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
他想解釋一下他這次的失言,原本他打算去劉府整頓一下,送走趙平安可以回來再待幾日再走,誰知道趙平安這個人,任性起來不比他那個高貴的爹差。 等到五百精兵來了,將還留在興隆鎮的歹人抓住,他居然決定不回去了,要在這兒休養一陣子,體驗一下農家生活。 既然是體驗農家生活,自然不能住在劉府里面享受,得找一個農莊住著才行,但趙平安不,趙平安要來答謝他的救命恩人。 劉明晰自然是不愿意的,趙平安就是個□□煩,誰碰誰倒霉。但趙平安也是鐵了心了,既然劉明晰不愿意帶他來,那就讓劉明晰陪他一起去農莊住著,要體驗就體驗全套。 于是劉明晰苦哈哈的跟著趙平安下了幾天地,趙平安只需要做做樣子,他卻要一個人干完一畝地的活,第一天就讓他累的渾身酸疼,第二天都快爬不起來了... 還是劉春城看不過眼,讓劉明晰帶著他們一起來李恩白家,因此就有了今天的不請自來。 劉明晰這幾日都沒睡好,昨天更是熬夜安排趙平安的安危,五百精兵不能離他太遠,不然不方便,最后好不容易安排好了,天也快亮了。 青哥兒瞪了他一眼,別說了,快躺床上! 青哥兒,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你聽我解釋!劉明晰有點急了,生怕青哥兒不理他。 你看看你都困成什么樣子了?還說什么?快點過來睡覺!青哥兒掀開被子,兇巴巴的說。 劉明晰順著他的話坐在床邊,你別生氣,我聽你的,你... 他還要說什么,被青哥兒捂住嘴,我沒有生氣!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快休息吧,我走了! 使勁將人按倒,青哥兒連忙跑開,快要出去的時候又返了回來,從懷里掏出一把扇子,諾,先借給你,睡醒了還我! 帶著青哥兒體溫的扇子塞進劉明晰手里,劉明晰下意識的握住,想要將那溫度留住,再一抬頭,青哥兒已經出去了。 他將扇子握在手中,放在心口,淡淡的笑了,放松的睡下。 第132章 雪哥兒他們收拾好自己的東西, 都放到儲物間里,也不敢多留,畢竟他們三個還是未婚的小哥兒,和云梨說了一聲就回了家。 青哥兒帶著些許喜悅, 哼著不成曲調的歌回到家里, 娘,我回來了! 劉氏應了一聲, 回來啦,鍋上有鹵雞蛋, 娘去給你盛兩個。 哎, 娘咋還做鹵雞蛋了? 青哥兒跟著竄進了廚房,他家原來的日子不算太拮據,但因為家里有三個哥哥, 成親需要一大筆錢,家里頭已經攢了三四年了, 也沒給三個哥哥都娶上媳婦。 青哥兒的大哥都二十了, 只是跟人定了親, 一直沒娶, 就是因為家里頭沒有房子, 二哥和三哥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連個定親的人都沒有。 之前青哥兒那么努力的賣發飾, 也是存了想攢錢給哥哥們娶媳婦的心思。不過等他三個哥哥都進了劉家的廠子,他就不那么有緊迫感了。 劉氏臉上是輕松的笑,嗨, 這不是你爹下地累著了,就想吃這一口嗎?我尋思著干脆做上一鍋,做好了給老云家、梨子家、老五家還有張家都送點。 青哥兒聞著鍋里傳出的香味兒,饞的都快流口水了,娘,趕緊給我盛倆,太香了。 劉氏挑著鹵的最進味兒的雞蛋撈了兩個,裝在小碗里,還盛了半勺鹵湯,拿著,慢慢吃,不夠還有。 哎!青哥兒美滋滋的端著碗去一邊兒吃。 劉氏看了看天色,又支起一鍋,準備熬點粥,青哥兒,你吃完了就幫娘去送雞蛋,今兒你在家住還是去梨子那兒??? 青哥兒咬開雞蛋,蛋白已經變成棕褐色的,帶著咸香,將蛋黃也泡進湯里,等一會兒再吃,蛋黃也侵入了鹵湯的味道,一點都不會噎得慌。 在家住,梨子家里來客人了,我和雪哥兒、雨哥兒都回家住,等客人走了再說。青哥兒一邊吃的倍兒香,一邊回答。 正在搭兌粥的劉氏,有些擔心,要不你叫雪哥兒他倆上咱家來住吧,他家大兒媳最近正鬧呢。 鬧唄,雨哥兒才不怕她,就是知道她在鬧,雨哥兒肯定要回去收拾她的。青哥兒滿不在乎的講。 小哥兒雖然在生育方面比不上女子,但這力氣可比女子大一些,雨哥兒也不是個嬌生慣養的,對付他嫂子那樣好吃懶做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雨哥兒最近其實也是天天回家的,他那個嫂子鬧得太厲害了,不治治她,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劉氏一想雨哥兒都定了親了,張松又稀罕雨哥兒稀罕的緊,雨哥兒厲害點兒也沒事,也就不擔心了。 