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怨偶 第3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木葉村的五代目被我預定了、重生晚點沒事吧、幸運兒(校園NP)、被親舅舅寵愛的日常(1v1)高h、四寶聯萌之爹地媽咪又撒狗糧了、后來我最愛你(1V1 H)
“去別院了?”周太后詫異地抬眼看向徐子淵,脫口而出,“郊外宣山的那間別院?” 柳韶光心下驚訝,太后對永寧侯府這么熟悉嗎,連侯府的別院在哪兒都一清二楚? 周太后低頭飲了一口茶水,這才笑道:“早先聽先皇提過,侯府有幾座別院風景極佳,永寧侯去那邊養身子,倒也不錯?!?/br> 徐子淵點頭,淡淡道:“家父也是做此考慮才去了別院?!?/br> 周太后忽而開口道:“那看來哀家要恭喜你了,你父親那性子,既然決定要去別院養身子,想來已經遞了讓爵的折子?!?/br> 柳韶光在一旁聽著,心下不得不佩服周太后的敏銳,又總覺得有一絲別扭。 徐子淵還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樣子,拱手道:“多謝太后,臣只盼著父親早日康復?!?/br> 周太后的眼中便有了欣慰之色,點頭嘆道:“你是個孝順的,永寧侯有后福?!?/br> 似乎覺得自己說的太多,周太后猶疑片刻,果斷決定岔開話題,笑著對柳韶光道:“論運氣,你可算是難得的好命之人了?!?/br> 一介商戶女能嫁給侯府世子,本就是天大的幸運,還能在剛嫁進侯府就成為侯夫人,順順當當成了一品誥命,還得夫君寵愛。柳韶光這一路順遂的,便是周太后都忍不住要感慨一番。 當年周太后在后宮可沒這么順遂過。 柳韶光心下苦笑,說起來自己也確實是難得的幸運之人,畢竟不是誰都有福氣能重來一輩子。但是,若是自己真這般好命,又怎么還會有這一世? 徐子淵偏頭看了柳韶光一眼,輕輕道:“能娶到阿韶,我的命更好?!?/br> 周太后的神情略微有些恍惚,看向徐子淵的眼神也帶了幾分恍然,仿佛在透過他在看另一個人一般。這般情緒不過轉瞬即逝,周太后的神情眨眼間又恢復如常,含笑打趣徐子淵道:“果然是新婚燕爾,小夫妻倆感情好得蜜里調油似的?!?/br> 這么說著,周太后的眼神忍不住又從柳韶光的肚皮上掃過,彎唇笑道:“想來哀家用不了多久就能聽到你們的好消息了?!?/br> 柳韶光微微愣神,下意識地捂住了肚子。她的長洲,確實是新婚不久就有的。周太后冷不丁的一句話,倒勾出柳韶光無限悵惘的心思,也不知這輩子,長洲會不會如期到來? 徐子淵一聽周太后提到孩子,就不由自主地繃緊了身子。他可是以孩子為由逼著柳韶光點頭答應再次嫁給他的,昨晚的新婚之夜,柳韶光也是滿心滿眼都想著孩子,眼下周太后又提到孩子,徐子淵真怕柳韶光想起舊怨,又同他鬧脾氣。兩人好不容易緩解了些許的關系,又要再次變成堅冰。 不料柳韶光很是鎮定,面上沒有顯露出任何不對勁的表情,而是笑著順著周太后的話往下說,紅著臉低頭,一手覆在肚子上,耳根都泛著紅意,聲音甜美,又帶著恰到好處的羞意,“謝太后吉言?!?/br> 周太后頓時一愣,眼中也有了明顯的笑意。新嫁娘一般羞羞答答,提到孩子也只是紅著臉不說話,像柳韶光這樣能接話的,倒還是頭一個。 不過,周太后確實更欣賞性情爽直些的姑娘。聽了柳韶光這話,周太后看向柳韶光的眼神微妙地親近了一絲,順嘴道:“添丁進口是好事,若是真有了好消息,永寧侯知道了,也會高興又欣慰?!?/br> 徐子淵認真點頭,“他會見到孫子的?!?/br> “瞧你,孩子還沒影兒呢,就口口聲聲兒子兒子了?!敝芴笮χ闪诵熳訙Y一眼,替他找補,“依哀家看,先開花后結果也挺好。若是生個像韶光這樣傾國傾城的閨女,到時候,永寧侯府的門檻都要被媒人給踏平了?!?/br> 徐子淵腦海里瞬間浮現出一個縮小版的柳韶光,短手短腿,粉雕玉琢,大大的桃花眼中靈氣逼人,仰著頭一蹦一蹦地向他跑過來。 