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建寧帝失望地看著晉王:“老四,你為何不能安安生生地做一個王爺,待父皇百年之后,你大哥也會善待你的?!?/br> 建寧帝也很了解陸時寒。 他知道陸時寒素日都是冷著一張臉,但實則并不是那等狠辣無情之人。 若是晉王等王爺能老老實實的,陸時寒是不會下殺手的,甚至還會善待這些王爺。 這也是建寧帝一直以來的期望。 建寧帝雖然對陸時寒格外的偏愛,但這些王爺,也是他的兒子,他如何能不心疼。 建寧帝一直希望,他的這些兒子們都能和平地相處。 建寧帝話音落下后,屋里安靜至極。 晉王早知事情無望,沒有了回旋的余地,所以,他也沒有什么可避忌的了。 晉王只是嗤笑出聲:“父皇,您口口聲聲說,讓我放下對皇位的執念,好生輔佐大哥,可是,當初正是您讓兒臣對這把龍椅生出渴望的啊,也正是您,養大了兒臣的野心!” 在陸時寒未恢復身份前,建寧帝一直未立太子。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而國家遲早也是要立下太子的。 既然大皇子失蹤,而剩下的皇子都是非嫡非長,那么,他們又為什么不能競爭這把龍椅呢。 這些年來,他們不斷聯絡官員,結成勢力,齊王和晉王也因此明爭暗斗。 而在這期間,建寧帝一直沒有表現出對他們其中任何一個王爺的偏愛。 建寧帝是在默許他們的舉動,也想讓他們彼此爭斗,從而穩定朝綱,平衡朝臣的勢力。 這些,也都是建寧帝默許,甚至希望他們去做的。 這些不過是建寧帝身為皇帝、平衡臣下的手段而已。 怎么忽然間,建寧帝就要他們放棄所有的野心,讓他們甘愿當一個沒有實權的所謂的王爺。 他做不到! 晉王把這些年的所有隱藏在心底的話,全部都講了出來。 建寧帝則是嘴唇囁嚅,手也顫個不停。 晉王第一次感到酣暢淋漓,他知道,即便建寧帝是一國之君,也無法否認這一切。 或許,生在皇家,便是他們的錯。 良久,建寧帝才平復過來。 建寧帝閉了閉眼睛:“老四,以后你就去寧州就藩吧?!?/br> 建寧帝到底對晉王有一絲愧疚,留下了他的命,不過懲罰卻還是要有的。 大周的藩王和前朝不同。 大周的藩王幾乎只是個名譽上的稱號,并沒有實權,去了封地以后更是終身不得離開封地一步,踏出一步便算作謀反,而寧州更是苦寒之地。 建寧帝會讓晉王永遠待在寧州的府邸里,非死不得出府門一步。 所以,這可以算是一個禁錮晉王終身的懲罰。 晉王平靜地頷首:“是,父皇?!?/br> 既然棋差一招,那他便認輸。 … 隨著晉王即將去寧州就藩的消息傳出來,一眾大臣盡皆嘩然。 身為大周的臣子,可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而且又是那等苦寒之地。 這是明擺著,晉王做了不知什么事,讓建寧帝厭棄了晉王,才會有此事。 而晉王又可能做什么讓建寧帝厭棄的事呢? 眾人不禁聯想起了太子受傷的事。 不過建寧帝既然沒說,那一眾大臣也便裝作不知道,畢竟這也算得上是皇帝的家事,他們這些臣子也不必管的那么寬。 不過,在此事之后,京中的氛圍頓時一變。 眾大臣都知道建寧帝心情不好,何況太子還重傷著,是以,全都夾緊了尾巴做人。 京中一時安靜了下來。 不過東宮里的氣氛,倒是和往日沒什么差別。 陸時寒受了重傷,暫時也上不了朝,每日都在東宮養著,倒是難得有了空閑的時間,可以休息一下。 沈扶雪則是每天琢磨著有什么補氣血、養身的湯羹。 為此,沈扶雪還特意回了一趟娘家,請教了紀氏。 除此外,沈扶雪還請教了張太醫一些藥膳的做法。 當然,那些藥膳都是廚娘做的,沈扶雪還是只會煲湯。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就和女紅一樣,沈扶雪于廚藝一道上并沒有什么天賦,做的菜味道相當一般,只有湯羹燉的還算不錯,沈扶雪也放棄了學做菜,索性專心學煲湯。 是以,沈扶雪每日都會給陸時寒燉些湯羹。 陸時寒也終于喝到了小娘子燉的旁的味道的湯羹。 陸時寒一邊喝湯羹,一邊想,看來他是不用喝那一道湯喝一輩子了。 日子就這樣普通而又瑣碎地過著。 一直養了一個多月,陸時寒的傷才好的差不多。 而這時候,也已經入了暮春了。 建寧帝下令搬遷到暢音園。 建寧帝旨意一下,京中的人也便知道了,先前那股子緊張的氛圍終于過去了,可算是雨過天晴了。 而建寧一朝,確實一直都有夏日時搬到暢音園的習慣,現如今陸時寒成了太子了,當然也要隨著一道搬到暢音園去。 沈扶雪這個太子妃自然也跟著一道去了。 還別說,暢音園是比宮里自在多了。 暢音園是先帝時期建造的園林,極盡華美,宮殿也不是擠擠挨挨的,不像宮里那般處處都是四角的天空,待的人心生煩悶,反而各處都是花樹,空氣也格外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