?/br> 有些牢sao很正常,有的大隊長找到了社長,既然要在衛家屯建廠,為啥不能在旁的地方建呢? 社長也給出了明確地答案,將衛海軍做的方案報告拿了出來。 “你們瞅瞅,這是人家衛海軍做的報告,再想想你們自己的,你們覺得誰更適合辦?”社長反問道。 其他幾個大隊長一時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最后總算憋出來兩句:“那我們不會寫我們還能不會干嗎?雖然報告寫得不好,但是咱們都是踏踏實實做事的人?!?/br> 第43章 去省里面學習 社長:“放心吧,只要衛家屯整起來,就會讓他將經驗分享給大家伙,有條件、有意愿的生產隊,我們鼓勵開辦社辦工廠,尤其是接受知青多的生產隊,更是大力支持,這是國家的政策要求,我們必須積極響應,解決面臨的困難?!?/br> 有了社長的這話,大家伙算是將心放在肚子里面。 社長的話很明顯了,他們公社壓根就沒有開辦工廠的經驗。 所以先拿衛家屯當小白鼠做實驗呢,干得好了就繼續推廣,大家跟著形式走,有了前車之鑒,他們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反之,如果辦不好,提高不了知青的生活水平,還弄得一地雞毛,他們也沒必要繼續趟這渾水了。 誰要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是風險和收益并存的,雖然可以吃一波紅利,但是也意味著高風險。 雖然開辦工廠和管理生產隊不太一樣,但是在調動人員上還是有可以借鑒的地方。 衛海軍將人員分為兩組,一半負責木材廠的組建,另一半負責水泥廠的組建。 大家伙參與建廠的積極性很高,決定大展身手一番。 好歹他們也都是文化人,來到這里干農活,還被人嫌棄得啥也不是,受盡了白眼,心里面早就夠夠的。 現在興辦工廠,如果到時候效益好的話,不僅能夠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還能實現他們的價值,同時給當地帶來一些好處,簡直是一舉多得。 經過一番了解,知青里頭還真有一些相關經驗的人。 劉文文的父親就是木材廠的老板,所以從小耳濡目染,關于木材廠的一些事情他知道的相當多。 不過雖然都是興辦木材廠,每個地方的情況也不多,因為每個地方的樹木不一樣。 像他們所在的小鎮,那里盛產櫸木和楠木,非常適合打造家具。 但是衛家屯這里的樹木,主要以輕省的梧桐樹居多。 梧桐樹當然也是不錯的木材,高大筆直,搬起來比較輕,但是梧桐樹做成的家具沒用自己家鄉櫸木做出來的結實耐用,也就不太受歡迎。 “咱們非得做家具嗎?我知道梧桐樹做成樂器挺不錯的?!瘪T麗建議說道。 劉文文:“做成樂器賣給誰呀?現在有幾個人買得起,市場都沒有,更不行?!?/br> “其實梧桐樹做成的家具也有自己的優點,到時候要不咱們在價格上便宜一些?!毙l海軍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劉文文聽后:“這個倒是可以的,我覺得咱們可以做工上精巧一些,但是價格上實惠一點,這樣就讓人感覺物美價廉,肯定會有人買?!?/br> 大家伙覺得劉文文講得非常專業,她很自然地被選為木材廠籌備小組組長,而且負責木材廠的管理和業務兩個方面。 水泥廠這邊葉向紅充當顧問,衛海軍親自管理。 木材廠好辦,就算沒有大型的機械,但是鋸和刨子管夠,很快就可以投入運行。 但是水泥廠的設備就比較麻煩,他們這里沒有,必須得去外地買。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衛海軍決定一個一個地解決,絕對不能半途而廢,整個半拉子工程。 “媳婦,我想著去整幾臺設備,你能跟著我一起去嗎?畢竟在這方面,你比我有經驗?!毙l海軍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