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
陶然記得草莓成熟時間大概三個月,現在種下正好能趕上春節,想來會賣得很好。 陶然想了想,又查了些具體資料,他們這里冬天氣溫不算高,要想種植草莓還是要搭塑料大棚,一畝地大概能種一萬到一萬五百棵草莓苗,自己現在所用的星幣只能兌換500粒,但考慮到小白菜成熟后所獲得的,大概也夠一萬棵,還是先弄一畝地的大棚吧。 村里人少地多,分給他們家的地有好幾畝,他們家現在種的地也不多,就種了些夠自己家吃的糧食,現在倒還有兩畝空地。 而且由于村里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種不完太多地,現在好多田都荒廢著,陶然以后要是家里地不夠,完全可以租村里的。 一天光用來查找各種種植草莓的資料,畢竟是新手上路,即便以這些天觀察小白菜的情況來看,系統產品在耐寒,抗蟲等方面都比普通蔬菜好多了,但還是小心。 等下午陶盛文有空時,陶然就跟他說自己的打算。畢竟他現在才是大學生,能不問家里要生活費已經算不錯了,沒有多余的錢購買大棚設備了,只能向父母伸手借錢。 雖然知道自己肯定會賺到錢還給父母,但陶然還是有些感覺羞愧。畢竟自己可是重生的啊,還幸運地擁有一個系統,結果還要問父母借錢。 不過自己上輩子能賺錢的研究可沒有一個是短時間的,想到了桃山中的那幾棵桃樹,陶然對其充滿了期待。 陶然還是厚著臉皮借了,他向陶盛文仔細述說了自己的打算,包括花費預算,可能出現的風險。雖然他在心里明白因為有系統的存在,風險被降到最低了。 還得歸功于陶然的生物專業,通過學校老師得到的新品種種子這個理由沒有引起陶盛文的任何懷疑。 陶盛文聽完兒子有條有理的講述,倒是有些高興,沒有提出任何問題,熄滅手里的煙,起身走進房間拿出一張銀行卡,交到了陶然手里。 這是我和你媽這些年為你存的錢,本來就等著你以后娶媳婦用的,現在就要給你了,只要是用在正當的地方,怎么用就隨便你。陶盛文欣慰地看著兒子,就從兒子剛才講述的一番話,他知道兒子在自己不知道的時候成長了很多,他不能給他拖后腿。 陶然接過這張銀行卡,為父親的愛而感動,他知道自己的父親不知道什么理財,這些年起早貪黑,勤勤懇懇掙得的錢都存進了銀行?,F在自己手里薄薄的銀行卡,可能是父母幾十年的全部積蓄,而父親就這樣輕描淡寫地給了自己。 抑制住自己內心的感動,陶然開玩笑道:爸,你就這樣輕易把錢給我了,也不和媽商量商量,不怕媽生氣呀? 陶盛文有些心虛地往門外瞅了一眼,沒看到老婆的身影,才轉過頭來好不心虛地對兒子說:我要把錢給你,你媽能說一個不字?說完就轉頭換了一個話題:對了,你買大棚設備可以去鎮上五里街看看。我記得有誰說過那邊有一家店專門賣大棚,好像服務態度還特別好,有什么問題都幫忙解決。 這樣,還是我明天陪著你去吧。 爸,不用了,明天我開著摩托車去就行了,趁著這段時間不忙,你就和我媽一樣出門和鄰居打打牌,嘮嘮嗑。 行,那就你這樣去吧。我出去看看你媽在哪打牌呢。 望著陶盛文出門的身影,陶然看看天色還早,就直接騎著摩托車出門了。 家里就只有摩托車和電動三輪車,要是去遠地方,一般就是坐公交和出租車了。沒買車還是因為不需要。陶盛文和田玉霞就運桃子需要電動三輪車,平時出門去遠山鎮逛街會騎著摩托車,小汽車倒沒有太大的需要。 不過陶然在大二的時候就考了駕駛證,成功拿到了小本本?,F在騎著摩托車走在路上,陶然覺得掙到錢后還是買個汽車比較方便,騎摩托車時間長了真的會屁股疼。 一路走到五里街,陶然先把這條街看過一遍。五里街這名源于這條街就五里地,后來街道規劃的時候這條街加長了,卻沒改名,倒是讓很多不了解的人好奇為什么叫五里街。 這條街主要賣的基本都是各種設備零件,陶然轉了一圈,這條街也就一家店主要產品是溫室大棚,名為綠葉農業科技。 陶然在外面觀察了一會才走進門,受到了店長的熱情歡迎。這家公司主要經營溫室大棚的設計,建造和改造,陶然仔細向店長了解建設溫室大棚的各種細節,店長一直仔細解釋并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耐煩。 