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自己人
書迷正在閱讀:離婚后我后悔了、萬人嫌死后太子追悔莫及、替身的我死遁后渣攻追悔莫及、我魔尊的徒弟怎么可能是正道之光、吸血鬼男神:丫頭,別想逃!、你從天邊來、怎么可以吃魚魚、被舔狗繼承的遺產、春陰、一胎五寶媽咪又掉馬夾了
大雪鴻毛,寒風刺骨。 在這風雪交加的惡劣天氣中,一望無際的茫茫雪原上,卻有不少亢奮的漢子在熱火朝天地賣力挖掘。 轟~ 隨著一聲驚天巨爆的響徹,有漫天飄雪揮灑、大量土石飛濺。 “開了,炸開了!” “哈哈,弟兄們跟我上!” “黑漆漆的啥也看不到,快把火把點上看看?!?/br> ... 塵封數十年的墓道口被炸開,一股子潮濕霉味兒刺激著每一個人的鼻腔。 人影攢動,隨著晃動的火光升起,陰暗、逼仄的甬道被照亮。 陳昭混雜在人群中,打量著火光照亮后的一切,身子微微后退了一些。 接著他看向身邊兩人問道:“趙團長、茅先生,接下來怎么說?” “你們兩位才是行家,我和弟兄們得聽你們的才是?!?/br> 趙德麟穿著一身奉軍的軍裝,是個身材魁梧壯碩的漢子。 茅清明是一個下頜留有短須的中年男子,面相隨和,帶著眼鏡,一身棉袍,看起來有些幾分儒雅,像是個教書先生。 此君瞇起眼睛,直接開口說道:“不用擔心,前面一段路沒有任何機關,放心走就是?!?/br> 話雖如此,但卻不見茅清明自己率先打頭去走。 此次挖掘太后陵的三支人馬中就屬趙德麟手下的人最多,全是大兵,他也很是明白兩者的意思,當即命令手下道:“拿火把的在前面照著走,后面的弟兄子彈上膛,走!” 最前面的幾個士兵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心里把趙德麟、茅清明和陳昭這三個人罵了個狗血淋頭。 早知如此,他們沖這么快干嘛?現在成了探路的卒子了。 但他們到底還是沒膽違抗軍令,硬著頭皮舉著火把開始向前走。 “跟上?!?/br> 見此,陳昭也開始招呼手下的人。 眾人小心緊湊地踩踏著磚石前進,約莫半個鐘頭的時間,他們走出了甬道,眼前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哎呦喂,這是...” 有士兵情不自禁叫出聲,高舉手中的火把,詫異地打量著眼前的環境。 這是一片巨大又寬敞的地下空間,與方才狹窄逼仄的甬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火光的映照下他們能看得到,不遠前有波光粼粼的水面,是一條地下河,而在河對面則是數個漆黑的n形洞口。 “還有河?” 趙德麟眉頭一擰,這是他事先沒想到的。 眾人也是犯了難,這水不知道深淺,該怎么過去? 沒想到剛入太后陵就遇到了這種阻礙。 陳昭緩緩走到河邊蹲下,看著幽暗的水面,水面中倒映出一張有些模糊的人臉。 劍鋒眉、丹鳳眼、眼窩微陷、鼻梁直挺、一抹薄唇,眸光顯得有些陰翳...這是他自己的樣子。 他低下頭左右環視,拾起一枚石子,掂了掂后投向了湖面。 噗~! 石子沒入水中,平靜的湖面被打破,蕩起了陣陣漣漪波動,且更加詭異地浮現出一枚枚排列整齊有序的小字: ———————— 時間:本世界民國十三年,西元1924年 地點:長白山 【任務】 一:活著(進行中)。 二:找到金朝末代太后真正的陵墓,獲取‘往生珠’(未完成)。 ———————— 每當他心念一起,這一幕就會出現,或呈現于眼簾之前,或以其他方式令唯有他自己才能看得見。 深吸了一口氣后,陳昭走回趙德麟和茅清明身邊說道:“水不深,估計也就過腰,我們可以過去?!?/br> “不愧是咱們奉軍最神秘的集資處處長,這聽個響兒就能聽出來咋回事,尿性!” 趙德麟沖陳昭豎起大拇指,一臉佩服之色。 “陳處長和麾下的弟兄們都是倒斗挖蘑菇方面的高手,這一點,咱倆不服不行?!?/br> 茅清明也笑呵呵地開口,奉承了一聲。 “唉,哪里的話。沒有兩位幫助,我們集資處對這也束手無策?!?/br> 陳昭擺擺手,謙虛回答。 “哈哈,這回有陳老弟的丈量,大家伙就不用掂心了,弟兄們都過去吧?!?/br> 趙德麟大笑一聲,一揮手,責令士兵們過河。 相對的,他們三個這為首的家伙卻誰也沒打頭領著人下水。 望著緊張警惕的士兵們過河,陳昭眸子幽幽,思緒起伏。 ... 四年前,他初來這方世界,于亂世中艱難求生,靠著自身的機敏和堅毅死中求活。 