這么一想,徐子淵心中竟隱隱有些期待能生個像柳韶光的女兒。 柳韶光也有片刻意動,但還是希望長洲能順利出生。上輩子陪著他十多年,溫柔寬慰她的是長洲,母子倆十多年的深厚感情,柳韶光哪能不盼著長洲的到來?至于太后說的,生個閨女,上輩子沒那個福氣能兒女雙全,這輩子也隨緣吧。 周太后想見柳韶光,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如今見也見了,想知道的事情也都問了,又擔心自己無意間的幾句話讓吳氏借題發揮磋磨柳韶光,又多賞了些適合小姑娘玩的東西讓柳韶光好好收著。雖然沒有明說,但柳韶光在這一瞬間便奇異地領會了周太后的意思:這是用來堵吳氏的嘴的。 柳韶光忍不住感嘆,永寧侯府果然是三朝重臣,周太后貴為太后,竟然對吳氏知之甚深。 徐子淵已然見怪不怪,周太后從前便因他的遭遇對他多了幾分關心,若不是周太后和景元帝當初確實對他極好,他也不會對他們一片忠心。人與人之間的好也是相互的,只能說,他們之間的善意,最終結出了善果。 柳韶光見周太后手腕上戴了一串佛珠,又順嘴說了一句,“太后如此體貼臣婦,臣婦受寵若驚,回去后定然多抄經書為太后祈福?!?/br> 周太后低頭瞧了一眼手腕上的佛珠,眼中譏誚一閃而過,淡淡道:“吃齋念佛,無非也就是求個心安罷了。你們正是新婚燕爾,抄什么經書,和和美美過日子才是?!?/br> 徐子淵眼簾微垂,眼中浮現出深思之色,恭敬應下。 這一趟進宮,柳韶光的收獲委實不小。 景元帝和周太后都是大方的人,隨口一說,賜下的東西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寶。 吳氏原本還想拿柳韶光的肚子說事,見了周太后賜下的適合小姑娘的佩飾和小玩意兒,也只能閉嘴,扭頭向吳怡抱怨,“有了太后撐腰,她更要抖起來了?!?/br> 吳怡能說什么呢?嫉妒柳韶光的好命之余,也只能寬慰吳氏,“姑母何必介懷?再怎么說,您都是柳氏的婆母,孝字當頭,她哪敢對您不敬?” “今天請安的場景你又不是沒看到,你表哥被那狐媚子迷得沒了心竅,陛下和太后也替她做臉,這府里哪還有我做主的份?” 吳怡無奈,一邊替吳氏順氣,一邊柔聲安撫她,“您可是侯府名正言順的侯夫人,執掌中饋大權,哪里就不能做主了?” 說白了,吳氏就是見不得有人不恭維她。當初徐子敬嘴甜,徐子淵沉默寡言,她便將一顆慈母心放在了徐子敬身上,對徐子淵毫不上心不說,還隱隱有些嫌棄,只因徐子淵兩歲還不會說話,以為自己生了個傻子。 對親生兒子尚且如此,更別提沒有血緣關系的柳韶光了。吳氏滿意吳怡,有血緣關系的原因在,更多的是因為吳怡時時刻刻都捧著她,滿足了她作威作福的心態。 眼下吳怡提到中饋大權,確實是戳中了吳氏的命脈,吳氏瞬間就擺出了侯府女主人的威風,下巴一抬,眉眼輕蔑,“那是自然,現在府里,還是該聽我的!” 話音剛落,就聽得外頭下人來報:“夫人,宮中來人了,說是有圣旨到!” 吳氏一驚,霍然起身,“還愣著干什么,趕緊把案臺香爐備好了準備接旨!” 吳怡跟在吳氏身后,步履匆匆往正廳而去,心下卻狠狠皺眉:昨日永寧侯上了讓爵的折子,眼下這道圣旨……怕是沒什么好消息。 她們兩人到時,柳韶光和徐子淵已經在正廳同傳旨的張總管寒暄了。張總管可是景元帝身邊的紅人,同徐子淵也是老相熟了,見了徐子淵也分外熱絡,張嘴就先給徐子淵和柳韶光道了聲賀,慶他們新婚之喜。 吳氏見了,臉色便是一沉,只覺得自己好像被柳韶光比了下去似的,若不是張總管還在場,吳氏定然要忍不住尋了由頭找柳韶光的麻煩。 吳怡低眉斂目,認真聽了張總管和徐子淵之間的對話,知曉了張總管的身份后,心下又對徐子淵有多受景元帝的重視有了新的認識,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張總管見人都到齊了,頓時收了笑,清了清嗓子,內侍獨有的尖細嗓音響徹整個侯府,“圣旨到——徐子淵、柳韶光接旨——” 柳韶光和徐子淵齊齊跪下,恭敬道:“臣/臣婦接旨?!?