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不說其他人怎么想,反正能跟鄧安文來這里的人都不是什么蠢人,更不是那種眼皮子淺的白眼狼。 他們知道海城有求于萬民城,也記得萬民城對海城的幫助。別的不說,但說他們制鹽和種植都是從萬民城學來的?,F在萬民城還有那么多東西他們沒學會呢,怎么會傻到和萬民城發生矛盾。 既然對方是心里有數的,鄧安文和林平時也是見好就收,讓喬蘭帶著他們去做最后的交談,也算是給兩城的繼承人一個相處接觸的機會。 走出武器庫,鄧安文也問林平時,“現在科技或者文明發展得不錯,不過都是集中在萬民城。我有點想模仿這邊的工業區,在海城也建立一個研究所,你覺得這樣想法怎么樣?” “這個不是我想怎么樣,是海城的條件夠不夠,”林平時倒是無所謂,甚至還非常歡迎道,“你知道的,想要建立一個研究所人才是第一個關鍵,單是人才學校那邊就培養了七年才出那么十幾個。二就是基礎條件,這個好說,海城那邊要是建的話,可以直接從這里搬一套實驗設備和數據材料過去?!?/br> “所以最關鍵的就是人才,這里的人是絕對不可能給你帶過去的。你要是想建的話,要么先自己培養人才,要么就是送人過來學習,你自己看哪個適合吧?!?/br> 鄧安文的眉頭皺得像山一樣,人才這個確實他們的痛點,老實說海城現在連老師都是靠他們去兼職的。想要和萬民城一樣,有個好一點的老師或者說研究人才,那都是天方夜譚。 但是要讓自己的同學為了海城的發展到那邊去教書,鄧安文也是不愿意的。 “我先看看吧,學校去年也辦起來了,看看有沒有什么天才出現。要是有的話就送過來學習,要是都普普通通送來也沒有用?!碑吘寡芯窟@東西可不是認字就行了的,很多他們自己都不會,得靠他們去鉆研。 “這個你安排就好,”林平時點點頭和她說起另一件大事,“我們的幾份已經有四十個億了,還差三分之二就能回家了,交接或者繼承人的事你也要早做準備?!?/br> “目前最重要的事,是我去年從狼部落和來交易會的一些部落說,落月大陸的天氣有些異常,特別是南方那邊,去年就都來北方買糧食了。不知道是不是有旱災,會不會影響到你們那邊,要記得早做準備?!?/br> 林平時的提醒讓鄧安文面色有些不好看。他們去年著急建設海城,在農業種植和糧食存儲上并沒有耗費很大精力,要是豐收年份的話,支撐海城的幾萬人過完兩年是沒問題的。但要是有自然災害的話,目前手里的存糧能養活海城人一個月都夠嗆。 鄧安文把海城的存糧情況和林平時說了,問道,“要說糧食存儲,海城那邊還沒有糧窖,氣候不能長時間保存,你看看萬民城這邊還有陳糧可以換嗎?” “你放心吧,去年除了給南方幾個城市換了一點,剩下的都存放起來了。而且也給過哪些小部落警示了,大青山這一帶應該不會缺糧。你們要的話,到時候找人過來拿就行?!绷制綍r就是預料到這個情況,才讓人在秋收前就禁止了糧食的買賣和釀酒等。所以哪怕糧食有所減產,也還是能支撐的。 “行,我回去就讓他們多種點產量高的,要是真到那個地步,不說吃什么了,能餓不死就已經是佛祖保佑了?!?/br> 海城適合種水稻不適合種小麥,但是玉米紅薯卻是能種的。自從海城人吃慣了米飯后,就把玉米和紅薯這些當做輔食,種植的也非常少。但是單靠大米,鄧安文可不敢保證海城人的肚子。 確實是輪不到他們來選擇,就在他們做好了準備的時候,落月大陸的旱災來得意外又理所當然。 從春天起就沒有見過一場雨,更不用說萬物生長、果實灌漿的時候了。嚴重的干旱席卷了整個落月大陸,除了住在河邊的部落能稍微挽救點損失,其他的糧食減產都在十分之九以上。 ◎最新評論: -完- 第126章 ◎災難◎ “首領,我們的小麥有一半以上的都枯死了,今年的收獲可能都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這可怎么辦?”鼠部落的人從春天開始就憂心忡忡的看著自己負責的田地,到了收獲的季節更淚流滿面地看著那些瘦弱不堪的麥苗。 他們和任何的大部落和有一技之長的部落都不一樣,像他們這樣的小部落都是靠狼部落的施舍才生存下來的。這幾年才稍微靠給狼部落種植讓部落壯大、富裕一點,但這突如其來的旱災卻打碎了他們的希望。 地里沒有收成,他們也就沒有收獲。雖然狼部落不會再要求他們給上供,但地里現在糧食收割了也一樣沒有辦法養活那么多人。更何況,如果旱災持續下去的話,這種情況將會越來越嚴重。 而誰也無法估計旱災的持續時間。 “這個我們知道了,地里的東西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吧,收獲的你們幾個部落就分一分。雖然還是沒有下雨,但夏種還是不能懈怠。臨近水源的那些田地,就種上玉米和紅薯,這兩個對水分要求不高,但產量高也能墊肚子。不管怎么說,我們先把這個旱災給撐過去才行?!?/br> 狼烈過來傳達狼牙的話,對受災的附屬部落免除了稅收,另外還將從萬民城換來的高產種子和種植方法教給他們,并勸道,“這個旱災也不知道要持續到什么時候,大家有能力的,就多存儲點糧食和水,省著點使用,爭取都平平安安度過這個旱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