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誰人可做商議
夜已深,劉禪卻是徹底的睡不著了。 今晚上父皇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兒,說著說著事兒,自己莫名其妙的卻興奮起來了,甚至還唱起了歌,一邊唱,眼角還一邊泛起了淚花。 明明今晚上沒喝酒??? 鬼知道父皇是想到了什么,亦或者是看到了什么未來之事。 當年劉協親自理政的時候劉禪畢竟年歲還太小,只是一個勁的聽人說天子有鬼神之謀,最擅布局長遠,看的都是十年、百年之后的事,反倒是對眼前的事不屑理會。 卻是一直也沒個具體概念。 今日,他算是懂了。 這特娘的朝中大臣們平時到底都是怎么理解父皇意圖,又是怎么做事的? 宏圖霸業說了一大堆,眼光之長遠,聽之如聽天書,能勉強聽個似懂非懂,都已是大受震撼,但既然是父親說了,想來此事應該靠譜。 不過具體的戰術方面一個字都沒有說??! 暢想了一堆未來,美其名曰和平演變,把孫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卻全都是至少十年之后的事情?。?! 我伐蜀的話他會不會下個月就來??!那我下個月要怎么應對??? 可你說找人商量吧,他卻又實在不知道應該去找誰,一直以來,劉禪都認為劉備和曹cao這兩位外公是他最大,最重的兩座靠山,卻是今日方知,原來所謂靠山,也并不一定與你的利益就是一致的。 他心里還是有數的,既然天子希望盡量對孫策和平演變,又想通過鐵路來消耗國內的鋼鐵產量。 這種事兒那是萬萬不能和兩位外公說的,就算是兩位外公信得過,萬一萬一傳出去,其他的將領知道了父皇如此宏圖的戰略里面……沒軍方什么事兒。 鬼知道會不會有哪個將領膽大包天。 還是那話,將士們現在想打仗都想瘋了,而且老實說,除了東吳,大漢再也找不到如此像樣,且打起來理由正當無比的對手了。 愁??! 我能找誰去商量這事兒去呢? “禪兒,你第一天監國,怎的就如此的不開心?” 正在花園里喝酒的劉禪回頭,見是自己的母后,不由在心中哀嘆了一聲,忍不住感嘆:可能這滿朝文武,也就您會以為我是開心的吧。 “母后這么晚了,為何也還沒睡?” “伏氏名義上約我大晚上的打馬球,實際上啊,說是要給劉歸說一門親,假惺惺地還要征求我的意見?!?/br> “哦”劉禪也沒什么表示,隨口敷衍道:“你是后宮之主么,這事兒她跟你商議也算是禮節?!?/br> 然后曹曦就坐了過去:“伏氏要給劉歸配的是荀家的閨女,哎呀,你說這,這怎么荀家還陰魂不散,非要摻和這咱們家家事了呢,哎,我這一晚上就在琢磨,怎么能把這門親事給攪和黃了呢?!?/br> 劉禪聞言忍不住捂住額頭,更煩亂了。 卻是還要先一步安撫自己這位老媽,道:“母后,我們這些小輩的事兒您就別管了行么,三弟他愛娶誰娶誰,再說他們都是老一輩的經學傳家之人,互相之間看對眼了這不很正常么?!?/br> “嘿,你到是不著急了,我做這些還不都是為了你啊,你年紀小,不知道,那個荀文若啊你別看他退休都已經這么久了,這影響力可是不次于朝中任何一位公卿,那是你父皇都要尊敬有加的,你說他要是萬一有什么心思,我不得防著點啊?!?/br> 劉禪聞言愈發的無奈:“母親,天家無私事,以荀家的體量、地位,說實在的他們家也早已經沒什么私事了。您要是真為我好,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了,如此風聲鶴唳的,反傷了我們兄弟之間的感情,反倒是不美,讓父皇不喜了,父皇他讓我監國也只是為了磨礪我,放我在火上烤一烤,也是為了讓我將來處理國事時可以謹小慎微一些罷了,您也不想想,我身上的這個儲君之位,哪里還是一門親事就能動搖分毫的?” “你父皇要把你架火上烤啊,禪兒你是不是不想監國啊,你要是不想,我去跟你父皇說說,看看能不能讓他收回成命。真的,我跟你說監國這事兒確實不好干,你小的時候那會兒你父皇還御駕親征過幾次,讓我監的國,嘖,真挺難的?!?/br> 劉禪聞言,唯有苦笑,然后點頭有禮貌地道:“母親,這個真不用,我其實還挺喜歡監國的,剛才是我說錯話了,我其實非常喜歡?!?/br> “哦,那就好,那為娘給你說說我監國時的經驗吧?!?/br> 你這是要給我指一條錯誤答案讓我避開么? “不用了母親,太晚了,我已經有些困乏了,先去睡了,您也早歇息吧?!?/br> 然后,就請安告辭了。 今天他卻是實在沒什么心思陪娘親聊天的了。 然而卻是不得不說,曹曦這廢話還真就給他指明了一條出路。 荀彧么…… 于是乎,第二天一早,劉禪卻是主動找到了伏氏和三弟劉歸,并主動詢問起此事來了。 伏氏也詫異道:“太子剛剛監國,怎么會有心思關心這些小事?是……皇后jiejie跟您說什么了?” 劉禪聞言,卻是直道:“三弟婚娶,如何還能說是小事呢?母后這一輩子,有外公照應,過得可稱得上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瀟灑自在了,她那人有嘴無心,便是真說了什么,也還請伏后您不要放在心上。聽說是荀家的小娘子?是巾幗衛么?” “自然是巾幗衛的,兩個人……哎,這孩子從小頑劣,野壞了,兩個人卻是都已經私定終身了,我都沒敢去跟陛下說,都不知道怎么和人家荀公交代,這在禮節上可怎么說得過去啊,你說我跟你母后想商量商量,她竟瞎想?!?/br> “那確實,荀家不比旁人家,經學世家,最講究個禮字了,我看,此事還是先別跟父皇說的好,再惹父皇不快,不如這樣,由我來,先代三弟去找荀公道歉賠禮?然后你們再談正事兒,咱們皇家也算是不失禮數,卻是不知道我夠不夠分量?!?/br> “哎呦,那可真是好,你如今可是監國,這分量自然是夠的,好好好,伏姨在此替歸兒謝謝你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