而且在店長的介紹下,陶然對于這家店的能力,經驗和各種實例非常滿意,便當場和店里簽訂了合約,仔細看過沒有漏洞,陶然直接交上押金。 其實陶然這么干脆還是有原因的,在上輩子這家公司被評為省內的良心企業,更重要的是1當時附近村里有人和這家合作過,辦了蔬菜大棚基地,生意還不錯。 和店長商量好,明天會有公司的人過去觀測實際地形,才能因地制宜,設計最合適的溫室大棚。 陶然回到家后,打開了電腦繼續了解草莓種子,上輩子他更多研究的是桃樹,對草莓真的不是很了解,還是做足準備??蓻]想到剛坐下沒一會兒就有人敲門。 二叔,您怎么來了,快進來坐會。來的的村里的一個村民,家也在村子的里面,是離陶然家最近的一家。這人還不是空手來的,還擔著兩筐蘿卜。 第8章 陶然啊,你爸不在家呢?陶二伯名叫陶柱,在家排第二,老輩叫他二柱,年輕人就叫二柱叔,柱子伯的,他和陶然親近,閑自己名字不好聽,就自己讓陶然喊二伯。 他把扛著的兩筐白蘿卜放下,這蘿卜被洗的干干凈凈,外表光潔,沒有雜須,一看就是好蘿卜。 不在,二伯要有啥急事,我打電話喊他回來?陶然說著從兜里掏出手機。 陶柱趕快攔住他,沒什么特別著急的事,又拿出框里的蘿卜遞給陶然。 你看看這蘿卜,我今天拔了一個,味道可真好,直接都拔出來了,你嘗嘗看。 看著陶柱沒有進門的意思,陶然先把過道的椅子搬過來讓陶柱坐下,才接過蘿卜,也沒客氣,直接咬了一口,入口清脆,甜中帶辣,味道還真是不錯:二伯,這蘿卜味道還真不錯,你這兩大框是準備拿出去賣呀,這價完全可以高點,不過現在這天可有點晚了。 嗨,不是,我這是準備給我兒子女兒每家送點,冬吃蘿卜夏吃姜,勝過醫生開藥方。陶柱擺擺手,然后又有點不好意思地問:你感覺這蘿卜能訂什么價???我這地里還種著好多,家里也吃不完。 我記得咱們這蘿卜大部分是一塊錢一斤最多也就一塊二,那你這可以買兩塊兩塊五一斤都行。陶然這幾天都負責買菜,菜市場里各種蔬菜的價錢了解得清清楚楚。 這能行嗎?萬一沒人買呢?陶柱有些不放心。 你就先讓他們嘗嘗味道,他們要是覺得值就買了,要是賣不出去就再降價也沒關系。 那行,我明天一早就去挖蘿卜去。陶柱笑了笑,要是這蘿卜能按陶然說的價賣出去,自己手里也能有點錢,不用有什么事就得向兒女要錢了,過年還能給孫子孫女包個大紅包。 陶柱雖然和陶盛文一個輩分,但年齡可比陶盛文大多了,現在老了也沒什么經濟來源,老伴去世了,他還得靠著一兒一女養。 可兒女收入也不高,他們也都有孩子要養。每次陶柱迫于無奈問兒女要錢,看兒女好不容易才從兜里掏出二百塊,陶柱就感到心酸。 不過想到自己的來意,陶柱還是收回了思緒,看了眼陶然,開口問到:陶然,你知道為什么這蘿卜這么好吃嗎? 嘿,那當然是二伯你種的好啊。 我每年種法都一樣,往年的蘿卜可不是這味,要說唯一不一樣的就是我這幾天天天用神農泉的水澆菜。這幾天桃源村的村民都把泉水流經的溪道用干凈的石塊保護了了起來,就連小孩子都知道不能往里面亂扔東西,但用水澆菜還是允許的。 陶二伯今天思來想去,就覺得這是神農泉的功勞,畢竟自己跟以前一樣種菜,唯一特殊的就是神農泉了。 陶然聽著話,就明白二伯這是什么意思了,這話還真沒錯,可不能這么說。 那山泉水可不就是好嗎?不過這更歸功于二伯你天天盡心伺候。 我可沒伺候,不跟你說這個了,我問問你,你爸有沒有說過把神農廟重新建起來。陶二伯轉而一想,陶然是個大學生,估計不太信這個,話口一轉:算了,還事等你爸回來再說吧,我過幾天再來。 還沒等陶然說話,老頭就起身把筐里的蘿卜拿起幾個塞到陶然手里,轉身扛著筐就走了。 陶然也沒客氣,村里給兩把菜是常見的事,他轉身把蘿卜放椅子上,送陶柱出門。 不用送了,你回去忙吧。 行,二伯,您慢走呀。 說起來神農廟重建的事陶然還沒和他爸商量過,不過他是準備自己把神農廟建起來,不管是考慮到系統,還是爺爺的身份。 陶然把蘿卜拿回去,還真是好吃。這幾天看自家的小白菜也長很大了,過幾天就該收獲了。 晚上田玉霞和陶盛文一塊回來了,一進廚房就看到了這幾顆蘿卜,陶盛文先拿起一蘿卜咬了一口,嚼了幾口,就嘗到了甘甜,轉而又是辛辣的味覺涌上舌尖。 