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我落后莊珩幾步,隔著水面看他舉著一把傘走在岸上,間或穿過一片生在岸邊的桃杏,背后是江南人家斑駁的馬頭墻。水面波紋晃動,岸上的人影、花影、樹影、墻影便也都晃動起來,一切似真又似假,縹緲而虛幻。 像夢一樣。 水中看人,我覺得這情境中的莊珩有些眼熟,不知是從前確實見過,還是年少時對莊珩發過什么亂夢? 想起來好笑,也是年少荒唐,我的確曾對莊珩發過夢的。 若與莊珩說起來,大概他又要說我放不下。但那個夢,那個短暫的誤會,那些轉瞬即逝的沖動,確實跟放不放下沒有什么關系——它們像云又像霧,飄在虛空,腳不著地,我抓都抓不到,又談什么放下? 大約是崇興十五年春闈之后的事。 瓊林宴結束后,由我做東,又邀太學的同年們在榴園辦了一回宴集。莊珩也來了。 那一年的科舉,傅桓被點了榜眼,莊珩被點了探花,我則將將得了個三甲中的吊尾名次。但世家子弟中,憑科舉及第而入仕的后生沒幾個??婆e不易,我名次雖低,卻也算給定國侯府長臉了。我爹很高興,我也很高興。我在宴上春風得意、左右逢源,比之一甲的那三位都有過之無不及。 因此我原本并未注意到莊珩在宴上有什么不同。 直至后來聽到有人說莊子虞不過中個探花,架子已經擺得老大,同他敬酒理也不理。 我就遠遠看了他一眼,隔著絲竹管弦與喧嚷人群,探花郎眉眼冷淡兀自靜坐,面上一絲歡欣也無,有人同他說話,一概不理,月色里遺世獨立得像他身后那一枝幽冷的白丁香。 回想起來,那一晚在花影月色中的莊珩的確是不同尋常的。我記得我看得呆了呆,待回過神來,心虛地摸了摸鼻子,轉頭對身邊的同年放話:“且待我去治一治他那臭脾氣?!?/br> 有人攔我:“大好的日子,你就別去尋晦氣。莊子虞那性子,日后自有人來磨他?!?/br> 日后的事日后再說,當下我便忍不住。 “你們看著罷?!蔽艺f。 說罷穿過人群往他那邊去。榴園雅集,我請了一班樂伎助興,各處高掛燈籠,園內笙歌管弦、亮如白晝。身邊有人吟詩作對,有人敲杯行令,有人投壺聯句,這么多熱鬧喧囂,我拎著酒壺,一一越過去。 走到半途莊珩便注意到我了,他面色未動,只是眸光微轉,隔著幾張桌子與晃動的人影,靜靜注視著我。這一頭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那一頭,恰恰好是燈火闌珊處,月色獨照。 眾里尋他千百度。 我心里微微一悸,停下了腳步。 不知為何,我本是要去尋釁,那一刻卻下意識舒展了眉,微揚起唇角,朝他遙遙一笑。 他面色仍無波動,靜靜看著我一直走到他跟前。 我說:“莊子虞,你在這里?!?/br> 第29章 多謝關照 這一段河道不長,莊珩很快走進了河邊的一家腳店。那店開在一座石橋旁邊,沒有招牌。一路行來,沿河的一帶店鋪都少有招牌,鐵匠鋪、豆腐店、酒水鋪、壽衣棺材鋪等等,都未見有顯眼的名字,只聽店中聲響和鋪面陳列方能分辨。 這鎮子本來就小,沿河一帶位置稍偏,加之下雨,一路上偶爾才遇上幾個行人,細雨中只聽到鐵匠鋪中傳來透亮的打鐵聲,“?!?、“?!?、“?!?,陰雨天更添幾分冷清。 店中沒有什么客人,門口地上摞著幾捆菜蔬,茄子辣椒茭白豆苗一類,細雨中紅紅綠綠的煞是好看。旁邊爐子上架著水壺,水還沒開,壺口呼呼地冒著白氣。 店堂中有個孩子趴在桌上念《弟子規》,“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笔掷飼玫霉P直,腦袋卻一點一點地打著瞌睡,口中念來念去都是同一句“凡是人,皆須愛”。 莊珩進門后他霎時醒了,彈坐起來扭頭朝后面喊:“娘——來客人了!”說著迎上來,八九歲的黑黢黢的一張臉,笑起來露出缺了一顆的白牙,“客官幾位?” 莊珩說:“兩位?!?/br> 孩子左右看看,沒見人,也不多問,殷勤地搬開凳子請莊珩坐下,端上一杯熱茶和一碟花生米,說:“今年的新茶,您先喝著?!?/br> 莊珩謝過,報了我方才提過的幾個菜名,又說:“不要蔥、姜、蒜?!?/br> “好嘞客官?!蹦呛⒆狱c頭,隨后一路喊著菜名到門口去幫他娘洗菜擇菜去了。 我看著那生龍活虎的孩子覺得有趣,不由想到自己八九歲時的樣子,那時一切都沒發生,人生是干干凈凈無人染指的一抔雪。感懷過,我看著那邊低頭飲茶的莊珩,不由便想莊子虞天性聰慧,看起來就像是沒有八九歲的人。 這家店的廚灶支在河邊,頭頂就著旁邊一顆合抱的柳樹支了一片油布棚,方才沒看見,這會兒掉過頭來看到爐灶旁邊豎著片木板,上書“四娘腳店”,幾個字橫平豎直、撇捺飛揚,倒很風流。 “這字是誰寫的?”我負手站在廚灶邊上,隨口問道。 一團微風卷著細雨飄過,那母子倆埋頭苦干,沒人理我。我訥訥地摸鼻子。然后甩甩袖子往橋上去了。 哎,所謂在人群中更寂寞,我如今更有體會了。 橋下流水汩汩,下游被壘起的石塊攔住水流,攔出一片池水,池中紅鯉青鯉鱖魚交相錯雜,大概是被人養著的,再往上游去看便是雨霧氤氳的一座小山。不知昨日莊珩帶著我是不是就從那邊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