/br> 吳氏方才還在憤怒之中,現在跪下接旨后,聽到張總管提到接旨的人還有柳韶光一份,心下頓時一個咯噔,生出幾分不祥的預感。 果不其然,圣旨中除了讓徐子淵襲爵之外,還有柳韶光的一品誥命冊封,這圣旨一下,柳韶光的誥命可就板上釘了釘,品級上和吳氏完全不差什么。 張總管宣完圣旨,還樂呵呵同柳韶光道:“恭喜夫人了,陛下的冊封圣旨下得急了些,夫人的誥命禮服,禮部那邊正在加急趕制,過幾天就給夫人送過來?!?/br> 大婚第二天就誥命加身的,柳韶光算是這幾十年來的頭一個。大婚第二天順利升了一級的,前朝加本朝,柳韶光都是頭一個。 饒是張總管見多識廣,也要感嘆一聲柳韶光真是好命。 有人歡喜有人憂,吳氏整張臉已經徹底黑了,剛剛還說她是侯府說一不二的女主人,現在就被圣旨打臉,吳氏沒當場氣暈過去,都算是她心胸比之前開闊了些。 柳韶光平靜地接了旨,這輩子的開局確實比上輩子好了太多,柳韶光一時間都不知道自己是該苦笑還是該欣慰。認真算起來,這輩子徐子淵襲爵也就比上輩子早了半年,但就是那上輩子的半年,委實叫柳韶光過了一段活了十六年最痛苦的日子。 婆母的刁難,丈夫的冷待,還有借住表妹有意無意的精神打壓,柳韶光不過是一個剛進侯府,又毫無根基的商戶女,連番打擊之下,差點一病不起,若非上天垂憐,柳韶光怕是要一尸兩命。 再看現在吳氏這副如臨大敵的樣子,柳韶光只覺得可笑。權力在這樣的人手里,只能成為一把肆意傷害別人的尖刀。柳韶光當然知道吳氏現在最在意的是什么,但她這輩子又不是來侯府做二十四孝好兒媳的,很不巧,吳氏在意的東西,她也想要。 這就該是徐子淵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柳韶光拿著圣旨,抬頭看了徐子淵一眼。 徐子淵福至心靈,瞬間明白了柳韶光的意思,給了柳韶光一個放心的眼神,客客氣氣地送走了張總管。 吳氏心下陡然生出幾分危機感,果不其然,徐子淵送走張總管后,便用一種再自然不過的語氣對吳氏道:“府中的賬本和對牌,勞煩母親讓人一并送過來吧?!?/br> 天底下還有這么奪權的?吳氏氣得身子直打哆嗦,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徐子淵見狀,微微垂下眼,再次開口道:“若是不方便,我叫人去取也行?!?/br> 在吳氏馬上要發作的時候,徐子淵又及時補上了一句,“明日我打算去看看父親,母親要不要同去?” 吳氏頓時如同一只被掐住了脖子的雞,瞬間沒聲了。 一旁的柳韶光心下暗暗點頭,頭一回給徐子淵豎了大拇指。 別說,看徐子淵氣別人,還挺舒坦的。 當然,柳韶光更好奇在別院的永寧侯。一路上細細想來,柳韶光總覺得,不管是景元帝還是周太后,對永寧侯的態度都有些微妙。 第49章 、049 ◎當年◎ 雖然昨天才剛過新婚之夜,但這事情一樁接一樁的,柳韶光只覺得好似過了半個月一樣。又聽得徐子淵說明日要去別院看望永寧侯,柳韶光更是覺得自己這些日子一直像個陀螺似的,從出嫁到現在,都沒好生歇過一回。 不過,讓柳韶光停下來歇幾天,不去別院,她也做不到?,F在仔細想想,永寧侯的某些行為未免有些互相矛盾。上輩子永寧侯傷勢極重,一天難得有一兩個時辰清醒的時候,柳韶光身為兒媳,和永寧侯的接觸實在不算多。 現在仔細琢磨,永寧侯身上的疑團也不少。 譬如說,當初柳韶光離開北疆時,永寧侯對她說的那番話,現在細細品來,竟有幾分囑托后事為徐子淵部署婚姻大事的滋味兒。 如果說這是柳韶光想多了,但當初永寧侯話中透出的對徐子淵的關懷可不似作假,為何又能任由吳氏對徐子淵冷眼相待,對他完全不像對親兒子,反倒像仇人。 另外,周太后表對永寧侯的熟絡,景元帝對永寧侯下意識的抗拒又對他關懷備至,都讓柳韶光眼前籠了一層迷霧,影影綽綽,看不清楚。 上輩子永寧侯重傷,一切都未曾呈現出來。如今再看,長輩們那一代,秘密也不少。 柳韶光雖然不想刻意去探究這些秘事,但她已經身在局中,不得不去將這一切都弄清楚。 