期間,他若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粉身碎骨! 種種往事銘刻在心,每每想起都覺得能走到今天有萬般不易。 而如今,滯留于此世四年時間之久想要達成的目的,終于有了進展! 似是而非的年代、似是而非的時局,一切都與曾經所熟悉的那一段歷史極為相似,但又有著不同的差異。 就比如: 同樣是遭逢千年未有之變局,同樣是在仁人志士的努力下風流云散而成為最后一個的帝制封建王朝。 但不同的是,不是大清,而是大金。 亦比如: 眼下同樣是軍閥割據的時局,關外東北同樣被手腕強硬的人物一統。 但不同的是,現今主政東北,‘奉系’的首領,被稱作‘東北王’的不是張大帥,而是杜立三——杜大帥! 如此種種的似是而非、差異不同,令陳昭很難根據自己記憶中的許多知識來判斷形勢。 但好在他也不會永久在此間過活一輩子,所以他也無需想太多事情來分析形勢判斷未來該如何,只要思考與任務有關的就行。 四年的時間,他通過不斷努力,終是以自己的方式找到了完成任務的捷徑。 就比如眼下,他身居奉系軍政系統中的秘密部門,‘集資處’處長之位,直歸杜立三調遣。 為了維持奉系數十萬大軍的糧餉,尤其是現在第二次與直系開戰的關鍵時刻,光靠著向外國銀行借貸,或通過簽訂某些秘密協議來獲取列強的資助還是很勉強的。 除了一些其他見不得人的生意外,‘集資處’這個部門就是杜大帥最大的收益來源。 遭逢亂世,軍閥勢力暗中組織人手來挖掘古墓獲取軍資的這種事情不要有太多。 而集資處,便是這樣一個組織! 當初陳昭為了能吃口飯活命,也為了完成任務,費盡心機拜師入了這一行。 后來聽傳聞末代太后的真正陵墓其實不在京畿地區,而在關外,便一路出了山海關,加入了奉軍的集資處,努力工作終是得了杜立三的信任,成了其心腹之一。 這不是黃粱一夢,而是一場荒誕卻無比真實的遭遇! ... 思緒回歸現實,隨著咔擦一聲微響,火光微冒,陳昭點燃了一根哈德門牌香煙吸了起來。 “??!” 就在此時,正在過河的士兵中有人發出一聲凄厲的慘叫聲,旋即倒在水中,濺起水花,令所有人為之色變,第一時間看了過去。 ...... “墩子!” 驚呼中,周邊的袍澤們連忙救援,把倒在水中的士兵拽起來,給拖回到了岸上。 那些過了一半河的士兵也紛紛退了回來,生怕也遭遇什么未知的不測。 “怎么回事?” 趙德麟一臉嚴肅地走過去,問道。 這個名叫墩子的士兵此刻臉色煞白,緊閉雙眼,不似生人。 “剛才還好好的,突然就...” 一個老兵擰著眉,想回答趙德麟的問話,卻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說到一半便不知該怎么說了。 陳昭和茅清明兩人也湊了過來,仔細觀察那名士兵。 陳昭不是醫生,看不出來個所以然,只能把目光投向茅清明。 此君是杜立三府中的奇人異士,通曉堪輿經緯、陰陽風水之術,他和他門下的那些弟子們都被杜立三看重。 坊間傳言說他足智多謀,有神機妙算、呼風喚雨之能,是當代劉伯溫,為杜大帥執掌東北的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雖不任東北軍政的任何要職,但卻是杜大帥的心腹。 而太后陵的位置所在,也正是他提供給杜立三的。 據他所言,他師父曾經是前金宮廷中的御前法師,這太后陵就是他師父游歷東北十幾年才找到的風水寶地、龍脈寶xue。 他則從他師父的遺書中得知了關于此事的記載,也知曉了太后陵中的種種機關布置。 正因如此,此次盜掘太后陵這件重要的大事由陳昭的集資處負責,趙德麟一團人馬配合,茅清明這位陰陽法師指引。 陳昭雖然不相信他有什么呼風喚雨的本事,但能被擊敗一眾對手成功登頂東北王寶座的杜立三看重,必然是有幾分本事的。 果然,見此情形,茅清明立刻蹲了下來,伸出手掌在昏迷的士兵額前一貼,然后手掌收回幾根手指,用食指和中指鬼畫符一樣在士兵額上畫了幾下。 “啊..!” 墩子猛然睜開雙眼,叫了一聲,胸膛起伏大口喘著粗氣。 他的眼神中流露著驚恐的神色,煞白的臉皮緩回了幾分血色。 “哎,神了?!?/br> “不愧是茅先生?!?/br> 周圍看情況的士兵們不由對茅清明投過去了敬佩的目光。 別的不說,光就比劃了兩下把一個昏迷的人弄醒,的確很神奇。 陳昭眼中閃過一縷精芒。 茅清明的手段讓他回憶起了自己的某些經歷。 