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7)
而且在桃源村的冬天,煤炭盆也是必須的。燒煤爐需要用煤,燒地鍋需要用煤,要是一個不注意忘記換煤而熄滅了,就直接去炭盆里夾說一塊。 陶然家的炭盆就是相當大,下面還配上了木制的底座,這是防止把地面弄臟,還是田外公給做的。陶然對這個炭盆也算是物盡其用了,整天在火上折騰。最開始在烤香蕉,烤橘子,烤甘蔗,只要是帶皮的水果都試了一遍。 最后得出結果烤香蕉和烤橘子最好吃,烤甘蔗不行,烤后的甘蔗味道有點發酸。 黎庭舟從小劉口中聽說了陶然最近的這個愛好,專門用手機問陶然怎么不買個燒烤架,陶然說那樣沒有那炭火烤有意思。 第三天,小劉過來的時候就給陶然帶來了一大批環保燒烤炭。陶然把錢轉給黎庭舟后,就興致勃勃地去折騰燒烤了。尤其是春梅嬸家養的雞,陶然特地奢侈了一回,專門跑去買了兩只小雞,腌好后烤起了雞翅、雞腿、雞皮和雞肝。 陶然還在那遺憾村里只有春梅嬸養雞,沒有還吃的豬rou羊rou牛rou,村里人倒是有人打算養起來,但這不是季節不對還沒養呢。 雖然沒有rou,但蔬菜在桃源村可是應有盡有,關鍵是味道特別好。能烤的全都拿來烤一遍,配上陶然在大棚里種植的辣椒而磨出的辣椒面,那香味吸引著全村的小孩子往這跑。 陶然看到這些小孩子,往往會讓他們進來,還手把手教他們烤rou,就是要讓他們注意安全。被陶然這么一帶,其他村民家里也傳出了燒烤的味道。 禿廢的日子過了沒多久,就面臨著年關將近,可以開始準備年貨了。 桃源村這邊往往會提前一個月準備年貨,買好的雞、魚和羊腿都會腌制好掛在外面風干,再加上豬排骨和幾斤牛rou,對以前的桃源村民來說就可以過個好年了。這是普通桃源村人準備的東西,但要是喜歡吃的,就比如說陶然家,還會備上鴨,野雞,野兔,和黑豬rou。 陶盛文和陶然都愛吃,但是以前家里也沒有太多錢,他們還會專門買上牛腿骨、羊蹄、甚至是羊臉,買這些東西價格比較便宜。陶盛文會把東西弄的干干凈凈,田玉霞配好佐料,再用瓦罐燉上一上午,味道那是相當不錯。 現在大家手里都有錢了,也沒有不舍得花,大家購買的年貨可是比以前豐盛多了,就連瓜子糖果都買了質量較好的。 現在走在桃源村,常常能看見村民們開著三輪車,運著各種年貨從遠山鎮回來。蔬菜村里人都有,還比外面的好吃,桃源村民們都是買了各種rou類回來。 與桃源村民們相反的,就是遠山鎮的居民了。馬上要過年了,當然要好好犒勞辛苦一年的家人,桃源蔬菜必須要買。還專門有人跑去找陶家興商量,過年那幾天桃源超市不能關門,還要增大供貨量。 陶然對這些人的想法一點也不關心,他正磕著剛從遠山鎮里買來的瓜子,心里琢磨著明年要不要在村里種些向日葵,自己收瓜子炒著吃。 第45章 為新年忙碌了幾天, 終于到了大年三十。 房子早就在前幾天打掃的干干凈凈,過年的一應年貨全部準備齊全。陶然拿出來了各式果盤, 擺滿了兩盤糖果,還有各種瓜子水果。 遠山這邊的習俗是晚上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中午就是簡簡單單的一份面條。 不過在陶然家, 一家三口都是個吃貨,就是普通的面條也會做的美味無比。用上早上就開始熬的雞湯, 手搟的寬面條, 新鮮的野菜,還有用神農泉澆灌的辣椒制成的辣子油,味道棒極了。 陶然一口氣吃了兩大碗,還有些意猶未盡。但晚上的年夜飯一般開始的比較早,陶然想想晚上的大餐,就控制住自己不能吃太多。 他今天有一個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熬漿糊。