梨子家又來客人了?還是劉老板?劉氏看著鍋,開上來了撒上一把黍子,然后快速的抄和開。 嗯,劉老板和他叔叔,還有一個朋友一起來的,我看著他那個朋友家里頭應該挺有事兒的,我就主動說我要回家,讓他們可以住在梨子家。 青哥兒討著巧,娘我聰明吧! 聰明,咱家青哥兒最聰明了。劉氏立即夸起來,她這個小哥兒從小機靈、懂事,她心里頭可得意了,多個朋友,多個門路,青哥兒做得對。 嘿嘿,都是娘教的好,不然我也不能這么聰明~青哥兒將兩個雞蛋吃完,這肚子也填飽了,娘,我吃好了,你給我盛一下,我去送。 嗯,先歇會兒,再燉燉更入味。劉氏掀開鹵雞蛋的鍋看了一眼,讓青哥兒去歇會兒。 他家里現在挺安靜的,三個哥哥都在廠子里吃住,每六天才回來一天,他爹白天又愛往地里跑,這會兒還沒回來呢。 只剩他們母子倆,青哥兒搬著個板凳坐在劉氏附近,和他娘說起了最近的事兒。 另外一邊,趙平安和李恩白相互客套之后,也算是認識了,因著他對槐木村十分感興趣,便由李恩白帶著在村里轉了一圈。 劉明晰的長相,村里人是都認識的,他們四個人一起出現的時候,路過的村民都十分熱情的湊上來。 劉老板,又過來玩???有空上咱家吃飯啊,家里頭養了好幾只雞,等著您過來嘗嘗!劉老板,咱家有自己家釀的米酒,一會兒給您送過去一些??!劉老板... 每個人對劉明晰都十分熱情,但卻并不諂媚,還有人從家里拿出來雞蛋、魚、青菜這些東西直接塞給他。 劉明晰只能一一道謝,實在拿不下了就客客氣氣的拒絕,謝謝大家的好意,送過了東西,和劉明晰說過了話,村民們也并不糾纏,而是讓劉明晰和李恩白可以順順當當的轉悠。 有的十歲左右的小孩子十分機靈,看著他手里拿了太多東西,走路都不方便了,就大著膽子主動跑過來說,劉老板,我們幫你拿到李大哥家里去吧! 劉明晰正發愁這些東西怎么辦呢,孩子們的主動算是替他解了一樁事,那就謝謝你們了,送過去之后讓劉崇給你們一人拿兩塊點心吃。 孩子們趕緊搖頭,不用不用,劉老板,我哥在廠子里做工呢,等我大了,我也要去! 劉明晰看著他們一雙雙期待的眼睛,只得說,那你們可要好好努力,向你們哥哥一樣,等到了歲數通過選拔就可以來廠子上工了。 哎!孩子們似乎是得到了什么表揚一樣,美滋滋的拿著東西一溜小跑離開了。 趙平安若有所思,看來常樂在這兒很是受人敬佩,是因為那個廠子嗎?我倒沒見過,可否帶我去轉轉? 劉明晰看了一眼李恩白,當然可以,走吧,正好我也很長時間沒去看過了。 鉛筆廠落成之后,劉春城只見過產出的鉛筆和盈利的賬本,還沒來過實地看過,便也提起了興趣。 他們到了廠子的時候,劉明晰發現廠子似乎是擴大了一些,比原來大了三分之一左右。 李恩白敲開門,有專人在門口值班,見到他,李管事,今天過來了? 嗯,江叔,我帶老板過來看看,開門吧。 李恩白因為要提供技術,還經常來檢查工人們的工作質量,因此在廠子里擔了一個管事的名頭。 而看大門的人,是專門找的村里沒有子女的老人,還有幾個是鎮上養了小乞丐的老乞丐,都是挑過了品行才招進廠子里的。 他們對提出招看大門的李恩白,可比對劉明晰更加感激,但見到老板也令他們十分激動。 連忙打開門,還不自在的將身上的衣服抻抻,想給老板留下一個好印象,劉明晰看了一眼,工服穿的整齊,人也看著干凈利索,不由的露出滿意的神色。 李恩白領著他們去了忙碌的廠房,第一間是炮制木料的,將整根木料分解成合適的大小和長短,然后進入第二道工序。 第二間是調配鉛芯的,門外還有人把手著,這里面的工人都帶著一塊布蒙住口鼻,攪拌著黑漆漆的東西,在里間是晾上好的鉛芯。 晾曬好的鉛芯隔一段時間會統一送到第三間房間,在這里鉛芯和鉛桿會被組裝在一起,變成最后的成品。 每天下工前,所有人要等到屋里的成品被收走放到庫房去,才能下工去吃晚飯。 這是一開始的工序,后來李恩白將工廠擴大了一些,又將每個步驟細分成兩步,也在村里重新招了一些工人,現在看著更加嚴謹有序,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工序十分熟練。 趙平安還是第一次親眼見識到父王所說的流水線,確實方便管理了很多,而且很有秩序。 這是臨風想出來的管理方式?