徐子淵見吳氏的態度軟了下來,神色也緩和了些許,淡淡頷首道:“那便有勞母親將賬本對牌都收拾好,我下午便差人去取?!?/br> 永寧侯不在,侯府護衛多為北疆軍,徐子淵又剛接了圣旨,成為名正言順的侯府掌權人。哪怕他對吳氏的步步緊逼會被人詬病,但這一整套動作下來,侯府所有人全都看清楚了形勢——夫人…不,現在應該叫老夫人了,已經失去了原先的地位,現在該聽的,是侯爺和夫人的。更有那精明的,看出了徐子淵幾乎是在討好柳韶光,大膽地決定將柳韶光的地位放在了徐子淵之上。 就連徐管家也沒有顯露出異樣,仿佛沒看到徐子淵對吳氏諸多逼迫一般。他在侯府多年,也算是看著徐子淵長大的,更是親眼見過吳氏是怎么苛待徐子淵的。如今徐子淵半點情面都不給吳氏留,徐管家也只能嘆上一句當日因今日果,母子情分生生叫吳氏磨盡了,現在徐子淵冷淡她,旁人又能說些什么呢? 徐管家也有些唏噓,先前徐子淵對吳氏還是挺孝順的,任打任罵都順著她的心意,吳氏想來也是被徐子淵之前的孝順給慣壞了,現在徐子淵冷待她,她一時間竟還能回轉過來。 這母子倆,日后還有的磨。 吳怡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徐子淵會突然變臉,只能先安撫吳氏,伸手攬住吳氏的胳膊,在吳氏快要發作的時候按了按她的胳膊,吳氏胸脯起伏許久,最后還是咬牙切齒地應了,“那就依你?!?/br> 侯府中饋是那么容易管的嗎?現在把賬本和對牌交出去,回頭有你哭哭啼啼來求我的時候! 柳韶光根本不會和吳氏客套,徐子淵替她爭來的中饋大權,她為什么不要?吳氏姑侄打的什么主意,柳韶光心里也一清二楚。不過她們注定要失望了,換做上輩子剛嫁進侯府的柳韶光可能還會手忙腳亂一陣,現在嘛…柳韶光上輩子可是執掌侯府中饋十幾年,要是再解決不了吳氏給她的刁難,她干脆直接回房歇著,別再想掌權這事兒,老老實實當個在徐子淵羽翼庇護下的小嬌妻得了。 畢竟現在徐子淵看起來確實是對她一心一意,又幫她解決了吳氏這個難題。許多男人都會在婆媳關系中選擇隱身,上輩子徐子淵就是這么干的,完全不在意吳氏對她的刁難,回了自己的院子也沒一句軟和話,柳韶光的心也是這么一寸一寸冷下去的。也不知道這輩子徐子淵是被哪路神仙摸個頭,竟然能做出如此改變。 心里這么想著,回到院子后,柳韶光也這么問了出來。 徐子淵眼睫略微一顫,就這么定定地看著柳韶光,眼神中除了執拗之外,還有一絲委屈,“我說過的,你不喜歡的,我都會改。阿韶,你還是不信我?!?/br> 柳韶光避開徐子淵有些破碎的眼神,淡淡道:“我只是奇怪,你這個大孝子怎么舍得下你娘的面子?” 上輩子徐子淵對吳氏,也算是有求必應了。后來同吳氏心生罅隙,也是吳氏昏了頭,強行將吳怡塞給徐子淵,還用了極不光彩的手段,差點中招的徐子淵終于舍得落了吳氏面子,任憑吳氏一哭二鬧三上吊都沒軟下心來,只給了吳氏兩個選擇,要么把吳怡送回吳家,要么趕緊人家把吳怡給嫁出去。 當然,最后吳怡也沒能嫁成,死在了柳韶光劍下,吳氏氣急之下病倒,言之鑿鑿要將柳韶光送進大牢,讓她償命。徐子淵才徹底冷下心來,架空了吳氏,只讓吳氏好好養病,卻不讓任何人替她往外傳消息。 回想起這些舊事,撇開上輩子的怒火與怨氣,以第三者角度旁觀,柳韶光忍不住也有些唏噓,其實那時候,徐子淵就已經開始維護她了,若是沒有那些變故,他們二人上輩子也未嘗不能圓滿。 只可惜,上輩子兩個人隔著兩條命,還有柳韶光對舅舅家無限的愧疚,已然是沒辦法再幸福地過下去了。 柳韶光眉眼低垂,唇間忍不住溢出一聲嘆息。 徐子淵登時嚴陣以待,緊張地看著柳韶光,“怎么了?” 柳韶光心下既無奈又好笑,看著徐子淵這副驚弓之鳥的模樣,對她的任何一點小事都警惕萬分,柳韶光不知為何,笑完之后又心下又驀地泛出幾分酸楚,本想諷刺徐子淵幾句,話到了嘴邊卻又咽了回去,還是心軟了,輕聲道:“你不必如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