桃源村通常都會自己熬制漿糊貼春聯門畫,雖然村里小賣部里都賣有膠水, 但是桃源村人都不喜歡用。 而且他們都有自己熬制漿糊的配方,能把漿糊熬的不稀不稠剛剛好。陶然也擅長這個, 他小時候就給陶盛文幫忙, 尤其是滿十八歲后,這個工作就完全交到陶然手里了。 今天要貼的不僅是門畫春聯,這幾天晚上沒事,陶家三口人都是邊看電視邊吃燒烤。后來田玉霞突發奇想,跑到遠山專門買了紅紙剪起了窗花。田玉霞也不會太多花樣, 就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如今陶然一塊給貼到窗戶上,好看極了。 到了下午四點多的時候,就能聽到村里有鞭炮聲響起,這代表這自家人要吃年夜飯嘍。 今年市里也下通知了,市區不能放炮,早晚也會輪到咱們這里。陶盛文拿著手機和一群中老年人聊天,聽到鞭炮聲嘆了口氣,不讓放鞭炮那還算是過年嘛,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比我們小時候差遠了。 陶然還沒有說話,田玉霞就直接接過了話茬:現在哪能和以前比,以前咱們就盼著過年能吃點好的,現在呢?你看看咱們這墻上掛了雞鴨魚rou,咱們平時想吃也有錢買,那過年還有什么好期待的? 怎么沒啊,親人團聚,互相拜訪,還有春晚呢。陶然笑著說。 這春晚也一年比一年不好看了,我記得去年的小品就沒有意思。今年啊,晚上你們倆一塊守歲時看春晚吧,我早點上去睡覺,不然十二點一過,鞭炮就又吵著睡不著了。田玉霞拿起一塊烤好的橘子小心地剝了起來。 現在天冷,她也不愿意吃水果,總感覺太涼,也就這些烤好的才吃。 看了看時間,也快到五點了,田玉霞站起身,準備開始炒菜了。陶然本來也準備過去幫忙的,被田玉霞喊回去了。 一共就三個人,田玉霞就準備了五菜兩鍋,兩個鍋分別是清燉魚頭和土豆燉雞,這兩個都是大早上就被陶盛文燉上過了,也不用田玉霞再處理。 至于五個菜嘛,有兩個都和黎庭舟有關。一個是黎庭舟送過來的直接腌制的臘腸,田玉霞早就在鍋里蒸上了,到時候直接拿出來就行。還有一個是黎庭舟教給田玉霞的桂花糯米藕,他記得陶然喜歡吃這道菜,在桃源村玩的這幾天就教會了田玉霞,還把自己處理好的桂花送給了他們一份。 不得不說,按照黎庭舟的教導,田玉霞很快就學會了這道菜的精髓。桂花糯米藕甜而不膩,軟糯可口,就連陶盛文嘴上說著不喜歡也能吃好幾塊,更不用說田玉霞這個喜歡吃甜食的人了。 剩下的三個菜,就是芹菜炒rou,清炒油麥菜和西紅柿炒蛋。這些蔬菜可都是桃源村產的,味道就不用說了。而在吃過春梅嬸家雞蛋后,西紅柿炒蛋成為了陶然家的最愛。 當然了,他們三個人也都吃不完這么多,田玉霞就準備炒少一些。至于青菜,早就被陶然和陶盛文兩個人在上午洗過了,現在就是輕松一炒,根本不用人幫忙。 今天的土豆燉雞的味道格外不錯,相比之下,魚頭湯的味道就有些黯然失色了。土豆和雞rou都是桃源村產的,可桃源村就沒有養魚。 今天燉湯的魚頭是陶盛文專門買的本地的大魚,又在家里用神農泉水養了幾天,才在今天用神農泉水燉魚頭湯,喝起來味道還不錯。 燉魚湯湯一是為了年年有魚,二嘛,就是用這些魚湯做魚凍。魚頭的刺很大,用密密的漏勺篩過兩邊,魚池就清洗干凈了。在桃源村冬天的氣溫下,這魚頭湯只需要在客廳里放上一夜,就會變成魚凍。 小心把上層凝固的油去除,剩下的魚凍切成小塊,澆上詠白醋、辣椒油、蒜汁等配成的澆頭。用小勺子一挖,魚凍在勺子上晃晃悠悠,好似果凍一番。放入口中,只覺得冰冰涼涼,入口即化,這也是陶然的最愛。 