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眼睛突然泛起了光,激動地握住了羌的手,“你小子真是好眼光啊,看人看的準。千里迢迢的叫我們跟著周隊長走,沒想到這里竟然有這樣的良種。那么高的產量,何愁吃不飽肚子?!?/br> “這位大伯說的還真對了,我跟你們說,我們萬民城是沒有什么奴隸貴人之分的。管理我們的叫政府和公職人員,我們普通城民是對他們有監督權的,也就是可以看他們有沒有徇私枉法,如果有,我們百姓是可以要求換掉他的,可不像你們的城主那樣,都是由他說了算?!?/br> “還有你們啊,來了這里之后,可以自己去開荒種地,種子農具都可以跟政府租借,只要收獲之后還上就行了。并且我們的每一季的稅收,只有兩成,比你們那邊好多了?!?/br> 喬樂走在他們身邊,聽到他們的議論就忍不住炫耀萬民城的幸福生活。原來就覺得他們現在的生活不錯,但去了一趟南方后,才知道他們生活的何止是不錯,簡直就是神仙一樣。 聽到姜城的人連這樣的種子都沒有見過,更是自豪得不行。要是讓他們看到玉米、養殖場,豈不是要震驚到昏過去? 喬樂的話很快就引起了這些人的注意,他們千里迢迢過來,一是因為對姜城失去了希望,二是當時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三是對醫療隊和羌等人產生了一定的依賴。但是到了一個自己陌生的地方的時候,他們還是惶惶不安的。聽到喬樂說到種地,這個他們熟悉的東西,就想要拼命抓住。 “真的嗎?我們可以自己去開荒?開出來的田地是我們的嗎?種東西只要給兩成給城主?這里的糧食,一畝地能長七八百斤吧?這樣高的產量,就算是給了兩成,我們還有五六百斤呢。我的老天爺,這樣的糧食,就算是地主家也沒有那么多吧?” 對地里一切事物如數家珍的老人,瞬間算出了要是開荒,他們能收獲的糧食。 對未來美好的設想,讓絕大數人重燃希望。他們帶著希望,期待緊張的跟著羌、杜等人。 知道周振興和羅青青他們帶著醫療隊凱旋而歸,所有人都安耐不住早早的出門去迎接。見到這樣一大群人的時候,都十分震驚。 經過各種檢查和消毒,林平時等人留下來和羅青青他們敘舊,災民們的安置則是交給了喬蘭。 喬蘭,這些年來一直跟在林平時的身后,也基本每一個部門都去工作了一段時間,所以對于怎么安置這些人,她是心理有數的。 舊城的人人口早就飽和了,更何況現在的建設重心也轉移到了新城,兩座城之間要是修好了路,也就是半天的時間,相差也不遠。 喬蘭把人安置了新城,在西區給他們劃了一片宅基地,讓他們自己建設。 目前正值夏收,無論是新城還是舊城的良田,都急需要人夏收和播種,所以他們才休整一天,就接到了喬蘭的通知,告訴他們可以去給人家幫忙,換取糧食。 “現在是夏天,你們在這里的住是沒有問題的,等夏種結合后,再蓋房子也不遲,”喬蘭帶他們到城中心的地圖旁,指著東邊的空地說道,“這里都是農田規劃用地,你們要是想要開荒在這塊地方。目前開荒的人不多,你們的時間比較緊,所以建議你們自己商量好,留一些人去開荒,一些人去幫工賺取糧食?!?/br> “開荒的工具我們可以租借給你們,鍋碗瓢盆、種子等也都可以租借,但是要在秋收之后還回來,超過期限的話,將會一年翻一倍償還?!?/br> “有需要的,或者其他幫助的話,可以到最中心的辦公樓去求助。那邊就是我們這里政府,也就是你們說的城主府,負責處理城里的大小事情?,F在,各位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問我,我們弄明白了,就盡快去工作,早一點工作,各位也能早一點安定下來?!?/br> 從來的路上到現在,他們的衣食住行都是靠周振興他們,這非但沒有讓他們養成理所當然的惡習,反而感覺到惶恐不安。畢竟問別人要吃,有一天對方不給你了怎么辦? 現在喬蘭說讓他們去工作,工作了就能換糧食,這是靠自己的雙手去掙的,反而更讓他們喜歡,覺得踏實。 ◎最新評論: -完- 第115章 ◎交易會新氣象◎ 三千多人,基本上都是青壯年,他們的投入讓萬民城的夏收快了不少。在收獲之余,他們也沒有忘記喬蘭說的,讓家里人早出晚歸的去新城外開荒。 這些人他們比萬民城要好的一個點是,他們形成了基本的家庭單位,一起過來的很多都是一家人,就算是孤家寡人,也有很多鄰居族人在,和萬民城以前的部落是兩回事。 在家庭單位的情況下,他們的工作效率比萬民城原來的要高不少。因為回去會有人專門做好飯菜,打理后方。在外工作的,只要安心工作就可以了。 不過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男女不平衡的問題。無論是姜城來的人,還是原本的萬民城,或者是其他小部落,都有這個煩惱。 雖然這幾年,因為物質條件和生活條件的提高,無論男女的夭折率都大大降低了,但目前的新生人口中,還是男性較多。 一到七歲的兒童中,男孩有三千個,女孩子卻只有兩千二,中間差了八百多個。這還是在有明顯重女輕男的萬民城。 新來的人口,給萬民城注入一股新希望,讓原來的居民更直觀的看到家庭的好處。而新來的居民也十分珍惜現在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