這四年來他和集資處的弟兄們足跡踏遍東北大地,挖墳倒斗、破墓尋金,為奉軍軍資的充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期間,也曾遇到過不少詭異古怪,說起來甚至令人后怕的恐怖事情。 天地萬物相生相克,遇到一些常人不能解決的事情,他們自然會去找那些非常之人。 所以,他也結識了不少僧道薩滿之流,或受益匪淺,或增長了見識。 “墩子,你咋了?出了啥事兒?” 一個年紀大的老兵十分急切地開口問道。 老兵是墩子的同鄉,又是他的班長,自然比誰都關心。 “對,好端端的你咋就暈倒了,還叫的那么滲人?” 趙德麟也開口了,緊盯著墩子問道。 “我...我...” 一連被問了好幾個問題,年輕士兵不由有些結巴,還沒緩過來的樣子。 “媽了個巴子,快說啊,急死人了!” 趙德麟眉頭一揚,虎目一瞪,大聲喝問道。 “墩子,不著急,慢慢說,咋回事?!?/br> 還是班長貼心,知道墩子還沒緩過來,一邊用手把墩子扶著坐起來,且在他背后撫了撫,一邊說道。 “我...我看到好多人,不!不是人,是鬼!他們拽著我不放!拽著我的腿不放,不撒手!” 墩子的瞳孔微縮,整個人顫抖起來,驚恐十足地叫道。 此言一出,空氣中的氛圍頓時一變。 尤其是陳昭身邊那幾十號屬于集資處的人,個個臉色難看。 他們雖然屬于奉軍的秘密部門集資處,屬于有著官方背景的組織,但說到底所作所為還是與那些江湖上令人不齒的盜墓賊一般無二,干的都是一樣的買賣,吃的都是陰間的飯。 干這一行,尤其是在挖蘑菇的過程中,是有許多忌諱的,一些話不該說就是其中重要的戒條。 一旦說錯話,輕則讓所有人為之膽怯,失了膽氣。重則冥冥應驗,引發什么不好的后果。 眼下這名叫墩子的士兵就屬于這項,犯了這行的行規。 為此陳昭手下的人恨得牙根癢癢,有人甚至氣的把手放到了腰間別槍的地方。 陳昭一個眼神使過去,令這幫子人偃旗息鼓,不敢妄動。 他看向墩子,這個面色依舊慘白,神情恍惚的年輕人。 他自認自己的眼力還是不錯的,能看得出墩子不似是在裝相做偽。 ‘或許,墩子真的是看到了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也說不一定!’ 想到這一點兒,陳昭心頭也不禁為之一沉,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口袋。 “胡說八道!簡直是屁話!哪有...哪有那玩意兒?在哪呢?叫他出來給老子看看?他媽了個巴子的,我看你小子是不是抽大煙了?關鍵時刻給老子掉鏈子!” 趙德麟的咆哮聲響徹回蕩在整個地下空間,令空氣中那愈發躁動的氣氛當即散掉。 陳昭瞧得真切,看得明白。 這位趙團長不光行軍打仗方面是行家,拿捏人心情緒方面也有兩把刷子。 墩子的驚恐回憶,所有士兵都聽見了。 人多,聽了這話后冒出什么心思的都有,難免有些智障信以為真,營造出恐懼的氛圍,令大伙都內心動搖。 古代打仗最怕軍心不穩,士卒精神緊張導致的營嘯。 對標現在,同樣如此。 此刻他們這支部隊深入地下陵墓,在幽暗寂靜的環境當中,雖然沒有經歷槍林彈雨,但精神上的緊張與在戰場上是無異的。 一旦士兵們的緊張的精神被恐懼的氛圍渲染支配,那必然會出現不可預料的糟糕后果。 趙德麟深諳其中道理,所以才立即出口大聲呵斥墩子,藉此打破這種氛圍。 茅清明自然也明白其意,目光看向陳昭,發現陳昭也正把目光看過來。 兩人相視會心一笑,盡在不言。 “團,團長,我沒抽大煙...我真看到...” 墩子緩了半天,又被趙德麟一頓怒吼,算是清醒過來,委屈巴巴地說道。 “閉嘴吧你!給我精神點兒,別發傻?!?/br> 老班長懟了他一拳,打斷了墩子的解釋,令墩子更加委屈地低下了頭。 余氣未消的趙德麟也沒再找墩子的麻煩,而是環視一圈所有跟下來的士兵,吼道: “都特么給老子聽好了,都打起精神來,別瞎幾把亂想,尋思這個那個的。記住嘍,你們手里的不是燒火棍!就算有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也特么不敢招惹我們!都是從死人堆兒里滾出來的,怕個鳥???什么破玩意兒敢冒出來,就喂他吃槍子兒!當年跟著大帥打毛子,咱們弟兄連毛鬼子都不怕,還有啥怕地?” “哈哈...” 這話一出,鼓動起了士氣,有些士兵也笑出了聲。 趙德麟的這個團是杜大帥的老營之一,他們中不少人當年都是抗俄義勇軍的成員,的確是從槍林彈雨中滾出來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