每次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陶然就要夸贊它們是自己的最愛,十分花心大蘿卜了。 吃完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陶盛文一個人出門去拜訪村里的老人了。這也不算是習俗,應該是桃源村自覺遵守的規矩吧,等陶盛文年齡再大點,就該輪到陶然去拜訪了。 陶盛文一走,就只有田玉霞和陶然在家了,屋里著實有些冷清。天漸漸黑去,陶然把屋里的等全部打開,他們這里講究過年燈要亮一夜。 砰!有人開始放煙花了。這個煙花開頭綻放,陸陸續續有不同的煙花出現在空中。 桃源村民都不缺錢了,幾乎每家都買了煙花,陶然家也不例外。陶然把自己家買的大煙花搬出門外,看了看離桃山挺遠的,才安心的點燃。 聽到這里也有煙花,有不少小孩子跑了過來??粗@些提著燈籠,笑得無憂無慮的孩子,陶然從屋里拿出來各種小煙花分給孩子們,還陪著他們玩了起來。 等到煙花漸漸停歇的時候,田玉霞上樓睡覺了,陶盛文也回了家,和陶然一起看起了春晚。 陶然發現自己父親也有吐槽的天賦,對著電視吐槽的欲望特別強烈。陶然這忙著在手機的各種群里,發各種新年祝福,還有搶紅包和花紅包。 寢室群里也是熱鬧非凡,老大在前幾天和女朋友一起見家長了,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還偶爾會催催他們趕快找個女朋友。老二是回家和父母一起過的,春節期間也不忘充實自己,感覺一直在學習,陶然覺得與他相比自己實在是太頹廢了。 至于老四黎遠嘛,他是在爺爺家過年,他還專門拍了一個全家福,沒往外頭發,不過發到了宿舍群里。 陶然一眼就看到在顏值都不低的家族里依然顯眼的黎庭舟,而且照片是的一桌子大餐,看起來就是黎庭舟的手藝。 正在陶然拿著手機發呆時,電視里開始倒計時,這么快就到十二點了。陶盛文起身拿出鞭炮走出門,這鞭炮需要在十二點后點燃,代表著新的一年開始。 陶然沒跟著出門,而是在倒計時的最后一秒,給黎庭舟發送了一個小視頻。與此同時,陶然也收到了對方發來的一條新年祝福。陶然收起了手機,準備早點回屋睡覺。 村里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這村里放炮的時間有早有晚,有人就喜歡睡一覺再放鞭炮,不過最晚也就五點多,那時候天還沒亮,所以從十二點到五點,一直都會有鞭炮聲在響,也就是陶然家在村子的邊緣,聽到的聲音較小,不過田玉霞是個睡覺輕的人,她就知道下半夜睡不好,才放棄了守夜,先上去睡覺了。 別想著到五點就好了,這鞭炮放完了,小孩子也該起床了。起床這么早干嘛,拎著袋子去拜年,每家每戶都去一趟,說上幾句吉祥的祝福,就能獲得各種糖果。 有些人就會早早起床,把大門打開,糖果水果都準備好,就等著1這些孩子們來拜年了。陶盛文就是其中一個,他可喜歡這個拜年的傳統,會很早起床開門,還會給每個孩子大把大把的糖果,村里的孩子都喜歡來這里。 陶然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就鬧著要去拜年,陶盛文就找了村里的一個大孩子帶著他。陶然很清楚地記得,那次地上積雪很厚,地很滑,走在路上不停地摔跤,可自己還堅持要去拜年。 陶然還記得,自己還曾經因為太過期待而睡不著覺,也曾糾結過是出去拜年還是留在家里看數碼寶貝的大結局,那些都成了自己童年難以忘懷的記憶。 他很高興,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習俗還沒有消失,至少桃源村還存在著??