唉,這蘿卜哪買的,好吃! 今下午二伯來找你,隨便送來了幾顆蘿卜。陶然剛巧過來聽到了。 你二伯來你怎么沒喊我,找我有啥事呀? 他說不是什么急事,沒讓我喊,過兩天再來找你。 找你爸啥事說了沒?田玉霞問了一句,伸手把陶盛文又拿的一個蘿卜奪下來:別吃這么多生蘿卜,我還想做盤菜呢。 好好好,不吃了,這蘿卜涼調就行,原汁原味,味好得很。 二伯想問你有沒有建神農廟的打算。 你是怎么想的?陶盛文停下了擇菜看著兒子。 我是想神農廟是肯定要建的,而且我準備自己建,不需要其他人參與,不過還需要多等一段時間,現在錢還不夠。 你想好了,這建廟的花費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聽著這個說法陶盛文沒有意外,繼續低頭擇菜。 我確定,不過媽,你怎么不吭聲呢,這事你同意不? 行了,這事你爸和我說過了,你也大了,這事你自己拿主意,不過這錢還是要你自己賺。田玉霞頭也不抬地說到,她現在已經深信兒子和神農廟有緣了,對兒子這個決定毫不意外。 我爸和你說過了,爸,你可真有先見之明。 一家人熱熱鬧鬧做了一頓飯,一盤涼拌蘿卜,酸甜辣俱全,最適合下酒,陶盛文嘗過就跑上樓拿出了一瓶好酒。 瞧瞧你爸,真夠可以的。田玉霞口中抱怨著,拿起筷子嘗了一口,也就不提這件事了:哎,你們說最近菜怎么都變好吃了,不說然然種的小白菜,就是咱家里種的其它菜,也變好吃不少。 二伯可說是這神農泉的原因,他用這個澆菜來著。 那這倒也有可能,明天我給咱家菜地多澆點神農泉。 第二天一大早,陶柱就跑去菜地,冬天可種的菜不多,大多都不耐凍,他種了一大片菜地。每年這些菜也買不上多高的價錢,都讓家里人吃了,好歹省下買菜的錢。 把蘿卜一個個拔出來,泥土松軟,不費一點勁。都說拔出蘿卜帶出泥,這蘿卜上面基本不沾泥。陶柱把蘿卜用普通清水洗干凈,又灑了點神農泉的泉水,才騎著借的三輪車往遠山鎮去。 到了農貿市場,先找到了空的攤位,陶柱把蘿卜全部擺好。他就坐在那不吭聲,拿出昨晚做好的寫著兩塊一斤的牌子,路過的大媽就是看一眼,就被牌子吸引了眼球。 還沒想蘿卜怎么這么貴,就又被蘿卜吸引的注意力。這些經常來買菜的大爺大媽可都很有經驗,這蘿卜好不好,甜多還是辣多,糠還是水潤,看一眼就能辨別得差不多。 這蘿卜賣兩塊一斤,也太貴了吧? 就這個價,我家蘿卜好吃。陶柱堅定不降價。 這也太貴了吧,其它家可都是買一塊一斤的。大媽在這里左挑右揀,每個蘿卜都特別好。 陶柱隨便拿了一顆蘿卜,拿出準備好的菜刀和盤子,三兩下把蘿卜剁成小塊放在盤子里,遞給那大媽讓她拿一塊。 你嘗嘗這味道,再決定要不要買。 大媽看了看,蘿卜洗的干干凈凈,就接過來吃了一口,蘿卜爽口清脆,入口清甜,深嚼辛辣。 唉,這蘿卜真的好吃呀,能便宜點不?大媽被這味道征服了,攤位旁又來了幾個人。 兩塊一斤,不能再便宜了。 行,給我來五個蘿卜??粗罩鶊猿仲u兩塊一斤,這大媽還是松口了。 四斤九兩,就算四斤半,九塊錢,拿好嘍。陶柱把蘿卜稱好遞過去,他這蘿卜都不算大,一個不到一斤。 看著有人嘗過之后就立刻買了,旁邊的人就感興趣了,也都拿著蘿卜塊嘗嘗。 陶柱順利開張,又看到這么多人過來,開心地又切開了幾顆蘿卜擺在旁邊。 嘗過蘿卜塊的人,都對味道非常滿意,也不在乎過高的價錢,開始挑選起來。 這蘿卜還真好吃,好久沒吃到這么好的蘿卜了。 是啊,現在的蘿卜都沒有以前好吃,今天這蘿卜味道可以,水氣足。 老板,你這蘿卜沒用農藥化肥吧? 沒,全都是農家肥,清泉水,放心吧??粗絹碓蕉嗟娜?,陶柱開心地回答他們的問題,手忙腳亂地稱重收錢。 你這問題是瞎問的吧,農藥化肥堆出來的菜絕對不是這味道。 老板,我要十斤。 好好,大家別著急。 陶柱沒想到自己賣菜這么順利,輕輕松松把兩大筐蘿卜半小時就賣完了。 提著空筐,陶柱開開心心地回村,路上遇到同村的打招呼,也笑著應答。 柱子叔,這是遇到啥好事了,這嘴都合不攏嘞。 我今天把地里的蘿卜賣出去了,兩塊錢一斤,全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