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3X世紀,人類重組,科技在進步,資源卻遏制了所有國家的發展。 能源有限,為了節省資源利用,許多地方晚上八點后就開啟了宵禁時間,沒有繁華喧鬧的夜市,沒有燈火通明的辦公區,居民用電倒沒有一刀切。 都城作為不需要宵禁的首府,每年都有很多其他城市的居民想涌進這座首府之城。不過并不是誰都能在都城常駐,經赫爾利政府批準在都城常駐的居民,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張居住登記證。 這十幾個T大考古系的學生,基本都擁有比平常人優渥的家庭背景,將考古視作.愛好所學,否則如此冷門的專業,學完出去只怕會喝西北風。 其中一個叫李莞的學生從手機屏幕上抬頭,說:“我家有個小叔就在考古院工作,他有機會和動物研究院那邊的觀察員對接的,要不我去跟他探下口風,不知道這個活物遺存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它算是最長壽的畸變生物吧?” 李莞旁邊的青年出聲:“那你快問問,反正也不會出什么事,最多算提前消化一下內部消息?!?/br> 李莞在同學們的催促下給他小叔發信息,等了十幾分鐘才得到一句“在忙”的回復。 他和同學大眼瞪小眼,尷尬地撓撓頭:“小叔沒回,算了,下次……一定?” 周圍的青年笑倒一片,一幫小年輕在酒館里吃著炸雞喝酒,晚上十點半才散場回校。 沙漠里晝夜溫差十分大,在酒館坐著還沒什么感覺。 出來后青年們紛紛裹緊身上的外套,現在的車基本都有限行時間,晚上很少能看見在路上駕駛的車輛,有也是相當厲害的人物了。 他們掃了共享自行車慢慢踩著回了T大,李莞把車放好就收到他小叔李息的消息。 李息:“情況有點復雜,晚點再聊吧?!?/br> 李息確實沒時間跟他這小侄子說話,他才對接完這次錄入出土古物的信息,因為時間距離現在實在太久遠了,有好幾件東西系統完全沒有收錄,他可能需要熬幾個通宵加班翻閱資料進行核查。 思索著,李息的目光猶疑到屏幕下方紅色方框標注的最新更新。 圖片是從現場傳回來的幾張的畫面,一只不過巴掌大的小東西,灰撲撲的泛著些米白色,蜷成一個球狀。 他把從系統選取出的資料和圖片里的小東西進行對比,它就是從13禁區里帶回來的唯一一個活物。 隨著人類文明的消失到再生,如今留存的人類和因為磁場變化而產生畸變的生物和平共存,當然這些畸變生物只是少數,它們對于人類而言微小又相較脆弱,完全沒有任何傷害性的威脅。 刺猬早就隨著歲月滅絕在時間的洪流中,至今沒有任何科學可以解釋為什么圖片中灰撲撲的刺球為什么會在13禁區未發掘的范圍里活下來。 負責接送文物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明天晚上這只刺猬就會被護送到動物研究所,李息整理著手上的資料,心思有一部分掛在這只刺猬上。 說起來這只刺猬的歸屬鬧了半天才有著落,原本它是從13禁區里的遺跡被發掘出來的,按道理來說好像送去古物研究院也沒什么毛病。 不過古物研究院只收納死物,像這類有可能涉及畸變的活物他們沒有專門的人員和條件照養,萬一出事,沒法向上面擔責。 動物研究院。 觀察員接過一疊A4紙,清秀斯文的面容因為即將迎來的刺猬有些泛紅。 領導說:“第一頁你優先看看,里面標注的都是飼養刺猬需要做的準備和注意事項?!?/br> 觀察員捧著A4紙點頭,雖然這不是經他手里照顧的第一只畸變動物,但每一只到來的小生命都是他的責任。 領導拍了拍他的肩膀:“快下班了,去吃飯吧?!?/br> 觀察員搖頭:“軍隊的交接人中午傳過簡訊,說是大概八點就會把刺猬送到這邊,我想趁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先準備好它的窩,希望到時候它會喜歡吧?!?/br> 幾個觀察員經過,笑著說:“祝你順利?!?/br> 要不是其他觀察員手里目前有照養的畸變動物,這只刺猬恐怕還輪不到朱小存接手。 朱小存快速瀏覽了一遍A4紙張列出來的刺猬飼養準備清單。 他從事這份工作已經有四個年頭,負責照看過大大小小的畸變動物,例如蜥蜴,蛇之類的,有些動物模樣經過畸變之后比較丑陋,但它們都是十分柔軟脆弱,甚至更能感知到人傳遞的情緒。 說起來照顧這些畸變物種其實十分講究個人氣場和緣分,最初面試觀察員時和他一起進入最終復試的幾個人都被刷下來,只有朱小存留下來任職。 用領導的話說,要做動物觀察員,首先就必須具有讓畸變物種接受的親和力。能讓畸變物種接受的親和力,說不清,大概是門玄學。 研究所里有籠子,不過朱小存覺得那些籠子不適合刺猬。 他騎上自行車去都城市中心廣場購物,買了一個粉色的貓籠子,小巧瓷白的食盆,迷你版的自動飲水器。資料上說刺猬還喜歡玩跑輪,跑輪找不到,朱小存自己買了個類似的輪子和材料,預備回去后親手緊急加工做一個。 除此之外,他還買了幾袋不同品牌的貓糧,罐頭,零零碎碎的一大袋東西,朱小存將購物袋系在車頭的籃筐里,加快速度趕回動物研究所。 --