粗@些可愛的小孩子們,陶然又沒人給他們裝上了一個橘子和一個蘋果。 陶然發現,好像這些孩子不止有桃源村的人,還有南田村的人,那可真是了不得。南田村雖然在桃源村的旁邊,但走過去還是有點距離,這些孩子還跑到這里來拜年了,估計也有跑去南田村的桃源村孩子。 一般到了早上八點,拜年才結束,這時候就該吃早飯了。大年初一,早上當然是吃餃子了,豬rou大蔥,豬rou芹菜,茴香豬rou還有韭菜雞蛋,田玉霞早就包了各種口味的餃子凍在冰箱里。 這些餃子里還有一個特殊的餃子,里面包上了一個硬幣,要是誰吃到了新的一年就會有財運。 田玉霞把這個餃子包好后,沒做出任何記號。就只是把這個餃子放在冰箱抽屜的最外邊,保證能在今天早上下鍋。 所以,陶家三人都不知道誰會吃到這個幸運的水餃,全都小心翼翼地吃著,就怕一不小心嘣壞了牙。 第46章 過完年就開始不停走親訪友, 還好他家的親戚也都在遠山鎮,要不然騎著摩托車拜訪可真是要受凍了。 陶盛文跟陶然追溯過去, 當時他小時候,和陶然的爺爺去遠山鎮另一頭拜年,那時候別說摩托車了, 連自行車的沒有,全靠兩條腿走著去。只不過那邊的親戚關系越來越遠, 現在都不去拜訪了。 陶然聽了這話, 就在心里盤算著是時候買個小轎車了。春節期間桃源村人都可是大賺了一筆,本來過年菜價就高,就是普通的蔬菜也比平時高出了不少。 不過桃源蔬菜基本沒怎么漲價,畢竟原價就很高了,買太貴桃源村民們也會覺得虧心。所以桃源蔬菜這一良心舉動被遠山鎮的居民們大家贊賞,過年本來就是要好好獎勵自己,那就不如買又好吃又良心的桃源蔬菜吧。 而且今年桃源鎮最歡迎的禮物就是桃源蔬菜,什么雞鴨魚rou, 什么煙酒茶果,都比不上桃源蔬菜受歡迎, 而且這種情況還逐漸向遠山鎮外流出去。所以桃源村民們在春節期間又大賺了一筆。 春節忙忙碌碌, 陶然卻還找了空閑時間,策劃著正月十四的燈會。 從小就看書中描寫的正月十五鬧元宵,尤其是辛棄疾寫得青玉案,讓人向往??上нh山這邊可從沒有舉辦這樣的活動,這幾天天天看著村里的孩子提著燈籠跑來跑去, 陶然一拍腦袋就想出了這個主意。 不過正月十五大家都準備吃團圓飯,陶然想想還是定在了正月十四。 在陶然的牽橋搭線下,桃源村和南田村進行了友好商談,南田村那邊還心有疑慮,擔心這樣不安全,更擔心沒有人會過來玩,就怕賺錢不成反賠錢。 桃源村就沒有這么多擔心了,這些日子賣菜賺的錢更給了他們充足的底氣。而且陶然仔細算了算,到時候在旁邊擺上小吃攤,也能有些收益。 最后兩個村商量后,就決定在桃源村舉辦,桃源村大半個村長都被河水圍繞,不用擔心發生火災。村口靠近馬路,別人進出也方便,更重要的是,桃源村名氣大啊,在遠山鎮是無人不曉。 最后,由南田村負責制作燈籠,運到桃源村舉辦,不過要給桃源村少許攤位費。而桃源村的人呢,就負責售賣吃食,還要維護秩序。 這第一次舉辦,就連陶然心里都沒數,更別說其他人了。不過桃源村民們都心態好,都說沒人就自己玩,咱們村到時候都一起熱鬧熱鬧。 然后村長就跑去鎮里申請,再三保證安全,最后鎮上暫時批準,但是到時候會派人去親自去檢查。如果發現了安全隱患,就要停止舉辦,村長拍拍胸脯答應了。 一確定下來,桃源超市就發布了通知,立刻就得到了遠山人民的積極響應。 正月十四有燈會?好,我馬上去買衣服。 為什么要在正月十四???為什么我這么早就上班?初十就要走的我也想去。 這個好,我早就想參加燈會了,還能吃到桃源美食,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