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一心撲在隔離區里救治已感染人群的羅青青等人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管這些。好在隔離區現在都聽他們指揮,抗疫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 “這每天的感染人數都在不斷上升,我們治好多少個送出去,他們就抬多少個進來。這樣的治療,什么時候才是個頭?”時間久了,羅青青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找到周振興商量,“疫病本來就是重在防疫,而不是治療,他們現在這樣只會浪費更多的醫療資源而已,根本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br> “我們該說的也說了,該做的也做了,但凡稷城的統治者愿意抄一抄作業,把稷城的防疫弄成跟隔離區的一樣,感染人數自然會下降。不過嘛,疑心病和自我意識過強還是統治者的毛病,他們不信任我們,說破嘴也沒用?!?/br> “就讓他們這樣下去,反正即將入冬,正是疫病肆虐的時候。到時候他們自然得乖乖的按照我們的方法去做?,F在,不必去說服他們,”周振興很是冷漠道,“我們現在啊,就好好救人,多賺點積分,彌補一下之前的損失?!?/br> 雖然每救一個人系統都會給相應的積分,藥材兌換也打了折,但是架不住患者多,他們一直是入不敷出的。原本十幾億的積分,經過這一場疫病就剩下了五億多,可把30歷史班的同學給心疼壞了。 不過救的人命,也沒有什么好計較的。但是現在嘛,周振興決定沒必要,人家城主都不著急,他們這些外來人又何必呢,實在是不用把自己真的當做救世主。 羅青青聽出他的意思,拿筆開藥的手頓了一下,“那我這邊讓他們再多準備一點藥材?!辈荒茏尳y治者重視預防,她就只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救感染的人。 時間在忙碌中總是過得很快,痊愈走出隔離區的人也越來越多,稷城的統治者也慢慢開始相信了羅青青他們的實力。 然而,就是在這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噩耗突如其來。 那已經是秋末了,是羅青青他們來到稷城的第四個月,提前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她就找到了穗余和稷和,同他們講了疫病可能會在冬季加快傳染的猜測,讓他們加強疫情防控,多準備相關的藥材和食物、柴火等。 可是沒有一個人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他們的大長老穗余還好,對羅青青的提醒表示了感激,也答應會多做準備。但是所謂的城主稷和卻是冷嘲熱諷的,把好脾氣的羅青青也氣得夠嗆。 然而,就在稷城下了第一場雪后,城里出現咳嗽發熱拉肚子的人數,就急劇上升。 “不行啊少城主,我們醫館里現在都是病患,這藥材要是再挪一點出去,這些患者就沒有藥了。而且他們的情況和疫病的癥狀一模一樣。要是再這樣下去,整個城怕是都染上了?!?/br> 稷城最大的醫館,仁和醫館的掌柜李大申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對稷和要從仁和拿一半藥材的無理要求,那是忍無可忍。 顧不得他是不是對隔離區里的人有意見,也不管隔離區的人是不是外面來的探子,李大申終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稷和。 “為了避免疫病再擴散,少城主還是找隔離區里的那些人看看吧。我見在他們治好的人不少,也證明他們是有真本事的。而且聽說他們之前就提醒過大家,說冬季是疫病高發區,要多加防范?!?/br> “我看那些痊愈出來的人,回家了有按照他們的辦法來做的,全家竟沒有一個人感染,這也證明他們的防疫辦法是有效的,能從根源上杜絕疫病的傳染?!?/br> 稷和的臉色很難看,黑得快能滴出墨了。 李大申的兒子李成扯了扯父親的衣角,示意他少說一點。 然而李大申看著全城的百姓將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哪里還顧得上那么多。 “少城主,您還是快點請那個什么醫療隊出來吧。我們仁和堂保證有人出人,有藥材出藥材,和全城百姓一起共渡這個難關?!?/br> 這番話一出,稷和的臉色已經不能用難看來形容了。 他陰沉著臉,陰惻惻的開口,“哦?是嗎?看不出來李掌柜還有那么大的仁心,看來疫病過后,城主府還得給您和仁和堂送塊匾額?!?/br> 如果眼神能殺人,李大申肯定要死在稷和的刀光劍影下。 眼看著場面越來越緊張,穗余站出來當了和事佬。 “李掌柜果然是醫者仁心啊,不愧于李老的教導。您這邊能夠配合那是再好不過了,我已經和羅院長取得聯系,她答應我們,會給我們建立一個防控方案,你呀就組織全城的大夫去學就行?!?/br> 穗余的話一出,當場落針可聞。 雖然明面上稷和是少城主,暫代城主事務。但誰不知道,真正傳達城主旨意的是穗余呢。 這樣早有準備的事,肯定不是穗余一個人能做成的,那站在他身后的是誰,誰在授意這一件事,就不言而喻了。 稷和的臉色瞬間由黑變白。 有了穗余的話,稷城的所有醫館和大夫都動了起來??紤]到隔離區的特殊性,羅青青也特意從里面出來,來到仁和堂坐館和給大家講解防疫事宜。 得到羅青青的辦法,很多大夫都有所啟發,迅速投入到抗疫中去。 而治療已感染的藥方,羅青青也無償的公開。這一舉動獲得了稷城所有人的稱贊。 就連穗余也不得不贊上一句,“這萬民城的人不管是有什么目的,沖這個藥方去也值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