趙平安挑了一根鉛筆出來,和另一根做比較,發現兩只鉛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模一樣的,而那些有瑕疵都被挑了出來。 是我和常樂兩個人瞎捉摸的,所幸結果還可以,便一直沿用下來。李恩白不忘把劉明晰捎上。 劉明晰則大大方方的說,其實都是臨風的主意,我只是跟著他一起試試而已。 趙平安放下鉛筆,你們兩個都不必謙虛,能想出這樣好的法子,兩位都是少年英才。 也不知道是不是從小就跟著父王一起接見各路牛鬼蛇神的緣故,趙平安說話不自覺的露出疏遠和官方的口氣。 劉明晰不喜歡他也就在這一點,雖然貴為大皇孫,高高在上是理所當然的,但趙平安一邊說咱們當朋友相處,一邊露出這樣的語氣,就讓人十分不舒服了。 趙平安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但又不知道該說什么彌補一下,眼里露出些許茫然,看了一眼劉明晰。 李恩白年歲大一些,見過的事情比他們都多一些,并不會對趙平安的語氣感到不快,打趣了一句,少年英才可當不上,畢竟我已經成了家,和你們兩個少年不一樣咯。 劉明晰氣的捶他,你還得意起來了?! 趙平安也笑,還真是,臨風這成家立業都完成了,叫人好不羨慕。 劉明晰啐了一口,呸!也就是梨子沒看破他的真面目,不然,他想抱得夫郎歸,那可難了。 喂喂喂!血口噴人了啊。 氣氛就在他們相互打趣之中緩和下來,趙平安也放松了不少,對李恩白這人,也加了些好感。 第133章 有了李恩白的從中調和,趙平安總算不用端起架子就放不下了, 他今年也不過十幾歲, 正是自尊心最強的時候, 哪怕知道自己態度端的太高, 也輕易不會服軟。 還好李恩白早就過了青春期的年紀, 對待十幾歲的少年,會包容很多, 才讓趙平安自然而然的放下架子, 也就不那么討劉明晰的嫌。 劉春城觀察了一陣子他們的相處模式, 對李恩白這樣的長兄模式很是滿意, 也能放心的撇下他們三個孩子, 回去補眠了。 你們三個繼續逛吧,我累了,先回去休息了。劉春城捏了一下眉心,這幾日他也cao心的夠嗆,到這有李恩白看著, 他倒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好的, 先生, 讓劉崇送您回去吧, 我帶他倆轉轉。 劉崇來槐木村的次數挺多的了,對村子里的路都很熟悉, 因此送劉春城回李家完全沒問題。 于是他們兵分兩路,一路繼續轉,一路直接返回李家休息。 張久這時候已經將西邊的客房都收拾出來了, 李恩白提前跟他說過劉春城身子骨較差,因此他特意在床上多鋪了兩床褥子,這樣睡起來會更舒適一些。 還在他的房間里放了味道清淡的鮮花,冰盆也撤掉了,防止屋里潮濕,被子是干凈素雅的顏色,桌布也換上了淺藍色的麻布。 一進入房間,清淡素雅的配色讓人心情放松。再聞到淺淺的花香,劉春城不自覺的露出放松的神色。 他在一旁放好的水盆處洗了臉、凈了手,水是溫熱的,洗過之后整個人都舒服了不少,脫了衣服,躺進被窩,厚而不重的被子也讓他昏昏欲睡。 張久輕輕的放下半透的一層床幔,劉老爺,一個時辰后來喚您可行? 床幔內,已經減弱了很多光線的空間,劉春城感覺被子特別暖和,卻不燥熱,十分舒適,聽見張久的問話,應了一聲,便慢慢睡去。 臨睡前,他聽到張久端著水盆輕輕走出去的聲音。 這一覺時間雖然不長,卻格外的舒服,劉春城久違的睡的沉,張久來叫他的時候,可是費了一段時間。 他起來,放在架子上洗漱的水已經備好,依然是正好的溫熱,擦了臉,他在院子里轉了轉。 這院子建的說不上多精致,但就是很特別,收拾的干干凈凈,小小的院子也很適合一家人活動。 劉春城在院子里轉著圈,偶爾能聽到張久和臨風夫郎的講話聲,他們在商量中午吃什么菜,沒有什么大魚大rou,但聽上去就很家常。 還有個不愛說話的漢子,從后院挑著柴送到廚房,在他身邊經過也會禮貌的問好,卻不是卑躬屈膝的奴才樣,就是很正常的打招呼。 劉春城不僅恍惚,他有多少年沒有再過這樣的日子了?五年?十年? 好像從他讀書起,他就再也沒有過這樣平淡如水的日子,不是誰的弟子、不是誰的師弟、不是恃才傲物的探花郎,更不是追逐太子的東宮屬官,就是一個普通的、家里有點田地的老爺。 這樣的日子,似乎也沒什么不好啊...劉春城默默的念了一句。 劉先生,開飯啦。云梨叫了一聲,然后也沒等他應,轉身回到廚房去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